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振平 《山东医药》2011,51(31):72-7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机械通气,观察通气前及通气2、6h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比较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60例患者机械通气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机械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不仅可纠正患者缺氧状态,还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及促进患者康复;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通气水平。  相似文献   

2.
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LHF)是常见的临床急重症之一,传统的药物、氧疗等治疗疗效有限,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病情危重,抢救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既往出现ALHF时,常等到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加重时才使用机械通气治疗。随着对心衰病理生理的深入了解和机械通气血液动力学的研究,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ALHF中的作用正在被人们接受。此前,机械通气曾被认为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禁忌证。主要理由是:①机械通气增加胸腔内压,使静脉回流受阻,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36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采用无创面(鼻)罩正压通气(BiPAP),6例失败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全部病例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观察通气前、通气后20分钟、1个小时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及1小时血气分析。结果 36例中30例采用BiPAP治疗成功,有6例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也全部成功。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不仅见效快,且抢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在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1例患者 2 5次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发作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 ,治疗左心衰竭的有效率 96 % ,死亡 5例 (2 3.8% ) ,1例死于左心衰竭 ,4例死于其他原因 ;17例常规治疗的患者 ,死亡12例 (70 .6 % ) ,P <0 .0 1。结论 :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时 ,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李小鹰,邹淑芬,张进川,夏文俊,王士雯,黄宛高龄患者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常迅速合并呼吸衰竭。在抢救中,适时提供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自1990年以来收治的11例(15次)70岁以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第2组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第1组30例患者经BiPAP呼吸机治疗2小时后,多数患者明显好转,12例病人低氧血症不能纠正,最终行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治疗,9例病人死亡,死亡率为30.O%。第2组30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2小时后,各项观察指标显著好转,5例病人死亡,死亡率为16.7%。结论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是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7.
PEEP方式机械通气在治疗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压通气可使胸内压增高,不利于静脉血向心回流,使心排量下降,这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竭又必须行机械通气或行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左心衰竭的患者来讲,势必加重左心衰竭的病情,因此人们一直把正压通气作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禁忌症.近来我们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PEEP)成功地救治了6例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pH、PaO2、S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30例患者中26例病情好转,4例死亡。通气后患者的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肺部罗音明显减少。通气1h后呼吸频率由(34.2±7.3)次/min降至(22.1±4.3)次/min(P<0.05),心率由(118.7±16.4)次/min降至(88.6±12.5)次/min(P<0.05),平均动脉压由(95.5±6.4)mmHg降至(84.7±5.2)mmHg(P<0.05)。通气前及通气后1h查血气,SaO2由(76.3±8.6)%升高至(95.8±4.4)%(P<0.01),PaO2由(48.5±7.6)mmHg升高至(85.4±5.2)mmHg(P<0.01),pH、PaCO2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有效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时机械通气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  2 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予常规吸氧或高流量面罩吸氧及积极药物治疗同时 ,适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并观察记录 1~ 2小时后患者重要生理参数改变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3例 (92 % )患者病情迅速控制或好转 ,低氧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纠正。治疗后 1~ 2小时 ,血气分析PH、PaO2 、PaCO2 及SaO2 明显改善。分别为 [(7 12± 0 0 5 )vs(7 34± 0 0 2 ) ,P<0 0 0 1,(5 4 6± 13 1)vs(83 4± 2 0 9)mmHg,P <0 0 0 1,(95 5± 18 3)vs(5 6 2± 2 0 9)mmHg ,P <0 0 0 1,(6 5 5±3 1)vs(92 6± 5 7) % ,P± <0 0 0 1]。平均血压无明显改变 [(91 6± 2 1 0 )vs(92 5± 17 7)mmHg ,P >0 0 5 ],心率明显改善。 [(116± 18 6 )vs(10 2± 12 8)次 /分 ,P <0 0 0 1]。结论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在适当时机辅以机械通气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种有益手段  相似文献   

10.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琳  周艳珍 《山东医药》2006,46(13):39-40
将3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经面罩行无创机械通气(NIPPV),对照组经面罩行高浓度吸氧。结果治疗组通气2h后临床表现、动脉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经面罩行NI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起效快,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   总被引:119,自引:0,他引:119  
目的 探讨BiPAP鼻罩式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的疗效,适合的通气压力等具体方法,了解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35例各种病因所致严重左心衰竭患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 ST-D-20,ST-D-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以流量触发,压力支持,所以给吸气压8-15cm H2O,呼气压2-5cm H2O,氧浓度28-35%,患尽量闭口呼吸,对其中8例患插入Swan-Ganz漂浮热稀释导管,用HPMI166A型心电监护仪及配套血液动力学插件测定及计算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与35例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 BiPAP组经鼻罩式机械通气后所有患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呼吸困难开始缓解时间为10min-3h,对8例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患血液动力学监测显示,平均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下降,心指数无明显变化,心搏指数增加,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3.33%,结论 BiPAP鼻罩式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是治疗左心衰竭的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将4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给予高浓度面罩酒精吸氧、常规强心、利尿、扩管、镇静治疗;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监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小时动脉血气指标和心率、呼吸频率、射血分数、氧合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小时后,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动脉血气指标和心率、呼吸频率、射血分数、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起效迅速,能迅速纠正缺氧,改善心肺功能,减少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副反应少,可作为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发作导致的呼吸衰竭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及时提供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至关重要。我科2007—2008年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并严重低氧血症28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左心衰竭为内科的急重症之一,常合并严重的呼吸衰竭,氧合功能障碍,迅速有效地纠正缺氧,改善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并发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关键。本科2008年~2009年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应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同时,联用呼吸机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无创机械通气指在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的情况下进行的辅助通气.近年来研究和临床实验表明,无创机械通气是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有效方法,能明显纠正低氧血症,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9例,随机分为早期机械通气组(n=45)和常规机械通气组(n=45),观察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d病死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时间上(4.7±1.7hvs5.0±1.8h,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上,早期机械通气组显著低于常规机械通气组(15.6±4.5hvs33.1±13.4h,P<0.01);早期机械通气组第7天病死率也显著低于常规机械通气组(8.9%vs26.7%,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可降低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83例入选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病情好转率与病死率,并对未采用呼吸终末正压通气(PEEP)支持(Ⅰ组)和采用PEEP支持(Ⅱ组)的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h和24 h时两组pH值、PaO2、PaO2/FiO2均明显改善(P<0.05),并且Ⅱ组的PaO2/FiO2改善更显著(P<0.05);Ⅰ组和Ⅱ组病情好转率分别为52.7%和71.1%(两组比较P<0.05),病死率分别为47.3%和37.8%(两组比较P>0.05),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 及早提供机械通气并用PEEP支持治疗对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的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NPPV)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吸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呼吸机予以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选择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模式.观察NPPV组与常规治疗(RT)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pH、PaO2、PaCO2、SpO2)及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NPPV组患者在实施机械通气2h后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2 h后复查血气分析,结果 显示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3例患者终因心衰不能纠正而死亡.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相比,NPPV组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P均<0.05).两组病死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V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能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并肺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急性左心衰竭并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监测机械通气前、通气后1、6、12h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结果 56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1h低氧血症即得以纠正,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患者RR、HR、SaO2、pH、PaO2、PaCO2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能及时有效的缓解急性左心衰竭并肺水肿患者临床症状、通气及氧合,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并肺水肿的一种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无创机械通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敏  孙荣青  杜玉明 《山东医药》2009,49(31):87-88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和面罩吸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机械通气及面罩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pO2、PaO2及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变化。结果 机械通气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面罩吸氧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面罩吸氧组,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有助于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