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石成分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术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行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患者176例,观察胆总管结石成分对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影响情况,采用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多个危险因素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系。[结果]164例(93.2%)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36个月,期间共有28例胆总管结石复发,总复发率15.2%,其中胆色素组、胆固醇组、混合结石组复发率分别为13.0%、44.4%、14.8%,胆固醇组复发率最高且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胆道感染(OR=3.267,95%CI:1.07~8.46,P=0.032)、胆总管扩张(OR=3.751,95%CI:2.2~9.87,P=0.035)、结石成分(OR=15.239,95%CI:3.65~34.8,P0.001)是ERCP胆总管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结石成分危险性最高。[结论]胆道感染、胆总管扩张及结石成分是ERCP胆总管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素,胆固醇组复发率高,应加强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内镜下单纯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的安全性。方法对6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进行内镜下取石治疗,其中35例行单纯EPBD术后取石,30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联合EPBD取石。比较两组取石取净率、术中出血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取石取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EPBD组术后无出血,明显少于EST+EPBD组(P=0.04)。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穿孔。结论单纯EPBD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比EST联合EPBD安全,且操作方便,能够减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ERCP取石的患者,随访观察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初次病程、胆道手术史、胆囊结石、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胆道狭窄11个相关因素,并对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共成功随访190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3年,结果胆总管结石复发68例,未复发122例.对比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患者年龄[(65.5±l5.5)岁比(57.6±15.4)岁,P =0.001],初次病程(P=0.015),胆道手术史(17.6%比2.5%,P=0.000),憩室(29.4%比7.4%,P=0.000),胆总管直径[(15.0 ±5.1)mm比(10.7 ±3.4)mm,P=0.001],胆道狭窄(32.3%比13.9%,P=0.000),结石数量≥2(80.9%比72.9%,P=0.000),结石直径≥10 mm(35.3%比8.2%,P=0.000)为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高龄(OR =3.44,95% CI:1.55 ~7.63,P=0.002),有胆道手术史(OR=5.82,95% CI:1.34 ~ 25.29,P=0.019),合并乳头旁憩室(OR=3.29,95% CI:1.18 ~9.12,P=0.022),胆总管直径≥10 mm(OR=4.30,95% CI:1.72 ~ 10.72,P=0.002),结石数量≥2(OR =4.24,95% CI:1.61 ~ 11.16,P=0.003)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有胆道手术史、合并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 mm、结石数量≥2为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282例EST病例,其中38例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十二指肠憩室对这些病例的ERCP成功率、EST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该组3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  相似文献   

5.
郑捷 《内科》2012,7(1):34-35
目的 总结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11年4月经十二指肠镜治疗的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106例患者资料.结果 106例中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95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6例,一次性成功取净胆总管结石101例,5例镜下治疗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无1例出现憩室穿孔并发症.结论 十二指肠镜对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相对正常乳头下而言,操作难度有所增大,乳头切开以小切开为宜,十二指肠镜对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进行镜下治疗依然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与胆总管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13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资料,计算JPD的检出率;比较两组(憩室组和非憩室组)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及60岁以上患者占有比例;分析114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ERCP造影结果。结果全组JPD检出率26.5%;憩室组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憩室组(82.9%vs56,1%,P〈0.01),憩室组60岁以上者比例高于非憩室组(61.4%vs43,9%,P〈0.05);114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ERCP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80.4%,JPD合并发生率31.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发生率增加,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是胆总管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胆总管结石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两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柱状大水囊扩张术对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较大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价值。方法对21例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且胆总管结石直径较大的患者先行EST,切开3~6mm,用直径10mm的球囊扩张,再根据胆总管直径以及结石大小分别应用直径16~20mm的柱状水囊扩张器行乳头扩张,随后予以取石网篮和(或)取石气囊将结石完整取出。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次操作取出结石,均未使用碎石器碎石。