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表现,为帕金森病诊断及分期治疗提供客观观察指标。方法帕金森病患者48例(帕金森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均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比较帕金森组与对照组、早期帕金森组与中晚期帕金森组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结果。结果帕金森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多相波百分比及肌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帕金森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多相波百分比、异常率均低于中晚期帕金森组(P<0.01或P<0.05)。结论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可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分期治疗的客观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认识的深入,困扰帕金森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吞咽困难在帕金森患者中尤为常见,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深入了解帕金森病吞咽活动的病理生理不仅有助于改善治疗,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于进一步探索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对吞咽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  曲瑞瑶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118-3118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认识的深入,困扰帕金森患的消化道症状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吞咽困难在帕金森患中尤为常见,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深入了解帕金森病吞咽活动的病理生理不仅有助于改善治疗,提高帕金森患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于进一步探索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帕金森健康操~([13])是由帕友网携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专家和康复科专家为帕金森病患者量身打造,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布。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等,目前帕金森病因不明,尚无根  相似文献   

5.
晚期帕金森病的生存曲线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晚期帕金森病患的生存曲线和死亡原因。通过回顾性分析,帕金森病的病死率虽与普通老年人差别不大,但将病程长、病情重等各种重症病例与普通帕金森病合在一起总体分析其死亡率,仍约为普通老年人的两倍,提示重症帕金森病的治疗仍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晚期帕金森病患主要死于肺炎,与其本身的“无动状态”和“延髓性麻痹”密接相关。另外,帕金森病患的死因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岳欣毅  周庆博 《新医学》2023,(5):312-316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最新研究为帕金森病肠道起源假说提供了证据,肠道菌群可通过肠道和大脑间的双向通信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菌群异常通过引起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在帕金森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帕金森药物与肠道菌群可相互影响,特异菌群与帕金森病临床特征相关,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可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延缓疾病进程。该文对帕金森病菌群异常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及治疗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李艳 《当代护士》2002,(8):26-27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因首先由英国的帕金森于1817年描述而得名.帕金森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时期,以男性稍多,是一种慢进展的运动障碍病.该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显著,对患者的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王冰  杨永利  施学忠 《临床荟萃》2008,23(11):814-815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致残性疾病,目前不可治愈,其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吡贝地尔对帕金森病的疗效以及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长期以来,病人靠口服抗帕金森药物治疗,疗效差、副作用大,病人很难接受。我院脑外科自2002年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为广大帕金森患者解除了痛苦。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帕金森病(PD)是一个全球最常见的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1]。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老年人口超过2. 3亿[2]。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男性为1. 7%,女性为1. 6%[3]。帕金森临床表现分为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其中面部运动迟缓是帕金森患者常见的运动症状[4]。面部运动迟缓俗称"面具脸"或"扑克脸",表现为眉毛、眼睛、面颊、嘴唇等运动的速度、弹性和协调性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51例帕金森病患者及44例健康正常老年人进行测评,并对伴有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1月后再进行量表评定。结果本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7%(29/51)。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显示:除体质量和日夜变化外,其余5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超过1/2的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2.
