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邴嫄  朱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19):1641-1642
ICU是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标志之一.ICU护士应经严格的挑选和专业培训,本文总结我科在挑选和培训新护士上的近20年的工作经验.在新护士的选择上,重视其能力的选择,主要包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随机应变的能力、非语言交流能力、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等,从而评定其是否适合ICU工作.通过培训,使新护士在最短时期能适应ICU的快节奏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ICU护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新护士夜班上岗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PDCA引入ICU新护士夜班上岗能力培训中,保证培训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结果]提高了ICU新护士夜班上岗能力.[结论]应用PDCA进行培训,能明显提高新护士夜班上岗能力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ICU新护士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需求情况,为制定符合ICU新护士岗位需求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省19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34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培训内容需求及培训方式需求。结果:ICU新护士培训内容需求总分为(208. 62±19. 28)分,4个维度均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特质维度(4. 59±0. 47)分、技术维度(4. 43±0. 54)分、知识维度(4. 39±0. 41)分、能力维度(4. 30±0. 50)分;培训需求方式因培训内容不同而各有侧重,呈现多样化。结论:ICU新护士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内容培训需求较高,尤其是特质维度。理想的ICU新护士培训方案应基于其岗位胜任力要求和培训需求,并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保证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科护理能力.方法 将病例讨论应用于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组织床边护理查房、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典型病例示教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结果 病例讨论教学能充分调动被培训者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结论 将病例讨论引入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有利于专科护理能力的提高,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粤港联合专科护士培训对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至2009年参加粤港联合专科护士培训的ICU护士95人作为实验组,未参加该培训的ICU护士88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培训前及培训10个月后2次问卷评价的方式收集资料,比较培训前后2组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得分的变化.结果 培训前后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总分、理论模块得分、技能模块得分以及部分条目得分提升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粤港联合专科护士培训可显著提高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对重症患者护理的能力以及掌握和运用专科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培训方式对提高ICU新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在新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严格按照PDCA循环法培训。结果:新护士通过规范培训能适应ICU的工作,新护士急救技能、应变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使新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提高了新护士的应急能力,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贯彻落实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寻求一种适合ICU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法,提高新入职护士在ICU轮转期间岗位胜任能力。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新入职并在本科规范化培训的221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114人,对照组107人,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式进行带教,观察组根据《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要求,结合ICU专科特点制定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比较2种带教方式的效果及护士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对2种带教方法进行比较,观察组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工作统筹能力、学习兴趣和临床带教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ICU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能使其临床护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值得在新入职护士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解ICU护士经过ICU专科培训后的情况.方法 调查经过培训后的ICU专科护士共291例.结果 ICU护士经过专科培训后,对ICU职业认识程度、临床能力、临床教学与指导能力、专业技术与科研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通过系统的对ICU护士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的培训,使ICU专科护士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临床教学与科研,使ICU的整体护理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反思提示卡在ICU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接受培训的29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翻译并修订反思提示卡,指导护士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反思提示卡书写工作日志,从临床学习思维、临床环境、临床行为进行反思并记录1周新学习的临床知识.结果 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新入职护士多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ICU新入职护士进行多元化计划性培训及导师专人一对一带教,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培训内容包括ICU基础知识、专科理论及操作规范、ICU感染预防及消毒隔离、ICU护理管理、ICU护理安全、ICU护患沟通、ICU专科仪器使用及保养。结果:通过多元化培训,逐步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专业实践能力水平及人文关怀能力水平。结论:多元化培训对ICU新入职护士树立高尚的职业认同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培训需求,提出ICU护士培训对策,为各项培训工作的进行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择选本院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设问卷调查方法,从一般资料、ICU培训现状、专业综合能力需求、以及专科技能需求程度4个方面,调查ICU护士培训需求。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ICU护士普遍缺少系统的培训,进入ICU后培训也存在不完善、缺少层次等问题。ICU护士的培训需求主要集中在综合能力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两个方面,同时工作年限不同的ICU护士在培训需求方面存在不同的表现。结论:目前ICU护士培训仍存在不完善的问题,需根据ICU护士培训需求,重点围绕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培训等内容进行完善,以建立系统的ICU护理培训体系,综合提高ICU护士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护士培训制在ICU新入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ICU新入科护士63名,随机分为对照组31名和观察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方法培训,观察组采用住院护士培训制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护士的专科理论考试成绩、专科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医师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护士培训制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ICU新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提升ICU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tensive care units,ICU)护士专业技能培训需求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以人为本的分层次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ICU护士专业技能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133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护士专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ICU护士专业技能培训需求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为[(4.39±0.72)分],其中"掌握并运用ICU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需求水平最高。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CU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自评工作胜任情况、接受培训意愿是影响ICU护士专业技能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不同层次护士的最高培训需求不同。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当重视和加强对ICU护士专业技能的培训,内容上重点关注ICU专业技术及护士的自我发展规划;同时护理管理者应结合ICU护士的层次、能力和意愿,制定系统全面的、以人为本的、具有针对性的、与能级对应的分层次培训,以满足不同层次护士的培训需求,减轻护士的培训压力。  相似文献   

14.
