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飞行人员多导睡眠图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飞行人员正常睡眠结构和确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对20例飞行人员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分析多项睡眠参数。结果飞行人员正常睡眠分期分别是N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95%,其中Ⅰ相占26%、Ⅱ相占44%、Ⅲ+Ⅳ相占25%;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5%。Ⅰ和Ⅱ相睡眠时间延长,REM睡眠时间缩短。检出5例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飞行人员,其中阻塞型3例,中枢型2例。结论多导睡眠图可以确定飞行人员正常睡眠结构,能够正确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作为生命体征的心搏和呼吸等生理参数蕴涵丰富的健康信息.人体健康状态的变化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平衡状态的变化反映在心搏、呼吸和身体的活动度上,同时也会以睡眠质量的变化反映在睡眠与觉醒之中.  相似文献   

3.
微动敏感床垫睡眠检测系统(Micro-movement Sensitive Mattress Sleep Monitoring System,MSMSMS)自2003年成为定型产品以来,通过广泛应用,已经证明它在检测睡眠呼吸障碍(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SBD)方面具有重要价值.SBD是飞行人员常见病症之一,可严重影响飞行安全[1].因此,及时检测发现患有SBD的飞行员并进行矫治,对保障飞行安全和飞行员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睡眠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可出现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OSAHS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20%~30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是预测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指标[1].我国军事飞行人员OSAHS患病率在0.8%~1.9%之间[2],是航空医学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睡眠障碍对军事战斗力的影响及其干预方面的研究.军事飞行人员患OSAHS易出现飞行疲劳,生理、心理功能下降,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可能影响其认知和操作能力,出现飞行安全隐患[3],甚至引发飞行事故,特别是中年飞行骨干OSAHS发生率较高,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认识心电图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发病、就医和心电图演变规律. 方法收集我院自1985~2000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谱分析,诊断按WHO标准.结果收集到1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较完整者120例,心电图不典型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46-80岁,66岁以上者26例.前壁心梗18例,下壁心梗6例,高侧壁心梗 7例.心内膜下心梗4例(未合并束支阻滞).急性期心电图呈单纯QRS波变小并呈锯齿样钝挫5例,ST-T加QRS波复合改变29例,住院期间3-7D内演变为典型Q波梗死17例.合并右束支阻滞2例,左束支阻滞2例,室内阻滞1例.肺氯肿极度顺钟转位6例.起病至就诊<24h 19 例,,1-2周9例,起病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者15例,起病为急性工进行性心悸,呼吸困难10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肺心病6例,住院1周内发生泵衰歆12例,诊断延误至入院3-7d 6例完右合并前壁急性心梗2例,肺心病合并下壁,前壁心梗各1例,脑梗死合并心梗1例,有稳定心绞痛转为广泛前壁急性无Q波心梗1例(检证实),死亡9例,其中猝死3例.心肌酶谱高于2倍政党值伴动态演变18例.讨论本组心电图不典型者占急性心肌梗死29.2%.早期不典型Q波即等位性Q波者29例,演变为典型Q波17例,影响图形的临床因素为发病就座至记录心电图的时间过早或过迟,尤其是部分不稳定心绞痛进展为早期心肌梗死过程中易延误诊断心梗早期范围小随后延展,肥胖横位心及或合并肺气肿顺钟转位影响,使下壁或前壁QRS波图型疑似梗死图形而与真正的心梗图形混淆;易掩盖前壁心梗ST-T演变的因素高血压心脏病伴胸前导联ST压低,心室内传导阻滞继发ST-T异常.本组传统心肌酶谱指标敏感性51.4%,与检测时间及方法所限有关.有助于早期诊断的处理程序可疑缺血笥胸痛者留院观察至少3D检测血液心肌标记物,及时记录18导心电图,特别注意等位性Q波与典型Q波诊断心梗有同样意义.肺气肿顺钟转位肥胖横位心患者加做右胸,胸前下移一肋间及或吸气时心电图记录.不稳定心绞痛及泵衰入院者及时查血清心肌标记物至少连续3d.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近年来飞行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诊疗情况及医学鉴定,以期提高航医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21例OSAHS飞行员,所有患者均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组制定的OSAHS诊治指南(草案)进行病情分度,按不同病情程度组收集临床资料及医学鉴定结果。结果21例OSAHS患者中,轻度患者8例,均无临床主诉及症状,未经治疗,医学鉴定结果为合格。中度患者3例,重度患者10例。13例中、重度患者中,4例因睡眠异常为主诉入院;3例经过短期无创通气(NIV)治疗,6例行腭咽腔成形术(UPPP)治疗;5例医学鉴定为合格,4例为暂不合格,4例为不合格。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可能损害飞行操作能力,出现飞行隐患。各级航卫部门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并提出医学鉴定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药物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及两者联合对慢性失眠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方法连续收集失眠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最后纳入64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共分为3组:认知-行为疗法组(n=20),接受睡眠卫生指导、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认知疗法和放松疗法;药物治疗组(n=22),每晚口服酒石酸唑吡坦10mg;联合治疗组(n=22):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同时,每晚口服酒石酸唑吡坦10mg。