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移植科接受肝移植手术的219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前是否接受过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肝移植术前是否发生胆管炎以及肝移植术中肠袢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间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结果 219例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总体发生率为23.29%。Kasai手术组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高于非Kasai手术组(30.70%vs 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6,P=0.007)。而Kasai手术组患儿中,术前胆管炎组与术前非胆管炎组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组间比较(28.57%vs 3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5,P=0.628);肠袢保留组与肠袢重建组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组间比较(31.43%vs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11)。在Kasai术后存在胆管炎的患儿中,原肠袢组与新肠袢组肝移植术后胆管炎发生率组间比较(33.33%vs 2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9,P=0.447)。结论对于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的顽固性胆管炎,肝移植手术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较为常见,但基本可以治愈。保证胆肠吻合的输入端肠袢长度足够,可有效控制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患儿Kasai手术后频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因BA行Kasai手术后合并胆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 根据患儿6个月内胆管炎发作次数是否≥3次分为频发胆管炎组和偶发胆管炎组, 比较两组性别分布、术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术前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行Kasai手术年龄、肝纤维化分级、术前及术后2周肝功能指标和早期胆管炎发生情况, 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频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 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黄疸清除(jaundice clearance, JC)率及自体肝生存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例因BA行Kasai手术后发生胆管炎患儿, 其中频发胆管炎组20例, 偶发胆管炎组40例, 两组患儿性别、术前BMI指数、术前CMV感染、Kasai手术年龄和肝纤维化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胆管炎组术前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偶发胆管炎组(Z=-2.070, P<0.05)。两组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Kasai术后肝内胆管囊性扩张(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s,IBC)的形成特点及病理学表现,探索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Kasai术后行肝移植手术的BA患儿179例(男75例,女104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用以判断是否存在IBC,其中36例CT检查结果提示存在肝内胆管扩张,作为IBC(+)组,143例未检测到肝内胆管扩张,作为IBC(-)组,比较两组的自体肝生存状况及肝功能指标。同时收集到上述患儿中50例患儿的肝移植时的病肝组织,其中IBC(+)组18例,IBC(-)组32例,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胆管增生程度、淤胆以及胆管板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①IBC(+)组女患儿有27例,占75.0%(27/36),IBC(-)组女患儿有77例,占53.8%(77/143),两组中女患儿占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患儿在行Kasai术时的日龄及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BC(+)组患儿的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明显高于IBC(-)组患儿的9.0个月。Log-Rank检测发现,IBC(+)组术后自体肝生存状况优于IBC(-)组患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③肝功能的比较结果发现IBC(+)组除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外,均低于IBC(-)组患儿,其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结合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水平在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BC(+)组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胆管增生程度及胆管板畸形发生率均较IBC(-)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BC(+)组淤胆程度明显低于I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BA患儿Kasai术后发生IBC可能是肝脏代偿的积极表现,短期内不会导致胆汁淤积的加重,相反扩张的胆管可以减轻胆汁淤积的程度,改善肝功能及病理分级,从而延长自体肝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肝门肠吻合术(Kasai手术)治疗胆道闭锁的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集中收治并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进行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进行Kasai手术的126例有112例(89.7%)获得完整随访.