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宇娟  袁玲  方丽 《护理学报》2018,25(7):50-52
目的 对1例下咽癌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安宁疗护实践进行总结,供临床护理借鉴.方法 充分评估该终末期患者因癌症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借助安宁疗护团队为患者提供生理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尊重患者意愿;为家属提供心理、社会支持,使之坦然度过悲伤期.结果 该患者在我院接受了2.5个月的安宁疗护后安然离世,期间家属对医护人员均表示满意.结论 护士科学的动态评估以及以团队为中心的安宁疗护服务,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减轻家属的哀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安宁疗护服务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实施的效果.方法:成立急诊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根据急诊安宁疗护准入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急诊就诊并接受安宁疗护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急性症状控制、舒适护理、陪伴与心理支持、家属支持和哀伤辅导的急诊安宁疗护服务方案,并对安宁疗护患者需求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1例剧烈疼痛的肺癌终末期患者实施疼痛和心理的安宁疗护,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践经验。方法 充分评估该终末期患者因癌症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痛苦;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全人”、“全家”、“全队”支持,帮助其减轻身心痛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结果 该患者在我院接受安宁疗护后身心痛苦得到缓解,家属对医护人员均表示满意,5个月后患者安然离世。结论 以多学科团队为支撑的安宁疗护能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服务,实现患者与家属生死两相安。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对20名肿瘤患者终末期进行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评估肿瘤终末期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与需求,为患者提供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灵性关怀和社会支持,为家属行哀伤辅导。结果 20例临终患者平静安详辞世,无意外伤害事件,未进行过度抢救与治疗,家属能够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结论安宁疗护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ICU与安宁疗护的结合,有助于提高ICU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过度医疗。ICU安宁疗护咨询是以ICU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由安宁疗护咨询者提供有关症状控制、医疗决策制订和安宁疗护转诊信息的共享照护实践,是整合安宁疗护和ICU护理的有效途径。该文对ICU安宁疗护咨询的概念和内容、实施效果及障碍进行综述,为国内ICU开展安宁疗护咨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对1例胰腺癌终末期患者进行安宁疗护的实践经验,通过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及其他痛苦症状,提供心理、精神辅导和支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自主权,协助其实现现实可及的愿望,同时指导家属积极参与终末期患者的照顾,最终达到让逝者安详,让生者无遗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院探索适合肿瘤专科医院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形成了以安宁共同照护为主的模式,即安宁共同照护团队与原治疗团队共同提供服务,构建弹性安宁共同照护病床,协同医联体单位共建安宁疗护病床、共同照护模式。安宁共同照护服务内容包括多学科团队协同症状管理,舒适照护,灵性照护,哀伤辅导,心理、社会支持等。安宁共同照护模式的实施为终末期肿瘤患者和家属提供多元医疗决策,全病程、全方位照顾终末期患者及家属的感受,为践行安宁疗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宁共同照护模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整合关于居家安宁疗护患者及其家属移动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为移动医疗在居家安宁疗护患者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PsycINFO、CINAHL、Emba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搜集关于居家安宁疗护患者或其家属使用移动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6月。根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提取37个研究发现,并归纳成11个类别和3个研究整合。整合结果一:移动医疗技术能给居家安宁疗护患者带来切实的益处;整合结果二:居家安宁疗护患者及家属使用移动医疗面临的挑战;整合结果三:居家安宁疗护患者及家属使用移动医疗的长期需求。结论 移动医疗为居家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效果受到多数居家安宁疗护患者的肯定,但未来研究应注意加强移动医疗设备及技术支持工作,并丰富功能内容及参与形式,探索居家远程安宁疗护干预模式,以进一步促进移动医疗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对安宁疗护的要求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安宁疗护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成立安宁疗护病房和安宁疗护团队,建立系统、完整的安宁疗护工作流程,制定并落实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评估、临终关怀制度,运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对临终患者进行高品质照护,内容涵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营养康复、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结果通过对37例临终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舒适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与家属舒缓心理压力,使其平静地面对死亡。结论在实施安宁疗护的同时,通过持续评估、效果评价与教育手段向患者与家属灌输安宁疗护的理念与知识,并逐步普及更多的人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失能、失智老年群体及慢性病群体扩大,当前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安宁疗护需求。安宁疗护指由医疗健康照顾人员和志愿者为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全方位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从而帮助终末期患者舒适、平静和有尊严地离世,并维护家属身心健康[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的安宁疗护在三级综合医院肿瘤患者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 本医院肿瘤中心于2017年3月开始设立安宁病房,组建多学科合作的安宁疗护团队,开展系统培训,加强宣传教育,确立工作制度,明确准入标准,统一工作内容和流程,为临终的肿瘤患者提供症状控制、心理、社会支持及灵性关怀。