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和汤加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T.nosis)症是指由先天性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体外伤骨折、腰椎退行性病变、黄韧带肥厚、腰椎滑脱及椎间不稳、腰椎术后粘连及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的矢状径较正常者狭窄,刺激或压迫由此通过的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它是  相似文献   

2.
例1,女,72岁.左下肢痛2月余,进行性加重.腰椎平片示退行性变,CT扫描示腰5骶1椎管左侧肿物,临床疑为神经源性肿瘤.MR平扫示腰5骶1椎管左侧椎小关节内前方囊性肿物,硬膜囊及左侧神经根受压,并椎小关节明显退行性改变.增强扫描见肿物壁不规则强化,肿物直径为1.5 cm.MRI诊断:椎小关节滑膜囊肿.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3.
腰椎小关节滑膜囊肿临床少见,其发生率占有腰部症状人群的比例小于0.5%[1]。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和对本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越来越高。腰椎小关节滑膜囊肿有症状者常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或伴有下肢放射痛等,这是由于囊肿压迫椎管内容物和其邻近神经根引起[2]。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33岁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左下肢痛 ,活动时加重 ,一月后出现右下肢无力 ,逐渐加重。专科检查 :脊柱生理曲度存在 ,腰椎活动度轻度受限 ,双侧腹股沟以下及鞍区感觉减弱 ,肛门反射消失 ,右髋腱反射亢进 ,左侧较弱 ,双侧跟腱反射消失。初步诊断 :腰椎管内占位。腰椎MRI平扫 (图 1) :矢状切面T1WI示L1~ 2 水平椎管内可见一占位性病变 ,大小约 3cm× 2 5cm、呈中等信号 ,其内可见低信号 ,病变形态不规则 ,边缘略模糊 ,脊髓圆锥受压 ,二者分界不清 ;T2 WI病灶内可见广泛低信号 ,其中伴有斑点状高信号 ,椎体无破…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14-3415
目的探讨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行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2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行正中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研究组行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术前、术后7d、术后随访12个月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两组下肢痛、腰痛情况,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估腰椎功能,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术后7d,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参照组,下肢痛、腰痛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融合率(92.68%,38/41)与参照组(90.24%,37/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行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下肢、腰痛,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椎间融合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女 ,37岁。因腰痛伴右下肢麻痛 5 a,加重 1个月 ,于 1998-0 6 - 17入院。于 5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右下肢麻痛 ,经保守治疗病情好转 ,后反复发作 ,1个月前症状加重 ,伴右下肢间歇性跛行 ,遂来我院就诊。查体 :腰椎生理弯曲变直 ,L5棘突右侧 1.5 cm处压痛 ,并右下肢放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右 35°( ) ,加强试验 ( ) ,右小腿外侧及足底皮肤感觉减退 ,右拇趾背伸肌力 级 ,右跟腱反射减弱。CT示 :L4~ 5椎间盘向右后侧突出 5mm,L5S1 椎间盘膨出 ,S1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双侧小关节突内聚肥大 ,侧隐窝狭窄。治疗 :行后路右侧开窗…  相似文献   

7.
椎管终池内脂肪瘤1例报告张效三①刘禄明②任援患者男,55岁。腰痛伴右下肢痛2个月。查体:跛行步态,腰椎前屈、后伸时腰痛加重。影像检查:CT示腰1椎体中段至腰3椎体下缘水平硬膜囊内近前侧一脂肪密度结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最大横截面0.8cm×0.5cm...  相似文献   

