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器官捐献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也是世界敏感的社会问题[1]。目前临床上器官捐献有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中国过渡时期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DBCD),但由于国情、习惯等,我国器官捐献量较少。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由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聘任、培训和管理。协调员由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担任,主要职责为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发现潜在捐献者、组织协调登记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没有医学背景的人群对器官捐献的意愿,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市没有医学背景者共54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非医学人员捐献器官的意愿在7.7% ~ 35.9%,其中愿意为家人捐献活体器官者占35.9%,捐献尸体器官者占8.9%,愿意为家人捐献活体器官和尸体器官者占30.8%;愿意为陌生人捐献活体器官者占7.9%,捐献尸体器官者占29.2%,愿意为陌生人捐献活体器官及尸体器官者占7.7%.愿意捐献活体和尸体器官的原因主要是能够拯救生命、延长他人寿命,不愿意捐献活体器官的主要原因为对死亡的害怕和恐惧、担心身体的完整性受损、担心寿命缩短;不愿意捐献尸体器官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身体的完整性受损、对死亡的害怕和恐惧、受到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影响.结论 非医学人员因缺乏对器官捐献的认知而不愿意捐献器官,提高器官捐献率的有效措施为普及器官捐献及移植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潜在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DCD)案例的访谈工作,探讨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为制定临床上缓解器官供应紧缺的应对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参与本移植医学中心协调的潜在DCD案例62例,对潜在DCD者的家属通过专业调查人员进行访谈,通过对DCD案例成败分析、访谈时机、调查人员专业度、家属对器官捐献接受程度、家庭成员构造、家庭成员对DCD决定的影响等调查,探索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结果捐献成功的主要因素:(1)与家属访谈的时机均为家属放弃治疗之后;(2)家属接受临床DCD的概念及流程,对DCD体制和使用情况不会质疑;(3)调查人员通过DCD访谈技巧培训;(4)患者家庭构造是核心家庭,DCD讨论参与者只有核心的家庭成员。结论家属对亲属DCD的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与医疗机构需要规范DCD 体制,加强调查人员的专业培训,宣传DCD知识,改良DCD的社会舆论,建立国家级DCD登记与分配平台,进而缓解器官供应紧缺的难题,提高我国DCD数量和捐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血捐献与单采血浆捐献人群特征以及捐献意愿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针对性招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21年8月对广元市中心血站全血捐献者与剑阁单采血浆站献浆者随机发放问卷各200份,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血捐献与单采血浆捐献人群在性别、年龄、职业、最高学历、家庭年收入方面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全血捐献男性较多(124/196,63.3%),单采血浆捐献女性较多(117/198,59.1%);全血捐献者各年龄段人数差别不大,单采血浆捐献者年龄集中在40~59岁(167/198,84.3%);职业方面,全血捐献人群公务人员(含事业单位)占比最高(41/196,20.9%),单采血浆捐献人群中农民占比最高(152/198,76.8%);全血捐献人群随着最高学历的提升人数增加,大专/大学及以上人数占比最大(80/196,40.8%);单采血浆捐献人群初中学历人数占比最大(98/198,49.5%),大专/大学及以上人数占比最小(9/198,4.5%);全血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士对器官捐献协调的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器官捐献协调知识量表、态度量表、行为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5个科室的3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知识量表均分为20.14分,态度量表均分为3.73分,器官捐献协调工作态度量表的动力维度均分4.01分、阻力维度均分2.47分;0.7%的研究对象表示有过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经验;0.3%表示做过器官捐献专业协调员;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知识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r=0.171,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参加过公益活动以及接受过器官移植或捐献的相关培训是影响知识得分的因素(P<0.05);职称、学历、执业过程中遇到过潜在捐献者及身边的人捐献过器官是影响态度得分的因素(P<0.05)。[结论]护士对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知识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对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同时拥有诸多顾虑担心,应加强对护士的相关培训,加快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职业化建设,使护士消除顾虑,积极投身器官捐献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6.