背景:基于帕金森的步态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之一,但是很少有人从足底压力入手来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行走中的步态特点.目的:从帕金森患者和对照组步态数据中提取特征进行对比,以期为计算机自动识别打下基础.同时希望从患者的步态中提取规律,通过信号处理的方法,帮助解释这种受扰动的步态.方法:在分析足底压力时应用自回归(AR)模型,利用Yule-Walker方程进行功率谱的计算.在进行对比时,定义了相对分离指数用来测量功率谱在某一频率时的分离程度.分析来源于Ga, Ju 和Si的3组观察指标,分别包含18,25,29名正常对照以及29,29,35例帕金森病患者.结果与结论:通过计算得到了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的Yule-Walker功率谱密度分布图,可以发现,谱线的分布、密度、疏密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帕金森病患者的谱线排列紧密且彼此相似度高,正常对照的谱线排列疏松且彼此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背景帕金森病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遗传易患性学说是目前解释帕金森病的主要理论,但哪些遗传因素与此有关,还没有定论.目的探讨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基因cDNA609位碱基C→T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的关系.设计以患者和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同期化对照研究.单位两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和一所大学医院的老年病研究所.对象1994-09/1997-09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诊断为帕金森患者126例(帕金森病组),年龄46~73岁,其中男74例,女52例;136名健康成人(对照组),其中男66名,女70名,同期来自门诊健康查体,年龄40~72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帕金森病人组与健康成人对照组NQO1基因多态性.主要观察指标NQO1基因cDNA609位碱基C→T点突变的频率及其基因型.结果帕金森病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为52%,而对照组为43%,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基因型分布在帕金森病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3.8倍.结论NQO1基因cDNA609突变T等位基因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生的危险性因素,与帕金森病的遗传易患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是继Alzheimer 病之后第二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缓慢进展的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及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在60 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过去人们的目光多集中于帕金森病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而近年来研究发现认知功能减退、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在帕金森患者中较为普遍,并且比起良好的运动功能,改善非运动功能障碍对于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更大的影响.然而对于这些非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诊断以及治疗目前还缺乏足够的了解与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片、左旋多巴联合帕金森健康操对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多巴丝肼片、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指导帕金森健康操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帕金森病综合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步长及步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蒙特利尔量表认知评分、帕金森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量表认知评分、帕金森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丝肼片、左旋多巴联合帕金森健康操可有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动迟缓是造成帕金森病的主要特征,而肌无力、强直、震颤、运动多变、思维缓慢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而产生这些现象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04的关于帕金森病运动迟缓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章,检索词“Parkinson disease,bradykinesia,pathophysiology”,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旨在探讨帕金森病运动迟缓相关影响因素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献,对选取的献进行查找全,排除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选取36篇探讨帕金森病运动迟缓的相关献,其中32篇献与之相关,排除4篇重复研究。资料综合:总结所选献中关于帕金森病运动迟缓的发病机制的内容,按照影响运动迟缓因素等几方面进行归类分析。其中6篇献分析了运动迟缓的5种因素,15篇献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他疾病做了比较,7篇献对动物模型及手术机制做了探讨,支持手术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的运动功能。结论:运动迟缓的主要缺陷是运动减慢,在运动起始时肌力的反射强度不足,结果运动时偏离了所要达到的目的,而要采用多个小步来达到,由于在主动运动时运动命令设定的阈值低下而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遗传易感基因Parkin基因4,6,7号外显子突变的多态性,探讨Parkin基因突变在家族和散发的原发性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性脑疾病研究所完成。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测序技术及整合荧光偏振技术和模板指导荧光末端掺入技术,对36例家族性及214例散发性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进行Parkin基因4,6及7号外显子突变检测,观察有无Parkin基因突变及其突变类型和不同的突变率,并以250名正常健康人作为阴性对照,参与均知情同意。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5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和250例健康对照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36例家族性帕金森病患中共发现Parkin基因exon4号缺失突变8例、601位GA点突变型2例;exon6缺失5例、768位T→C点突变型1例;exon7缺失3例、未发现exon7点突变型。②214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中有exon4号缺失突变2例、601位G→A点突变型40例;exon6缺失2例、。768位T→C点突变型22例、820位c—G点突变20例;exon7缺失1例,924位C→T点突变型10例、952位G→C点突变型12例。③250名阴性对照组中无缺失突变,发现exon4 601位G→A点突变型10例,exon6768位T→C点突变型5例、820位C→G点突变型3例,exon7924位C→T点突变型3例、952位G→C点突变型8例。结论:Parkin基因在家族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中表现出不同的突变类型,提示出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也可能与其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相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百乐眠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仅用抗帕金森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用抗帕金森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百乐眠治疗,2组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后,对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2组患者经过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在临床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患者时,在使用抗帕金森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百乐眠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失眠得到明显改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帕金森病人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本科收治帕金森病人分为社区护理组与对照组,前者在术后进行了约半年的社区护理.根据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生存质量(QQL)量表,量化他们的生活质量.运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差异显著,社区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帕金森病人进行社区护理有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的认知障碍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晓杰  李淑华 《现代康复》2000,4(2):181-183
帕金森病是一个运动系统的疾病,但也有认知功能的障碍,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言语流畅性障碍、视空间障碍、额叶功能记忆障碍、智能障碍等。其中最引起人们关注和最引起病人人生活能力的是智能障碍,即痴呆,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痴呆对其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帕金森病患的认知障碍进行复合治疗。本在总结了国内外的献的基础上,对帕金森病的认知障碍及其康复治疗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