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护士创新行为研究的概况、热点及演化趋势,以期为我国护士创新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我国护士创新行为研究的106篇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机构、期刊来源及高频关键词分布5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及知识图谱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Burst突现和时区图演化,挖掘我国护士创新行为研究的前沿热点。结果 2011年国内出现关于护士创新行为的文献,2011年—2015年发文量38篇;2016年—2017年发文量下降,发文量16篇;2018年—2019年发文量又骤然上升,发文量38篇;2020年出现下降趋势,发文量14篇。文献机构和地区分布不均,其主要分布于东部经济发达或医疗较发达地区;文献期刊来源分散,纳入106篇研究文献,来源于42种期刊;文献作者和机构合作缺乏,106篇文献共涉及190位作者,来自121个机构。研究热点和前沿为"影响因素和相关性研究""创新能力""组织创新氛围""自我超越"及"相关培训"等。结论我国护士创新行为研究起步晚、发展慢,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应加强跨作者、跨机构、跨区域的多元化科研合作交流,汲取国外研究的经验,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创新氛围,促进我国护士创新行为研究科学化、多元化、高质量地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护士创新能力以适应我国护理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马燕  王再超 《全科护理》2021,19(8):1109-1113
目的:调查“互联网+”在护理领域研究的整体概况,剖析其发展趋势,为推动“互联网+”与护理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方法: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纳入2016年1月—2019年4月发表的有关“互联网+”在护理领域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量、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基金支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绘制研究热点。结果: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135篇文章,发文量呈阶梯式增加。结论:“互联网+”在护理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新生阶段,护理学者之间的协作不充分,基本处于独自探索阶段,尚未成立相关的研究团队,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汇总与整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现况、关注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国内2010年以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及维普三大数据库收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研究并导入CiteSpace软件。结果共纳入721篇有效文献,发文量在2015年之后呈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总数占比高达99.17%,发文机构主要以医院及医学院校为主,呈扩散分布,各发文机构与作者间的交互性联系较弱。研究热点为互联网+、延续性护理、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生活质量等,共探究到9个突现术语。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域的研究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研究者、研究机构间合作的交互联系较弱。同时,"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养老服务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也是当前国内医改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国近10年“互联网+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其前沿,为研究人员全面和客观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近10年发表的“互联网+护理”相关文献,将纳入的文献题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486篇相关文献,年发文量呈增长趋势,王莉和孙鸿燕是高产作者,常金良、黄淑波等组成最大的合作共同体,北华大学是高产机构,热点关键词为“互联网+”、延续护理、护理服务、健康教育、生活质量等,可形成7个聚类群,共出现社区居家与智慧养老、护理服务的开展形式、互联网与护理教学、互联网与慢性病健康管理4类研究热点。结论:“互联网+护理”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呈递增趋势,核心作者群未形成,机构合作网络松散,研究内容集中不够全面,未来应加强作者间、机构间的交流合作,以聚类结果为研究依据,深化“互联网+护理”研究的横向与纵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情绪劳动在我国护理领域研究现状,为今后护理人员开展情绪劳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护理领域情绪劳动相关期刊文献和硕博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筛选出136篇有效文献,48.33%文献集中分布在10种期刊。核心作者14人,发文33篇(24.26%);发表1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共计101人(87.07%);合著的期刊文献96篇,合作度为2.59,合著率为80.00%。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发文量位居前三位,共发文53篇(38.97%)。高频关键词为“情绪劳动”、“护士”、“护理人员”、“工作倦怠”、“影响因素”和“工作满意度”等,研究内容基本围绕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水平、影响因素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医患关系相关性为主,研究对象以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为主,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为主,科研基金资助的文献有41篇。结论:近年来情绪劳动在我国护理领域的研究发展较快,研究热度较稳定,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深度和持续性不足,我国各地区研究发展亦不平衡,情绪劳动的研究方向和类型有待进一步扩展,基金力度支持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国内“互联网+护理服务”研究主题和发展态势,以期为“互联网+护理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互联网+护理服务”为主题,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期间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学分析软件BICOMB进行计量分析,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聚类分析,绘制研究主题战略坐标图,揭示核心主题及其发展态势。结果:共纳入327篇文献,论文发文量快速增加,期刊分布相对集中。通过关键词聚类出9大研究主题,其中核心且成熟的主题是“互联网+护理服务”护患体验、“互联网+护理服务”护患双方认知意愿需求以及老年慢性病延续护理;核心不成熟主题是“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待发展主题是上门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防控以及护士培训。结论:国内“互联网+护理服务”研究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各研究主题发展阶段不同,逐渐向“互联网+护理服务”内涵发展。