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UHRF1(Ubiquitin-like,containing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6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UHRF1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UHRF1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HCC细胞核,UHRF1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CC组织中UHRF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其表达与肿瘤大小(P0.01)、肿瘤分化(P0.05)和微血管侵犯(P0.01)相关。结论:HCC中UHRF1的表达与其恶性表型相关,UHRF1可能参与HCC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组织病理、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2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予以观察,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ZFX mRNA表达情况,分析ZFX蛋白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发现ZFX mR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6. 38±2. 31) mRNA,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 52±0. 75) mRN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 204,P 0. 05);免疫组织化学(IHC)结果显示,ZFX蛋白表达位于细胞核,其表达阳性率达到76. 77%,高于癌旁组织的18. 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 214,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ZFX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深度等因素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 903,4. 842,5. 514,P 0. 05); ZFX蛋白高表达组、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分别为(35. 28±2. 14)个月、(54. 29±4. 1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 192,P 0. 05)。结论 胃癌组织中ZFX蛋白呈现出异常高表达,与患者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该指标可用于对患者潜在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含有IQ模体的Ras GTP酶活化蛋白1(IQ motif-containing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1, IQGA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 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对29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进行IQGA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检测,分析胃癌与癌旁组织IQGAP1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胃癌组织中IQGAP1的表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者的为75.9%(22/29);胃癌组织IQGAP1的表达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均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胃癌组织中IQGAP1的表达可作为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和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36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用RT-PCR检测CD133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蛋白质的表达,分析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CD133 mRNA表达阳性率为胃癌组织66.7%(24/36),癌旁组织为1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状态相关,低、未分化组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分化状态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XCR4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可检测到CXCR4的表达,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XCR4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高表达CXCR4趋化因子受体,其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astrokine 2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76例诊断明确的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astrokine2的表达,并分析胃癌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Gastrokine 2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Gastrokine 2 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位置、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均无关(P〉0.01),而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中Gastrokine 2 mRNA表达低于HP阴性者(P〈0.01),Ⅰ期胃癌患者的Gastrokine 2 mRNA表达量高于Ⅱ、Ⅲ、Ⅳ期胃癌患者(P〈0.01)。胃癌组织中Gastrokine 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位置、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均无关(P〉0.01)。结论 Gastrokine 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它作为一种保护性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胃癌的进展,其抑制肿瘤的作用降低,同时HP感染可能减弱其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的表达.结果:CDl33 mRNA在原发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245±0.102与0.067±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在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阳性、阴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组织分化、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 mRNA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胃癌患者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方法 收集3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对应的癌旁组织和外周血,用RT-PCR、实时定量RT-PCR、巢式RT-PCR检测ING4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蛋白质水平上进行验证,分析ING4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RT-PCR和定量结果显示76.7%(23/30)的胃癌组织ING4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蛋白质水平上证实了胃癌组织较癌旁组织中ING4的表达水平下降。胃癌组织ING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状态和复发相关,但与临床分期无关。分化水平越低,ING4 mRNA表达越低(P<0.05);复发的患者癌组织ING4 mRNA表达显著低于未复发患者(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NG4 mRNA的表达也显著低于健康人。 结论 胃癌组织ING4的表达下调,且与胃癌的分化与复发相关,ING4的基因和蛋白质水平检测可能作为胃癌病程进展或复发监测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mRNA与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中晚期胃癌、20例早期胃癌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DGF-A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显示PDGF-A mRNA与蛋白在中晚期胃癌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早期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1);胃癌组织中PDGF-A的表达与其肉眼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预后判断指标均密切相关(P<0.01).结论:PDGF-A mRNA与蛋白在中晚期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参与胃癌病程进展的分子之一,PDGF-A mRNA与蛋白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复发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1,SATB-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7例胃癌患者和20例癌旁组织中SATB1蛋白的表达,应用Spearman法分析其与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SAT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高于癌旁组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B1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块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ATB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预示胃癌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晚,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因此检测SATB1表达可作为临床筛选胃癌高危转移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及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60例胃腺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利用RT-PCR法检测COX-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 mRNA及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7%及48.3%,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且相关分析显示,两检测法的结果呈正相关.而癌旁组织中均不表达COX-2 mRNA及其蛋白,与胃癌组织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X-2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COX-2 mRNA或其蛋白的检测两者均可反映出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的表达。