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外科重症患者压疮发生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外科重症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47例外科重症患者资料,将其中发生院内压疮的14例患者设为压疮组,未发生压疮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间对20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压疮组在ICU住院期间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总计小时数、动脉血乳酸最高值、机械通气总天数、血液净化治疗天数、排便失禁天数5项指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总计小时数、动脉血乳酸最高值是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压疮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控制原发病,在抢救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减压措施,以提高危重患者压疮防控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的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8月入住我院ICU病房的13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严重程度和Norton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7%(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严重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Norton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orton量表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患者Norton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以及压疮的严重程度,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对心力衰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抢救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4-03-2016-10于我院就诊的116例心力衰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住院号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抢救,观察组联合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肺动脉压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BNP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55%vs.84.48%,P0.05);2组患者治疗前LVEF、LVDD、SV、CO及E/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肺动脉压及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肺动脉压和BNP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和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对心力衰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更佳,在抢救过程中对心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传统护理干预的ICU高危压疮患者和综合护理干预的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差异。方法以队列研究的方法调查综合护理干预的ICU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与传统护理干预的ICU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的区别。结果传统护理干预的ICU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7%,综合护理干预的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丁丽娟 《当代护士》2017,(11):120-122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结合综合护理对ICU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发生鼻部压疮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的100例ICU无创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泡沫敷料结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鼻部压疮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沫敷料结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ICU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发生鼻部压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水袋在减少ICU患者压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74例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预防压疮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除传统方法外加用自制水袋防止压疮发生,比较两组压疮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结果: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为2.6%(1/39),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7.1%(6/35),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水袋可明显减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压疮发生的预防作用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ICU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防潮、保暖和皮肤保护等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分析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H,PaCO2,SBP, DBP,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Braden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0.05)。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感染、年龄、住院时间、Braden评分与压疮发生有关。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压疮的发生需要结合多方法考虑对患者进行治疗及干预,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洁悠神喷雾剂对预防难免性压疮及治疗Ⅰ~Ⅱ期压疮的作用。方法:选取160例高危压疮及Ⅰ~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又分为对照高危组(48例)、对照压疮组(32例)。观察组又分为观察高危组(48例)和观察压疮组(32例)。其中观察高危组预防性使用洁悠神喷雾剂,对照高危组不需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压疮组采用洁悠神喷雾剂暴露法治疗压疮面,对照压疮组应用传统美皮康敷料覆盖创面,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压疮发生、治疗效果、皮肤不良反应以及医疗成本。结果:观察压疮组痊愈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高危组无1例发生压疮,对照高危组有7例患者发生了压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压疮组患者中出现皮肤不良反应1例,对照压疮组发生5例皮肤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洁悠神喷雾剂预防及治疗Ⅰ~Ⅱ期压疮的平均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洁悠神喷雾剂具有理想的预防及治疗早期压疮的效果,减少患者皮肤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衰弱、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予以四肢被动活动、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训练,直至患者出科或出院。干预结束后采用肌力评定法(MRC-score)评估肌力及Barthel指数,统计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肌无力(ICU-AW)、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压疮发生情况,记录其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出院时对照组肌力评估2~5级依次是7例、17例、25例、8例,显著低于观察组4例、6例、33例、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Barthel指数(84.50±8.70)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92.30±1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CU-AW发生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VAP、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避免ICU内获得性肌力衰弱及压疮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入住ICU治疗的289例患者为实验组,在压疮预防中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选择268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压疮预防中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1%低于对照组的5.2%,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预防ICU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和治疗ICU压疮高危患者Ⅰ、Ⅱ期压疮的效果,为降低ICU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提供护理方面的参考.方法 将ICU 2009年1-12月收治的160例压疮高危患者设为常规组,2010年1-12月收治的184例压疮高危患者设为集束干预策略组,包括对压疮高危患者在床边设立明显标志、有效减压、使用赛肤润、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营养支持、有效的大小便管理、局部浸润阻滞法的应用及对于Ⅱ期压疮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4.1%,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438,P<0.05);干预组Ⅰ、Ⅱ期压疮愈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7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7,P>0.05).结论 集束干预疗法预防压疮效果显著,为ICU压疮高危患者有效预防压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中一种新型床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ICU病房(不同病区)使用新型床(实验组)和普通床(对照组)的压疮高危患者各30例,观察其指压变白的红斑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指压变白红斑及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指压变白的红斑的时间早于实验组(P0.05)。结论:此种新型床可减少压疮发生的危险性,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对降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在该院IC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在IC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各自住院期间的压疮发生情况、两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达标情况和Braden评分符合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式后,Ⅰ、Ⅱ、Ⅲ、Ⅳ期以及总的压疮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符合率(95.00%)和护理人员技能达标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Braden评分符合率(73.33%)和护理人员技能达标率(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4.17%(89/12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117/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压疮预防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也使出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性压疮告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ICU患者及其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于患者入ICU后2 h内进行压疮风险告知,而观察组依据家属不同心理反应给予针对性压疮告知。比较两组家属压疮风险告知策略接受度及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两组家属压疮风险告知策略接受度及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压疮告知在ICU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937-2938
选择收治79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施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压疮风险评估,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观察组未出现压疮病例,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0.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风险评估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而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去甲肾上腺素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复苏成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机械通气支持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血乳酸水平变化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6 h内复苏成功率为85.0%,高于对照组(52.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支持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效果优于去甲肾上腺素,其可有效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同时其还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支持的时间,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7.
将80例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F-12生活量表,两组护理干预后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ICU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减少压疮的干预措施。方法比较2012年1月~2012年6月入住ICU的11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生压疮的为压疮组共16例,未发生压疮的为对照组96例,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结果压疮组男性、来自急诊比例、APACHEⅡ评分和水肿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组移动能力、潮湿、营养和摩擦/剪切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APACHEⅡ评分和水肿是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APACHEⅡ评分和水肿是预测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来自急诊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护理人员需根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压疮的综合影响,以期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理想的床头抬高角度。方法选择ICU行机械通气的1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床头抬高30°组82例和床头抬高45°组71例,护理措施一致,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床头抬高30°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床头抬高45°组患者(P0.01)。结论床头抬高30°既能够有效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又不增加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循证护理干预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ICU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压疮认知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压疮高危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预防压疮发生,控制压疮的进展,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舒适度,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