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TIS)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入选323例CHF患者,入院后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电解质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甲状腺功能分组,比较两组血清钠浓度、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23例CHF患者中81例(25.08%)伴NTIS.NTIS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均<0.01),而血清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相关(P<0.01),FT3是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为住院时间最主要的影响因子;FT3水平与血清钠浓度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相关(P<0.01).结论 NTIS在CHF患者中常见,低T3状态的CHF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FT3是影响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粤  李辉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7):762-763
目的 :研讨甲状腺激素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 6例冠心病患者、2 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及 3 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心衰组治疗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较冠心病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反甲状腺原氨酸 (rT3 )较冠心病组及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治疗后心衰组T3 和rT3 则趋于正常。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竭患者存在继发性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 ,T3 降低和和rT3 升高可作为心衰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高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0):1756-1757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两组均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行量化考核管理。比较两组入院当天、干预后1个月、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生活状态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入院当天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1个月、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状态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管理中,量化考核管理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a)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66例AMI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8例、中度26例、严重22例;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6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促甲状腺激素(TSH),并进行比较.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AMI患者血清T3、FT3、rT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89±0.65)、(1.56±0.47)、(0.79 ±0.36)、(2.49 ±0.29) nmol/L,FT3:(5.53 ±0.62)、(4.73±0.58)、(3.28±0.45)、(6.39±0.35) pmol/L,rT3:(0.89±0.26)、(1.05 ±0.18)、(1.12±0.09)、(0.54±0.13) nmol/L,P<0.05或P<0.01];而FT4、TSH和T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患者伴有低T3综合征,并且T3越低,患者的心肌梗死越严重,T3对预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ture, CHF)患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6例老年CHF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且身体健康的老年人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T-proBNP、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将观察组分为Ⅱ级亚组、Ⅲ级亚组和Ⅳ级亚组,比较3组NT-proBNP、甲状腺激素水平;随访1年,根据有无心源性猝死或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情况,将观察组分为预后良好亚组和预后不良亚组,比较两组NT-pro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老年CHF患者NT-proBNP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T-proBNP水平升高,T_3、FT_3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老年CHF患者NT-proBNP、T_3、FT_3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预后良好亚组NT-proBNP水平下降,T_3、FT_3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T_3、FT_3水平呈负相关,与T_4、FT_4、TSH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老年CHF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T_3、FT_3水平降低,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加重,NT-proBNP水平越高,T_3、FT_3水平越低,临床可将NT-proBNP、T_3、FT_3作为判断老年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分为缺血预适应组(n=53)及非缺血预适应组(n=51),分别于入院后24 h、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缺血预适应组与非缺血预适应组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左心室容积均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分别为(62.3±5.4)mL/m2,(66.4±5.6)mL/m2,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分别为(30.1±3.2)mL/m2,(33.9±5.7)mL/m2,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53±0.05)%,(0.5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温补脾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进行治疗的8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使用左甲状腺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温补脾肾、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FT_3、FT_4、T_3、T_4、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温补脾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疗效显著,降低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CAG正常STEMI患者37例为A组,CAG异常138例为B组,CAG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各项相关危险因素及检查结果。结果 A组患者年龄较B组显著较小(P0.0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以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中吸烟导致冠脉痉挛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冠脉痉挛可能性大,吸烟是其主要危险因素。FT3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甲状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进展是非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为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急性白血病(AL)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我们测定了78例CAA 和81例AL 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_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值,并与63例健康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封丘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6例,检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5d内血清NT-proBNP水平。根据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将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LVEF≥50%)137例和心功能不全组(LVEF<50%)159例,比较2组住院5d内血清NT-proBNP水平;并根据入院当日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NT-proBNP低水平组160例和NT-proBNP高水平组136例,比较2组心功能正常与左心室重构发生率。结果 1)心功能正常组和不全组患者第2天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至第3天起每日显著下降(P<0.05),且心功能不全组患者每日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2)NT-proBNP高水平组LVEF>50%比率显著较NT-proBNP低水平组低,左心室重构比率显著较NT-proBNP低水平组高(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左心室重构预测和反映指标,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心功能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22)和多支病变组(n=42),射血分数(EF)结果分为冠心病非心力衰竭组(n=36)和冠心病心力衰竭组(n=28)。