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镇江市2006—2013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当地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3年镇江市职业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3年镇江市共确诊职业病7大类31种659例,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发病数位居前3位,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9.97%、6.07%和5.61%。尘肺病以矽肺为主(占尘肺病例数的59.20%)。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中毒病例数的32.5%,其中氯甲烷中毒病例数居首位,占53.85%;慢性职业中毒占职业中毒病例数的67.5%,其中以正己烷和苯中毒引起的病例数为主,分别占慢性中毒病例数的62.96%和25.93%。职业性皮肤病中主要是化学性皮肤灼伤,占职业性皮肤病例数的54.05%。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病例均为噪声聋病例。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集中分布于建筑、电力、非金属矿采选业、水泥制造、煤炭行业,并以男性为主。[结论]尘肺病、氯甲烷、正己烷和苯引起的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和噪声聋为镇江市重点职业病。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集中分布于建筑、电力、非金属矿采选业、水泥制造、煤炭行业,应把这些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作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2.
赵丽  路建超 《职业与健康》2012,28(7):810-811
目的了解宝鸡市职业病发病动向,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宝鸡市的职业病报告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宝鸡市共报告职业病新病例44例,其中职业性噪声聋23例,占总病例数的52.3%,急性职业中毒10例,占总病例数的22.7%。结论职业性噪声聋是该市的主要职业病,职业病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2005—2021年北京市职业病新发病例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职业病分类、行业分类、企业规模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或标准划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1年北京市共报告职业病九类63种21 205例,主要是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占总病例96.61%(20 486/21 205),诊断年龄在41~<61岁,占54.67%(11 200/20 486),工龄在6~<16年占39.41%(8 074/20 486)。除尘肺病外病例数居前三位的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81例)、职业性化学中毒(151例)和职业性肿瘤(90例)。新发病例数居前五位地区分别是门头沟区9 454例,房山区9 066例,朝阳区444例,通州区413例,海淀区283例,其中门头沟区和房山区占总病例的87.34%(18 520/21 205)。北京市新发职业病病例73.12%来自大型企业,7.97%来自中型企业,18.31%来自小型企业。结论 北京市职业病发病具有地域特色,传统职业病尘肺病持续处于高位,新兴职业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2000至2009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松江区2000至2009年确诊的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发病趋势和患者年龄分布等特征。[结果]松江区2000至2009年间共发生416例职业病。其中,职业性皮肤病病例数居首(144例),占总病例的34.62%,病种以化学性皮肤灼伤(139例)为主,其次为职业性皮炎(4例);第二位为职业性眼病,为78例,占总病例的18.75%,以化学性眼部灼伤(45例)和电光性眼炎(33例)为主;居第三和第四位的分别是慢性职业中毒69例(16.59%)和尘肺48例(11.54%)。416例职业病患者中男性322例,女性94例。职业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5.81岁,慢性职业中毒和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34.47岁和44.52岁。尘肺病患者接尘工龄的中位数为9.5年,尘肺病新发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他职业病发病人数2006年之前逐年上升,之后略有下降。[结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是该区常见的职业病,应加强接触化学危害因素工人的防护。重视高发的慢性职业中毒和尘肺病的预防控制,尤其应注意尘肺新发病例逐年增加和低龄化的现象,加强粉尘作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项丹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65-1568
目的分析2002—2011年度上海市闵行区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趋势,更好地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02—2011年度职业病新发病资料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闵行区2002—2011年度职业病发病呈先升后降的抛物线型趋势;共有新发病691例,男性(598例)占86.54%,女性(93例)占13.46%;其中按职业病病种发病占前4位的是职业性皮肤病(35.89%)、职业中毒(17.08%)、职业性眼病(15.05%)、尘肺病(14.91%);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20~49岁的患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8.73%;发病时接毒工龄小于3 a的人数占53.84%。结论 2002—2011年度上海市闵行区职业病病种中高风险职业病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中毒、职业性眼病和尘肺病,急性职业中毒防治工作仍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宝鸡市近10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3年全市职业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共报告职业病8大类18种175例,职业性耳鼻喉疾病、尘肺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化学中毒发病数居前4位,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6.0%、22.3%、20.0%、17.7%。职业性耳鼻喉疾病全部为职业性噪声聋;矽肺病例占尘肺病例数的71.8%;职业性传染病均为职业性布鲁氏菌病。职业性化学中毒中,急性中毒29例(93.5%),慢性中毒2例(6.5%)。引起急性中毒的化学物有9种,其中CO占64.5%。全市12个县区均有职业病报告,渭滨区、眉县、凤县病例数居前3位,分别占42.9%、25.7%、11.4%。病例分布在12个行业,机械、农业和有色金属行业病例数居前3位,分别占38.3%、21.7%和13.7%。