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对癌症的治疗,仍以所谓三大疗法(外科、放射线、化学疗法)为中心。就化学疗法而言,对某些造血系肿瘤和小儿癌症已能单独使用而收效;对皮肤癌、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也可收到缩小肿瘤和延长寿命之效。但是,化疗对某些实体癌的疗效还不令人满意,有必要进行各种抗癌疗法的综合设计,合理选用。本文仅就抗癌剂疗法、抗癌剂与非抗癌剂的并用、抗癌剂与其他疗法的并用等问题的新近进展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2.
日本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外科的佐佐木医生等研究了一种治疗肝癌极为有效的“夹心”疗法,即将大量的抗癌剂注入肝癌组织内的动脉,并把血管两端加以封闭的疗法。经90名患者临床治疗结果表明,不仅对大的病灶有效,而且对那种不行手术治疗易导致肝癌复发的微小癌也有很好的疗效。人们期待着用于治疗诸如癌扩散等不能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和用来预防癌症的复发。以往尽管也是将抗癌剂加入肝癌组织内的血管里,可往往是因药液很快会向外流走而无效。佐佐木医生等考虑,若是先“栓住”血管的进、出口,并向其中灌入抗癌剂,药液就会慢慢地渗出,这样就能长时间地摧毁癌细胞,并选择粘度高的造影剂和抗癌剂cisplatin(二氨二氯络铂)的混合剂作为填充物,  相似文献   

3.
顺氯氨铂(CDDP)是60年代Rosenberg等研制的一种铂化合物的制癌剂,虽然最初发现它对生殖细胞肿瘤(睾丸肿瘤、卵巢肿瘤)有显著疗效,其它如膀胱癌、前列腺癌、子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等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消化器官癌症,除食管癌外,尚未进行过充分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CDDP或与其他药物并用治疗各种消化器官癌症的有用性研究。我们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在采用肝动脉内注射CDDP时,每日加用氟尿嘧  相似文献   

4.
药物是否有效以及用什么标准来判定药效,以前有着各种方法。作者在本文中新增加了“实体癌的化学疗法直接效果判定标准”。用化学疗法治疗癌症,显然有效。但如何判定临床效果,过去曾有许多判定标准。迄今主要以实体癌为对象,在日本常使用的临床效果判定法有INK 法(使用氧化还原色素2,6——双氢苯吲哚抗癌剂,作用于手术摘除的人体癌组织处,观察癌组织的生死。以此作为判定抗癌剂的感受性的测定方法)和以瘤块、临床症状、体征、化验结果等作为标准,而分为:减轻、无变化、恶化的试行判定方法(点数法)以及卡洛诺夫斯基法:是以症状、体征、缓解期三者综合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抗癌药     
目前,癌症的治疗以手术、放疗、化疗三种疗法为中心,又新增了温热疗法和激光疗法。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小儿癌症,单用化疗也可获得卓效。另外,皮肤癌、卵巢癌、乳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中,也有不少病例用抗癌剂后肿瘤缩小,生存期延长。但是对实体癌来说,抗癌剂的效果不理想,这是今后的重要课题。抗癌剂的来源有许多种。一般分类为: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癌抗生素、抗癌性激素、由植物提取的抗癌药、其他抗癌药。  相似文献   

6.
导弹疗法     
用于进攻远距离目标的导弹的原理也可用于对癌症的治疗。转移到远隔脏器的癌灶,有不少在外科手术上是困难的,而只能依赖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化学疗法虽能集中抗癌剂于远隔癌灶,但给药呈全身扩布,这对局部癌灶很不理想。若加大给药,身体对药物副作用很难耐受。导弹疗法就是使充分浓度的抗癌剂集中于癌灶局部的给药法。作为对癌灶可能有选择性攻击的单克隆抗体早被发掘,单克隆抗体虽可集中于  相似文献   

