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新活素组(48例)和左西孟旦组(52例),均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分别接受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血B型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结果治疗7天后,两组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P0.05),LVEF及CI较治疗前升高(P0.05),BNP明显下降(P0.05);且左西孟旦组BNP水平及LVEF和CI改善情况均优于新活素组(P0.05);两组随访3个月,左西孟旦再次入院率25.00%,显著低于新活素组54.17%(P0.05)。结论左西孟旦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且短期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对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血浆脑钠肽的短期影响。方法将146例失代偿性CHF病人[心脏指数2.5 L/(min·m~2),肺毛细血管楔压(PCP)15 mmHg(1 mmHg=0.133 kPa)]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76例)和PGE1组(70例)。左西孟旦组接受缓慢输注左西孟旦治疗作为阳性对照组; PGE1组采用缓慢输注PGE1。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1周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两组基线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左西孟旦组和PGE1组治疗后24 h、48 h及1周时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01);左西孟旦组增加CO为PGE1的两倍;两组治疗后1周内PCP和平均动脉压有降低(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24 h、48 h血浆BNP降低28%和20%,1周后效应消失;相比PGE1组,治疗后48 h血浆BNP降低15%,并持续1周。结论与左西孟旦治疗比较,前列地尔治疗也能显著增加失代偿性CHF病人CO和LVEF,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左西孟旦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AMI急诊PCI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rhBNP组(5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rhBNP)和左西孟旦组(5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左西孟旦),两组均治疗7d。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后24h的24h尿量、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术前、后7d的脑钠肽(BNP)水平、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4h两组的24h尿量显著增多,HR和RR显著降低(P均=0.001);与左西孟旦组比较,rhBNP组术后24h的24h尿量[(1732.00±243.75)ml比(1854.23±264.24)ml]增多更显著,HR[(79.24±9.43)次/min比(73.43±8.24)次/min]和RR [(18.32±4.76)次/min比(15.32±4.23)次/min]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术后7d,与rhBNP组比较,左西孟旦组的LVEF [(40.45±5.65)%比(44.75±5.87)%],BNP水平[(256.54±9.38)pg/ml比(395.25±8.34)pg/ml]显著升高,LVESd [(47.87±4.65)mm比(43.83±3.65)mm]显著降低,P均=0.001。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左西孟旦增强心肌收缩能力显著优于rhBNP,而rhBNP降低BNP水平的能力和改善肾功能显著优于左西孟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高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病人55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所有病人均在诱因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B组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B型钠尿肽(BNP)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29%与70.37%,P0.05)。治疗后,两组BNP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加,且B组长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量、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提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血清肌酐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可提高病人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和肾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ADHF)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DHF患者9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41~78岁,平均(61.5±19.4)岁。随机分为联合组、左西孟旦组和rhBNP组,每组3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6 h、12 h、24 h、48 h、72 h,记录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Sa O2)及24 h尿量、血清肌酐(s Cr)、肾小球滤过率(GFR);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72 h时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脑钠肽(BNP)水平。同时统计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后6 h、12 h、24 h、48 h、72 h,3组呼吸频率和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和肾小球滤过率升高,24 h尿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rh-BNP组和左西孟旦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6 h、12 h、24 h、48 h、72 h呼吸频率降低,24 h尿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在治疗后72 h的LVEDD及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较左西孟旦组和rh-BNP组LVEDD及LVEF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后72 h的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联合组较其他两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肝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等未出现明显异常变化,均未出现用药相关的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左西孟旦联合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较单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和硝普钠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左西孟旦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硝普钠组加用硝普钠治疗。治疗3 d后评定患者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记录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结果左西孟旦组总有效率为90%(18/20),高于硝普钠组的75%(15/20)(P0.05);治疗后左西孟旦组LVEF高于硝普钠组,BNP低于硝普钠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80例患者入院后均评估心脏功能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功能指标,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 BNP水平,并常规给予基础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在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治疗后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继续给予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用药后第3天,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的LV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LVEDD和对照组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时,左西孟旦组的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高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神经激素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90例AHF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组、多巴酚丁胺组和左西孟旦组,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检测血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ET-1)、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观察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4h,左西孟旦组较其他两组总有效率高(P=0.004、0.015),左西孟旦组患者临床状况显著改善。治疗后7d,3组LVIDd、LVEF及F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左西孟旦组LVIDd与其他两组比较未见缩小(P=0.113),而LVEF、FS较其他两组增加(P0.01)。3组治疗后24h及7d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基线水平降低(P0.01),治疗后7d较治疗后24h进一步降低(P0.01);左西孟旦组治疗后7d血清NT-proBNP水平比其他两组降低(P=0.006、0.003)。3组治疗后7d血清ET-1和NE水平较基线水平降低(P0.01),治疗后7d左西孟旦组血清NE比其他两组降低更多(P0.017)。随访3月,左西孟旦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左西孟旦较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能明显改善AHF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近期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与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米力农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采用米力农联合新活素治疗。