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成丽 《国医论坛》2004,19(2):52-54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是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一个子系统。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首先提出的。中医五脏相关学说基于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及脏象学说,是对中医经典理论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其依据脏腑在生理功能上彼此相连相通,在病理演变上互相传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脾肾相关学说是以阐发脾和肾相关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机理及其指导临床辨证治疗为中心内容的理论学说,体现了脏腑同病的整体观念,是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光辉主任医师系浙江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肾病科学科带头人,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3.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至近代发展为一门理、法、方、药俱备的完整理论. 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渊源甚古,早在《内经》、《难经》中根据五行生克承侮的相互关系,以五脏配五行对脾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在生理上,脾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上,肾病及脾、脾病及肾、脾肾同病.《素问·玉机真脏论》在论述疝瘕病名时曾提出:"弗治,脾传之肾."在《难经·五十三难》中也有五脏病之间相互传变的记载:"假令心痛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虽然这些论述还比较抽象,对具体的变化、用药没有论述,但奠定了脾肾相关学说的基本框架,可以说是脾肾相关学说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77-1779
刘凤斌教授继承和发扬"五脏相关学说",以"肝脾(胃)肺相关"论治胃痛胃痞,以"肝脾肾相关"论治黄疸鼓胀,取得良好疗效;并创新性地以"五脏相关学说"为理论基础构建模型,研制出适合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患者报告结局指标量表,为合理评价中医临床疗效开创重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心肾相关理论是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一个子系统,结合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心肾相关更能全面概括心肾两脏关系。其是指在人体系统中,心、肾及其相应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两个脏腑系统,在生理情况下,这两个脏腑系统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共同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病理情况下,两脏腑系统又互相影响。心肾相关理论为中医心肾相关的生理、病因病机学说及脏腑辨证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五脏相关学说重新认识阳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阳痿应从五脏相关论治,并从阳痿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等方面探讨了阳痿与肾、心、肝、脾(胃)、肺的关系,认为阳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与五脏系统密切关联。从五脏相关学说,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阳痿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侯丽颖  季幸妹  曾常春 《中医杂志》2011,(20):1736-1738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是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一个子系统,"脾虚及肾"是中医脾肾相关的动态病理变化之一,但在研究思路方面仍处于初始阶段。对体现"脾虚及肾"特点的单一动物模型做出了评价,并提出应用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脾虚及肾"的思路和方法,以期阐明脾虚及肾的动态传变病理机制,丰富和发展脾肾相关学说。  相似文献   

8.
肝脾相关理论是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脾胃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介绍了肝脾相关的理论及现代研究,并阐述现代医学肠—肝轴学说与肝脾相关理论间的联系,认为肠—肝轴学说是中医肝脾相关理论的丰富和补充,对脂肪肝等肝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脏腑相关理论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肝脾相关是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回顾整理中医肝脾相关的理论内涵,结合现代对肝、脾藏象本质研究成果,将现代医学脑-肠互动理论引入肝脾相关的研究,提出了肝脾相关理论与脑肠轴学说的关联假说。  相似文献   