7.
日大脑外科的林成之讲师、坪川孝志教授等研制一种容易被癌细胞吸收,如果再照射激光就能发挥强有力抗癌作用的化合物,与以前的抗癌剂效力相比强7~10倍。而且,由于发出荧光,在手术时,可清楚地了解肉眼不能看到的癌的范围,便于手术切除。这是“有色素白金错体”化合物的一种,是与顺  相似文献   

8.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第一外科高桥俊雄教授等的研究小组,开发了阻止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新化学疗法。这是把丝裂霉素C 和阿霉素等抗癌剂吸附到超微粒子活性炭后再投药的一种方法。用动物淋巴结进行实验证明,这一新疗法,在较远的淋巴结上,比单独使用抗癌剂浓度高20倍。研究小组认为,通过淋巴结可大幅度阻止胃癌转移,决定进行临床试验以确定其效果。癌症主要通过淋巴液转移。在淋巴结上注入抗癌剂,可收到阻止癌症转移的效果。可是淋巴数量很多,实际上只是在癌细胞周围注入抗癌剂。当抗癌剂达到淋巴结时,已被体内吸收,牧不到阻止癌症转移的效果。研究小组研究了向癌细胞周围投予抗癌药,且能有效地达到淋巴结的运送抗癌药剂的方法,试用与各种材料组合,创造出使用活性炭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9.
最尖端的科研成果,在癌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即将取得成果。1987年9月在东京召开的第46届日本癌症学会总会上,相继介绍了运用分子、细胞水平的免疫学新疗法;为了克服以往化学疗法的副作用,应用了生物工程学;NMR(核磁共振)、激光等诊断技术也将用于临床。一、新免疫疗法的出现一位74岁女患1983年做了乳腺癌手术后再次复发,并转移到肺和肝,伴有晚期癌症所特有的腹膜炎症状。使用新疗法,癌症的阴影消失而痊愈。这是高知医大藤本重义教授开发的CTL(癌细胞障碍性淋巴细胞)疗法的结果。即每隔10天给患者静脉注射50万个杀伤T 细胞,但机体内还有一种抑制性T 细胞,干扰杀伤T 细胞过分增殖。CTL 疗法是把具有选择性地杀伤抑制性T 细胞的抗癌剂注射给患者后再注射杀伤T 细胞的一种治癌方法。CTL 疗法是从患者的血液中提取淋巴细胞与患者的癌细胞相混合后于体外培养。其特点是选择性地增  相似文献   

10.
癌症治疗     
一、新抗癌剂近年的抗癌剂在治疗上有重大贡献的是阿霉素(ADM)、顺氯氨铂(CDDP)、鬼(?)乙叉甙(VP)三种。其中,ADM 的心脏毒性及CDDP 的肾脏毒性都可以致命。因此,以改善毒性或对更广泛的肿瘤有效的类似药物为目标,正在研制新的抗癌剂。1.阿霉素系化合物在欧美及日本已广泛研究ADM 的类似药物epirubicin(EPI)。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出售。①EPI 表1汇集了EPI 在日本及欧美的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东京都肿瘤研究所研制出一种能在人体内将抗癌剂输送到癌组织的新型药物。这种药物是抗癌剂和其他高分子的结合物,在对动物进行试验时,与过去将抗癌剂直接投给动物相比,可提高集中在癌组织的药剂量3~4倍。  相似文献   

12.
呼吸疾病     
一、肺癌化学疗法和G-CSF 在日本,肺癌的死亡率男女均占第二位,尽管随着检查的普及和影像诊断的不断发展,肺癌的死亡率仍为10年前的2倍。难治癌症的增加也是肺癌发生率增加的原因,即使发现,大多数的病例已经不能手术,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本科对入院的肺癌患者进行了统计,发现有治愈希望的临床Ⅰ、Ⅱ期的病例,只占全病例的20%。大多数的肺癌患者都进行了抗癌剂多剂  相似文献   

13.
十全大补汤对抗癌剂的骨髓抑制的疗效1.对象及方法研究以川崎医科大学呼吸内科住院的10名肺癌患者为对象,男性9名,女性1名,平均年龄59.l岁。组织学:腺癌4名,小细胞癌3名,大细胞癌3名。临床分期:Ⅲb期3名,Ⅳ期7名。应用抗癌剂的方法为第1天给予C...  相似文献   