研究者应关注热点主题的进展,进一步推动风险防控、质量评价等发展潜力主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000~2015年我国护理服务价格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了解护理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为护理服务价格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建立数据库对文献年度变化、地区分布、期刊分布、主题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19篇,分别发表在94种期刊上;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五省市的发文较多(118篇,58.44%);文献合作度为2.79%,合著率为73.06%.结论 国内关于护理服务价格的研究日益受到护理管理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护理实际成本核算,护理服务收费与护士劳务价值在临床工作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整合我国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升护士实践体验,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收录的关于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提炼30个研究结果归纳组合成9个类别,进一步综合得到3个整合结果:护士认可“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护士担忧“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及其对工作生活造成影响,护士认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施需要多方支持、相关培训及法律保障。结论 我国护士在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中体验复杂,管理者应重视其工作体验,满足护士的培训需求,强化支持系统,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与政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国内老年安宁疗护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我国今后老年安宁疗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从文献年度发文量分布、研究机构、主要作者、高频关键词、中心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81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作者及机构之间的合作较为缺乏,机构、地区分布不均;研究热点和前沿主要集中在生活质量、心理、养老机构和医养结合4个方面。结论 我国老年安宁疗护研究呈不断发展趋势,但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建议建立健全老年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跨作者、跨机构、跨区域的多元化科研合作交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促进我国老年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本土化和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现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检索我国2000—2018年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文献并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21篇,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作者共计1461名,来自30个省级行政区的287个研究机构,主要以医院为主,其中发文量排前10名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发文量排前10名的期刊为统计源或核心期刊,共发文192篇,占47.29%;平均每篇文献被引次数为5.04次;29.69%的文献获得基金项目资金资助;研究应用聚焦护理质量,涵盖护理人力资源、护理教学、护理行政和护理科研等领域。结论护理管理信息系统是我国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应加大研究深度和文献被认可度,加强基金支持力度,聚焦护理质量提升,加快我国护理标准化语言建设,推动我国护理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国内消毒供应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为我国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期间收录的消毒供应相关文献,检索出文献主要发表在12种护理类期刊和7种感染控制类核心期刊,采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软件提取数据,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2 388篇,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为发文高峰;作者分布在各级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核心作者有173名,共发文714篇,合作度为1.75;8.42%的文献有基金资助;关键词聚类结果可分为5类,研究内容较广泛。结论我国消毒供应文献数量迅速增长,相关研究群体已出现雏形,但还需进一步优化,基层医院建设和科研基金资助力度不够,研究热点不显著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注重相关人员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均衡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我国居家肿瘤患者的护理状况进行文献回顾和分析,了解其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居家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以“居家”、“肿瘤”、“护理”为关键词或主题词”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我国肿瘤患者居家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4月。对题名、发表年份、期刊、著者数、第一作者(地域、机构、机构属性)、通讯作者、基金情况、文献类型、研究内容,关键词、资料收集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获得201篇期刊文献,发文量随年份变化呈递增趋势,纳入期刊发表文献种类众多,共发表在108种期刊上,文献第一作者所属省份地区差异大,以江苏,上海等地居多。有基金支持的文献占比37%,研究类型以类试验性研究为主,研究内容集中于癌痛、PICC、用药和居家宁养等方面。结论 我国肿瘤患者居家护理相关的实验性研究质量相对较差,有待提高,且发文量地域差异大,居家护理实践需借助互联网的独特优势,突破地域限制。同时居家肿瘤患者重点护理问题突出,我国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规范相关护理技术规范,保证居家护理的规范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郭冉  马小琴  杨健健   《护理与康复》2021,20(3):16-20
目的分析知识图谱在我国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为护理信息化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知识图谱应用于护理领域中的相关文献,对其年度发文量、第一作者所在地域及期刊分布、合作撰文及被引等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8篇,年发文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第一作者分布于我国25个省区市,分布于60种期刊;作者合作度1.79,合著率77.4%;研究机构以医学院校为主(45.2%);文献被引频次及基金资助率较低;知识图谱可视化应用最多的方法为共现分析,应用最多的工具为CiteSpace。结论知识图谱作为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护理研究者的关注,但存在起步晚、相关文献数量少、第一作者地域分布不平衡、基金支持力度低、学术影响力低等问题,研究者应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扩大研究范围,同时注重提高创新性,加强知识图谱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4.