10.
从五脏相关理论,结合现代中医学研究成果与中医古籍论述,阐述了各脏腑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及相互作用。认为肺脏是哮喘发病及整个病程的主病之脏,但与脾、肾、心和肝等脏腑密切关联,且相互影响。从五脏相关学说出发,提出治肺为治疗哮喘的必经之路,配合调理脾、肾、心、肝为哮喘治疗或预防复发的重要方法,更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提高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疗效,并为哮喘的诊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脾肾相关"理论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先、后天之本的精髓所在,而肾通于脑将其与现代医学脑肠轴相联系,将为研究"脾肾相关"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五脏相关学说"是由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提出的,这一学说将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相结合,近年来,关于这一学说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广泛地被应用于中医临床。文章从五脏相关学说的角度初步分析肝脾相关、心脾相关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肾性蛋白尿是肾脏病患者早期常见且多发的临床症状,患者会出现周身或双下肢浮肿、体倦乏力、尿中有泡沫等症状,此外,尿蛋白阳性亦可作为诊断肾脏病的指标。该病缠绵难愈,常可引发诸多症状,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对肾性蛋白尿的诊治十分重要。五脏相关理论是一种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在生理和病理方面互相作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可以结合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对肾性蛋白尿进行辨治。文章首先论述中医肾与蛋白尿的关系,探究古代医学对蛋白尿与“精”的关系,其次,阐释五脏与肾相关理论,基于此理论提出从心肾、肺肾、肝肾、脾肾四方面分别辨治蛋白尿,并举出名医经验用方用药,为临床诊治蛋白尿提供参考。蛋白尿的产生中医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但笔者临床跟师发现蛋白尿的产生,即精微物质的外泄,不仅与肺、脾、肾三脏相关,亦与心、肝二脏相关。临床可见患者或因心阴亏虚、肝郁气滞而产生蛋白尿,或因不明原因蛋白尿心烦、焦虑,从而导致蛋白尿持续存在。文后附临床诊治与本理论相关的验案一则,该病案提示经3次中药治疗,患者尿中泡沫、尿蛋白以及浮肿症状明显减轻。笔者期冀为临床诊治肾性蛋白尿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证候规律中的五脏相关性。方法: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COPD临床证候信息调查,总结COPD证候规律,探讨五脏关系。结果:COPD证候类型的脏腑定位均与肺相关,其次为脾、肾,再次为心、肝。脏腑传变模式以肺虚及脾为主,其次是肺虚及肾、脾虚及肺、肺虚及心、肾虚及肺。病位聚类分析结果提示肺与脾关系最为密切。结论:COPD的中医证型多为虚实夹杂,肺脾之间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肺脾肾,肺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从临床角度印证了五脏相关学说。  相似文献   

15.
桥本甲状腺炎(HT)属中医瘿病范畴,因其在颈绕喉而生,为肝经循行所主。五脏相关理论源于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一体观为基础,综合阴阳、气血观念的整体调理。导师张珊珊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HT属肝脾肾三脏同病,先见肝病,后传脾脏,肾虚贯穿全程,肝郁脾虚、肾之阴阳失调为发病关键。以气滞、痰结、血瘀为病机特点,以“消、畅、补”为治法,疏肝、健脾、益肾辨证施治,阴阳和合,以平为期。本文以“五脏相关”理论为基础,剖析肝、脾、肾与HT的发病联系,完善从整体观念辨治HT的理法方药,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源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中医脾肾相关学说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历史源流进行整理研究。中医脾肾相关理论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至现代始发展为一门理、法、方、药俱备的完整理论。  相似文献   

17.
肝脾相关理论对慢性胃炎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脾相关理论是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临床疗效显著。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错杂。分析了肝脾相关理论对慢性胃炎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人体可分为以肝、心、脾、肺、肾为主的五个子机能系统,它们之间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而多脏器功能不全涉及到全身各个主要系统、脏器和组织,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故认为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来诊治多脏器功能不全是有其临床意义的。文章从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及“五脏相关学说”与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内在联系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五脏相关"说是对中医五行学说的一大突破创新,在临床诊疗上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大有取代五行学说之势.中医五行学说有其局限性,但仍是一门有一定科学性与先进性的唯物辩证法,是沟通中医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是中医现代化科研思路的宝库.五脏相关学说在临床诊疗上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研究,但仍有其局限性,未能很好地填补五行学说原有缺陷.笔者认为,五脏相关学说值得研究推广,但若以"五脏相关"说取代"五行学说"则有失妥当.中医五行学说应予以完善,推广普及而非以他说取代之.因此,对中医五行学说应进行完善、推广普及而非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  相似文献   

20.
"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人体可分为以肝、心、脾、肺、肾为主的五个子机能系统,它们之间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而多脏器功能不全涉及到全身各个主要系统、脏器和组织,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故认为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来诊治多脏器功能不全是有其临床意义的。文章从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及"五脏相关学说"与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内在联系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