结果 共为104例临终肿瘤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措施,降低了患者的心理痛苦总得分,提升了患者死亡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论 多学科合作的安宁疗护在三级综合医院肿瘤患者中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满足患者的临终愿望,让患者有尊严地死亡,缓解家属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安宁疗护门诊,满足更多终末期患者的需求。 方法 设置安宁疗护诊室,由护士出诊,对患者进行筛查、签订安宁疗护知情同意和意愿确认书、全面评估、建立档案、发起多学科会诊、制订照护方案、合理转介、定期随访、提供安宁疗护信息咨询。统计门诊工作量和成效。 结果 2020年10月安宁疗护门诊开诊,至2021年5月30日,门诊量为136例次,针对患者痛苦症状,出诊护士能独立解决108项,发起多学科会诊28次;开展“互联网+”居家照护59例次、收治入院52例、转介基层医院25例;随访388例次。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满足程度较高;患者综合服务满意度为99.5%,家属综合服务满意度为99.3%。 结论 安宁疗护门诊能够满足终末期患者的需求,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整合地区资源进行区域安宁疗护联动,促进安宁疗护分级诊疗的开展,加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养,推动安宁疗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仁秀  杨红 《护理学报》2019,26(17):65-67
目的 总结1例终末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临床经验。方法 运用安宁疗护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对1例结肠癌伴恶性腹水的终末期患者进行护理,帮助患者解决疼痛、腹胀、便秘等躯体问题;根据病情,在合适时机恰当转换治疗重点;评估灵性需求和困扰,采取尊严疗法和意义疗法,提供灵性照护;尊重患者的自主决策权,谈论预先医疗照护计划,指导家属有效参与护理。结果 帮助患者接纳死亡,满足其心愿,返回故乡,安静离世。结论 将安宁疗护的理念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终末期患者提供了身、心、社、灵全方位的照护,最终达到了患者善终、善别和家属的善生,为安宁疗护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归纳我国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服务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完善安宁疗护临床服务、解决临床实践困境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CINAHL,ProQues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2年10月收录的关于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服务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Joanna Briggs In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7)评价文献及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整合研究结果。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提炼出52个结果,形成8个类别,汇总成3个整合结果:患者和家属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服务胜任力,阻碍安宁疗护服务临床实践的因素。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服务面临诸多困扰,需增强服务核心能力并合理调适负面影响,以准确识别与满足患者及家属个体化需求。同时政策与医疗卫生机构需从多方面加强支持,促进安宁疗护服务临床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安宁疗护对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安宁疗护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大陆安宁疗护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包括实施人员态度消极、患者及家属认知度不高、社会支持度低、护理模式缺乏等问题,并结合阻碍因素以及国外安宁疗护对我国大陆安宁疗护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一例肝癌晚期广泛转移患者和家属实施安宁疗护,总结安宁疗护的临床经验。 方法: 运用安宁疗护理念、技能和知识对一例肝癌晚期广泛转移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减少躯体和精神痛苦,与家人共同接受死亡教育,亲情陪伴度过临终期,让患者及其家属平静安详地度过患者的临终期。 结果:通过全方位的安宁疗护,实现患者的善终、善别及家属的善生。 结论:安宁疗护的的理念应用于实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对患者和家属都极具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安宁疗护是关注于临终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实践,安宁疗护质量对临终患者终末期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缺乏规范统一的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导致安宁疗护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且国内对安宁疗护的研究和关注较为薄弱。该文旨在对国外安宁疗护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国内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喻婷  王聪  刘珊珊  杨智博  寸薇  蒋艳 《护理学报》2022,29(14):48-52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相关文献进行范围审查,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聚焦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系统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及灰色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20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大,但尚未得到广泛关注及应用,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家属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医院/政策因素5个方面。结论 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研究分布不均衡,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繁多且复杂,其安宁疗护需求受多项因素影响,医院需重视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不断满足患者及家属对安宁疗护需求。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临终癌症患者家属的多元化护理体会。主要内容包括创造家庭化的关爱氛围,做好临终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和哀伤护理,临终癌症患者和家属的灵性护理以及家庭的延续性护理。以及家属陪伴患者平静、安详地离开人世,使患者及家属真正做到生死两无憾。安宁疗护提倡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照顾。其中全家照顾更注重家属的心理支持和实际照顾患者工作的妥善解决。认为有效的护患沟通可大大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姚晓月  杨旻斐  詹玥  陈芳 《护理研究》2023,(6):1056-1059
从急诊病人实行安宁疗护重要性、安宁疗护认知现状、急诊病人及其家属安宁疗护需求现状、急诊安宁疗护的服务模式及安宁疗护团队构成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急诊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