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含量、胆碱酯酶(CHE)活性及肝功能常规生化指标.结果 肝硬化患者PA含量和CHE活性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按Child-Pugh分级,PA含量和CHE活性在肝硬化组A级与正常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项指标均随Child-Pugh分级升高而明显降低.提示血清PA含量和CHE活性检测对判断肝硬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前白蛋白(serum prealbumin,PA)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期及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将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Child B级组(28例)、Child C级组(38例)和按照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分为好转组(41例)与未愈组(25例).取入院次日肘静脉血液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P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肌酐(creatinine,Cr)、血钠(sodium,Na)、血小板(platelet,PLT)及PTA水平,同时测定同日腹水ALB浓度计算SAAG,并行肝胆胰脾彩超测量门静脉直径.结果:(1)SAAG水平与血ALB、PA及门静脉直径正相关,与PLT、血小板/门静脉宽度及Child-Pugh分值负相关;(2)Child B、C两组血ALB、SAAG、PA、PTA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SAAG、PA、PTA水平明显高于未愈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3)SAAG、PA、PTA结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i n s e r u m s o d i u m,M E L D-N a)模型较单纯MELD-Na模型在判断疗效与预后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AAG反映了门脉高压程度,联合检测PA、P TA能敏感、可靠地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且在预后预测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9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 A、Child B、Child C三级,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清D-D、PT、APTT和FIB水平,并观察其与Child-Pugh分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硬化Child A级的血清D-D及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B级和C级的血清D-D、PT及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Child A级(P0.05),且Child C级显著高于B级(P0.05);Child B级和C级的FIB显著低于Child A级和对照组,且Child C级显著低于Child B级(P0.05)。血清D-D与PT、APTT呈显著正相关性,与FIB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有肝硬化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腔积液)患者的血清D-D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血清D-D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D-D水平对于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并发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评估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 140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Pugh A级组(38例)、Child-Pugh B级组(60例)、Child-Pugh C级组(42例),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PA、TBA、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A降低,TBA升高,PT、APTT、TT延长,Fib降低,MPV、PDW、P-LCR升高,PLT降低(P均0.01)。随着患者Child-Pugh级别升高,PA逐渐降低,TBA逐渐升高(P均0.01);凝血功能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降低(P均0.01);血小板参数MPV、PDW、P-LCR逐渐增高,PLT逐渐降低(P均0.01)。结论 PA、TBA、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评估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清胆碱酯酶和补体C3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血清胆碱酯酶(CHE)和补体C3由肝细胞合成,在肝硬化时其合成受到影响。因此血清CHE和补体C3有可能成为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的辅助指标。目的:探讨血清CHE、补体C3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和门诊的262例肝硬化患者和92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HE、补体C3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患者血清CHE、补体C3水平显著降低(R0.01),血清白蛋白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血清CHE、补体C3水平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HE、补体C3水平随着Child-Pugh分级由A级至C级变化而逐渐降低。结论:血清CHE和补体C,与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相关,结合Child-Pugh分级可更好地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并有利于帮助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1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分成三组,即慢性乙型肝炎组111例、肝硬化组108例、肝癌组98例,将排除慢性肝肾病史的健康体检者11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均作CHE、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胆固醇(Chol)水平测定。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CHE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肝硬化和肝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Child-Pugh C级的肝硬化患者CHE水平最低,与Chid-Pugh A级和B级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碱酯酶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损害程度较敏感,动态观察胆碱酯酶的变化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炎症、凝血及免疫因子在肝硬化合并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03-2018-05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1例肝硬化并肝衰竭患者作为A组,7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B组,58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C组,同期体检健康者95例作为D组。比较分析各组的炎症因子、凝血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各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D二聚体(DD)、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A组、B组及C组APTT、PTA、DD、IgA、IgG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而PT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及C组APTT、PTA、DD、IgA、IgG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而PT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A组APTT、PTA、DD、IgA、IgG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而PT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组中Child-Pugh分级为C级的患者PCT、CRP、WBC、APTT、PTA、DD、IgA、IgG及IgM水平显著高于A级及B级患者(P0.05),PTA水平均显著低于A级及B级(P0.05)。[结论]肝硬化并肝衰竭患者炎症反应较为剧烈,抗凝能力较强,免疫球蛋白呈高表达状态,上述指标均可反映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通过监测该类指标的变化对肝病患者病情判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肝硬化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氨和白介素-8(IL-8)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PCT、血氨水平和IL-8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PCT、IL-8及血氨水平分别为(2.34±1.035)ng/mL、(0.78±0.146)mg/mL、和(89.44±14.5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对照组患者血清PCT、IL-8及血氨水平几乎无变化,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评估优于观察组Child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5,P=0.033)。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评分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31,P=0.12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感染患者血清PCT、IL-8、血氨水平与肝硬化预后Child分级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血清PCT、IL-8及血氨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者,治疗后细菌感染和炎症程度有明显改善,且上述指标与肝硬化预后Child分级显著正相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血清前白蛋白 (PA)和胆碱酯酶 (ChE)与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 41例肝硬化患者和 19例健康人的PA和ChE活性 ,并按Child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PA含量、ChE活性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 ;按Child分级比较 ,肝硬化组PA含量在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在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hE活性在Child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合并肝性脑病者 ,其ChE活性较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和腹水者显著下降。