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PPARα激动剂WY14643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标准饲料喂养;Ⅱ组:高脂饲料喂养;Ⅲ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腹腔内注射WY14643 1 mg·kg-1·d-1。于实验第4周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α、Bsep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Ⅱ组大鼠血清TBA、TG、TC、AST、ALT较Ⅰ组升高(P0.01),PPARα、Bsep mRNA和蛋白表达较Ⅰ组降低(P0.05);Ⅲ组大鼠血清TBA、TG、TC、AST、ALT较Ⅱ组降低(P0.05),PPARα、Bsep mRNA和蛋白表达较Ⅱ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PPARα激动剂WY14643可通过增高Bsep基因表达调节胆汁酸及脂质代谢而保护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杏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肝脏Caspases 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表达,探讨银杏总黄酮抑制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喂养法构建NAFLD大鼠模型。SPF级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银杏总黄酮治疗组3组。光镜检查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细胞原位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 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成功构建NAFLD大鼠模型。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第4周后,NAFLD模型组和银杏总黄酮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较正常对照组增加,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 3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在第8周、第12周后,模型组肝细胞凋亡数目逐渐增多,Caspase 3蛋白磷酸化水平逐渐增强;银杏总黄酮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逐步降低,Caspase 3蛋白磷酸化水平逐步下降。[结论]银杏总黄酮抑制NAFLD大鼠肝细胞凋亡,对NAFLD大鼠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aspase 3蛋白磷酸化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EK/ERK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32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PD98059 +普通饲料组( P组)、高脂模型组(M组)和PD98059 +高脂组(PM组),每组8只.于分组喂养的第4、6、8周末分别给予P组和PM组大鼠鼠尾静脉注射MEK抑制剂PD98059干预.第10周末结束实验,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组织TG、TC;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SREBP-1表达. 结果与N 组比较, M组所有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范围均超过30%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p-ERK1/2和SREBP-1表达增强,ALT、AST、TC、TG、肝组织TG、TC显著升高(P<0.01 或 0.05).与M组比较,PM组p-ERK1/2和SREBP-1表达减少(P<0.01), ALT、TC 、TG、肝组织TG、TC显著降低(P<0.01或0.05),同时大鼠的肝脏病理学得到了改善.结论 MEK/ERK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越鞠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越鞠丸高、低剂量组.提取肝脏总RNA,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并做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组大鼠PPARα mRNA的含量明显降低,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升高,肝脏呈明显脂肪变性,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表达明显增强,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越鞠丸能增强NAFLD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DGAT2、PKCε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饲养SD大鼠8周制备NASH模型,药物治疗4周后,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AST、ALT)、血脂(CHO、LDL、HDL、TG)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RT-PCR检测DGAT2mRNA、PKCεmRNA,Western-blot检测DGAT2和PKCε蛋白的表达。[结果]苓桂术甘汤组、罗格列酮组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降低血清TG、ALT、AST,下调DGAT2、PKCε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苓桂术甘汤可能是通过下调肝组织DGAT2、PKCε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对肝内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起到了调节和改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DGAT2/PKCε有可能成为治疗NASH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消瘀化痰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解偶联蛋白2 mRNA(UCP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消瘀化痰方高、低剂量组.提取肝脏总RNA,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肝脏UCP2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并做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模型组大鼠UCP2 mRNA的表达增强,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升高,肝脏呈明显脂肪变性.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UCP2 mRNA的表达减弱,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消瘀化痰方通过调控NAFLD大鼠肝脏UCP2 mRNA的适度表达,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烟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烟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干预1组(0.5%烟酸)、干预2组(1%烟酸),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大鼠8周诱导NAFLD模型,采用试剂盒对各组大鼠血清ALT、AST,血清及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进行测定,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各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T2检验。结果各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ALT、AST、TC、TG、FFA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2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TG、TC、FFA、MD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组与模型组比较,PPARαmRN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DGAT2 mRNA、SREBP1c mRNA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值分别为0.019、0.008),干预2组与干预1组比较,DGAT2 mRNA、SREBP1c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缓解,中央区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结论烟酸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动物模型的脂肪代谢,减轻脂质氧化应激反应,通过调节PPARα、DGAT2、SREBP1c mRNA的表达,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纤维化,从而对NAFLD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治疗组喂以高脂饲料和双歧杆菌。6 w后比较各组大鼠肝指数和肝组织学改变,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以及肝总脂肪(HLs)含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禁食诱导脂肪因子(FIAF)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指数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肝指数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TC、TG和HL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ALT、AST、TC、TG和HL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IAF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IAF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双歧杆菌能够降低NAFLD大鼠的血脂水平,减少肝脏组织中脂肪的沉积,改善肝脏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的摄入和抑制FIAF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mRNA表达,并探讨其与脂质沉积、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高脂组30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两组均取10只,评价NAFLD模型建立情况。