取出结石直径1.3~2.0cm,平均1.6cm,单发结石患者15例,2枚结石患者4例,3枚结石患者2例。2例患者术后并发轻型急性胰腺炎,2例术后有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但均低于正常值上限3倍;未发生穿孔、明显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且胆总管结石较大的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柱状大水囊扩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指导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工人医院肝胆外科2002-01/2007-01共收治的52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法、是否存在十二指肠憩室等8种可能影响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术后3、5、10年的累积结石复发率别为6.5%,9.5%和15.1%.患者的性别、年龄、胆总管结石数目以及是否存在胆囊结石4种因素对胆总管结石手术后复发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罹患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患者术后再次发生胆总管结石的风险比是无憩室患者的1.37倍(95%CI:1.02-4.04,P0.05);胆总管直径≥15 mm的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风险比是15 mm患者的2.16倍(95%CI:1.12-5.08,P0.01);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的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风险比是接受传统手术患者的2.20倍(95%CI:1.13-6.87,P0.05).结论:罹患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或者胆总管扩张或者接受过EST治疗的患者,再次复发胆总管结石的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发生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时,乳头的位置、走向往往也发生改变,此类患者行ERCP常常操作困难,且易发生并发症.十二指肠乳头位于憩室下缘且乳头内陷的患者行ERCP尤其困难,我们创新性使用了乳头外翻插管法,提高了ERCP成功率,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我科2005年6月至2012年1月行ERCP的患者中,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管、胰腺疾病发生率为15.08% (281/1864).其中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憩室口下缘伴有乳头内陷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61岁;ERCP检查前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2例,胆管扩张6例,其中合并胆管炎15例,急性胰腺炎2例.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关系密切。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12月共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891例,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56例,发现率为6.3%。我们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及其与胆胰疾病的关系进行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56例,男性41例,女性15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54.1岁,>50岁者44例(78.6%)。56例憩室中并发胆总管结石者32例(57.1%),急性胰腺炎15例(26.8%),其中10例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无结石胆系感染6例(10.7%),胆管癌2例(3.6%),胰头癌3例(5.5%),胆胰正常者8例(14.3%)。总胆胰疾病合并率为85.7%(48…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58例ERCP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以及对诊疗性ERC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ERCP的诊疗结果,了解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管疾病的关系及对诊疗性ERCP的影响。结果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58例,发现率22.39%,其中63.79%合并有胆管结石,ERCP造影成功率98.28%,93.10%胆管显影,74.14%进行了治疗性ERCP。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易合并胆管结石,在诊疗性ERCP中只要术者耐心、细心、小心,即使是治疗性ERCP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在胆总管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的878例患者,其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者128例(憩室组),未发现憩室者750例(非憩室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年龄、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ERCP检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128例,占14.58%。憩室组平均年龄64.8岁,明显高于非憩室组54.2岁(P<0.01)。憩室组胆总管结石检出率为66.4%,非憩室组为41.3%(P<0.001)。憩室组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为24.7%,非憩室组为11.9%(P<0.01)。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患者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复发率显著增高,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是胆总管结石形成的病因之一,也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行ERCP治疗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3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ERCP治疗后,取石成功率和取净率均为100%,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抗感染治疗时间方面均较显著。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括约肌功能障碍(SOD)病史(OR=1.318,95%CI=1.114~4.926)、胰管显影(OR=1.101,95%CI=1.022~2.731)和插管时间>60 min(OR=1.026,95%CI=1.016~3.769)为影响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胰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胆道结石病史(OR=1.249,95%CI=1.105~3.621)、胆道中高位梗阻(OR=1.412,95%CI=1.263~4.788)和胆管治疗史(OR=1.281,95%CI=1.051~2.871)为影响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主要为SOD病史、胰管显影、插管时间、胆道中高位梗阻、胆道结石病史和胆管治疗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的影响。方法 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PAD患者101例(憩室内乳头37例,非憩室内乳头64例)和胆总管结石患者174例。所有患者在ERCP下插管、取石治疗。