术后有70例黄疸清除,总黄疸清除率为62.5%,黄疸清除率在手术年龄≤60 d、60~90 d(包含90d)、90~120 d、>120 d组分别为72.0%、80.5%、60.0%和1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管炎发生率为30.4%(34/112),黄疸清除组(15例)的胆管炎发生率(21.4%)低于未清除组(19例,4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8例(60.7%)出现持续肝纤维化,在各因素中分组中手术年龄>90 d、黄疸未清除和胆管炎发作的病例,出现持续肝纤维化的比率较高(分别为93.5%,100%和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年和2年自体肝生存率分别为64.9%和61.8%.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患儿手术年龄、术后黄疸消退与否、胆管炎发作与否以及肝纤维化活动情况是影响自体肝生存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术后黄疸清除和胆管炎发作与否以及自体肝生存时间是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评价指标,手术年龄≤90d,术后黄疸清除和较少的胆管炎发作有利于术后自体肝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Kasai术后肝内囊肿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1月间天津市儿童医院外科Kasai手术后及准备行肝移植1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Kasai手术年龄、术后的黄疸清除、胆管炎发作情况、术后肝功能、术后影像学检查、自体肝生存时间。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资料使用中位数、第25和第75百分位数表示,采用非参数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M生存分析。结果共收集124例患儿资料,其中男52例,女72例。Kasai手术日龄为11~158d(中位日龄:60.5d),自体肝生存时间为2.2~125.5个月(中位自体肝生存时间10.7个月)。术后形成肝内囊肿的患儿46例(37%)。Kasai术后女孩更易形成肝内囊肿(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囊肿患儿的频发胆管炎、早期胆管炎的发生率高于无囊肿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囊肿患儿相对于无囊肿患儿的自体肝生存率明显下降,但不同类型囊肿患儿在术后肝功能及自体肝生存时间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asai术后肝内囊肿形成与术后早期、频发胆管炎密切相关并且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胆道闭锁是婴儿期最严重的肝胆系统疾病之一。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是治疗胆道闭锁的主要手段,但术后自体肝长期生存效果不佳,大部分患儿需要通过肝移植来挽救生命。肝纤维化是影响胆道闭锁患儿自体肝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的调控。Kasai手术后胆汁引流不畅、胆管炎发作都会导致肝纤维化进展,进而发生肝硬化。在完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通畅引流胆汁及控制胆管炎的同时,还应积极应对患儿肝纤维化的持续进展,以期达到自体肝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近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本院行Kasai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52例胆道闭锁患儿,男68例,女84例,手术时的中位日龄为75 d(31~528 d),平均(82.36±45.17)d,定期门诊复诊并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11±16.11)个月(2~62个月),对其诊疗过程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对黄疸消退情况、生存率及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 regression分析及x2检验.结果 Kasai术后黄疸消退率为50%(74/149),Ⅰ、Ⅱ、Ⅲ型患儿的黄疸消退率分别为67%、67%、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60 d、60~≤90d、91~120 d手术组患儿的黄疸消退率分别为54%、53%、46%,≥120 d手术组患儿的黄疸消退率明显降低(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胆管炎发生率57%(85/149),有无胆管炎发作的黄疸消退率分别为3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Kasai术后2、4年的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56%、49%,有胆管炎组和无胆管炎组的2年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4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Kasai手术是目前我国治疗胆道闭锁的首要方法,手术年龄和分型与Kasai术后的近中期效果无明显相关,胆管炎是影响Kasai术后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 Kasai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我省BA的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行腹腔镜探查、胆道造影确诊胆道闭锁后行Kasai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91例患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亚组患儿自体肝存活率.各亚组之间自体肝存活率的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全组患儿6个月、1年、2年的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76.9%(70/91)、48.3%(44/91)、36.3%(33/91).按手术日龄将患儿分为:<60 d(34例)、60~90(含60)d(47例)、90~120(含90)d(8例)和≥120 d(2例)组,各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55.8%(19/34)、44.7%(21/47)、12.5%(1/8)和0(P=0.047).