杨霞  李国宏  崔颖  张娟 《护士进修杂志》2022,(21):1943-1947
目的 探讨国内证据总结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CiteSpace 5.8.R 3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关于护理领域证据总结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从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高频关键词及突现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文献484篇,年度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趋势,研究作者形成以米元元、丁炎明和刘宁等为代表的合作团队;研究机构以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最为突出;研究热点是营养护理、外周静脉治疗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近3年研究主题聚焦于身体约束、导尿管护理、功能锻炼和偏瘫护理,热点人群为产后妇女、脑卒中患者和老年人。结论 证据总结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呈现多元化,研究主题日趋聚焦和明确,未来各机构间应加强跨地域及跨专业合作,进一步推动护理证据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戴红  马小琴   《护理与康复》2016,15(9):831-837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穴位按摩临床护理应用现状,为临床护理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按照纳入及剔除标准,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地区分布、机构类别、合著情况、期刊分布、被引情况、基金资助情况及临床应用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 102篇文献,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的第一作者分别来自我国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研究机构以西医综合性医院为主;文献合作度2.46,合作率63.52%;文献分别发表在251种期刊上,文献高被引的论文有8篇,最高被引频次为78次,总体被引频次4 559次;科研基金资助少。从文献分析来看,穴位按摩临床护理应用以消化系统最多,其次是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皮肤及循环系统等。结论穴位按摩这一中医护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相关研究还需加强,各地间的交流和联系有待加强,科研基金的投入也需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护士视角下“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障碍的原因,为顺利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2021年6-11月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障碍的13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本研究共提炼出3个主题: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互联网+护理服务”障碍因素,“互联网+护理服务”期望因素。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实施时存在诸多障碍,临床可通过对护士普及“互联网+护理服务”知识、平衡多重关系、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积极防范执业风险、增加护士培训力度、积极应对状态焦虑,以及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护理服务”宣传力度等措施,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护理服务”、“上门护理服务”、“网约护士”为检索词,检索相关文献。通过对国内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我国目前互联网+护理存在供需不平衡、服务费用、安全以及医疗垃圾处理等问题。为此,互联网+护理服务顺利推行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细化政策、制定行业规章制度及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国结核病护理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结核病护理研究论文的发文量、期刊、基金、机构、省份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结核病护理研究论文的发文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国保健营养》载文量最多,223篇研究论文获得基金资助;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和大庆市第二医院是具有影响力的机构,吉林省发文量最多;研究热点集中在心理护理、循证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家庭护理、特殊人群的护理等。[结论]我国结核病护理研究水平较低,应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发挥核心机构的引领作用,推动研究进展,提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近十年国内ICU谵妄护理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为ICU谵妄护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2006~2015年间国内发表的ICU谵妄护理研究论文,采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分析软件提取数据,从年代变化、地区分布、机构类型、机构发文、作者发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关键词、主题词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遴选出ICU谵妄护理文献311篇,年文献发表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机构合作率为12.86%,篇均作者数为2.69,基金论文比为0.09。结论我国ICU谵妄护理研究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领域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率偏低,科研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不高,后续研究应注重获取科研基金资助并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中药热熨敷在我国临床护理应用现状,为临床应用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2000年至2017年所收录的中药热熨敷临床护理应用文献,对其年度发文量分布、第一作者地域分布、第一作者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合著被引、基金资助情况、相关疾病系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00篇,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期刊分布及第一作者地域分布广泛;第一作者机构以中医院为主(75.40%);合著率65.40%,合作度2.628,被引频次10次的文献479篇(95.80%);基金资助论文105篇(21.00%);相关疾病系统分布以运动系统(38.40%)、消化系统(30.60%)为主。结论近年来中药热熨敷在临床护理应用已取得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学术影响力低等问题,护理科研工作者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提高创新意识以提升热熨敷在临床护理应用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