结果 憩室组和非憩室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5.1%和98.4%,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1.1%和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憩室组与非憩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8%和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憩室内乳头组插管成功率为86.5%,取石成功率为81.1%,均显著低于非憩室内乳头组的100.0%和96.9%(P<0.05);术后,憩室内乳头组与非憩室内乳头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3%和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会对ERCP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憩室内乳头会增加插管难度,降低取石成功率,需要医生提高手术技巧,才能获得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乳头气囊扩张(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对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1/2016-01于天津南开医院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经ERCP下EST取石术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limite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EST)联合EPBD,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进行随访,绘制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应用Cox回归模型探究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石最大直径(t=-1.055,P=0.294)、多发结石比例(χ~2=0.644,P=0.422)、胆管最大直径(t=-0.820,P=0.414)以及取石总成功率(94.0%和100.0%,χ~2=1.375,P=0.241)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的1次取石成功率分别为84.0%和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对照组和实验组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02%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P=0.036).对取石成功的97例患者进行随访,共发生结石复发11例,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02%和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27,P=0.087),Log-rank显示,实验组的胆结石复发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HR=0.285,95%CI:0.095-0.888,P=0.04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多次内镜操作、胆总管成角≤145o和EST是ERC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EPBD联合L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次成功率和安全性较高,结石远期复发风险较低;多次内镜操作、胆总管成角≤145o是ERC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球囊扩张术(ESBD)处理巨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19年7月8日的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同时检索相关会议论文等,纳入ESBD vs EST治疗巨大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共计1926例患者,其中ESBD组973例,EST组9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SBD组和EST组结石清除率[比值比(OR)=1.53,95%可信区间(95%CI):1.03~2.29,P=0.04]、一次清除率(OR=1.77,95%CI:1.06~2.93,P=0.03)、机械碎石率(OR=0.40,95%CI:0.25~0.63,P<0.0001)、出血率(OR=0.23,95%CI:0.11~0.50,P<0.001)、胆管炎发生率(OR=0.31,95%CI:0.12~0.78,P=0.01)、早期并发症(OR=0.59,95%CI:0.42~0.84,P=0.003)、手术时间(MD=-8.89,95%CI:-17.56^-0.22,P=0.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穿孔(OR=0.27,95%CI:0.05~1.30,P=0.10)、内镜后胰腺炎(OR=1.03,95%CI:0.66~1.61,P=0.91)方面二者结果相似。结论在内镜下处理巨大胆总管结石中,ESBD在结石清除率、机械碎石率、出血率、胆管炎发生率、手术时间方面比EST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常发生于老年人,且易并发胆总管结石口,在内镜诊治过程中,应用镇静麻醉药物,甚至在麻醉状态下操作,对患者、操作者及疾病的诊治均有益处。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04年7月为32例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给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注射,在患者清醒镇静下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头旁憩室对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胰管结石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胰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病例,其中无乳头旁憩室的胰管结石患者148例为对照组,46例合并乳头旁憩室为试验组;比较两组ERCP插管成功率、EST胰管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ERCP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13%vs 89.19%,P0.05),试验组EST取石成功率明显降低(90.24%vs 97.73%,P0.05),试验组EST术后创面出血显著增多(13.04%vs 8.78%,P0.01),术后胰腺炎及结石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旁憩室对EST治疗胰管结石有一定影响;EST仍是治疗乳头旁憩室胰管结石的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临床重要性源于与胆道结石的密切关系,但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道结石发生及复发的关系结论不一致。就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流行病学、分型、发病机制和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道结石发生及复发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道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ENBD)在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石后的作用。[方法]对160例胆总管结石EST切开取石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80例为EST取石术后未放置鼻胆管作为对照组,另80例放置鼻胆管为治疗组,观察2组病例EST取石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并发症2例(1例术后出血、1例鼻胆管脱落),发生率2.5%(2/80),26例伴有黄疸,术后2~4 d消退;对照组并发症12例(8例胰腺炎、2例术后出血、1例胆道感染、1例黄疸加重),发生率15.0%(12/80),23例伴有黄疸,术后3~7 d消退。[结论]胆总管结石EST取石后采用ENBD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黄疸消退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