男、女童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36.4%(16/44)和46.8%(2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有胆管炎发作组(67例)与无胆管炎发作组(24例)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31.3%(21/67)和62.5%(15/24)(P=0.011);黄疸消退明显组(61例)和黄疸消退不明显组(30例)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50.8%(31/61)和23.3% (7/30) (P=0.012);肝功能恢复良好组(53例)和肝功能恢复较差组(38例)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56.6%(30/53)和21.1%(8/38)(P=0.01);Ⅰ型、Ⅱ型、Ⅲ型闭锁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77.8%(7/9)、66.7%(4/6)和31.6%(24/76)(P=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日龄、有无胆管炎发作、黄疸消退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及胆道闭锁分型为影响Kasai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手术日龄、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情况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提高民众对胆道闭锁的认知水平,加强术后随访评估,对提高胆道闭锁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在胆道闭锁(BA)肝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Kasai术治疗的BA患儿46例、胆总管囊肿患儿30例和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17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中HSP 70蛋白表达,利用天狼星红-饱和苦味酸染色液检测BA患儿肝组织纤维化,双重染色法检测BA患儿不同纤维化肝组织中HSP 70蛋白表达,所有BA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结果 BA、胆总管囊肿以及静脉海绵样变患儿三组,HSP 70蛋白高表达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P=0.018),以BA组的HSP 70蛋白高表达比例为最高。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强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861,P0.001);46例BA患儿中,死亡15例,生存分析显示,轻度BA患儿术后生存率82.4%,中位生存时间(34.6±2.3)月;中重度患儿术后生存率58.6%,中位生存时间(25.5±2.8)月;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生存函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P=0.012)。BA患儿中,HSP 70蛋白低表达者的生存率85.0%,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4.0±2.6)月,HSP70蛋白高表达者生存率53.8%,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8.3±2.2)月;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生存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29)。结论 BA患儿肝组织中HSP70蛋白呈高表达,且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推测其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进程,HSP70表达上调往往预示患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透明质酸(HA)与胆道闭锁(BA)患儿术后肝损害、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Kasai术术后BA患儿为BA组(n=35),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n=10).BA组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黄疸组(n=11)和无黄疸组(n=24),根据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情况分为门静脉高压(PH)组(n=27)和非PH组(n=8).应用自动生化仪检测2组肝功能,采用ELISA检测2组血清Gal-3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血清HA水平.结果 BA组肝损害、肝纤维化程度较健康对照组重,血清Gal-3、HA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a<0.05);黄疸组肝损害、肝纤维化程度较无黄疸组重,血清Gal-3、HA水平均较无黄疸组显著升高(Pa<0.05);无黄疸组血清Gal-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PH组血清Gal-3水平较非PH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Gal-3水平与总胆红素、ALT、γ-谷氨酸转肽酶水平呈正相关(Pa<0.05),与HA水平亦星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Gal-3水平与BA术后患儿肝损害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BA术后判断患儿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胆道闭锁术后早期胆管炎发作的风险因素. 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采用统一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方式为标准Kasai手术或肝管空肠吻合术,术中胆支引流肠襻45 cm,术后使用激素、抗菌素和利胆药物.将病例以手术年龄、术后黄疸清除效果、Ohi分型和肝纤维化病理分级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早期胆管炎发作的原因. 结果 共有139例BA患儿进行手术,124例获得随访.术后35例早期胆管炎发作,发生率为28.3%.术后黄疸完全清除率早期胆管炎发作组低于未发作组(28.2%∶71.8%,P=0.004),术后1年、2年自体肝生存率早期胆管炎发作组低于未发作组(分别为44.5%±8.5%∶86.5%±3.6%,44.5%±8.5%∶76.3%±4.5%,P=0.003).Logistic分析显示黄疸清除速度(P=0.000),肝纤维化病理分级(P =0.029)和Ohi分型基本型(P =0.042)影响早期胆管炎发作而与手术年龄(P=0.579),Ohi分型亚型(P=0.511)和肝外胆管详细分型(P =0.224)无关.结论 良好的肝门部病变类型,术后较好的胆汁引流和较轻的肝纤维化有利于减少胆道闭锁术后早期胆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02例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以加强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山西省儿童医院行Kasai手术并统一术后治疗方案的102例胆道闭锁患儿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Kasai术后胆管炎发作的时间、次数及频率,术后是否遵嘱服药、治疗情况及疗效等,分析胆管炎与自体肝存活率、黄疸消退率及肝功能恢复等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术后未发生胆管炎组及胆管炎发作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65.5%和41.1%(P=0.030)。