记录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后按上述分组进行4周的治疗,记录治疗结束即刻及随访第12周的客观监测(多导睡眠图)和主观记录(睡眠日记)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多导睡眠图显示,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增加,入睡潜伏期缩短(P<0.05)。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延长总睡眠时间方面,药物治疗组的改善比例最高(P<0.05);在缩短入睡潜伏期和减少觉醒时间方面,联合治疗组的改善比例最明显(P<0.05);在提高睡眠效率方面,三组的变化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日记的变化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即刻、随访第12周各组总睡眠时间延长,入睡潜伏期缩短,睡眠效率提高(P<0.05)。治疗结束即刻,联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 ,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的疗养男性飞行员 ( 8例 )的窦房结功能。 方法 用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用 S2 刺激法 (自主窦性心率程序刺激法 RS2 和人工固定频率程序刺激法 S1S2 )、S1S1刺激法。 结果 发现房室结双径路 5例、三径路传导 1例、房室传导空隙现象 2例。 结论  ( 1 )食道心房调搏经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表现形式有三种 :1 SR曲线不连续 ;2 SR呈跳跃式延长的文氏周期 ;3心电图上可见两种 P- R间期。( 2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发生可能与植物神经张力有关 ,因此双径路传导者并不一定都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3)房室传导空隙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功能现象。飞行人员空隙现象可作飞行合格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飞行人员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诊断为紧张型头痛飞行员35例,采用JD/PW—5型生物反馈仪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0mh,治疗后根据头痛程度变化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头痛明显减轻,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0.
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危险因素,为制订OSAH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410例军事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打鼾者和(或)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9分者,进行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初筛检测.其中,氧减饱和指数≥10次/h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临床高度怀疑OSAHS者,直接进行PSG监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3组:OSAHS组,单纯鼾症组,正常对照组.对年龄、颈围、腰围、体质指数、身高、体重、血脂、血糖、尿酸、打鼾家族史、吸烟情况、飞行机种、飞行时间和ESS评分等14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组间飞行时间、年龄、吸烟情况、ESS评分、体质指数、体重、颈围、腰围、血糖和血脂均有显著差异(F=3.89~71.64,P<0.05).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打鼾家族史、年龄、体质指数、颈围和三酰甘油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此5因素的分组每增加1个等级,患病等级增加1个或1个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分别增加到原来的4.115倍、2.905倍、2.031倍、2.200倍和1.849倍.结论 有打鼾家族史、年龄大、体质指数高、颈围增粗及血三酰甘油高为飞行人员OSAHS的危险因素,应在招飞及日常航卫保障工作中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应征入伍公民体格状况及历史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整群抽样法,收集1997年度陕西省应征公民休有2171份,用SPSS和SPLM统计软件对身高(cm)、体重(kg)和体块指数(BMI,kg/m^2)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入伍新兵除了普遍存在的消瘦问题外,亦存在肥胖问题,特别是城市入伍新兵;成历史资料比较,入伍新兵的身高增长最快,体重增长次之,体块指数基本无变化,其体型趋于细长型。提示:①在征兵体检标准中应规定体重或体重指数(BMI)的不合格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支架成形术处理颈动脉系血管狭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技术治疗颈动脉系血管狭窄14例,狭窄位于颈动脉分叉部6例,颈内动脉颅内段3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3例,颈总动脉起始部2例。均经股动脉入路,依据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长度,13例分别选用不同型号的Smart自膨式支架和Biodivysio管状支架进行血管内成形,1例行球囊扩张成形。14例均获成功,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卒中量表(NIHSS)测定无卒中发生;随访3-14个月,无TIA等缺血性神经损害发生。本组初步结果表明,应用支架成形技术经血管内治疗颈动脉系血管狭窄操作较安全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首次应用多重及套式PCR技术同时检测人血清中的HBV和HCV。将抽提的HBVDNA和(或)HCVRNA在含AMV逆转录酶、TaqDNA多聚酶以及HBV和HCV外套引物的PCR缓冲引物的PCR缓冲液中进行逆转录后连续进行PCR扩增,以第一轮扩增产物为模板,在含HBV和HCV内套引物的PCR反应体系中进行第二轮扩增,产物经电泳后,以DNA分子量标志物或已知片段做参考,出现523bp和(或)260bp产  相似文献   

14.