结果:CD133 mRNA在原发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245±0.102与0.067±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在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阳性、阴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组织分化、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 mRNA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癌组织中K-ras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1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K-ras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分析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探寻胃癌组织K-ras蛋白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观察胃癌组织中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结果。结果胃癌组织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淋巴转移、组织分化程度低、病理分期晚是胃癌患者癌组织K-ras蛋白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胃癌组织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率为8.33%(10/120),癌旁组织中未见突变。结论胃癌组织中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且淋巴转移、组织分化程度低、病理分期晚的胃癌患者癌组织中K-ras蛋白阳性表达水平高;K-ras突变在胃癌的发展中无主导作用,但可辅助评估患者预后,为靶向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nxa2基因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Anxa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Anxa2蛋白的表达水平;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139例胃癌Anxa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nxa2 mRNA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072±1.477和1.271±0.907,两组差异显著(P0.01);胃癌组织中Anxa2蛋白的表达量(2.144±1.226)高于癌旁组织(1.269±0.736),差异显著(P0.001)。免疫组化显示Anxa2定位于肿瘤细胞膜,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9.6%(69/139),高于癌旁组织18.7%(26/139),两者差异显著(P0.001),且Anxa2过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Anxa2过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新的治疗靶点或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类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UHRF) 1、UHRF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组织芯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手术治疗患者29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中254例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UHRF1及UHRF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UHRF1、UHRF2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UHRF1、UHRF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49. 6%vs 3. 5%,P=0. 000;60. 2%vs 3. 1%,P=0. 000),且两者呈正相关(r=0. 358,P=0. 008);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 <0. 05,P <0. 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无关(P均> 0. 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UHRF1、UHRF2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两者均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率更低;Cox回归分析表明,UHRF1及UHRF2均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R=3. 436,P=0. 016;RR=3. 499,P=0. 033)。结论 UHRF1、UHRF2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表达可做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RBMS3)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两者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新鲜人胃癌组织(23例)、对应的癌旁组织(23例),另收集172例胃癌组织及43例癌旁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23对新鲜组织中RBMS3及SFRP1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B)技术检测RBMS1及SFRP1的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运用免疫组化(IHC)检测172例胃癌组织及43例癌旁组织中RBMS3及SFR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BMS3及SFRP1均有表达;RBMS3及SF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均低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P0.05),RBMS3与SF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mRNA和蛋白)呈正相关;RBMS3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显著相关,SFRP1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RBMS3与SFRP1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且两者共表达水平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RBMS3及SFRP1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且呈正相关;RBMS3及SFRP1共表达水平可能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7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HRF-KDNMT-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UHRF-KDNMT-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4.0%(63/75)和70.7%(53/75),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45.3%(34/75)和24.0%(18/75),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织中UHRF-1、DNMT-1的mRN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3 cm、中低分化癌、浆膜层浸润、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中UHRF-1、DNMT-1蛋白的阳性率高于肿瘤<3 cm、高分化癌、无浆膜层浸润、Ⅰ+Ⅱ期、无淋巴转移患者,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UHRF-1、DNM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F框/WD-40域蛋白7(FBXW7)及c-Myc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02例胃癌临床手术标本,每份标本均取其正常胃黏膜组织(A组)、癌旁组织(B组)与癌组织(C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三种组织FBXW7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进而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相比A组与B组,C组中的FBXW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组中的FBXW7、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FBXW7、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胃癌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显著相关(P0.01)。结论胃癌患者中FBXW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My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二者表达水平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等存在密切联系,FBXW7与c-Myc可能成为早期诊断与评估胃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44在胃癌患者组织及其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常规培养胃癌细胞系BGC-823和SGC-7901,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CD4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体外划痕实验检测不同CD44表达水平的胃癌细胞系的迁移能力。结果 6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CD44阳性表达率为81.6%(49/60),与癌旁组织26.7%(16/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5,P0.05),且CD44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荧光免疫染色结果表明,CD44蛋白在BGC-823细胞中的荧光强度高于SGC-7901细胞;体外划痕实验结果证实,CD44表达水平较高的BGC-823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结论 CD44在胃癌患者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可作为胃癌迁移能力判断及临床预后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胃癌及27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指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8%和38.7%,正常胃粘膜为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及生存预后有关,低分化组较高分化组Survivin表达明显增加(P<0.05),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胃癌中Survivin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提示Survivin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