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有效治疗,至今尚是一个难题。本文报道一个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家系,在传统方法治疗无效后经用抗惊厥剂扑癎酮,于二年随访中成功地抑制了致命的心律失常。例一为31岁妇女(其6个兄妹中3人因“癫痫发作”或严重呼吸困难而于青少年时期先后猝死),8岁时因癫痫发作而曾服用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1976年首次分娩后发现有 QT 间期延长并伴有室性心动过速。用普鲁卡因酰胺500毫克4次/日,症状和发作减少,加用苯妥英钠100毫克4次/日和苯巴比妥睡前服60毫克后,Holter24小时监护未再见有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以后多次发病先后用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阻滞左侧  相似文献   

2.
汪吉红  黄玉华 《山东医药》1996,36(11):30-30
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枣庄市立医院(277138)汪吉红,黄玉华QT离散度(QTd)或QT间期离散度对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疾病和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猝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的56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相似文献   

3.
例1患者男、68岁,因"胸痛1周"入院。患者1周前生气后反复出现胸痛,伴大汗淋漓,疼痛持续约15min,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脑梗死5年。入院查体:心率:68bpm,血压112/75mmHg。临床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动态心电图(图1左图)记录到心绞痛发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现已明确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Q-T间期变异性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5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hQ-T间期变异性。结果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hQ-T间期变异性明显减低。结论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h Q-T间期变异性较正常人明显减低,其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患者心电图QT间期(QTc)改变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VAP患者临床资料.统计VAP患者治疗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将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患者纳入未发生组.记录两组患者心电图参数[...  相似文献   

6.
短QT间期综合征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那地尔(pinacidil)建立的短QT间期综合征模型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并观察缝隙连接激动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该模型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利用pinacidil灌注家兔楔形心肌块建立短QT间期综合征模型. 将20只新西兰长耳白兔随机分成pinacidil组和AAP10组,每组10只.pinacidil组灌流10 μmol/L的pinacidil,AAP10组灌流AAP10 500 nmol/l和pinacidil 10 μmol/L的混合液,同步记录灌流前后内外膜动作电位和容积心电图,观察灌流前后QT间期,跨室壁离散度(TDR),程序性刺激观察心肌组织不应期和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情况.结果:灌流pinacidil后,QT间期从(291±19)ms缩到(232±19) ms (P<0.05),TDR从(44±12)ms减少到(22±7)ms(P<0.05),而不应期从(164±8)ms减少到(112±14)ms(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从0/10增加至8/10(P<0.05).AAP10 组和pinacidil组的TDR、QT间期、不应期及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无显著差别.结论:TDR减小和不应期的缩短可能是pinacidil建立的短QT间期模型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AAP10对pinacidil诱导的短QT间期综合征模型电不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测定的临床意义刘永宁廖敏黄扬扬丁胜章近年来QT间期离散度(QTd)在急性心肌梗塞室颤的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性评估以及与持续性室速的关系方面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测定了7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QTd,旨...  相似文献   

8.
短QT间期(SQTI)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关。笔者遇见2例与QT间期缩短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均为青年男性。QT间期分别为0.28s和0.30s;QTc分别为0.33s和0.36s。实际QT间期分别小于预期QT间期的79%和86%。当给予胺碘酮治疗使QT间期延长后,室性心律失常消失。  相似文献   

9.
在 Prinzmetal 所描写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近半数在 ST 段抬高期间有心律失常出现,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自发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脏阻滞常预示以后有猝死可能,故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自发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无法预测,因此对发作时的心律失常分析也较困难。鉴于自发性和麦角新碱诱导发作的变异型心绞痛在临床及血管造影上的特征很相似,本文用麦角新碱诱导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来了解发作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严重性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并与自发性发作  相似文献   

