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制备杜仲提取物漂浮型脉冲释药片,并优化其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指标,筛选杜仲提取物速释片芯的崩解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片芯、包衣处方因素及水平,以及压片压力因素对制剂体外释药及漂浮性能的影响。结果优化的处方,交联聚维酮(PVPP)为片芯崩解剂,包衣处方中40%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5M)为凝胶材料,致孔剂乳糖用量为20%,起泡剂碳酸氢钠用量为20%,润滑剂微粉硅胶用量为2%,其余为微晶纤维素。压片压力为(40±5)N。体外释放试验表明,样品经过6~7 h时滞期后脉冲释放药物。结论杜仲漂浮型脉冲片可达到瞬间起漂,并持续到预定的时滞期脉冲释药,能满足节律性疾病的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左卡尼汀胃漂浮缓释片处方,并评价其体外漂浮和释放特性.方法:以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片剂.采用单因素法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即硬度、HPMC用量及碳酸氢钠用量,以漂浮性能和不同时间点释药性能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设计实验优化处方,对体外释药数据进行方程拟合,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溶出前后片剂表面形态的观察,探讨其释药机理.结果:优选处方为每片含HPMCK100M 29.7%,碳酸氢钠5.0%,十八烷醇15.0%,硬度为4 kg· mm-2.体外释药符合Makoid-Banakar模型,药物的释药机制为骨架溶蚀与药物扩散双重作用.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用于左卡尼汀胃漂浮缓释片处方优化,且制备工艺简单,优化处方具漂浮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阿夫唑嗪胃漂浮控释骨架片的处方。方法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技术制备盐酸阿夫唑嗪胃漂浮控释骨架片;以骨架片包衣层中药物含量、包衣层中HPMC K100M和碳酸氢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体外漂浮性能、2 h药物累积释放度和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筛选胃漂浮控释片的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包衣层中药物含量为40%、包衣层中HPMC K100M和碳酸氢钠的用量分别为53%和12%。按最优处方制备的胃漂浮控释片起漂时间小于5 min,续漂时间大于24 h,2 h药物累积释放度为8.34%,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94 4,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小于5%。结论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胃漂浮控释片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拟合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李鑫  张琦  赵莹莹  邓蕾  汤茗瑞 《药学研究》2018,37(9):516-519
目的 以卡托普利为药物模型,用其制备蜡质脉冲片。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制备速释片芯,再用熔融法制备蜡质包衣,采用干法包衣技术制备卡托普利脉冲片;以释药时滞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进行实验,通过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优化得到最优处方,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为10%,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34.32%,硬度为4,优化得到的处方时滞在250 min,并且脉冲片能够在25 min左右起漂,并能持续漂浮。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出来的处方结果较为良好,并且得到的脉冲片具有良好的控释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阿魏酸钠胃内漂浮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机理进行研究。方法以HPMC K4M为亲水性凝胶骨架,十六醇为助漂剂,NaHCO3为产气剂,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处方进行优化,并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优化得到最优处方,所制得胃内漂浮片均能在1 min内起漂,持续漂浮10 h。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处方预测性良好,并且所制得的胃内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和控释能力。  相似文献   

6.
蔡郁  刘新颜 《中国药房》2011,(13):1200-1202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依普利酮双层渗透泵片处方。方法:以含药层、包衣液组分用量和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药物释放曲线的相关系数和12h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3种数学模型描述考察指标与任意2个考察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绘制了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效应面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区域确定最优处方,并通过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较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为拟合的最佳模型,优化处方考察指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12h的累积释放度为97.38%,释放曲线相关系数为0.9968。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依普利酮渗透泵片处方优化的模型,实现了该渗透泵片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扎来普隆脉冲释放微丸,并对其进行处方筛选与优化。方法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扎来普隆脉冲释放微丸,考察处方因素及介质pH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溶胀层厚度、组成及控释层包衣增重对微丸的时滞和释药速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按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所得最优处方制备的微丸具有良好的延时脉冲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8.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四逆散渗透泵片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1):1986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四逆散双层渗透泵片处方。方法:以含药层N750用量和NaCl用量、包衣液中PEG 4000用量和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以药物释放曲线的相关系数和12 h的累积释放量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和三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任意2个考察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绘制了三次多项式模型的效应面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区域确定优化处方,并通过实验值与预测值比较进行验证。结果:三次多项式为拟合的最佳模型,优化处方考察指标的实验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12 h的累积释放量为97.86%,释放曲线相关系数为0.995 6。