8.
腰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脊椎关节及其附属的肌肉,韧带,腰椎小关节或椎间盘发生了老化退变,畸形,炎症,肿瘤等病理改变而引发疼痛.可伴有下肢的放射痛,这些部位的任何病理改变都会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物力学,并使邻近的其他关节发生类似的变化.MRI在腰椎病变致腰痛的诊断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通过MRI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腰椎椎间盘的情况,包括:椎间盘膨隆,椎间盘突出,还有腰椎椎体的退行性病变,椎体滑脱,骨折及肿瘤等病变.这些腰痛患者MRI上的病变表现与患者年龄及性别,也有一定的相关性[1,2].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2002-01/2007-12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病外科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64例,男19例,女45例.年龄26~73岁病程1~15年.所有患者均有反复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50~300 m).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59例,其中L3 Ⅰ度滑脱3例;L4 Ⅰ度滑脱31例,Ⅱ度滑脱13例;L5Ⅰ度滑脱9例,Ⅱ度滑脱3例.腰椎退行性变L4假件滑脱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保留棘突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或椎管开窗减压、国产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置入固定、复位、椎问植骨融合.本组55例获得随访,失访9例.随访时间平均3.1年,按Steffee临床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28例,良19例,优良率85.5%.置入后1蒯内摄X射线平片复奁,28例获完全复位,36例部分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100%.表明国产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定坚固,能使滑脱的椎体复位,明显提高脊柱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伴邻近节段结构变化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244例腰椎滑脱及邻近节段结构变化的CT表现。结果:腰椎滑脱282个,最多见于第4腰椎;邻近椎间隙狭窄174个;椎体骨质增生328个;邻近椎间盘变化472个;邻近椎管狭窄46个、黄韧带肥厚26个、侧隐窝狭窄68个;邻近椎小关节退变619对。结论:越靠近滑椎的邻近节段变化越明显;滑椎以下节段的变化较以上节段的多。变化突出的首先是椎小关节和椎间盘,其次是椎间隙和骨质增生。全面认识腰椎滑脱及邻近节段的变化,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的X线、CT征象认识。方法:对25例诊断为腰椎椎弓峡部裂的X线、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表现为:“八字征”腰椎体前移,“猎狗征”,CT表现为双侧关节突间部不规则骨性缺损伴骨质增生。椎管前后径延长,终板呈双边征,于相邻椎体层面,椎间盘呈反方向突出椎体边缘。结论:X线可诊断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CT不仅可以发现X线平片所显示的病变,且可同时显示合并的脊椎滑脱以及椎小关节、椎间盘、骨性椎管,椎间孔硬膜囊、黄韧带、神经根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CT在真性腰椎滑脱和假性腰椎滑脱鉴别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真性、假性腰椎滑脱时的影像学表现有许多不同之处,CT能显示小关节的形态学变化,具有普通X射线平片没有的优势。目的:通过观察和测量腰椎滑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的特点,推测小关节改变与滑脱之间的关系,评价CT在诊断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中的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4-07/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临床实验室完成。参试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3-01/2004-06收治156例住院的腰椎滑脱患者,其中真性滑脱48例,假性滑脱108例。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Prospeed AⅡ型CT机进行常规轴面扫描,计算机X射线成像或数字放射成像拍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片。主要观察指标:两种腰椎滑脱椎小关节面的角度,椎小关节在影像学上的病理改变。结果:假性滑脱腰椎小关节面角呈较明显的矢状方向改变。椎小关节的病理变化包括:关节间隙狭窄不平、骨赘形成、软骨下骨骨质疏松、关节真空、关节囊钙化等,这些病理变化在假性滑脱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真性滑脱。结论:CT不但能显示椎体滑脱椎弓峡部的缺损情况,而且可显示椎管内的改变及小关节的改变情况,是确诊真、假性滑脱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8岁,因腰痛伴进行性跛行3月入院。查体:L4椎体右侧椎旁扣击痛,右髂腰肌和股四头肌肌力均为Ⅳ级,右小腿外侧痛觉和触觉减退。ECT示L4椎体放射性减低。腰椎正侧位x线片见L4椎体后下缘骨皮质不连续,边缘不清,右椎弓根内侧缘模糊,椎间隙正常,椎旁软组织无肿胀。CT检查见L1椎体右后侧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右椎弓内侧骨质结构消失,椎体右侧旁软组织略有肿胀,轻度向后突入椎管内压迫硬脊膜囊,相邻椎间隙正常。手术所见:L4椎体后下侧骨质破坏,肿瘤呈鱼肉样,质软,向前累及椎体4/5,向上向下侵及椎板,向后突入椎管,右椎弓根部分骨质破坏。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L1椎体副神经节瘤,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86年应用华西医科大学研制的椎体间固定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结核的基础上,对两侧高位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腹膜外前路腰椎间盘全切除,椎间钉内固定及植骨术,解除对马尾神经及神经根的压迫,症状缓解病情好转,特介绍如下。 例1:女,33岁。腰痛10年余,左下肢疼痛麻木7年,加重十个月,左大腿后侧呈“触电样”放射痛,经多种非手术治疗无效。体查:腰椎生理前凸消失,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5岁.因发现腰椎占位性病变12天于2018-06-02入院.患者12天前因干活后出现腰背痛,于横店文荣医院就诊,查腰椎MRI、CT等检查发现:L3椎体及左侧椎弓根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ECT示:L3椎体及左侧附件区骨质破坏伴骨代谢轻度活跃.当时无下肢疼痛、乏力,无马鞍区麻木,无大小便费力,无夜间痛表现,久坐...  相似文献   

16.
椎小关节变性与腰椎滑脱-CT表现和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椎小关节变性不稳定变与腰椎滑脱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5例腰椎滑脱而未见椎弓峡部断裂患者的腰椎CT,主要观察滑脱椎体小关节的情况。结果:椎小关节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表现有关节突增生硬化、肥大及碎裂。椎小关节面毛糙、间隙狭窄消失,小关节半脱位等。结论:部分腰椎滑脱仅与椎小关节变性不稳定变有关,CT可以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总结防范误诊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右下肢疼痛麻木1个月入院,病初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进一步行胸椎MRI检查示胸椎椎管内肿瘤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胸椎椎管内肿瘤,术后1个月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消失,随访至今病情未复发。1例因腰痛及右下肢疼痛麻木1年,加重2周入院,影像学检查支持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遂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第4~5腰椎椎间隙右侧有一占位性病变向后突向椎管腔并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经术后病理检查及颈部CT和放射性核素检查最终确诊为甲状腺癌椎管内转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放疗,治疗半年患者死亡。结论临床遇及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且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未见好转的患者时,应考虑到椎管内肿瘤的可能,认真分析病情、详细询问病史、仔细鉴别诊断、开拓诊断思维、及时行MRI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1岁,因"腰疼伴右下肢疼痛2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腰椎MRI提示L5/S1水平椎管内腹侧、硬脊膜外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占位性病变,增强后明显强化。手术探查发现肿块完全位于硬膜外腔,硬脊膜、椎体骨质无受累。肿块切除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腰椎峡部不连伴腰椎滑脱手术,传统的方法通常采用后路棘突椎板切除全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融合。虽然近斯效果满意,但远期由于术后瘢痕粘连易造成医源性腰椎管狭窄、马尾神经受累引起腰腿痛等并发症,因而疗效常不满意。2002年开始作者对腰椎滑脱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行椎板后复合体原位回植经椎板、小关节突内固定,重建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a Spine System,GSS)复位固定加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对86例中重度以及极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GSS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并经椎弓根对复位后的"蛋壳样"伤椎体内植入同种异体骨。结果:中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70例经GSS复位固定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椎管占位完全消失,极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16例,术中复位时椎体高度大部分恢复,但椎管占位不能完全消除。结论:GSS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椎体增强术治疗中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恢复伤椎高度,消除椎管占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