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非 《云南医药》2011,(1):34-36
牙隐裂又称牙微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1],多发生在磨牙及双尖牙,常引起冷热刺激痛或咬合不适。因裂纹细小早期不易被发现,常延误了治疗时机;如不经过完善的综合治疗,或治疗措施不当,牙隐裂很可能会导致牙齿劈裂,  相似文献   

2.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是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其裂纹常渗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疼的原因之一,病情加重可导致牙髓炎、根尖周炎,最终导致牙折,甚至牙缺失。牙隐裂好发于上颌磨牙,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颌前磨牙。2004年4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65例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金属全冠直接修复活髓隐裂牙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隐裂又称为不全牙裂或牙微裂[1],是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裂纹常渗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牙隐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由于病变隐匿且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而易被忽略,后期可出现牙髓炎、  相似文献   

4.
<正>牙隐裂是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多见于磨牙。由于病变隐匿,常常不容易被发现,以至于延误治疗,最终导致牙齿结构破坏和咀嚼功能丧失。本研究选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之间的牙隐裂患者125例,通过对125例隐裂牙分析其发生隐裂的各种因素,进行分类及相对应的治疗,然后进行长达半年以上的随访,将数据做详细  相似文献   

5.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疾病,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临床上比较多见,由于牙隐裂早期裂纹细小,临床症状不明显又容易被忽略,较深的裂纹并伴有牙髓病变者对咬合功能影响较大,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因此牙隐裂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笔者对2003/2008年共80例隐裂牙进行临床治疗并随访1~3a,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詹颖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1):24-24,27
牙隐裂是牙科常见病症,该病早期并无明显不适症状,但病情持续发展,可引起牙髓炎。牙髓炎是导致牙缺失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引起一系列口腔疾病,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1]。目前,多采用根管并全冠修复治疗隐裂性牙髓炎,该方案治疗较为彻  相似文献   

7.
<正>牙隐裂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牙体硬组织疾病,主要由于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或外伤造成裂纹,常延伸到牙本质结构。早期症状不明显,偶有遇冷热刺激或定点咀嚼时引起牙痛。患者若不及时就诊,即可发生牙髓炎、根尖炎或牙劈裂,不仅影响牙齿的咀嚼功能,严重的还能造成牙体缺损,甚至导致患牙拔除[1]。因此,及早对牙隐裂进行正确的诊  相似文献   

8.
隐裂牙伴发牙髓炎19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隐裂常发于恒磨牙,以上颌磨牙最多见,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早期仅涉及釉质,逐渐深入贯穿釉质侵犯牙本质,最后累及牙髓而导致牙体折裂,2000年-2005年随机采取196例以可复性牙髓炎症状就诊的隐裂牙病例。  相似文献   

9.
高科央  桑国炜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86-3087
牙隐裂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具有隐匿性、渐进性和不可复性的特点,是继龋病和牙周病之后导致牙缺失的第三大因素。因此,对隐裂牙早期发现并进行综合治疗,恢复其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近年来我院接诊的93颗隐裂牙进行综合分析与治疗,并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观察分析,初步得出了采用临时树脂全冠修复可以有效防止隐裂纹加深,有利于保存患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牙体损伤,它是指牙面上细微而不易发现的深入牙本质的裂纹,常不易被发现,是引起牙痛的常见原因[1].本文对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间在本科就诊的110例牙隐裂行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治疗与修复的疗效。方法对148颗隐裂牙进行治疗与修复,并复查3年。结果148颗隐裂牙的治疗与修复的成功与改善率为91.9%,失败率8.1%,其中牙劈裂4颗,根尖周炎及牙槽脓肿8颗。结论牙隐裂因多种因素所致,一旦发现牙隐裂应及早治疗与修复是保存牙隐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治疗与修复的疗效。方法对148颗隐裂牙进行治疗与修复,并复查3年。结果148颗隐裂牙的治疗与修复的成功与改善率为91.9%,失败率8.1%,其中牙劈裂4颗,根尖周炎及牙槽脓肿8颗。结论牙隐裂因多种因素所致,一旦发现牙隐裂应及早治疗与修复是保存牙隐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牙隐裂,又称微裂,是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隐裂的深浅不同,产生的临床症状也不同。现将在临床上2903--2005年资料较完整的牙隐裂50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牙隐裂是指牙冠表面出现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此裂纹较小,不易被发现,常无明显临床表现[1]。若裂纹较深,深入牙体,则可通过裂纹侵入细菌,形成牙髓炎,此时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定点性咀嚼疼痛、遇冷热有刺激感以及牙髓炎的临床表现[2]。临床上可用探针检查隐裂或将棉花置于病变牙齿上,嘱患者咬合,若出现撕裂样疼痛,即存  相似文献   

15.
目标 探讨牙隐裂的治疗和疗效。方法 对75例病人共96颗后牙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并复查,最长观察时间1年。结果 96颗隐裂牙的治疗成功与有效率为91.66%,在失败病例中,急性牙髓炎4颗(4.17%),慢性根尖周炎3颗(3.13%),牙折裂1颗(1.04%)。结论 牙隐裂因多种因素所致,因此早期发现,综合治疗,定期复查是治疗的3个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冠修复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0颗确诊为隐裂牙的牙齿,按隐裂牙病变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组。A组:早期组,为牙隐裂而无牙髓症状者;治疗时,先行牙体预备,然后烤瓷全冠修复;B组:晚期组,为牙隐裂有牙髓症状者;治疗时先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之后进行烤瓷全冠修复治疗。分别在6个月、1年及2年随访一次。结果经全冠修复治疗的各期隐裂牙,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全冠修复治疗各期牙裂对延长患牙的使用寿命及患者咀嚼功能的提高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牙隐裂是一种非龋性的牙体疾病,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患者常常会感觉到牙痛,而导致牙痛的最主要原因是裂纹渗入到了牙本质。这种牙体的裂纹不容易被发现,所以经常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治疗而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造成牙齿隐裂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患者的128颗隐裂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牙隐裂的好发年龄为35~60岁,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好发牙位为上颌第一磨牙;合力因素是隐裂牙发生的重要因素,牙尖斜面是隐裂牙发生的易感因素,牙齿本身因素是隐裂牙发生的内在因素。结论及时发现隐裂牙,采取恰当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兴惠 《云南医药》2006,27(1):27-28
牙隐裂及折裂是临床上较多见的牙体病,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患牙丧失。磨牙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牙齿,其颌面面积较大,表面存在众多沟裂或一些先天性缺陷,创伤损坏机会常见。牙尖斜度大及创伤性殆力均可导致牙隐裂,尤以牙冠隐裂最多见。2000年~2003年间对96例磨牙隐裂及折裂进行治疗与修复,效果良好,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上牙隐裂也被称之为不完全裂,其发病部位在牙冠表面,主要为非生理性、细小的裂纹,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1])。因为患者发病早期的裂纹较小,所以诊断上具有较大的难度,很容易出现误诊与漏诊的现象,进而耽误患者的治疗,会引发根尖周炎以及牙髓炎等疾病,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劈裂的现象,患者最终必须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