10.
短QT间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短QT间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吡那地尔在家兔左室楔形灌注组织建立短QT模型,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心外膜下、心内膜下及中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并观测三层心肌细胞复极达90%的动作电位(APD90)及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在吡那地尔、吡那地尔+异丙肾上腺素、奎尼丁、glybenclamide作用下的变化。采用S1S2程序刺激,观测在各种条件下心律失常的诱发状况。结果吡那地尔明显缩短APD90且伴有TDR增大(58.84±13.42ms vs35.26±13.30ms),并可诱发出异常心肌搏动。异丙肾上腺素可增大吡那地尔的该作用(64.60±21.46ms vs58.84±13.42ms),而奎尼丁和glybenclamide则可逆转吡那地尔的此作用,并减少异常搏动的发生。结论TDR增大可能是短QT综合征易于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基础,而奎尼丁通过减小室壁心肌细胞的不均一性而对短QT综合征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室性心律失常与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非左室肥厚(NLVH)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与QTcd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有或无左室肥厚高血压患者行QTcd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LVH组QTcd室性心律失常,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NLVH组(P〈0.01),并发现LVH组有QTcd〉60ms者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LVH而QTcd〈60ms者(0.05≥P〉0.01)。结论 高血压LVH组Q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问期频率依赖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3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病例资料。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QT间期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QT/RR相关直线的斜率、24h室性早搏(VPB)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次数。比较有NSVT和无NSVT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别,研究上述指标与NSVT的相关性。结果31例心力衰竭患者中,有17例动态心电图记录到NSVT。有NSVT与无NS—VT的患者比较,VPB次数[(5631.2±7218.0)对(285.9±371.7),P〈0.05],QTe/RR斜率[(0.210±0.049)对(0.161±0.058),P〈0.05]和QTp/RR斜率[(0.195±0.046)对(0.151±0.041),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全部31例患者中,QTd(r=0.414)、VPB次数(r=0.768)、QTe/RR斜率(r=0.380)、QTp/RR斜率(r=0.433)和NSVT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QT间期频率依赖性是反映QT间期动态变化的指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QT/RR斜率与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心脏性猝死的风险评估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抬高的ST段(STE)和增大的Tp-e间期在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中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E)的预测价值。方法:60例单纯VA患者(无MVAE组)和18例VA合并MVAE的患者(MVAE组)入选本研究。使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T段抬高时期心电图参数和MVAE(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和成功复苏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关系。结果:MVAE组较无MVAE组有更加抬高的STE[(0.72±0.23)mV︰(0.41±0.10)mV,P0.001],更长的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cQTd,(49.55±15.40)ms︰(39.98±7.40)ms,P=0.017]、校正的Tp-e间期[cTp-e,(162.07±24.80)ms︰(127.69±12.90)ms,P0.001],和更大的Tp-e/QT比值[(0.355±0.050)︰(0.297±0.030),P0.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QTd(OR=1.117,95%CI:1.013~1.230,P=0.026)、cTp-e间期(OR=1.149,95%CI:1.057~1.248,P=0.001)、Tp-e/QT比值(OR=1.361,95%CI:1.136~1.630,P=0.002)和STE(OR=5.665,95%CI:1.830~17.539,P0.001)均与MVAE的发作有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TE和cTp-ed均可以作为MVAE发生的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UC)cQTd为0.724,cTp-e间期为0.841,Tp-e/QT比值为0.924,STE为0.918。Z检验显示,Tp-e/QT比值的AUC和STE的AUC无显著差异,两者均与cQTd、cTp-e间期的AUC有显著差异(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STE分别和cTp-e间期(r=0.658,95%CI:0.527~0.754,P0.001)、Tp-e/QT比值(r=0.763,95%CI:0.576~0.862,P0.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抬高的ST段和增加的Tp-e间期有关联的电生理机制,并对VA患者的MVAE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夏琼常州戚墅堰铁路医院(213011)心电图不同导联间的QT间期存在差异,QT间期离散度(QTd)是这些差异的量度,它代表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本文观察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d及JT间期离散...  相似文献   

15.
阿托品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变异型心绞痛一例薛成相,汤洪患者女,34岁。心悸反复发作4个月加重伴胸闷2天,于1994年2月23日入院。查体:血压12/7kPa(90/53mmHg),心界无扩大,心率46次/分,律不齐,无杂音。心脏B超及X线摄片无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Tp-Te/QT比值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心电图、脑电图二室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4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分为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72例;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340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Tp-Te间期、QT间期,计算出Tp-Te间期、QTc间期及Tp-Te/QT比值,并对两组患者Tp-Te间期、QTc间期及Tp-Te/QT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e间期、Tp-Te/QT比值均较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增加(P0.001)。结论 Tp-Te间期、Tp-Te/QT比值增加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日常活动中的心室复极状况,对17例左室IVT(ILVT,即ILVT组)、10例右室IVT(IRVT,即IRVT组)、17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计算其与RR间期的关系。三组间平均、最大、最小QT间期及校正QT间期均无显著性差异。IRVT组QT间期与RR间期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值较正常对照组高(0.243±0.043vs0.201±0.039,P<0.05),ILVT组斜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190±0.043vs0.201±0.039,P>0.05)。尽管IRVT的患者经检查心脏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但存在心室复极的心率适应性异常的改变,此可能是该类患者心肌电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长QT综合征 (LQTS)中有时可呈现QT间期 >PP间期现象。此时因复极明显延迟 ,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TdP)。患者女性 ,6 2岁。因头晕反复发作 8年 ,烦渴消瘦 4年 ,加重伴偶有晕厥发作 1个月而入院。近期内未应用可影响QT间期之药物。入院后生化检验除血糖增高 (12 6mmol/L)外 ,血钾、血钠和血钙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诊断为 (1)原发性高血压病 ,心律失常 ,三度房室阻滞 ,频发室性早搏 (室早 ) ;(2 )Ⅱ型糖尿病 ;(3)腔隙性脑梗死。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心率 10 0次 /min左右 ,轻度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 ,逸搏QRS时限正常 ,34…  相似文献   

19.
危重症患者QT间期缩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T间期目前主要用于反映心室的复极时程,有关QT间期延长的论述及相关临床意义讨论较多,但对QT间期缩短尚未引起重视,有关报道也极少.本文通过10例危重症QT间期缩短的病例报告,探讨其相关问题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时域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同时检测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观察心肌梗塞后远期HRV、QTd改变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