早期胆管炎发作组和晚期胆管炎发作组其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22.2%和52.2%(P=0.013)。早期胆管炎发作组和晚期胆管炎发作组的黄疸消退率分别为33.3%和67.4%(P=0.007)。早期胆管炎发作组和晚期胆管炎发作组的肝功恢复良好率为44.4%和73.9%(P=0.023)。频发胆管炎组与偶发胆管炎组的2年自体肝生存率分别为19.4%和57.1%(P=0.002),频发胆管炎组和偶发胆管炎组的黄疸消退率分别为38.7%和66.7%(P=0.001),频发胆管炎组和偶发胆管炎组的肝功能恢复良好率分别为45.2%和76.2%(P=0.008)。结论胆管炎尤其早期、频发胆管炎影响自体肝存活率、黄疸消退率及肝功能恢复,最终影响胆道闭锁预后。提高医患双方对胆道闭锁术后胆管炎的认识,加强对胆管炎的防治,对提高胆道闭锁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一种以肝外胆管炎症及肝纤维化导致胆汁淤积,进行性胆汁性肝硬化为特征的疾病,约50%的患儿需行肝移植手术。本病的发病率在台湾地区和日本约为1∶5000~10000~([1]),在欧美地区发病率约为1∶15000~20000~([2])。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胆道闭锁患儿将最终死于肝硬化和肝衰竭,其病程约2年~([3])。Chardot C等研究表明,在患儿生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以后行Kasai手术,术后20年自体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肝脏硬度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预测胆道闭锁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行Kasai手术治疗的31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其中男童11例,女童20例。收集患儿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以及术后8周的LSM和血生化指标,并对术时肝脏病理进行肝纤维化分级。随访终点为发生死亡、肝移植或术后自体肝生存满5年。以术后5年是否自体肝生存分为5年自体肝生存组和5年非自体肝生存组,采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获得术后早期LSM预测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的截点值及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5年自体肝生存组16例(男童8例,女童8例),5年非自体肝生存组15例(男童3例,女童12例)。两组手术日龄、手术时肝脏病理分级、术前LSM、术后2周LSM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4周LSM分别为(11. 3±4. 3) k Pa和(19. 6±9. 7) k Pa,术后8周LSM分别为(14. 6±7. 7) k Pa和(38. 2±22. 3) k 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术后4周和术后8周用于预测5年自体肝生存的LSM截点值分别为13. 2 k Pa(ROC曲线下面积=0. 871,灵敏度=81. 8%,特异度=75. 0%)和21. 6 k Pa(ROC曲线下面积=0. 898,灵敏度=81. 8%,特异度=91. 7%)。结论 LSM可预测胆道闭锁Kasai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情况,术后4周LSM13. 2 k Pa和术后8周LSM21. 6 k Pa均预示5年自体肝生存的可能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促纤维化通路中TGF-β1、P-Smad3等通路蛋白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7月我们收治的胆管扩张症肝活检病例10例,为胆扩组;BA肝活检病例19例,为Kasai组;BA晚期肝移植患者自体肝活检病例11例,为移植组11例。进行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肝标本纤维化评价其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检测TGF-β1、Smad2-4、P-Smad2-3及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合BA肝纤维化病理分级标准探讨TGF-β1等通路蛋白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结果 HE及Masson:胆扩组偶见纤维细胞增生,Kasai组胶原纤维增生、桥接纤维化现象显著,移植组假小叶显著。免疫组化:①定性分析:胆扩组肝内Smad 2、Smad 4、PAI-1为阳性表达,其余为弱阳性;Kasai组TGF-β1等蛋白均在肝细胞胞质阳性表达,P-Smad 2、P-Smad 3、Smad4在胞核亦呈阳性表达;移植组患儿肝内TGF-β1等蛋白皆为弱阳性表达。②半定量分析:三组中Kasai组TGF-β1、Smad 3、P-Smad 3及PAI-1含量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着TGF-β1、Smad3、P-Smad3及PAI-1逐渐升高肝纤维化逐渐加重;PSmad3与PAI-1含量大小及变化幅度密切相关,促肝纤维化作用显著;Smad2、P-Smad2、Smad4组间无差异,在通路中连接相关蛋白。移植组TGF-β1等通路蛋白含量均少于Kasai组,随着肝硬化加重而逐渐减少。结论 BA肝内TGF-β1促纤维化通路中TGF-β1、Smad3显著促进肝纤维化,P-Smad3与肝纤维化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是婴儿特有的肝胆系统疾病, 肝门肠吻合术(Kasai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然而, Kasai术后持续进展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导致绝大多数患儿需要肝移植才能长期生存。因此, 如何改善Kasai手术的预后、推迟甚至避免肝移植的发生, 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回顾并总结Kasai术后辅助性治疗相关文献及最新研究进展, 期望为改善BA患儿预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Kasai手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行Kasai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03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辅助Kasai手术组(LP组)和开腹Kasai手术组(OP组)。通过术后12~30个月肝生化ALT和TBil中位数的秩和检验,比较两组Kasai术后中期肝功能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中期生存率;比较两组对二期自体肝移植手术及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 103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中,LP组55例,OP组48例;两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术前肝功能(TBil、ALT、AST)中位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两组肝功能(TBil,ALT)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Kasai术后LP组和OP组的自体肝生存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78.2%和75%,2年生存率分别为66.9%和55.8%,3年生存率分别为66.9%和55.8%。