选取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结果与对照组和冠心病非心力衰竭组相比,冠心病心力衰竭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降低(P〈0.05,P〈0.01),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和hs—CRP增高(P〈0.05,P〈0.01);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多支病变患者FT3明显降低(P〈0.01),rT3和hs—CRP增高(P〈0.05)。在校正其他因素后,FT3水平下降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风险比为0.72,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在心功能不全时会有改变,T13,FT3降低,rT3升高,且FT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其可作为反映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升高,反映炎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349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同时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是否正常(定义为LVEF≥50%)将患者分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组(LVEF≥50%,n=225)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组(LVEF< 50%,n=124),分别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等相关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67 d,一级终点为全因病死率.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组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组分别有4例(1.8%)和6例(4.8%)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两组二级终点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水平(HR=1.092,95% CI:1.040 ~1.149,P<0.01)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影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因素为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组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组长期病死率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ST段抬高的不同形状在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范围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77例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再灌注前V3导联ST段抬高的形状分为ST段弓背向下抬高组(弓背向下组)24例,ST段斜坡型抬高组(斜坡型组)41例,ST段弓背向上抬高组(弓背向上组)12例。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弓背向下组、斜坡型组、弓背向上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分别为(2 287.0±1 001.2),(4 371.0±2 541.2),(5 322.0±3 219.6)u/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肌梗死后第14天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8.8±0.1)%,(48.1±0.1)%,(41.0±0.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早期ST段抬高的形状不同对再灌注患者恢复期梗死范围及左室功能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0例(AMI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常规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下壁厚度(LVIW)及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然后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2组左心室下壁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 ESVIM)、左心室下壁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 ESVIM)和左心室下壁节段射血分数(r EFIM)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收缩末期容积(LVGEDV)、左心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LVGESV)。结果:AIMI组LVGEDV、LVGESV高于对照组,LVGEF值低于对照组(P0.05);AIMI组r EDVIM、r ESVIM高于对照组,r EFIM值低于对照组(P0.0 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几何形态、节段容积及节段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分为参麦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20例,现察2组患者血中内皮素水平变化;应用心脏彩超测量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并与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4,7 d参麦治疗组血中内皮素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常规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舒张末期容积与本组治疗后1周及同期参麦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麦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与本组治疗后1周及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内皮素水平,抑制或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改善左心室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有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桥血管(静脉溶栓)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K、CK-MB浓度,左心室容积大小和射血分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术后CK、CK-MB峰值浓度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 n I)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测定76例AM I患者的血清cT n I水平,根据cT n I水平分为二组,观察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cT n I水平与它们的关系。结果A、B两组的心力衰竭、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血清cT-nI是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24 h内首次D-二聚体(D-dimer)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2011-01-01—2018-12-31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入院时生命体征及基础疾病)及来院后首次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心动图及心脏彩超等相关指标,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拟合曲线,分析患者来院24 h内D-dimer联合FT_3与AMI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与好转组相比,D-dimer明显升高[(5.54±2.95) mg/L vs.(0.41±2.26) mg/L,P0.01],FT_3明显降低[(2.02±0.54)pg/L vs.(2.75±0.42)pg/L,P0.01]。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ROC曲线,D-dimer、FT_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28,利用多因素分析,将D-dimer与FT_3进行拟合后绘制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P0.01),以0.80为截点,敏感度0.743,特异度0.839,提示两者联合评价效果优于单一因素。结论:入院24 h内首次D-dimer及FT_3与AMI患者的早期预后相关,D-dimer升高同时合并FT_3降低的AMI患者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检测610例急性心梗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并按结果的四分位间距将其分为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比较各组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再按随访期(6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有事件组(108例)和无事件组(502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血清铁蛋白水平对急性心梗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血清铁蛋白高水平组(≥348 ng/m L)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高,达33.1%,显著高于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及较高水平组(P均<0.05)。与无事件组比较,有事件组患者的年龄较大,血清铁蛋白、峰值肌钙蛋白和血肌酐水平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概率升高(P65岁)、合并糖尿病是首次发生急性心梗患者6个月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检测对首次发生急性心梗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5例,分为缺血后适应组(n=54)及非缺血后适应组(n=51),分别于入院后24小时、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心室射血(LVEF)分数.结果 缺血后适应组与非缺血后适应组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左心室容积均减小,LVEF分数升高;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63.5±6.5)ml/m2vs(67.2±6.3)ml/m2,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30.3±3.6)ml/m2vs(34.3±4.1)ml/m2,左心室射血分数(0.53±0.02)%vs(0.5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后适应对AMI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