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一种既能防止EHF病毒从口腔进入消化道、又能防止实验中形成气溶胶感染的实验攻毒方法进行了豚鼠胃肠道实验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共用动物29只,经抗 EHFV-McAb 检测,79%在肺组织中可检出 EHF 病毒抗原。实验结果表明:豚鼠胃肠道暴露于 EHF 病毒亦可引起感染,从而为证明食入被 EHF 病毒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EHF 的传播途径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Vero—E_6细胞直接从陕西汉中地区EHF 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到89-L 株病毒。分离的病毒能在Vero-E_6细胞连续稳定传代,检测10份EHF 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均有4倍以上升高,兔抗KHFV-76-118株免疫血清能阻断89-L 株抗原同EHF McAb 4E_7的免疫反应,抗呼肠弧病毒Ⅰ~Ⅲ型免疫血清、抗类环状病毒免疫血清、抗CMV 免疫血清和抗HSV 免疫血清均无此阻断作用;McAb 型别鉴定试验证实为EHF 野鼠型毒株。从陕西汉中地区EHF 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分离出EHF 病毒,表明该地区是EHF 的又一流行区。  相似文献   

3.
1984年8~10月,作者对广州地区实验大、小白鼠EHF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大白鼠296只,每只都采集了肺组织标本,EHF病毒抗原阳性率为6.08%。296只大白鼠中有233只在采集肺组织标本的同时采集了血液标本,EHF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3.73%。同时采得肺组织和血液标本的233只大白鼠中,EHF病毒抗原或/和抗体阳性者32只,感染率为11.49%,其中抗原抗体同时阳性者16只,阳性率为6.87%,抗原阴性抗体阳性者16只,阳性率为6.87%,未发现抗原阳性而抗体阴性者。发现雌性大白鼠EHF病毒感染率显著的高于雄性大白鼠。对大白鼠感染的EHF病毒来源进行了讨论。采集小白鼠786只,肺组织EHF病毒抗原全部阴性,未采集血液标本检测EHF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4.
1990年初广州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显微外科工作人员中,在4天之内先后发生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从病人急性期血清及实验大白鼠肺分离获得两株EHFA(GL、GRL_(10))应用北京病毒所EHV病毒MCAB分型试剂检测,GL、GRL_(10)毒株具有EHF组及家鼠型特异性,属家鼠型病毒。同时从三例患者双份血清检测到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在实验大白鼠也查到EHF抗体。证实是由实验大白鼠引起的EHF爆发。从病人血清及大白鼠肺分离到两株EHF病毒,在广东尚属首次,为广州市EHF监测提供佐证,同时也表明EHF病毒MCAB试剂对分型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Vero E—6纯系细胞,接种EHF病毒相关抗原阳性的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肺13份,从中分离得5株可在Vero E—6细胞中连续传代的病原因子,分离阳性率为38.5%。通过以其中一株分离物G9感染的第五代Vero E—6细胞制作抗原片,检测EHF患者恢复期血清12份中有11份免疫荧光阳性(91.7%),而12份非EHF病人血清全部阴性;20例EHF患者双相血清抗体滴度均呈4倍以上增长;与呼肠弧Ⅰ、Ⅱ、Ⅲ型病毒抗血清免疫荧光阴性;G_9病毒与国内已知EHF病毒16、62、S_3、R_1株抗血清有高滴度交叉,并且,可被16、R_1抗血清完全中和其感染性,证明G9等分离物是EHF病毒。另外,G9病毒对5—I UDR不敏感、不耐热(56℃1小时)、不耐酸(PH3.0)、对脂溶剂乙醚敏感,这些理化特性也与EHF病毒完全相符。广东省一九八三年证实存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源地,并从主要储存宿主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肺脏检出EHF病毒相关抗原,其阳性率高达8.6%,但未进行病毒分离。一九八四年二月至六月,我们应用Vero E—6纯系细胞,选择EHF病毒相关抗原阳性的褐家鼠为标本,直接分离EHF病毒获得成功。对其中一株分离物G9进行了较全面的鉴定,本文介绍病毒分离及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在EHF高发疫区二个乡的五个自然村,按每15m~2放夹1个进行捕鼠,标记捕鼠点的位置和栖息场所,用荧光抗体技术对捕获的每只小兽作EHF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捕获6种小兽,查到褐家鼠、小家鼠携带EHF病毒抗原或抗体,褐家鼠为优势种,且病毒感染率最高。从家鼠EHF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看带病毒率,以6月份最高,EHF抗体阳性率以2月份最高,褐家鼠EHF病毒感染率平屋高于楼屋,EHF病毒感染鼠在居民区内的空间分布比较广泛。但在感染率高的地方有相对集中,这些相对集中的地点未感染鼠的密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1990年初广州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显微外科实验室发生3例EHF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和血清学证实是由实验大白鼠引起的EHF暴发。从病人急性期血清及实验大白鼠肺分离获得两株EHFV,应用北京病毒所EHF病毒MCAb分型试剂检测,证实属家鼠型病毒;3例患者的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在实验大白鼠也查到EHF抗体。从病人血清及大白鼠肺分离到两株EHFV,在广东省尚属首次,为广州市EHF监测提供佐证,同时也表明EHF病毒McAb试剂对分型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病原学和血清学的突破性进展,不但充作流行性出血热(EHF)宿主动物的小啮齿类动物种类骤增,而且家畜家禽中也检出EHF病毒抗原或抗体。1989年10月,我们在EHF疫区进行宿主动物调查时,发现羊自然携带EHF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9.
1.根据目前的IFAT方法检测我国22省、市、自治区临床上诊断为EHF的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我们认为我国各地所发生的EHF可能是由具有共同抗原性的EHF病毒感染所致。
2.不同地区不同种自然感染EHF病毒的鼠肺抗原片,应用IFAT方法,可以用于EHF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3.EHF疫区健康人群中存在EHF病毒隐性感染。其阳性率为3.23%。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气溶胶实验感染黑线姬鼠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 EHF 病毒气溶胶实验感染非疫区黑线姬鼠,结果 EHF 病毒气溶胶在230(±5)ID_(50)/m~3时黑线姬鼠吸入20min 可使其感染,但吸入少于20min 则未能感染,表明 EHF 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EHF的传播途径,我们对革螨作为EHF媒介宿主的可能性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是黑线姬鼠窝巢中的优势螨种,其季节消长与发病相关,有EHF病毒的自然感染,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传递EHF病毒,从鼠和螨所分离的EHF病毒的抗原性一致,表明该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EHF的鼠间传播媒介,并兼有储存宿主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临沂地区捕获5种鼠共341只,其中EHF疫区280只。经IFAT检测鼠肺携带EHF病毒抗原,黑线姬鼠带毒率9.5%(16/167),用该地区EHF患者血清与这种EHF病毒抗原进行IFAT检查特异性较高。认为黑线姬鼠为临沂地区EHF的主要传染源。首次从黑线仓鼠检出EHF病毒抗原,带毒率2.4%(1/42),并用10例典型EH F患者双份血清检查,抗体滴度均4倍或4倍以上增高。  相似文献   