解雨  雷蕾  谢勤  段方见  罗羽 《护理学报》2021,28(22):40-44
目的 综合现阶段器官捐献中劝捐协调过程的现状,分析阻碍中国器官劝捐工作的具体因素,旨在为制定科学、规范、实用的劝捐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我国器官劝捐成功率。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器官捐献相关文献的阅读及梳理,分析、总结器官劝捐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劝捐策略。结果 影响劝捐的主要因素有:家属对捐献工作仍存在不信任,潜在捐献者及家属文化根源及心理危机,协调员专业性不强、胜任力较不足。结论 提出进一步完善体制,增加公众信任度;从协调员选拔及培训提出规范化建议;宣传应普及,深入推广死亡教育,营造器官捐献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科学研究挖掘劝捐成功的经验、改善协调员劝捐策略,从国家层面到个人共同努力促进器官移植事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DCD器官捐献者家属访谈心理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者的病因及影响家属捐献的心理因素。方法潜在捐献者符合Maas-tricht分类中第Ⅲ类标准或中国Ⅲ类标准。结果2010年3月~2011年12月访谈潜在捐献者67例,同意捐献者17例,成功捐献器官16例。结论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社会的认可,器官捐献知识的普及和捐献意识的提高是基础,协调员的坚持与付出,有关部门的支持是器官捐献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死亡患者作为器官捐献供体的护理要点.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8例因SAH脑死亡患者,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拟行可控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回顾总结供体器官获取之前,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监测血压、心率、血气分析、尿量、电解质酸碱平衡、体温、肌酐、尿素氮等维持供体器官灌注的有效方法.结果 7例供体顺利完成可控性DCD,捐献的器官功能稳定正常,1例患者因出现肾功能损害放弃捐献.结论 有效的供体维护是确保潜在的脑死亡供体器官成功捐献和捐献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中国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还以每年超过10%的增量扩大,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中国较世界其他国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供体短缺问题。导致目前中国器官供体短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中国公民究竟如何看待遗体器官捐献,他们对遗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如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公民遗体器官捐献行为的实施?目的:了解中国传统观念对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900名接受问卷调查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公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br〉 结果与结论:①有55.16%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他人,有24.22%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一种社会公德的体现,11.94%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其实是自己生命的延续。②有70.00%的民众认为捐献的器官应该用于器官移植事业,以便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其平均得分为2.53分;而建议将捐献器官应用于医学教学用和病理解剖用的比较接近,平均得分依次为1.72和1.75。③有65.01%的民众支持采取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24.33%的民众支持采取脑死亡的标准判断人死亡,还有10.66%的民众认为不清楚采取什么方式。④有50.52%的民众认为影响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其次是捐献程序和家属感情。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是影响民众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大部分民众认为以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为最佳方法,认为捐献器官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别人,捐献的器官应首先应用于器官移植,以便挽救更多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背景:分析中国目前人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困境及导致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的社会影响因素,发现民众对器官移植及捐献流程相关知识普遍缺乏。目的:从器官捐献宣教系统构建的重大意义、现状总结、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以及建议对策等4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为科学地进行器官捐献的宣传教育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在CNKI和Pub Med通过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伦理学原则、宣传教育"查阅相关文献,对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章进行综合分析。以"器官捐献,器官移植,伦理原则,供体短缺,遗体捐献,宣传教育"为中文捡索词,以"organ donation,organ transplantation,shortage of donor,body donation,education system"为英文检索词,检索维普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Pubmed,Medline,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有关器官捐献报告中主要涉及器官捐献宣传教育及协调员的相关报道。通过对文献归纳,总结分析目前中国器官捐献宣教的现况,提出构建器官捐献宣教系统的对策。结果与结论:详细阐述了器官捐献宣教系统的必要性,系统分析了国内目前器官捐献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探索了国内器官捐献宣教系统建设应采取的路径和方法。缓解器官移植供体紧张,扩大供体来源,必须要赢得公民的广泛支持与理解,才能保证器官捐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人体器官捐献社会宣教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参与协调的潜在心脏死亡遗体器官捐献(DCD)案例,探讨影响家属决定亲属器官捐献的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对51例潜在捐献者家属进行开放式访谈,探讨协调介入时间和环境、协调员的专业水平、家属对脑死亡及捐献流程信息的了解、家庭组成对家属捐献决定的影响.[结果]成功捐献的案例,协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及意愿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6—8月抽取南京地区7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器官捐献量表中态度和意愿部分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大学生器官捐献态度为(74.74±21.96)分;不同教育层次和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其态度量表中的"认同器官捐献价值"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得分为(2.35±0.87)分,其中,想过但尚未决定是否愿意捐献器官的学生最多,193名(58.5%);在愿意捐献的器官中,以愿意捐献眼角膜为最多,258名(78.2%);愿意捐献的对象以家人为最多,317名(96.1%);在愿意捐献家人器官的意愿方面,多为不知道,144名(43.6%)。结论大学生的器官捐献态度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器官捐献意愿得分处于较低水平;本科、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认同器官捐献价值"维度得分最高。建议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开设生命伦理选修课程、开展系列讲座、开辟校园宣传栏、放映宣传片、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死亡教育、增加专科学生人文课程比例等方式,改善大学生的器官捐献态度和意愿。  相似文献   

13.