万娜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3):1845-184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我科轮转的32名规范化培训护士,将PDCA循环管理法引入培训工作中,通过计划( Plan)、实施( Do)、检查( Check)、处理( Action)的具体方法的实施,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32名采用 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培训的新护士,在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自我能力评价方面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 循环管理法应用于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有效地提高了新护士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工作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六维度(6-D)量表在新进ICU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我院2013年新进的41名ICU护士作为研究组对象。所有护士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基于新护士护理能力的院科两级规范化培训,对于通过考核的护士准入独立上岗。在培训前以及培训3个月后发放6-D量表,采用自评以及ICU护士长的他评,观察ICU新进护士护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培训后,ICU新进护士6-D量表总评分为(142.32±19.90)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单项得分中,培训后领导能力、危重患者监护、教学与合作、计划评估以及沟通交流等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护理能力6个维度的自评以及他评得分显示,新进ICU护士在领导能力、危重患者监护、教学与合作、计划评估沟通交流、专业维度以及总分的自评分均明显高于ICU护士长的他评得分(P0.05)。结论:采用6-D量表能够对ICU新进护士的培训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提示ICU护士上岗前通过3个月的院科两级规范化培训,能够迅速帮助其适应临床工作,提高自身的护理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从而提高培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北京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经北京市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在ICU持证上岗1年以上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在接受培训后专业理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方面的改变。结果培训后,ICU专科护士在职业认知、临床实践、教学示教、科研意识改善方面均提高。不同工作年限的ICU护士,培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专科护士在专业会诊与咨询方面能力较弱。结论统一的ICU专科培训提高了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保证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科护理能力。方法将病例讨论应用于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组织床边护理查房、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典型病例示教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结果病例讨论教学能充分调动被培训者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结论将病例讨论引入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有利于专科护理能力的提高,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徐洁慧 《上海护理》2011,11(6):9-11
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员对专业培训的需求,为合理设置ICU护士专科培训及继续教育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上海某3级甲等医院ICU护士130名,内容包括综合专业能力培训需求、ICU护士培训现状等。结果 ICU护士进入ICU工作前缺乏相对培训;进入ICU后培训不系统、无层次;ICU护士对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需求较高;不同工作年限的ICU护士对培训需求的程度不同。结论为提高ICU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能力与操作技能,开展高质量、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培训尤为重要,需要尽快建立ICU护士规范的培训体系,有助于推动医院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专科护士有效的临床培训考核方法.[方法]对49名ICU护士专科培训前后采用理论考核、专科技能考核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对培训前后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与未培训的ICU专科护士进行综合技能比较.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理论考核成绩占35%、专科技能考核成绩占35%、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占30%(包括工作能力、教学能力、专业经验).[结果]ICU专科护士培训前后理论考核、专科技能考核与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U专科护士培训考核后与未培训的ICU专科护士综合技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CU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前后实施综合技能考核,使临床培养ICU专科护士有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临床教学,提高了临床指导老师的责任心和教学能力,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及综合技术水平,提高了同行对ICU专科护士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院几年来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运转情况,我们制定了ICU新入科护士规范化培训.2009年至2010年通过ICU新入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共15名,合格率为100%.将我科ICU新入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