探讨COPD夜间睡眠结构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记录仪进行睡眠监测 ,测定项目包括脑电图、眼动图、心电图、颏肌肌电图、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共 7个参数 ;结果 :与健康人组比较 ,COPD组Ⅰ期、Ⅱ期睡眠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Ⅲ期、Ⅳ期时间、人睡后醒觉次数大于 5分钟 ,浅睡眠的比率、深睡眠的缺乏率及REM缺乏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0 .0 0 1 )。COPD组氧饱和度降低≥ 4% ,氧减饱和度 85 %~ 5 0 %频率分布 ,夜间最高、最低和平均氧饱和度、SIT85 %、△SaO2 均与健康人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COPD患者组存在有严重的睡眠呼吸紊乱和睡眠的破碎 ,同时存在有严重的夜间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 ,因此 ,加强对COPD患者夜间睡眠和SaO2 监测 ,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3年3月~1994年2月对驻川某部队进行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监测,并对其散发病例。经确诊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72份,用ELISA方法进行分型检测,并作流行病学分布研究。结果:以甲肝为主(占52.78%)、乙肝为次(占20.83%)、丙肝最少(占1.39%),丁、戊肝两型均为2.7%。监测结果表明:该部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为191.88/10万;干部肝炎发病率略低于战士,然乙肝发病率则较战士为高(P<0.05);新兵明显高于老兵,且甲肝发病率亦远较老兵为高(P<0.01)。提示:在肝炎防治中,应突出以甲、乙两型为重点,应以干部和新兵为主的预防对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解放军医学杂志》论文作者情况,作者对其1996-2000年所刊学术论文的作者人数、合著类型、作者单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篇均作者人数为4.64, 论文以合著为主,合著率93.95%(1274/1356),合著论文以同单位合作为主(69.54%),其次为跨省(市)合作(15.86%)、同省(市)合作(13.03%)与国际合作(1.57%);作者单位以解放军总医院最多,占12.24%,其次为4 所军医大学及解放军第304医院。提示期刊应扩大约稿范围,培养年轻作者,提高国际合著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耐力力量复合训练对新兵膝屈伸肌功能的影响 ,选择 2 0名新兵进行为期 4周的耐力力量复合训练 ,训练前后采用Cybex 6 0 0 0型等速运动测试仪对新兵的膝屈伸肌肌力、肌爆发力及肌耐力进行等速测试并加以比较。结果显示 ,训练后双膝屈肌的峰力矩、力矩加速能和耐力比在不同测试速度 (6 0°/s ,180°/s)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训练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双膝伸肌的TAE和ER值也有明显的提高 ;峰力矩H/Q值训练后均有提高 ,但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为期 4周的耐力力量复合训练可有效地发展双膝屈肌的肌力、肌爆发力和肌耐力 ,同时应加强力量训练的负荷以全面发展伸肌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老年肾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随增龄的改变及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后的影响,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青年组、老年组及缬沙坦治疗组,测定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AngⅡ受体AT1αRmRNA、AT1bRmRNA及AT2R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与青年组比较,老年大鼠血浆肾素、AngⅡ水平明显下降,肾组织AngⅡ则明显升高,应用缬沙坦后肾组织AngⅡ水平进一步升高;老年大鼠肾脏AT1αRmRNA、AT1bRmRNA表达下调,AT2RmRNA表达则上调,应用缬沙坦可上调AT1αRmRNA,但对AT1bRmRNA及AT2RmRNA表达无影响。研究表明,老年大鼠肾脏局部AngⅡ水平升高,两型ATR的基因表达与青年鼠相比则发生了不同改变;缬纱坦使老年大鼠肾组织AngⅡ水平升高,同时阻断了AT1R的作用,而AT2RmRNA水平未发生改变,有利于加强AT2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穿刺技术建立猫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猫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动物模型,为研究了视网膜脱离和复位相关的视网膜疾病提供合理有效的实验手段,78只成年猫眼行晶体囊外摘除,玻璃体切除手术,3周后,手持尖端直径约50-70um的玻璃微穿刺针,刺入神经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之间,将0.25%,Heaklon缓慢注入到视网膜下腔,造成局部视网膜脱离,24h时后,经玻璃体切割机进行眼内气-液交换,用尖端直径约150-200um的玻璃微穿刺针,将视网膜下腔和玻璃体腔内液体吸出,填充30%,C3F8使脱离的视网膜重新复位。观察视网膜脱离形态和复位情况以及眼部炎症反应,结果显示,多膜脱离的成功率为93.6%(73/78眼),脱离24h后,视网膜重新复位的成功率为97.1%(33/34眼),组织学观察发现,视网膜脱离,位于视网膜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之间,视网膜重新复位后RPE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紧密接触,实验表明,利用微穿刺技术可以在猫眼上成功建立损伤小,反应轻,合理稳定的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神经精神表现和病理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明伟  王鲁宁  钟定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1):1031-1033,F003
报道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精神表现及其中1例的脑病理结果,分析其临床与病理联系。2例病人均为青年女性,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其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有语言表达困难,尖叫,谵语,偏瘫以及意识障碍,都表现为急进性过程。例1仅给予激素等治疗,于发病4天后死亡,另1例及时给予血浆置换加激素治疗,临床症状和和实验室指标均恢复正常。例1的脑病理改变为大脑,脑干,小脑广泛分布的中小血管透明样血栓形成,海马,颞叶等皮层神经元严重的缺血缺氧性改变。研究表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系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病理基础为广泛的微血管病变导致灌注不良,缺血缺氧而非脑实质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