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观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相应”是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命题,《内经》一书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人与天地相应也”,从而形成了“天人相应”自然观。笔者将《内经》与《春秋繁露》两书中有关内容作一比较分析,其结果表明:“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观基本涵义相同,与先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两书在运用该观点时,对“天”和“人”的认识却有本质的区别。《内经》的“天人相应”观着重从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角度研究和论证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的关系,其“天”专指自然界;“人”则指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生理反应。而《春秋繁露》的“天人合一”观着重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人事活动与“天”——神的关系,扩大了“天”的内容。因此,从哲学角度说两者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点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金匮要略》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这些论  相似文献   

3.
<正> 祖国医学认为,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灵枢·岁露篇》:“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指出人体阳气的运行、盛衰与太阳的举落相应,阴血的运行、盈亏与月亮的圆缺相应。《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进一步说明人体阳气和昼夜阴阳的运行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4.
1.小天地思想为主导的“唯象”学 “小天地”思想,是在“天人相应”观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其核心是人与天地相应。因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自然界的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机制也不例外。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适应自然,直至把握自然。  相似文献   

5.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是中医认识人体,认识疾病,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论。红细胞免疫是指红细胞亦具有同白细胞系统类似的免疫防御功能。1982年自Siegel等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概念至今,不少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理论与临床上的丰富资料,还发现红细胞免疫也存在着昼夜节律变化,并与中医“天人相应”学说似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探讨如下。1 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基本思想所谓“天人相应”,“天”是自然界的代称,古人早就认识到自然的天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如二千多年前,荀子著名的《天问》开篇即有“天行有常,不  相似文献   

6.
<正>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刺志,志者,记也,在针刺时当记不忘。本文专论“虚实之要”,从常、变两方面阐述虚实情况。对气与形,血与脉,饮食的多少与气的关系等,指出其相应者为常,不相应者为变,常则健,变则为病。虚实的概念,在“通评虚实论”中已明确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本文所指“虚实  相似文献   

7.
天人相应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在承认物质第一性的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应,人与整个自然界均是由气所构成的,天人一“气”是天人相应整体观的理论支点;人与天地万物又遵循共同的规律,称之为“道”,理解天人一“气”,天人同“道”,可以更好地领会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8.
《内经》从自然和社会两太方面来探究疾病的发生,不仅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更主张“上知天,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圣人之道也,上台于天,下台于地,中台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这就是说,《内经》将知天地人、合天地人,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分结构假说构建中药药性矢量结构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即相应的“组分结构”,而中药药性即为中药中复杂的组分结构作用于人体后的综合体现。中药中的成分/组分可表现相应的药性属性(寒、热、温、凉),组分与组分之间以及组分内部都存在着药性差异。药性相同的成分/组分,表现为相互增强;药性相反者,则相互抵消,即可以用“矢量”表示,中药药性也就是各成分/组分“药性矢量”的“矢量加和”。在结合中药药性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将“组分结构”假说和“中药药性矢量”相结合,拟构建中药“药性结构方程”模型,以阐述中药药性本质。中药“药性矢量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也将为中药配伍以及炮制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灵枢·岁露》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其与月之应者,在生理上《素问·八正神明论》认为:“月始生,则气血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对于发病的影响,当月满时,人体气血旺盛,虽遇贼风“其入不深”;而在月缺之时,人体气血相应虚少,则“病人也卒暴”。近年来医学界从不同角度探讨时间对人体的影响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11.
王宏伟 《开卷有益》2013,(12):26-27
“天人相应”是我国古典经学的一种哲学思想,系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如《灵枢·邪客》云:“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在自然界中,天地人_二者是相应的。《易经》并立天、地、人为三才,其基本涵义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统一与对应,天地人三者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本源。这一思想源于《易经·乾卦·文言》,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天人相应”的全息相关杜小林几千年来,“天人相应”这一世界观一直指导着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医疗实践,它着重表述人体“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之间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此,本文拟以全息相关理论阐述“天人相应”的科学意蕴。一、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重危患者病情变化是很难预料的,尤其是夜间,由于迷走神经的作用,机体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如感觉减退,血压下降,心率、呼吸相应减慢,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应急”与“应激”能力也相对差,所以重危患者多在夜间病情突然恶化而死亡,因此对重危患者夜间病情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经脉病候考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早见于《阴阳十一脉灸经》经脉病候中的“是动”病本为脉诊病候。《素问·厥论》所载两种脉厥病候也是不同医家对相应脉诊病候的总结。“所生”病则是古人对经脉体表循行部位病变及其相关内脏病症的归纳,随着经脉体表循行路线及其属络脏腑关系的改变,“所生”病也发生相应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阳明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正邪相争激剧,呈热势亢盛的反应阶段。《伤寒论》承《素问·热论》之六经,以其中的阳明来表征热病之阳亢热盛病候最为惬意。六经原以三阴三阳来说明自然界和人体气血之阴阳消长规律,热病时的病理演变过程也与六经相应合。“阳明”,是“两阳合明”的“二阳”,内外皆阳,表里皆热。当然,此时人体阳气损耗也最大。刘熙《释名》谓“阳”为:“扬也,气在外发扬也”,  相似文献   

16.
肖娴 《开卷有益》2003,(5):18-19
天人合一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天人相应”或“天人一体”。“天”指的是宇宙天地,也即大自然。中医学认为,人是宇宙间的万物之一,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休戚相关。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变化,如季节的更替、地域的差异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及人体,而人体对这些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这就叫天人相应。举例说:夏暑季节,天气炎热,自然界的阳气发泄,人体的气血亦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冬季天气寒冷,自然界的阳气收藏,人体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内,表现为皮肤致密,血管收缩,所以汗…  相似文献   

17.
陈黔  成诗黔  沈毅 《中国医院》2003,7(6):18-1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三基训练”也应相应地改革。本文总结工作经验,分析了“三基训练”的特征,提出了改革重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英语名词,有些具有与动词相同的词干,或词形与动词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这种名词,大多数有与相应动词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义和与其相应动词一致的搭配关系。这种名词,有人称为“动作名词”或“行为名词”(action nouns),或称为“名词化”(nominalization of verb,or nominalized form)。实际上,这种名词包括动词派  相似文献   

19.
肝炎的名称     
肝炎已往称之为“传染性肝炎”与“血清性肝炎”,亦或称之为“病毒性肝炎甲型”与“病毒性肝炎乙型”;澳大利亚抗原问世以后,则称其为“乙型肝炎抗原(HBAg),”与其相应的抗体,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综述左金丸和反左金方证相应动物模型建立的过程,提示方证研究思路要以“因证识药”、“因证论效”、“方证对应”、“方因证立”等理论指导,将辨证论治的中医药理论与药效学研究有机结合,使方药研究具有中医特色,为方证相应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