职业病发生于国有经济的占81.1%,集体经济的占2.3%,私有经济的占16.6%。职业病发病例数最多的为大型企业,占68.6%;其次为中型企业,占17.1%;小型企业占14.3%。结论宝鸡市2004—2013年职业病发病呈逐年增加趋势,噪声聋、矽肺、布鲁氏菌病、CO中毒是宝鸡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天津市2005—2014年尘肺病和放射病以外的职业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该部分职业病病例主要包括各类职业中毒、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等,通过分析为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职业病危害信息监测系统",对天津市2005—2014年确诊的尘肺病以外的其他各类职业病病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天津市每年均有报告职业病病例,2009年病例最多。天津市报告的尘肺病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以外的职业病病例为273例,这部分病例中职业中毒类病例最多(145例),占总病例的53.1%。职业性肿瘤病例的发病年龄最大,平均为(73.7±11.3)岁;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的发病年龄最小,平均为(35.2±13.9)岁。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发病工龄最长,为(23.3±11.9)a;生物因素和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发病工龄最短,均为(3.8±2.3)a。138例慢性职业中毒病例中苯中毒病例最多(24.6%)。结论天津市尘肺病以外的职业病主要包括化学因素引起的职业中毒和噪声引起的噪声聋。应加强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和普及职业中毒的预防知识,以减少职业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6—2011年网络直报的职业病病例数据显示,淄博市6年间共报告职业病1194例,新发尘肺病930例(占77.9%),职业中毒137例(占11.5%),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06例(占8.9%),职业病病种涉及职业病目录中9大类28种。各类职业病发病情况以煤工尘肺、矽肺、苯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为主,对尘肺病、职业中毒防治是本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闵行区1966~2004年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1966-2004年职业病发病状况,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闵行区1966-2004年确诊的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发病趋势和患者年龄等特征。结果39年来闵行区共计发生1821例职业病,其中,尘肺病例798例,居第1位,占职业病总病例的43.82%;职业中毒435例,占职业病总病例的23.89%。职业病患者以男性为主(1441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2岁,发病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职业中毒的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和铅。结论尘肺和职业中毒是该区的主要职业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是易引起这几类职业病发病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淄博市2008-2017年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发病规律进行分析, 为当地各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淄博市2008-2017年诊断的职业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2017年淄博市共诊断职业病2 201例, 病种涉及7类40种。职业性尘肺病1 846例, 居各类职业病之首, 占总病例数的83.9%;其次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99例, 占9.0%;第三位是职业性化学中毒, 117例, 占5.3%;煤矿开采和洗选、耐火陶瓷制品及材料制造、非金属采矿及制品三个行业居职业病发病前三位; 职业病患者主要分布于国有经济企业, 有1 048例, 占总病例数的47.6%, 其次是个体经济企业, 有733例, 占33.3%;中型企业职业病患者最多(699例, 31.8%), 其次是大型企业(513例, 23.3%)。
结论 近10年淄博市职业病发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为此, 政府部门、监管部门、用人单位须通力合作, 多措并举,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8年职业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发病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8年龙岗区职业病报告卡和事故调查资料。结果16年间该区共发生职业病94宗,确诊职业病人数430例,死亡10例,病死率2.33%,职业中毒的行业系统分布主要以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为主,分别占26.60%、13.83%和12.77%;引起职业中毒的化学及物理因素以有机溶剂为主,共发生58起,占总中毒宗数的61.71%,发病人数246人,占职业病总例数的57.21%;而有机溶剂中又以三氯乙烯的危害最为严重,共发生23起,中毒27例,死亡7例,占死亡人数70%。结论深圳龙岗区职业中毒危害严重,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在高危行业和重点毒物有明显的集中趋势,不同行业的职业中毒呈现不同的特点,强化管理是预防控制职业中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6—2013年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现状、职业病发病数量、种类、分布及发展趋势。方法收集汇总2006—2013职业病网络报告系统的职业病病例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3年苏州地区5家诊断机构共诊断职业病1 615例,其中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1 237例,占总病例的76.59%;除尘肺外的其他种类职业病384例,占89.71%。2006—2013年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诊断尘肺853例,慢性职业中毒174例,急性职业中毒119例,物理因素所致疾病31例,职业性耳鼻喉疾病60例;经济类型分布:尘肺以集体企业为主,物理因素所致疾病以私营企业为主;急性中毒第1顺位为私营企业,慢性中毒第1顺位为港澳台企业,耳鼻喉疾病第1顺位为外资企业。行业类型分布:尘肺第1顺位为采矿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的第1顺位均为电子信息类,中暑和噪声聋第1顺位均为制造业。急性职业中毒、慢性职业中毒、耳鼻喉疾病发病逐年上升,尘肺逐年下降。结论职业病诊断机构发展不均衡,职业病诊断机构亟待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对职业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发病特征,职业病防治面临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广西职业病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2~2004年广西职业病诊断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2004年报告职业病216例。其中,新诊断尘肺病145例,慢性职业中毒18例,急性职业中毒8起、36人,死亡7人,其他职业病17人,尘肺病和急性中毒是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种。2002、2003、2004年非公有制企业报告职业病人数分别占当年职业病人数的16.98%、31.48%、41.67%,非公有制企业职业病发病人数有较大幅度上升。[结论]非公有制企业的职业病发病高峰已经来临,当前应把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放在职业病多发的冶金、有色金属、煤炭、建材、化工、轻工行业的非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4.