胡婷  林艳 《护理学报》2020,27(19):67-70
目的 调查拒绝器官捐献的潜在儿童供体父母的捐献态度,分析其拒绝捐献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20年4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妇儿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儿童急诊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先天性心脏病重症监护室拒绝器官捐献的潜在儿童供体的父亲或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儿童供体父母的捐献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拒绝器官捐献的47例潜在儿童供体的父亲或母亲中,16例(34%)不能接受孩子的预后;33例(70%)认为患儿还有好转机会;16例(35%)认同“脑死亡即死亡”的观点;10例(21%)之前了解过器官捐献; 27例(57%)表示会因捐献孩子器官而愧疚;21例(45%)认为孩子的现状自己有过错;根据当地丧葬风俗,19例(40%)要带死者归家。潜在儿童供体父亲或母亲拒绝器官捐献原因的前3位为:担心手术会带来痛苦,不想孩子再受苦28例(60%);不想破坏孩子身体的完整性,想让孩子完完整整的离开26例(55%);当地丧葬风俗必须将死者身体完整带回去19例(40%)。结论 拒绝器官捐献的潜在儿童供体父母对患儿有较强烈的愧疚感,拒绝接受患儿预后不良;对脑死亡接受程度较低;器官捐献知晓率较低。其中,担心手术痛苦、不想破坏身体完整性、风俗习惯是潜在儿童供体父母拒绝捐献的主要原因。建议针对拒绝器官捐献原因,从哲学角度讨论生死观,加大对器官捐献和脑死亡的宣传,同时提高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的参与力度,以提高符合捐献标准的潜在供体捐献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焦怡琳  高丽  金艳鸿 《护理研究》2013,27(20):2100-210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器官捐献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器官捐献态度。[方法]使用由台湾长庚医院史丽珠等编制的器官捐献知识、态度量表并根据两岸语言习惯差异对其中部分词语稍作修改,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后,采用方便取样的抽样方法,从北京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科室中抽取19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器官捐献知识得分为(7.10±1.65)分,器官捐献态度得分为(3.30±0.94)分;影响器官捐献知识得分的相关因素有学历、职称;器官捐献知识得分与器官捐献态度得分存在相关性(r=-0.239,P=0.001)。[结论]ICU护士对器官捐献知识的掌握情况呈中上水平,仍需继续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ICU护士对器官捐献树立积极、正向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戴爱平  黎海鸥  曾晓花  陈玲 《护理研究》2015,(11):1378-1380
[目的]探讨器官捐赠干预对医学本科生器官捐赠知识、态度及意愿的影响,分析影响器官捐赠的因素,为提高捐赠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抽取长沙某高校425名医学本科生进行器官捐赠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器官捐赠知识、态度、意愿评分及活体捐赠意愿率,调查分析器官捐赠的影响因素、捐赠对象的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医学生干预后器官捐赠知识、态度、意愿评分提高,骨髓捐献意愿率、同意捐赠非亲属的比例增加(P<0.05),但对活体捐赠肝脏、肾脏、肺叶意愿率无影响(P>0.05);传统伦理观念(35.06%)、家人不支持(25.41%)、经济得不到补偿(16.24%)、宣传力度不够(11.29%)为阻碍器官捐赠的影响因素。[结论]器官捐赠干预能改善医学生的器官捐赠知识、态度、意愿,转变传统观念,加大宣传力度,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等方式可提高捐赠意愿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士对器官捐献协调的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器官捐献协调知识量表、态度量表、行为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5个科室的3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知识量表均分为20.14分,态度量表均分为3.73分,器官捐献协调工作态度量表的动力维度均分4.01分、阻力维度均分2.47分;0.7%的研究对象表示有过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经验;0.3%表示做过器官捐献专业协调员;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知识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r=0.171,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参加过公益活动以及接受过器官移植或捐献的相关培训是影响知识得分的因素(P0.05);职称、学历、执业过程中遇到过潜在捐献者及身边的人捐献过器官是影响态度得分的因素(P0.05)。