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Heller术+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Heller术+Dor胃底折叠术治疗的1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5~138 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 L,术后住院时间5~11 d;1例患者发生食管黏膜破裂,术中立即予修补缝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35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接受腹腔镜Heller术+Dor胃底折叠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评价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贲门失弛缓症患者35例,均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治疗,其中20例术前及术后均行食管测压检查及24h食管pH监测,对术前及术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及24h内食管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 <4.0时间、pH <4.0时间百分比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例仍有吞咽困难,其余34例症状明显好转.术后1个月复查食管测压检查及24 h食管pH监测,LESP值(10.22±8.91) mmHg较术前(30.81 ±6.63) mm Hg明显下降(t=20.185,P=0.008).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 <4.0时间、pH <4.0时间百分比等指标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0、2.335、2.829、2.139,P值分别为0.022、0.019、0.036、0.040).随访32例(91.4%,32/35),其中症状消失24例(75.0%,24/32),改善8例(25.0%,8/32);术前经24h食管下端pH监测证实其中4例(20.0%,4/20)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术后随访均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经腹行Heller术联合改良Dor术除能明显改善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外,还能有效防止术后可能带来的胃食管反流,且手术操作较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我院1976年4月~1987年7月,采用Heller手术及食管胃侧侧吻合加胃底折叠食管胃固定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9例。证明具有可靠的抗返流及预防其它并发症的作用。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1例、女8例。年龄17~51岁。病程1年者4例,2~9年5例。9例均有反复发作的吞咽困难。病程长者吞咽困难逐年加 相似文献
6.
7.
8.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返流以及因食物返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对于贲门失弛缓症,腹腔镜下改良Heller手术加抗返流手术,能有效地解除此病引起的吞咽困难等症状,疗效肯定持久,与传统的开胸或开腹手术相比,疗效相似,手术创伤明显减轻,术后患者康复快.此术式在国外已经逐步推广[1].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共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28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述腹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并探讨腹腔镜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8年8月在我科行腹腔镜治疗的6例责门失弛缓症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例均行改良Heller术加Dor肾底折叠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01.7±11.7)分钟,术中失血量(48.3±9.8)mL;术后第l天可进流质饮食,1周后过度为普食,术后住院(4.7±1.0)天,均痊愈出院.6例术后随访半年~1年,状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贲门失驰缓症是指吞咽后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驰缓不良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频繁呕吐,导致进行性营养不良,并有呕吐食物误吸的危险。贲门失驰缓症的手术方式有多种,腹腔镜下括约肌切开附加胃底折叠术是首选的术式[1]。我院于2004年2月及200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997年—2005年5月2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胸腔镜Heller手术治疗,8例行腹腔镜下Heller术联合Dor胃底折叠手术,并进行随访。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为57~156min,平均为(76.4±23.9)min;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70~184min,平均为(103.8±34.2)min。。胸腔镜组2例术中发现食管穿孔,其中1例胸腔镜下修补成功,另1例改行Muscle-Sparing剖胸切口进行修补后愈合,1例在术后第1d发生食管穿孔,开胸修补后仍继发脓胸,经积极治疗后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1%(3/27)。术后住院时间为(6~39)d,平均为(14.1±10.3)d。腹腔镜组1例术中发现食管穿孔予改开腹手术进行修补成功,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8)。术后住院时间为3~10d,平均为(5.1±2.4)d。胸腔镜组术后随访总体症状缓解率为85.2%。腹腔镜组术后随访总体症状缓解率为87.5%。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胸腔镜和腹腔镜下Heller术都可作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合理的使用纤维胃镜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腹腔镜具有创伤更小、术中暴露较佳、术后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们更倾向于使用腹腔镜。但是否附加胃底折叠术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15.
胸腔镜辅助Heller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Heller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经验。方法2001 ̄2003年间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胸腔镜辅助Heller肌层切开术。其手术要点为纵行切开由贲门上6cm至贲门下1cm胃底、食管肌层,直达黏膜下层,同时确保黏膜完整。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16~65岁,平均(43.7±22.6)岁,病史2~32a。1例为外院手术治疗后复发,其余患者术前未接受治疗。手术2.0~4.5h,平均(2.8±1.4)h。胸腔引流管置管2~7d,胸腔引流110~460mL。住院4~21d。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食管漏,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以上,吞咽困难均缓解良好。结论胸腔镜辅助Heller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对33例症状明显且保守治疗无效的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观察术后食道梗阻解除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疗效。结果 3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后食道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由于胸腔粘连严重,改为开放手术;4例并发食管黏膜损伤,胸腔镜下修补食管。1例患者出现食管胸膜瘘,保守治疗1个月后瘘管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胃食管返流,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半年,仅1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食道梗阻,予扩张治疗后好转。结论胃镜辅助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效果明显,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2例腹腔镜下食管贲门肌层切开联合胃底折叠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2例腹腔镜下食管贲门肌层切开联合胃底折叠术的手术配合,手术配合要点主要包括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式的宣教,术中巡回护士的配合及器械护士的配合,认为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食管蠕动功能丧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为特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是仅次于食管癌需要外科治疗的食管疾病。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病 ,在我国缺乏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在欧美国家 ,该病的发病率约为 1/ 10万[1] ,以 5 0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居多。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食管体部蠕动消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 ,神经解剖学资料证明 ,食管粘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退行性变。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要点明确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和体重下降。X线吞钡检查和食管测压检查是明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腹腔镜Heller术合并胃底折叠术(LHT)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58例伴严重吞咽困难的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实行了LHT。在手术前后均对临床症状和食管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吞咽困难的评分从术前10分下降至(1.9±1.1)。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显著下降。仅8例患者出现酸反流。结论:LHT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术中合理的使用纤维胃镜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有助于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和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胸腔镜和腹腔镜下Heller术都可作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腹腔镜具有创伤更小、术中暴露较佳、术后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3种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贲门失弛缓症行Heller肌切开后抗反流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1995年12月~2005年3月对55例胃食管反流病人和6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共施行腹腔镜抗反流手术61例.其中男23例、女38例,平均55岁.单纯反流性食管炎11例;滑动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38例,旁疝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1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5例,贲门失弛缓症6例.术前常规行胃镜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者61例,加行食管测酸、测压检查者50例.腹腔镜单纯胃底折叠术11例(Nissen式1例、Toupet式10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44例((Nissen式12例、Toupet式32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6例.其中在腹腔镜下还联合实施了胆囊切除术4例,腹腔粘连松解4例,腹股沟隐性疝高位缝扎1例,食管下段血管瘤、胆囊及阑尾切除1例,胆囊及左肾切除1例,Heller-Dor术+肝血管瘤和胆囊切除1例.结果全组病人平均手术120 min(60~360min),术中平均出血15 mL(10~100mL),术后日平均引流20 mL(10~100mL),平均住院7 d(5~12 d).其中前10例使用电刀者平均用时210 min(180~360min),中转开腹1例;后51例使用超声刀者平均用时100min(60~180 min).术中脾被膜划破出血2例,13例Nissen式胃底折叠术后有1例出现吞咽困难,1个月后缓解.53例随访病人中51例不再需要服药.其中6例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病人术后第2天即可顺畅进食,且无反流.结论与传统的经胸或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贲门失弛缓症行Heller肌切开后病人具有心肺干扰小、麻醉难度低、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和疗效好等突出优点.经过不断改进手术设计和加强训练可使手术时间迅速缩短一半以上(由180~360 min降至60~180 min).手术疗效方面Toupet式胃底折叠术优于Nissen式胃底折叠术,Heller肌切开后加行Dor胃底折叠术可有效地起到抗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