刘清香  张献兴  刘松 《职业与健康》2014,(13):1748-1750
目的通过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职业病发病情况,了解该区高风险职业病因素,掌握其发病特点和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3年该区职业病诊断和调查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间诊断各类职业病和职业中毒48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4.29岁;尘肺17例,占病例总数35.42%,有机溶剂职业中毒17例,占病例总数35.42%;噪声聋6例,占病例总数12.50%。主要集中在五金塑胶、电子、新能源材料和家具行业。结论混合性粉尘、噪声、正己烷、三氯乙烯和苯为该区高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五金塑胶、电子、新能源材料和家具企业为该区职业病高风险行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十一五”期间益阳市职业病发病状况,为“十二五”期间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新发职业病的发病特征、行业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十一五”期间,益阳市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403例,其中尘肺364例,急性中毒2例,慢性中毒34例,其他职业病3例。其中尘肺占总数90.32%,慢性职业中毒占8.44%,急性职业中毒占0.49%,物理因素等其他职业病占0.74%;至2010年,尘肺累计报告2731例,现患尘肺2130例。结论尘肺是该市常见职业病,应重点加强对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市企业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订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对某市23家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生产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检测,抽取部分女工进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23家企业中,6家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手工、半机械化操作的占12家;14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卫生问题。作业环境中苯系有机溶剂超标率为32.61%,其中甲苯检测点的超标率45.28%。月经异常罹患率、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苯系有机溶剂作业女工462人分别为55.41%、2.83%,对照组女工458人分别为25.76%、0.00%(P〈0.01);接触组检出慢性苯中毒患者8例、观察对象21例。[结论]某市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企业存在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经对作业女工的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2006—2010年新诊断职业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广州市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及原因。方法对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广州市首次诊断的职业病病例的病种、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企业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职业病发病例数为238例,包含8大类,其中以尘肺(83例)、职业中毒(85例)及噪声性耳聋(38例)为主,职业中毒又以慢性中毒为主;地区分布以番禺区最多,其余各区亦有发生;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及中小型企业;企业性质以轻工、建材、化工、建设、船舶、机械等行业为主。结论广州市2006—2010年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主要以尘肺、职业中毒、噪声性耳聋为主,番禺区、私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等是职业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2006—2010年广东省职业中毒发生特点,探讨防治要点。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6—2010年网络直报的广东省职业中毒病例,对病例基本情况、职业史、疾病特征、行业分布和企业性质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职业中毒582例,男性334例(57.38%),女性248例(42.61%),年龄集中在16~48岁之间,中位数为30岁;工龄中位数是1年3个月。报告的死亡病例共8例,死亡率1.37%(8/582)。2006年职业中毒病例最多(151例),每年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病总数从2006年的53.74%(151/281)降至2010年的25.66%(145/565)。病例以慢性职业中毒为主,占70.62%(411/582),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以苯为主,占慢性职业中毒病例的46.96%(193/411);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共95起(一般事故89起、重大事故6起),急性中毒171例,引起急性中毒主要为二甲基甲酰胺,占22.81%(39/171)。由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5年共有439例,占总病例数的75.43%(439/582),其中有机溶剂引起的新发急性中毒事故72起,占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起数的75.79%(72/95)。病例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占62.89%(366/582)。单位规模以小型为主,占35.05%(204/582);经济类型主要以私营独资企业为主,占39.18%(228/582)。同时,发生3例及以上职业中毒事故的工厂数占发生职业中毒事故工厂总数的11.74%(35/298),其中≥10例的工厂有6家占2.01%(6/298)。结论广东省职业中毒发生情况不容乐观,防治重点是慢性职业中毒,特别是有机溶剂类;应重点监督制造业、中小型企业的防治工作,加强健康体检和培训;同时应加强防控群体性职业中毒。  相似文献   

19.