[结论]护士对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知识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对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同时拥有诸多顾虑担心,应加强对护士的相关培训,加快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职业化建设,使护士消除顾虑,积极投身器官捐献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校医学生对器官移植的认知与态度影响着整个社会对器官移植和捐献的认知,进而影响中国器官捐献移植工作的进程。目的:调查在校医学生对人体器官移植与捐献的态度与认知。方法:选择济宁医学院400名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对器官移植、器官(遗体)捐献知识的掌握程度。②器官移植、器官(遗体)捐献知识的来源。③对捐献器官(遗体)所持态度。结果与结论:69.8%在校医学生了解器官移植捐献概念,44.6%赞成捐献自己身后器官。说明在校医学生能较好认同器官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对器官捐献所持态度不很乐观,影响其捐献态度的主要因素为家属情感和捐献程序和传统观念。一年级赞同率最低,为26.6%,五年级最高,为61.4%,赞同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55.6%的在校医学生认为应该给予器官捐献者一定的奖励或补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死亡态度及器官捐赠意愿,分析自身死亡态度对其器官捐赠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3所大学805名大学二年级全日制本科生进行器官捐赠意愿和死亡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死亡态度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85±0.74)分,器官捐赠意愿得分为(2.23±0.82)分。死亡态度及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与器官捐赠意愿显著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器官捐赠意愿受到死亡恐惧、自然接受、无偿献血的影响。结论死亡态度是大学生器官捐赠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科学系统的死亡教育有助于改善大学生死亡态度,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及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加入器官捐赠工作,对提高大学生器官捐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林岚  陈桂影  林立文 《护理研究》2013,27(5):394-395
介绍了器官捐献的起源、我国器官捐献的现状、影响器官捐献的因素、促进器官捐献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承德市是中国北方角膜病致盲的多发城市,而供体缺乏是角膜移植开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了解承德市群众角膜捐献意识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承德市部分医院眼科门诊、病房患者、部分高校学生、公园、超市、车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18岁以上、户口所在地为承德市且在承德市居住1年以上普通人群3 200名作为对象.这些群众基本涵盖承德市各年龄层次、各行业领域、不同文化程度.其中男性占48.60%,女性占51.40%.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角膜捐献相关问题和影响角膜捐献因素3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3 200份,有效答卷2 971份,有效率为92.84%.大于50%的人赞同角膜捐献,大于40%的人能够捐献角膜并且支持亲友捐献角膜.不能捐献角膜原因中,对捐献并不了解占42.81%,成为不能捐献原因中最主要因素;缺乏法律约束,担心捐献的角膜用于歧途占21.07%,成为不能捐献原因中第二位因素.性别和群众城乡来源对角膜捐献意识无影响,年龄、行业、不同文化程度对角膜捐献意识有影响,其中18~40岁人群多于40岁以上人群,医疗卫生行业者多于其他行业者,专科及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者多于专科以下文化程度者.结论:承德市群众对角膜捐献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加强角膜捐献相关知识的社会宣传,建立通畅的捐献途径,完善角膜捐献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促进角膜捐献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