14.
治疗癌性疼痛,首先应正确诊断疼痛发生的原因。因此,要认真听取患者对疼痛的陈述,如疼痛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持续时间、加重或减轻的因素,进行仔细的神经学检查和X 线、CT 扫描摄影,血液,脑脊液检查等也是必要的。但是应当强调指出,癌性疼痛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故掌握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很重要。以下简述癌性疼痛的各种治疗方法:一、西医疗法1.抗癌剂:抗癌剂对某些癌性疼痛有效,通常与放疗并用,据称对乳腺癌所致之进  相似文献   

15.
温热疗法作为癌症综合疗法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期待。温热疗法与放射疗法并用在临床上取得显著成绩,但抗癌剂与局部温热疗法并用至今还没有取得明显效果,人们也极为关心这一疗法。一、日本的研究活动日本对温热疗法的研究比欧美国家起步晚,但最近5~9年进展迅速,研究内容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日本温热疗法学会。会员中理工学者、生物学者、临床各科医生作为整体进行工作,这一点与美国  相似文献   

16.
癌症的治疗     
目前,癌症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癌症是DNA疾病。近年来,由于癌遗传基因研究方面的进步,已查明许多癌遗传基因的存在,并不断发现这些带有编码的癌遗传基因的产物增殖因子及某些增殖因子的受体。这样逐渐明瞭了癌的全貌。迄今,癌症的治疗,特别是内科的疗效不显著。这说明基础研究和临床之间还必须逾越较大的距离,目前要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地推进从基础到临床,或由临床到基础间的研究。在临床方面虽有一定进展,但还要对癌症  相似文献   

17.
抗癌剂和细胞凋亡片 之郎等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科学家在研究程序性死亡的同时,观察到了细胞凋亡。抗癌剂、放射线等非生理性因素可诱导癌细胞凋亡。所以,在肿瘤化学疗法方面,细胞凋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抗癌剂诱导癌细胞凋亡,癌与调亡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一、小儿癌与成人型癌完全不同随着时代和文化方面的变化,疾病也在变化,近30年来日本小儿疾病的种类也有很大变化。日本是世界上乳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也是最早进入长寿国,使人口的构成急速老龄化的国家,因此成人癌死亡率相对上升。癌症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胃癌减少,而肺癌、大肠癌、乳癌等增加,使癌的种类正在趋向欧美化。在成人癌发病原因中,80%是由于吸烟、饮食、接触致癌物质等环境因素而引起,因此成人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抗癌剂抗癌效果的最大障碍,是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无明显生物学差异,因而抗癌剂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治疗指数都很低。为此,期待能开发只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作用的抗癌剂,然而在成千上万的物质筛选中,新抗癌活性物质发现率不到1/20万。因此,以现有抗癌药尽量集中于癌巢的疗法近年来特别令人关注。这种疗法首要的是必须将药物长期限制于病灶。药物向间质渗透并穿过癌细胞膜,作用于胞浆内高分子而发挥抗癌效果。一、微胶囊抗癌剂用微胶囊,以乙基纤维素包被,平均粒径224μm。为生理盐水混悬液,可用用于血管造影的导管或18G 注射针注射。微胶囊内的水溶性抗癌剂可透过乙基纤维素半透膜缓慢释放。加工或修饰囊膜厚度  相似文献   

20.
一、硒硒在体内主要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成分而存在。自1960年Kar等发现硒化合物可减轻镉的毒性作用后,又证实其具有减轻银及水银等多种金属的毒性作用。作者对体内可能与硒发生相互作用的金属进行了筛选,又发现铂可与硒起反应。顺氯氨铂为单纯铂络合物结构的广谱抗癌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有严重肾毒性作用而使其应用受限。作者观察了硒化合物对顺氯氨铂毒性作用的影响,发现合用亚硒酸可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