连续治疗7 d后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用药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观察组内皮素(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用药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与新活素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上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左西孟旦的总体效果优于新活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尿量及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h平均肺动脉压与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心输出量则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总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1h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排尿,提高LVEF水平,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经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治疗。用药前后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B型脑钠肽(BNP)、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及全身临床情况。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左西孟旦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BNP、LVEF及全身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左西孟旦增加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BNP、LVEF及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功能Ⅳ级或KillipⅢ级ADHF住院患者,用SAS软件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左西孟旦+rh-BNP的试验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参数变化和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MPCWP)、心排血量(CO)在治疗后2h及其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4h及其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在治疗后2、4h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RR、HR、MPCWP、CO的组间差异持续至用药后24h;试验组治疗后尿量、72h利尿剂总量、血浆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CCU住院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用药前后两组肝功能、电解质、凝血等指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结论:左西孟旦联用rh-BNP治疗ADHF患者较传统治疗更快更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增加尿量,降低BNP浓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LVEF,减少住院时间,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3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心功能指标〔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24 h尿量、收缩压(SB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484,P=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24h尿量、SBP、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24h尿量多于对照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和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F-1和c Tn 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Tn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等心衰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终末期心衰患者50例,其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NYHA分级),检测hs-CRP、BNP水平,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均予标准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左西孟旦注射液.在接受左西孟旦治疗3d后,两组重新检测hs-CRP、BNP、LVEF和LVEDd.结果 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心脏彩超测定LVEDd及LVEF,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s-CRP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BNP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终末期心衰疗效肯定,可在常规治疗效果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终末期心衰患者CRP及BNP水平,改善左室功能,可作为终末期心衰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24小时尿量(UV)、心室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给药结束24小时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总有效率为82.35%。重组人脑利钠肽给药结束5天后患者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LVE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UV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辅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正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左西盂旦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米力农静脉注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BNP、LVEF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NP与LVE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LVEF水平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1.3%,对照组65.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辅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BNP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21,(5)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我院的AHF合并低钠血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24 h尿量、血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SV、C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LVEF、SV、CI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尿量、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量、血钠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可有效缓解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增加排尿量,提高血钠水平,增强运动耐量,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与乳酸米力农注射液治疗围生期心肌病( PP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PPCM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利尿、强心、扩血管、预防感染等。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乳酸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全身症状改善情况、24 h呼吸困难缓解情况、平均动脉压、24 h尿量、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8.0%( P<0.05)。观察组患者全身症状改善率和24 h呼吸困难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为(86.17±8.77) mm Hg,高于对照组的(78.26±9.85) mm Hg (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率( FS)、 E 峰与A峰比值( E/A)、每搏输出量( SV)、心搏出量( CO)、心脏指数(CI)、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及24 h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FS、 E/A、 SV、 CO、 CI及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与乳酸米力农注射液治疗 PPCM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西孟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左西孟坦、芪苈强心胶囊,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动脉血气、24 h尿量、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O_2、PaO_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PaCO_2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24 h尿量、BNP、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平均肺动脉压(MPAP)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量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BNP、RVEDD、MPAP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测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FVC)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左西孟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可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1例AD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40例和多巴酚丁胺组4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 d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3 d后6 min步行距离、24 h尿量、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7 d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情况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 d,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左西孟旦组周围血管阻力(SVR)、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均明显低于多巴酚丁胺组(P<0.05)。治疗3 d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和24 h尿量都增加,而呼吸频率、心率都降低(P<0.05);用药7 d后,两组LVEF增高(P<0.05),而LVEDD无明显改变(P>0.05);左西孟旦组6 min步行距离、24 h尿量、呼吸频率、心率及LVEF较多巴酚丁胺组改善更明显(P<0.05);左西孟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多巴酚丁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治疗老年ADHF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