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三次多项式模型的四逆散渗透泵片处方优化的模型,实现了该渗透泵片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诺氟沙星胃漂浮片的制备处方研究,考察其漂浮性和体外释放性。方法对处方中辅料的因素水平进行逐一考察,并采用相似因子法比较药物释放曲线的差异。结果HPMC规格对胃漂浮片的释药和持漂时间有明显影响,HPMCK100M用量为120mg·片^-1碳酸氢钠用量为200mg·片^-1和羧甲基淀粉钠用量为100mg·片^-1时漂浮性能和释放度最佳。结论该处方研制的诺氟沙星胃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和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0.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左氧氟沙星胃漂浮缓释片处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Box-behnken效应面法在优化盐酸左氧氟沙星胃漂浮缓释片处方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盐酸左氧氟沙星为模型药物,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左氧氟沙星胃漂浮缓释片剂。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考察三种缓释材料HPMCK 4M、卡泊姆CP934P及海藻酸钠(SA)对不同时间点释药性能和对漂浮片漂浮性能的影响,通过二项式方程拟合建立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关系以优化处方,对体外释药数据进行方程拟合,探讨其释药机理。结果:通过优化后的最佳处方为HPMC K4M 30 %、卡泊姆CP934P 12.3 %、海藻酸钠(SA) 28.6%,优化处方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偏差较小;药物的释药机制为骨架溶蚀与药物扩散双重作用。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数学方法将实验设计中的多指标归一化,确定富马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片的优化处方。方法以崩解剂用量(mg)、羟丙甲纤维素(HPMC)用量(mg)、包衣膜厚度(%)、PEG6000用量(mg)、Eudragit L100用量(mg)为自变量,5,7,12和16 h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为因变量,计算总评归一值,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拟合,按非线性拟合方程描绘三维效应面,从效应面上选取对总评归一值较佳的实验处方范围。结果总评归一值的多元非线性拟合方程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优化后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较高,R2=0.929 2,以优化处方制备的脉冲控释片总评归一值为0.834 0,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为-4.3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准确快速地优化富马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片的处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尼可地尔胃漂浮缓释片进行处方优化。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以制剂辅料中HPMC、十八醇和碳酸氢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1,4,8 h的累积释放度和漂浮性能为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并对胃漂浮缓释片释药机理做初步研究。结果:最佳制剂处方为:HPMC 60 mg、十八醇40 mg、碳酸氢钠30 mg;经处方验证,体外累积释放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5%,起漂时间<5 min,续漂时间>8 h;经Ritger-Peppas方程拟合,n=0.5357,提示该缓释片体外释放为非Fick扩散,具扩散与骨架溶蚀的双重机制。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出了最佳制剂处方,按最佳制剂处方制备的尼可地尔胃漂浮缓释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缓释特性,制备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尼美舒利双层渗透泵片处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大剂量难溶性药物尼美舒利双层渗透泵片,并考察其处方因素和体外释放行为,优化尼美舒利双层渗透泵的处方。方法以12 h药物累积释放量、释放曲线的线性为考察指标,以含药层聚氧乙烯量、包衣膜中致孔剂量、包衣增质量,为考察的主要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尼美舒利渗透泵片处方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找到了最优释药区域,优化处方为:含药层聚氧乙烯220.27 mg,致孔剂用量质量分数为19.27%,包衣增质量6.81%。自制渗透泵与预测值基本一致,2~12 h内药物呈零级释放特征。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成功建立了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尼美舒利双层渗透泵的处方筛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苯环壬酯控释片处方,制备盐酸苯环壬酯控释片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择含药层氯化钠含量、助推层高取代聚氧乙烯(WSR-HM)含量和包衣增重为自变量,以12 h累积释放度和药物释放曲线拟合度为因变量,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处方并验证。结果:Quadratic多项式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盐酸苯环壬酯控释片的最优处方为:含药层氯化钠含量为5 mg/片,助推层高取代聚氧乙烯含量为47.5 mg/片,包衣增重为14%。优化制得的3批样品12 h平均累积释放度分别为99.89%、98.66%、99.36%,释药曲线线性拟合度R2分别为0.897 1、0.921 0、0.931 9,实测值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得到的优化处方合理,制得的盐酸苯环壬酯控释片具有显著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蘅  杨星钢  李杰  李宁  冯亮亮  潘卫三 《中国药房》2009,(13):1002-1005
目的:制备苯扎贝特渗透泵片,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方法:选择渗透泵片辅料聚氧乙烯(PEO)N80处方用量(A)、Na2CO3用量(B)和包衣增重(C)为考察因素,以该片在1h、6h的累积释药量以及累积释放量对时间进行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进行优化处方验证。结果:优化处方为A40mg、B20mg、C29mg,以该优化处方制备的渗透泵片具有较好的释药行为,各指标偏差的绝对值均小于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苯扎贝特渗透泵片的处方优化,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双丙戊酸钠缓释片处方。方法以相似因子f2值为指标,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评价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以HPMC K100M、HPMC K15M的量和乙醇浓度为自变量,以各指标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和二项式拟合,选择最佳模型进行预测分析,比较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结果二项式拟合方程相关系数较高,r为0.9620,表明该模型对研制的双丙戊酸钠缓释片预测性良好。最佳处方为HPMC K100M 286.72 mg,HPMC K15M 16.96 mg,乙醇浓度27%。结论该方法用于缓释片处方优化操作简便、预测性好,所制得缓释片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