高脂组剩余大鼠继续高脂饲料喂养,分别于12、24周各取10只,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ALT、AST、TC、TG、FGF21、FFA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制备肝组织匀浆液,检测TG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FGF21 mRNA表达。结果喂养8周时,高脂组体质量、肝湿重及血清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肝组织呈大泡性脂肪变性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点状坏死,提示NAFLD模型建立成功。高脂组喂养12、24周时,血清FFA水平、肝组织TG含量、HOMA-IR明显高于喂养8周时,且喂养24周时均高于喂养12周时(P均<0.05);而血清FGF21水平、肝组织FGF21 mRNA表达则呈先升高再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 NAFLD大鼠肝组织FGF21 mRNA表达、血清FGF21水平与肝组织TG含量有关,在NAFLD早期二者变化一致,胰岛素抵抗可间接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mRNA的表达及血清ATGL酶活性、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3只和NAFLD模型组15只。模型组饲以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普通维持饲料。于喂养16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提取肝组织,计算肝指数,RT-PCR法半定量测定肝脏ATGL mRNA表达,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TG、TC、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TGL、TNF-α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FBG、ALT、AST、TNF-α等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肝脏ATGL mRNA表达和血清ATGL酶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且肝脏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TGL与TNF-α呈高度负相关(r=-0.983,P<0.01)。结论 ATGL可能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TNF-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通过调节酸性鞘磷脂酶(ASM)/神经酰胺(CE)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脂质及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和L02细胞构建NAFLD细胞模型,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mi组、TNFα组、Ami+TNFα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内TG、TC及细胞上清液ALT、AST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内总的CE、ASM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ASM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ASM mRNA水平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rkey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ASM蛋白和mRNA表达量以及CE、TG、TC、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Ami组ASM蛋白和mRNA表达量以及CE、TG、TC、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TNFα组ASM蛋白和mRNA表达量以及CE、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TNFα组比较,Ami+TNFα组ASM蛋白和mRNA表达量以及CE、TG、TC、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ASM/CE通路促进脂质积聚、导致脂肪变,阿米替林可通过抑制该通路改善NAFLD肝细胞的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JN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6周龄SPF级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将NAFL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利拉鲁肽组(low lira)和高剂量利拉鲁肽组(high lira)。利拉鲁肽干预18 d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及肝指数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清胰岛素(FINS)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及游离脂肪酸(FFAs)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R)、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C-Jun氨基端激酶1(JNK1)及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1(p-JNK1)表达情况; 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血清ALT、TG、TC、FINS、TNF-α、MAD、FFAs含量,p-IRS1、JNK1、p-JNK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血清FBG含量和IR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 05);相比模型组,利拉鲁肽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血清ALT、TG、TC、FINS、TNF-α、MAD、FFAs含量,p-IRS1、JNK1、p-JNK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且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 0. 01); SOD含量显著升高,且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 0. 01);血清FBG含量和IR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 05)。结论利拉鲁肽可以缓解大鼠脂肪肝的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NK1信号通路及JNK1磷酸化相关,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颗粒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机制。[方法]9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七脂肝丸组(1.5g/kg)、易善复组(0.1368g/kg)、健脾疏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8.6g、9.3g、4.7g生药/kg),每组14只。除空白组以标准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8周后进行给药治疗,给药容积1ml/kg,1次/d。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C、TG、ALP水平,肝匀浆TC、TG、MDA、SOD、GSH-PX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疏肝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ST、ALP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5);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P0.05,0.05,0.01),肝匀浆TC(P0.05,0.01,0.01)、TG(P0.05,0.05,0.05)、MDA(P0.01,0.01,0.01)含量均显著降低;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SOD含量升高明显(P0.05,0.01);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GSH-PX含量显著升高(P0.01,0.01);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C含量(P0.05,0.05,0.05)有降低趋势。[结论]健脾疏肝颗粒可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机理可能与降低相关酶的活力,提高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甘正复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甘正复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形成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正常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和治疗组喂高脂饲料.治疗组高脂饮食12周后同时给予甘正复方治疗.16周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ⅡE1(CYPⅡE1)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TC、TG及MDA增加,SOD减少;免疫组化示CYPⅡE1表达增高,PPARα表达明显减少;肝脏组织出现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治疗组较模型组血清ALT、AST及TG、MDA均下降,SOD增加,CYPⅡE1表达减少,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甘正复方能通过调节TG代谢、抗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有效地治疗大鼠脂肪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ASH模型组、丹酚酸B治疗组,每组20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2组以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复制NASH模型。第13周开始治疗组每天以浓度为1 mg/ml的丹酚酸B溶液20 ml/kg灌胃,模型组以20 ml/kg蒸馏水灌胃。