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方法: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患者22例,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25~150μg/d,晨空腹顿服,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期间每月复查甲状腺功能,依据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调整剂量.随访6个月,观察其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4例误诊垂体大腺瘤,其中1例外院误诊行手术治疗致永久性垂体功能减退.症状缓解14例,消失8例;泌乳素恢复正常14例,8例较治疗前降低;FT3,FT4,促甲状腺激素均恢复正常,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滴度分别较治疗前下降38%,32%;垂体MRI检查示14例恢复正常,7例垂体占位较前缩小0.5~0.8 cm,14例4~13岁患儿中5例身高平均增长8 cm,8例增长2~6 cm,1例因手术造成全垂体功能减退,身高无明显增长.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垂体增生易误诊为垂体大膝瘤,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诊断和治疗的6例院外误诊的垂体TSH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参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甲状腺毒症,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TRAb)均为阴性,院外均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误诊时间1~11年;6例患者均为垂体大腺瘤,其中1例为垂体生长激素(GH)和TSH混合型大腺瘤;5例患者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不能将甲状腺激素水平降到正常,然后应用奥曲肽治疗,甲状腺激素水平降至正常.结论 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或不被抑制时应进一步行鞍区MRI检查,以免误诊,奥曲肽可用于TSH分泌瘤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梅 《新医学》2003,34(10):629-630
1引言60岁以上老年人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不少见,老年人甲亢约占全部甲亢患者的10%~25%,但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病例相当多,国内报告误诊率30%~80%犤1犦,我院1995~2000年收治曾被误诊、最后经检查甲状腺功能确诊的老年人甲亢8例,为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现将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本组8例误诊患者均经检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  相似文献   

4.
唐梅花 《临床医学》2013,33(3):116-117
目的 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误诊为冠心痛的原因.方法 对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均为老年人,仅有轻度或缺乏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体征,均有心脏疾病的表现,甲状腺功能测定均有促甲状腺激素降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升高.单纯针对心脏疾病治疗效果差,确诊后同时予以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心脏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易误诊为冠心病,对原因不明的老年心脏病患者经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并探讨鞍区肿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评价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鞍区肿瘤患者52例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52例患者中通过病理检查或外科手术确诊垂体腺瘤19例,脑膜瘤9例,颅咽管瘤7例,生殖细胞瘤6例,三叉神经瘤4例,胶质瘤4例,畸胎瘤2例,脊索瘤1例.MRI诊断与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符合率达到98.1% (51/52),1例病人颅咽管癌被误诊为垂体腺瘤.不同类型鞍区肿瘤均有各自好发部位,年龄阶段,且具有独特MRI影像学表现.结论 MRI影像学资料能够有效辅助鞍区肿瘤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一般是指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3、FT4)在正常范围,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患者没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必须依靠血清学检查[1]。由于亚甲减可发展为临床甲减并引起血脂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所以近年来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因亚甲减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漏诊、误诊。2002~2005年本院确诊亚甲减34例,其初诊均误诊。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5例,女29例;年龄30~67岁,平均49.3岁。从出现相应的症状到确诊时间0.…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寿荣伟 《临床医学》2008,28(7):48-49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早期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在1994年1月至2007年5月内分泌专科门诊中确诊的4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资料,包括早期症状、体征、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变化,并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第1次就诊,误诊率100%,且全部为女性,补充甲状腺激素为惟一有效方法.结论 提高对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的早期认识及警惕性,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刘国卓  孙明珊 《中国康复》2009,24(4):268-268
目的:探讨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不典型甲亢的发病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3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并逐一分析。结果:53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示甲状腺激素均升高,确诊为甲亢,误诊原因为缺乏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医务人员专业理论和临床经验不足。结论:表现为消化系统单一症状并经对症治疗疗效不佳时应及时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及其他,以免误、漏诊而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并非少见 ,我院于 1988年 6月~ 2 0 0 1年 8月收治 3 6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 ,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依据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订的标准 ,甲亢的诊断依据高代谢率征群、突眼、甲状腺肿大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升高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下降。1 2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2 0例 ;年龄 43~ 74岁。 3 6例均符合糖尿病及甲亢诊断标准 ,其中 10例为糖尿病、甲亢同时起病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损伤机制和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1999~2009年收治并误诊的44例原发性甲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为冠心病9例,肠易激综合征及慢性结肠炎8例,多发性肌炎6例,心肌炎、更年期综合征各5例,周期性瘫痪3例,特发性水肿、心律失常及焦虑、抑郁各2例,精神分裂症及药物性肝损害各1例。44例均经放射性131I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甲亢。确诊后予抗甲状腺治疗,其中24例同时使用升白细胞药物,8例同时使用保肝药物治疗。44例治疗4~8周后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出院后抗甲状腺药物减量维持12~24月,29例长期缓解,15例行131I治疗。