13.
应用Vero-E6细胞,从一例患流行性出血热(EHF)孕妇流产胎儿的肝、肾、肺三种脏器中分离出病毒,经鉴定证实为EHF病毒,同时发现相应脏器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以上表明EHF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定位于胎儿的肝、肾、肺脏,并可直接造成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4.
迄今国内外已从30多种鼠肺组织中检出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抗原或分离到病毒。我们于1988年4月~1989年10月,对山东省莒南县EHF疫区鼠类EHF自然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黑线姬鼠是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主要传染源。该鼠自然感染EHF病毒后,其病毒可泛嗜多个脏器,并从尿、粪和唾液向外界排出病毒。本研究用黑线姬鼠实  相似文献   

16.
《中老年保健》2014,(9):4-5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表现为发热、出血、血压下降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理目前认为可能有四种因素参予,即病毒直接作用,神经体液作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免疫学说。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免疫反应在本病的病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他们通过大量免疫功能的检查证明了EHF是病毒  相似文献   

18.
长江涪陵段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从疫区9种4440只鼠类中,检出186只鼠类携带EHF病毒,平均带病毒率4.19%。从黑线姬鼠、褐家鼠、小泡巨鼠肺分离出5株EHF病毒。  相似文献   

19.
用r线照射灭活的EHF病毒抗原免疫动物,制备高效价的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用此抗体试剂建立的检测EHF病毒抗原的ELISA夹心法、免疫酶染色法及EHF病毒微量滴定技术。在微量滴定病毒的过程中,比较了ELISA、免疫酶染色法、免疫荧光法的敏感性。结果证明,这三种方法中,ELISA最敏感,后两者敏感性相同。但免疫酶染色法不需装备荧光显微镜,应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条件下鼠皮肤破伤与感染EHF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捕获自湖北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的224只鼠皮肤破伤进行检查并用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查鼠肺及血清EHF病毒抗原抗体。结果,鼠皮肤破伤率为30.8%,且其随鼠龄增加而升高;皮肤破伤鼠EHF病毒抗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6%及29.0%,显著高于非皮肤破伤鼠的9.0%及8.4%。认为经皮肤破伤感染可能是自然条件下EHF病毒鼠间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