Kasai术后实施肝移植11例(LP组4例,OP组7例),1例移植术后死亡。结论胆道闭锁患儿实施腹腔镜Kasai手术与开放Kasai手术后中期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Kasai手术后自体肝生存(native liver survival,NLS)时间小于2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行Kasai手术的BA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后NLS时间是否小于2年分为死亡组(n=78)和生存组(n=46)。将BA分型、性别、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手术年龄、术后使用抗生素方案、术后使用激素方案、是否合并早期胆管炎及术后黄疸是否消退作为自变量,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前进法)筛选BA患者Kasai手术后NLS时间小于2年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24例BA患者,其中生存组46例,死亡组78例,2年NLS率为3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早期胆管炎及术后黄疸消退是影响BA患者术后2年NLS率的因素(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内黄疸未消退为BA患者Kasai手术后NLS时间小于2年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个月内黄疸未消退组患者NLS时间小于2年的风险是黄疸消退患者的5.65(95%CI:2.45~13.04)倍。结论BA患者Kasai手术后3个月内黄疸未消退是NLS时间小于2年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2(c-Jun N-terminal kinase,JNK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及CollagenⅢ在胆道闭锁(BA)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胆管扩张症肝活检病例10例,为胆扩组;BA肝活检病例15例,为BA组;BA晚期因肝功能衰竭而行肝移植患者自体肝活检10例,为肝移植组。采用HE染色观察并评价肝标本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JNK2、TIMP-1及CollagenⅢ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肝组织中JNK2、TIMP-1及CollagenⅢ基因表达情况。结果①HE染色:胆扩组偶可见少许纤维细胞增生;BA组汇管区增宽,纤维组织增生、桥接纤维化现象普遍,可见假小叶形成;肝移植组汇管区明显增宽,纤维组织增生较重,广泛桥接纤维组织形成,假小叶显著。②免疫组化:胆扩组JNK2、TIMP-1及CollagenⅢ表达为弱阳性,BA组及肝移植组JNK2、TIMP-1及CollagenⅢ蛋白均在肝细胞、汇管区胆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胞质中阳性表达。(3)半定量分析:三组JNK2(0.122±0.008、0.182±0.017和0.198±0.033),TIMP-1(0.123±0.009、0.185±0.012和0.201±0.017)和CollagenⅢ(0.126±0.012、0.194±0.008和0.208±0.033)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中,BA组及肝移植组JNK2、TIMP-1及CollagenⅢ表达明显高于胆扩组(P0.05);肝移植组JNK2、TIMP-1及CollagenⅢ蛋白含量与B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qRT-PCR:三组JNK2、TIMP-1和CollagenⅢ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21(0.17)vs 1.395(1.22)vs 1.095(1.21),H=17.686,P=0.003;0.439(0.31)vs 1.404(0.85)vs 1.571(0.66),H=20.648,P=0.000;0.917(0.09)vs 1.802(1.35)vs 1.957(1.30),H=15.555,P=0.007),BA组及肝移植组肝内JNK2、TIMP-1及CollagenⅢmRNA表达含量比胆扩组高(P值均小于0.017)。结论JNK2、TIMP-1及CollagenⅢ在BA患儿随着肝纤维化加重而表达升高,表明其可能参与并促进BA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Kasai肝门肠吻合术中个体化短Roux空肠袢对Ⅲ型胆道闭锁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Kasai手术的166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胆道重建Roux空肠袢长度分为两组,91例按常规采用30~40 cm长的Roux空肠袢,为长袢组;75例依据脐与肝门距离个体化选择Roux空肠袢长度,为短袢组。术后均采取电话及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5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腹部彩超、实验室检查及上消化道造影等。结果短袢组Roux支平均长度(17.42±3.91)cm,长袢组Roux支平均长度(32.87±3.91)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2,P=0.00)。两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及引流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长袢组术后6个月黄疸引流率为68.1%(62/91),短袢组为73.3%(5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47)。短袢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胆漏、肠梗阻、吻合口狭窄、上消化道出血等)较长袢组低(5.3%vs 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9)。随访期间,短袢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19/75,25.3%)较长袢组(29/91,31.9%)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3,P=0.085)。两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术后自体肝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P=0.42)。结论与传统的长Roux空肠袢相比,Kasai肝门肠吻合术中采用个体化的短Roux空肠袢进行胆道重建,同样能有效抗反流和降低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且能节约小肠组织,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