2006-2010年广东省职业中毒特点分析与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2006-2010年广东省职业中毒发生特点,探讨防治要点。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6-2010年网络直报的广东省职业中毒病例,对病例基本情况、职业史、疾病特征、行业分布和企业性质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共报告职业中毒582例,男性334例(57.38%),女性248例(42.61%),年龄集中在16—48岁之间,中位数为30岁;工龄中位数是1年3个月。报告的死亡病例共8例,死亡率1.37%(8/582)。2006年职业中毒病例最多(151例),每年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病总数从2006年的53.74%(151/281)降至2010年的25.66%(145/565)。病例以慢性职业中毒为主,占70.62%(411/582),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以苯为主,占慢性职业中毒病例的46.96%(193/411);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共95起(一般事故89起、重大事故6起),急性中毒171例,引起急性中毒主要为二甲基甲酰胺,占22.81%(39/171)。由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5年共有439例,占总病例数的75.43%(439/582),其中有机溶剂引起的新发急性中毒事故72起,占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起数的75.79%(72/95)。病例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占62.89%(366/582)。单位规模以小型为主,占35.05%(204/582);经济类型主要以私营独资企业为主,占39.18%(228/582)。同时,发生3例及以上职业中毒事故的工厂数占发生职业中毒事故工厂总数的11.74%(35/298),其中≥10例的工厂有6家占2.01%(6/298)。结论广东省职业中毒发生情况不容乐观,防治重点是慢性职业中毒,特别是有机溶剂类;应重点监督制造业、中小型企业的防治工作,加强健康体检和培训;同时应加强防控群体性职业中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湖州市农药中毒的危害现状,为农药中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6至2009年每年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健康危害因素检测信息系统"所建立的农药中毒报告数据库导入Excel,进行汇总统计,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至2009年该市共发生农药中毒2298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588例,占全部病例的25.59%;死亡4例,病死率为0.68%;男性(458例,77.89%)多于女性(130例,22.1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7至9月;35至55岁和65岁以上为高发年龄.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710例,占全部病列的74.41%;女性(952例,55.67%)多于男性(758例,44.33%);35至65岁为高发年龄段;死亡112例,病死率为6.55%.有机磷农药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品种,尤以甲胺磷、敌敌畏和氧乐果(含乐果)为主,共占有机磷类中毒总数的79.98%.结论 该市生产性农药中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比例较高,应加强监管,有效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s of pesticide poisoning in Huzhou and take preventive strategy and measures against the pesticide poisoning. Methods Case reports between 2006 and 2009 in the data base of reporting system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s were computed by Excel for windows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SPSS12.0. Results A total of 2298 patients were reported from 2006 to 2009.Among them,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poisoing accounted for 25.59% (588 cases), including 4 fatalities (fatality rate, 0.68% ). Male patients (458 cases, 77.89% ) were more than femal ones ( 130 cases, 22.11% ) in occupational pesticides poisoning. Summer and autumn were the most seasons in occupational pesticides poisoning occurring. The incidence of non-occupational pesticides poisoning accounted for 74.41% ( 1710 cases ),including 112 fatalities (fatality rate, 6.55%). Femal patients (952 cases, 55.67% ) were more than male ones (758 cases, 44.33% ) in non-occupational pesticides poisoning. 15-55 years were the highest incidences among non-occupational pesticides poisoning patients. Insecticides especially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 such as methamidophos, parathion, and omethoate comprised a higher proportion, accounting for 79.98% of the pesticides poisoning.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and the fatality rate of occupational pesticide poisoning were reduced in the city. However,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ed to non-occupational pesticides poisoning. To decrease the numbers of pesticide poisoning and the risks of death,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take preventive strategy and measures against the pesticide poiso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