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取血及肝组织,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ALT、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C(Cyt C)、caspase-3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p53、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指数、ALT、AST、TG、TC较对照组增高,肝组织炎症明显;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值均0.01);Bcl-2 mRNA表达降低,p53、Bax mRNA表达增高(P值均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指数、ALT、AST、TG、TC降低,炎症减轻;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值均0.01);Bcl-2 mRNA表达升高(P0.05),p53 mRNA表达降低(P0.05),Bax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丹酚酸B可通过调节Bcl-2、p53、Bax mRNA表达,降低Cyt C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对NASH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疏肝消脂Ⅲ方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NAFLD)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联素受体2(Adipo 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鼠分为4组,除正常组(10只)外,其余3组大鼠(各12只)均用高脂乳剂灌胃建立NAFLD模型,于灌胃第6周末形成脂肪肝后,分别给消脂方和水飞蓟组大鼠灌胃疏肝消脂Ⅲ方胶囊和水飞蓟宾胶囊4周,检测大鼠血糖(FBG);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胰岛素(FINS)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荧光定量(qPCR)法测定大鼠肝组织PPAR-γ、Adipo R2的mRNA表达。结果:①两药物组大鼠FBG、FINS和H0MA-IR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②消脂Ⅲ方组大鼠PPAR-γ、Adipo R2的mRNA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能改善NAFLD大鼠胰岛素抵抗,保护肝脏,作用机制可能与PPAR-γ、Adipo R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大鼠NASH模型,成模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芹菜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实验结束后,进行胰岛素敏感性测定;腹腔静脉取血测定生物化学指标ALT、AST、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肝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提取肝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 α 、PPAR γ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正常组明显高于其他组,而芹菜素组高于模型组,尤其是高剂量组;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ALT[(163.1±15.5) U/L、AST (284.6±23.5) U/L]活性和TC[(2.23±0.76)mmol/L]、TG[(1.94±0.33) mmol/L]、LDL-C[(2.63±0.18) mmol/L]、HDL-C[(0.77±0.51)mmol/L]、FBG[(8.64±1.02) mmol/L]和FINS[(3.48±1.41) U/L]含量相比,芹菜素组尤其是高剂量组能减少ALT [(95.4±7.3)U/L]、AST [(183.7±14.3)U/L]活性和TC [(1.61±0.25)mmol/L]、TG[(1.23土0.21) mmol/L、LDL-C[(1.86±0.13) mmol/L、FBG[(5.29±1.45)mmol/L和FINS[(0.76±0.86) U/L]的含量,升高HDL-C[(1.04±0.17) mmol/L]的含量;与模型组大鼠肝指数(3.75±0.25)和HOMA-IR (1.34±0.06)相比,芹菜素组尤其是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减低肝指数(2.90±0.17)和HOMA-IR(0.18土0.04,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芹菜素组PPAR α 、PPARγ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尤其是高剂量组,PPAR α 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27±4.05和0.63±0.02,PPAR γ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48±5.05和0.39±0.02,P<0.05. 结论 芹菜素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降低血清TC、TG、LDL-C、FBG、FINS和HOMA-IR水平,提高HDL-C水平,推测其可能对大鼠NASH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自拟茶方改善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疗效及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建立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及模型组不经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以吡格列酮进行治疗,治疗组以针灸联合自拟茶方进行治疗。检测肝脏组织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对各组大鼠肝脏病理、肝指数、肝酶[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脂水平[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炎症相关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及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表明造模成功。治疗组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优于模型组,肝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ALT、ALP、TC、TG、LDL-C、IL-1、IL-6、TNF-α水平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AMPK及PPARγ表达水平升高(P<0.05),p38MAPK表达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在改善肝指数、降低血清TC、ALT、AST、IL-1、TNF-α水平及降低肝脏TC、TG水平、升高HDL-C、下调肝脏p38MAPK水平方面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自拟茶方可明显改善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该作用可能与上调肝脏AMPK及PPARγ表达水平、下调p38MAPK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血燥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肪、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制作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中药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喂养16周后,测量动物的体重、肝重,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并比较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对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结果]①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造模均成功,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所获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F4),模型组炎症活动度积分(2.58±0.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炎症活动度积分(1.42±0.1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模型组ALT、AST、TC、TG、Hyp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模型组在ALT、AST、TC、Hyp含量上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ALT、AST、TC含量均比对照组增高,TG、Hy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脂联素显著降低;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及干预组肝组织脂联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呈负相关.[结论]活血燥湿汤可能通过提高血清脂联素的含量、抑制肝组织羟脯氨酸的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清瘦素、肝组织瘦素受体mRNA、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强肝胶囊治疗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D雄性大鼠NAFLD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待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模型)组、强肝胶囊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并同时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瘦素,RT-PCR法检测肝组织瘦素受体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强肝胶囊能明显降低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并能明显降低血清瘦素高水平状态,改善瘦素抵抗,同时增加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肝组织P-JAK2、p-STAT3蛋白的水平。[结论]强肝胶囊对NAFLD大鼠肝脏脂质和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改善瘦素抵抗,增加肝脏瘦素受体mRNA表达及P-JAK2、P-STAT3蛋白水平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