结论 血清PA含量和ChE活性可作为反映肝储备功能、判断肝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胆碱酯酶(CHE)和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94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Pugh A组(n=35例)、Child-Pugh B组(n=32例)和Child-Pugh C组(n=27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检测血清CHE和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 94例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水平(4.37±2.77 ku/L)明显低于30例健康人(8.26±2.98 ku/L,P0.05),血清HA、IV-C、LN、PCⅢ[分别为(824.04±442.21)μg/L、(155.08±45.09)μg/L、(133.17±47.87)μg/L和(230.65±92.12)μg/L]明显高于健康人[分别为(98.35±72.15)μg/L、(58.91±20.36)μg/L、(74.32±22.67)μg/L和(78.11±59.54)μg/L,P0.05];随着Child-Pugh分级的逐渐递增,血清HA、IV-C、LN、PCⅢ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0.05),而血清CHE水平呈进行性降低(P0.05);血清CHE水平与血清HA、IV-C、LN、PCⅢ呈负相关(r1=-0.482,r2=-0.364,r3=-0.718,r4=-0.780,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CHE水平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升高,对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血清前白蛋白(PALB)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45例)和死亡组(40例),比较2组AFP、PTA及PALB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组AFP、PTA和P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在不同水平AFP、PTA和PALB区间,生存组与死亡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FP、PTA和PALB水平与ACLF患者预后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了104例肝硬化患者促甲状腺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按照肝功能分级(Child-Pugh积分法)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FT3、FT4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11.586、5.309,P0.001);肝功能B级患者的FT3较A级下降(P=0.003),肝功能C级患者的FT3较A级明显下降(P0.001);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FT3负相关(r=-0.370,P0.001)。[结论]随着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血清FT3、FT4呈下降趋势,血清FT3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血清FT3水平变化对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变化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用ELISA法测定了93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清TGF-β1水平。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由Child A级到Child C级逐渐升高,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血清TGF-β1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于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钠水平与肝脏损害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根据其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将其分为轻度低钠组[(131~135)mmol/L]68例,中度低钠组[(121~130)mmol/L]50例,重度低钠组(≤120 mmol/L)32例。分析各组患者不同血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随着血钠水平降低,患者Child-Pugh分级和MELD分值明显增加,3组低钠血症间Child-Pugh分级和MELD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低钠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均高于中度低钠组和轻度低钠组,中度低钠组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发生率也高于轻度低钠组(P0.05或P0.01);轻度低钠组1年、2年、3年的生存率高于重度低钠组(P0.05或P0.01),中度低钠组3年的生存率也高于重度低钠组(P0.05)。[结论]低钠血症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损害程度、并发症及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影响肝性脊髓病(HM)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H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12例好转者和79例恶化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肝病病程,Child-Pugh分级,饮酒史,有无门体静脉分流手术、脾切除术史,肝硬化并发症(腹水、胸水、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实验室指标(TBil、Alb、ALT、AST、CHE、WBC、PLT、PTA、BLA)等,并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TA、CHE、Child-Pugh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好转组比较,恶化组具有更低的PTA值和CHE值以及更高的Child-Pugh分级(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HE、Child-Pugh分级影响HM患者的预后(P0.05),Child-Pugh分级越高,预后越差(OR=32.825);CHE值越小,预后越差(OR=0.243)。结论 CHE、Child-Pugh分级是HM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HE越低、Child-Pugh分级越高,HM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D-D)变化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30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按Child-Pugh分级为A级44例,B级39例,C级47例),同时入选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各分级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压积(PC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变化。[结果]肝硬化组Child-Pugh各分级者血小板参数PLT、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DW、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各项指标Child-Pugh各分级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Child-Pugh各分级者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及D-D明显高于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各项指标Child-Pugh各分级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及D-D与其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硬化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67例,B级32例,C级26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并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不同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肝纤维化4项指标及肝脏硬度值(LSM)。结果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级组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水平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LSM显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级与C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级患者LSM又显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C级,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SM与Child-Pugh分级总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血清HA、LN、PCⅢ、Ⅳ-C、LSM水平与Child-Pugh分级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越高,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水平越高,LSM越大,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硬化严重程度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LAC)和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水平对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4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后第1、4、7天分别进行血LAC、CHE和PA检测,并行APACHEⅡ评分,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治愈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第1天LAC明显增高,CHE及PA明显降低(P0.01);死亡组第4天、第7天LAC明显高于治愈组,CHE及PA水平显著低于治愈组(均P0.01)。血CHE及PA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76及-0.389,均P0.01);血LAC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65,P0.01)。结论:联合动态监测血LAC、CHE及PA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老年重症肺炎病情的监测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肝脏》2018,(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与Child-Pugh分级、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Child-Pugh分级以及血浆PCT水平,并对细菌感染发生与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肝硬化患者共发生细菌感染35例,感染率为29.66%。感染组患者PCT水平相比非感染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感染组Child A级患者相比非感染组患者明显减少,而Child C级患者较非感染组患者明显增加(P0.05)。肝硬化患者PCT水平变化、Child-Pugh分级与细菌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PCT水平及Child-Pugh分级与其并发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血清拟胆碱酯酶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血清拟胆碱酯酶 (PChE)活性与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 ,测定 6 4例肝硬化患者和5 0例健康人肝功能指标 (包括白蛋白 ,总胆红素 )及血清PChE活性 ,并按Child分级进行比较。肝硬化组PChE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按Child分级 ,肝硬化组A级PChE活性与对照组 ,B级与A级 ,C级与B级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随Child分级而明显降低。因此 ,血清PChE活性可作为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对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