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CAG 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治疗,2 组均治疗14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倦怠乏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CAG 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补肾调肝方治疗高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补肾调肝方治疗高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年龄≥75岁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补肾调肝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阿仑膦酸钠片口服,每周1次,每次70 mg,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疼痛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疼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93.75%、71.88%,对照组分别为83.87%、83.87%、74.19%,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1、2、3、4周与治疗前比较,疼痛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疼痛积分随治疗时间增长而降低,以治疗后4周最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2、3周时疼痛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调肝方能明显改善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和中医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参芪复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证候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降糖、降压、降脂,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参芪复方加减治疗,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空腹血浆葡萄糖(FPG)、2h血浆葡萄糖(2hPG)、糖化血清蛋白(GSP)变化情况,分析生活质量与FPG、2hPG、GSP的相关性. 结果 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6.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GS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GS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并在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及总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生存质量总评分与血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参芪复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能明显提高证候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8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同时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评价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以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脂代谢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FINS、HOMA-I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能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及血脂代谢,调节其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心身同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RA伴发抑郁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补肾治尪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西医及抑郁症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 治疗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抑郁症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88%、59.26%、85.19%,对照组分别为75.86%、48.28%、62.06%,治疗组中医疗效、抑郁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SDS积分、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及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SDS积分、疼痛VAS积分和晨僵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补肾祛寒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的心身同治法能够有效缓解RA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及RA症状.  相似文献   

6.
王燕  于志远  李晓 《中医杂志》2015,(5):398-40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西药常规治疗加服益气活血解毒合剂,每次100 ml,每日2次;对照组为西药常规治疗加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93.33%;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40.00%;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以上经Ridit分析,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合剂配合常规西药可以改善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状态,提高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方法 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益气活血汤,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心绞痛有效率分别为85.0%、65.0%,二者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2组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90.0%、55.0%,二者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法对于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益肾安宫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40 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分为肾虚血热型及脾肾两虚型,分别给予益肾安宫Ⅰ号方及益肾安宫Ⅱ号方,每日1剂.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测定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评价综合疗效和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不同年龄、不同自然流产史、不同孕周患者临床综合疗效.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分别为88%、7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3周后血清β-HCG、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治疗1、2、3周后血清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2、3周后血清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治疗1、2、3周后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同年龄段、不同自然流产史、不同孕周患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安宫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且不受患者年龄、自然流产史、孕周因素的影响,并能明显改善中医症状,升高血清E2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将8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疗效、血压变化以及伴随症状积分。结果: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9 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颈性高血压病,可有效辅助控制血压,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知柏养阴汤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知柏养阴汤治疗,于治疗4用后比较两组症状、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可显著改善五心烦热及自汗盗汗两种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养阴汤联合激素可以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症状及证候积分,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心理精神因素所致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理精神因素所致DO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补肾活血汤口服,对照组30例予激素替代疗法,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_2)及窦卵泡数(AFC)、卵巢直径(OVD)、卵巢基质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膝痠软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SH均降低(P0.01),E_2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LH下降(P0.01),2组治疗后FSH、L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FC均增加、RI均降低(P0.01),2组治疗后AFC、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O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汤具有改善心理精神因素所致DOR患者临床症状及调经的作用;能降低FSH、LH水平,升高E_2水平,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卵巢血供,从而使卵巢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与Crouse积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实验室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96例入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rouse积分、血清Hcy、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以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为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和气虚血瘀证,分别占比26.04%、21.88%和20.83%,分别划分为风痰火亢证组、风痰瘀阻证组和气虚血瘀证组; 三组在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和饮酒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虚血瘀证患者年龄高于风痰瘀阻证和风痰火亢证患者(P<0.05); 三组患者Hcy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瘀证组>风痰瘀阻证组>风痰火亢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风痰火亢证患者PT、FDP和D-D水平均明显低于风痰瘀阻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P<0.05),三组患者Crouse积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瘀阻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风痰火亢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PT、FDP和D-D水平、Crouse积分之间分别互为正相关性(P<0.05)。