结论原发性甲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不典型者易误诊,对高度怀疑该病者,应及时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99m)TcO_4-甲状腺显像在甲亢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目前诊断甲亢主要依靠各种甲状腺激素测定,很少有甲状腺影像学的功能指标。99mTcO4-甲状腺显像既可显示甲状腺形态,同时又可获得甲状腺功能的定量指标,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了客观依据,现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健康对照组20例,男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岁,无甲状腺及其它疾病。临床资料详实的甲亢疾病组46例,男13例,女33例,平均年龄41岁,均根据甲状腺激素测定、吸131I率、B超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由专科医生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为急性咽炎4例,Graves病3例,急性淋巴结炎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各1例。10例经甲状腺功能、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等检查确诊,误诊为甲状腺癌者经手术病理确诊。确诊后分别予以非甾体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误诊率较高,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较女性甲亢发病率低,且症状常不典型,故有时不易诊断。为了提高对男性甲亢特点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我们对近3年确诊的男性甲亢患者33例与同期女性甲亢患者102例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甲亢患者135例,男33例,年龄(40.3±17.2)岁,病程6个月~1.5年,女102例,年龄(38.5±19.7)岁,病程3个月~1.2年。于治疗前,所有患者接收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其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低限。对于不典型的甲亢加作甲状腺摄碘试验,其结果均显示摄碘率增高,且高峰前移。典型的甲亢临床表现以女性居多,男性较少。 1.2具体资料(见附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伴甲亢患者围术期及化疗期间甲状腺危象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入住的16例乳腺癌伴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乳腺癌伴甲亢患者在围术期甲状腺危象的防治措施。结果 2例患者未进行术前甲状腺功能检查,6例未进行甲状腺功能控制,均于术后6~20h出现甲状腺危象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超过38.5℃、心动过速、口渴,立即监测围术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发现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低于正常范围。8例患者控制良好,未见围术期间的危象症状。结论围术期加强乳腺癌伴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控制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期间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若临床表现不典型,尤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时,容易误诊误治,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本文收集了我校实习基地医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甲亢38例,其中误诊13例,误诊率34%。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4例,女9例;年龄18~67岁,平均35±7岁。13例均根据临床表现考虑甲亢,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9·3~18·5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28·4~36·6 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1~0·6 mU/L,明确诊断。1·2临床表现及误诊疾病1·2·1误诊为病毒性心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的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组织病理证实的5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临床及MRI影像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32例有催乳素升高,18例生长激素升高,15例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增高,8例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正常,12例血皮质醇增高,10例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伴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降低,7例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50例患者MRI均有不同程度影像改变,T1WI上均呈低信号,T2WI上35例呈等信号,5例呈高信号,10例呈低信号,肿瘤直径3~10mm,其中7例激素水平正常者通过MRI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MRI是诊断垂体微腺瘤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垂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例垂体转移癌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均以视力减退为主要症状,伴尿崩症、头痛各2例,1例有眼球运动障碍,均伴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4例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分别误诊为颅咽管瘤、垂体腺瘤、鞍结节脑膜瘤和脊索瘤。均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转移性腺癌。2例原发病灶在肺脏,1例在乳腺,1例因经济原因未查找原发病灶。结论垂体转移癌是颅内罕见病变,主要来源于乳腺和肺部,多以视神经损害、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和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术前与鞍区其他肿瘤鉴别诊断困难,确诊需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原因。方法 对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200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原因有:(1)患者就诊原因常为心脏症状;(2)缺乏对房颤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正确认识;(3)老年人已有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系统问诊,查体,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12例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临床资料。老年人甲亢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化。了解非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表现,系统问诊,查体,正确分析病情,及时检测血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致垂体柄增粗伴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颅内生殖细胞瘤致垂体柄增粗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多饮、多尿,伴胡须、腋毛稀疏3年,发热1周入院,曾经相关检查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导致中枢性尿崩症,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无效,后行经蝶垂体柄占位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生殖细胞瘤。行2次化学治疗、1次放射治疗后,瘤体明显缩小。随后给予激素替代治疗,效果良好。1周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停用激素替代,进而出现垂体危象,予激素等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病情稳定。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致垂体柄增粗诊断除需考虑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资料外,确诊需依据病理检查结果,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