结论:Crouse积分、血清Hcy及PT、FDP、D-D等凝血指标在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呈不同表达,以上指标可能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的评估和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189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痰浊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虚痰瘀证和痰浊阻络证6型。同时进行冠脉造影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测定,采用血瘀证积分评定血瘀证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分析冠脉造影的结果,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瘀证积分寒凝血瘀证最高,且冠脉狭窄程度最高,其后依次为痰浊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证,非血瘀证组的痰浊阻络和气虚痰凝证冠脉狭窄程度最低。外周血白细胞与血瘀证积分及Gensini积分相关,且单核细胞与血瘀证的积分独立相关,中性粒细胞与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结论 血瘀证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白细胞各中医证型组中的分布有差异;外周血单核细胞与血瘀证的积分独立相关,中性粒细胞与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提供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辨证参考指标.选择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阴虚水犯、心阳虚脱五型,24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CHF患者HRV(SDNN,SDANN)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各中医证型组中从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犯,到心阳虚脱各组HRV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0.01).提示CHF患者HRV部分指标变化可作为判定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HRV部分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芪蛭活血通络饮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纤维化指标、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芪蛭活血通络饮,每日1剂,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吞咽困难者胃管给药),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hs-CPR、Hcy水平明显下降,TGF-β1、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为74.47%(35/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9%(7/47),对照组为19.15%(9/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活血通络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外周血干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及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组方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血象下降的临床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0例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予鲨肝醇片干预治疗;治疗组75例,于化疗第5 d后给予补肾益髓中药干预治疗。干预治疗21 d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体力情况、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计数(PLT)]、免疫学指标(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显效率76.0%,体力恢复改善率73.3%,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显效率48.0%,体力恢复改善率50.7%,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体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常规WBC、RBC、Hgb及PL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WBC、RBC、Hgb及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免疫学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各中医证候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情况组间比较差异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髓中药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象下降,升高WBC、RBC、Hgb及PLT水平,促进体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加辨证中药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 纳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62例,分为中成药雷公藤多苷+辨证中药+香丹注射液组(中药组,32例)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肝素+潘生丁组(西药组,30例),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中药组治疗后12周PLT、D-D、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后PT、D-D、治疗4周后FIB水平的下降幅度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加辨证中药可影响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凝血机制,其改善D-D、PT、FIB水平优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肝素+潘生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阿司匹林抵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以及中药活血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血瘀型患者的影响,为有效降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提供预测和治疗新思路。方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需服用阿司匹林的310例患者通过专家商讨确定其所属中医证型,随访两年;并在临床研究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发生阿司匹林抵抗血瘀型的37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空白对照组(13例)、活血胶囊治疗组(12例)、活血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12例)。用以研究活血胶囊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结果心血瘀阻型发生阿司匹林抵抗(28.5%)明显高于寒凝心脉型(10.0%)、痰浊内阻型(16.7%)、心气虚弱型(15.9%)、心肾阴虚型(15.0%)和心肾阳虚型(20.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瘀阻型患者服用活血胶囊3个月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活血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瘀阻型患者更易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活血化瘀方药活血胶囊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能够明显降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剑坤  梁浩斌  李际强 《新中医》2020,52(5):186-189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选取OSAHS患者135例,按照年龄划分标准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67例和老年组(≥60岁)68例,比较2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差异。结果:135例患者的舌脉象进行分析可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舌淡暗、舌苔白腻,脉弦,中青年组患者舌淡暗比例低于老年组,而舌苔白腻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患者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要证型,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中青年组患者中,脾虚湿瘀证患者比例要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OSAHS的发病与肺、脾、肾密切相关。中医证候方面,老年患者多以痰瘀互结证和气虚痰瘀证为主,中青年人群则以痰瘀互结证和脾虚湿瘀证为主,故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