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CDF胃肠电分析仪徐文洁,杨文彬(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WCDF胃肠电分析仪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富里叶频谱分析的胃肠电仪,运用微弱信号的检测、信息论、微机应用的先进技术,解决了信号难以检测和分析的二大难题。采用高精度测量放大器,具有低噪声、低漂移、高稳定...  相似文献   

2.
WCDF胃肠电分析仪在小儿胃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郄永刚,刘文霞,芦月霞,郭晶(北京铁路总医院内镜室)WCDF胃肠电分析仪在小儿胃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郄永刚,刘文霞,芦月霞,郭晶$北京铁路总医院内镜室...  相似文献   

3.
胃肠电分析仪临床应用──120例报告徐洪,王年吉,李晓华,张志虹,胡瑞英(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为探讨WCDF胃肠电分析仪对胃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我们于1993年9月始对120例胃病患者作了胃肠电分析仪的检查,结果表明,慢性浅表性胃炎(CSG)74例,...  相似文献   

4.
WCDF胃肠电分析仪的临床应用──(附胃电分析与胃镜50例报告)刘文霞,芦月霞,郭晶,郄永刚(北京铁路总医院内镜室)我室选用WCDF胃肠电分析仪,于1993年12月至1995年4月,进行了108例检查,其中包括小儿胃肠电29例。50例胃电与胃镜结果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肠电生理起搏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疗效 ,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2例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低频起搏组 5 0例 ,采用 1 1~ 1 2GIF(gastricintrinsicfrequency)的类正弦基波叠加一系列双极脉冲方波 (10Hz)进行起搏 ;高频起搏组 (对照组 ) 32例 ,采用 12 0次 min的类正弦基波叠加一系列双极脉冲方波 (30Hz)进行起搏。胃起搏 1次 d ,每次 4 5min ,共 15d。采用 8导联胃电图仪记录胃电活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15d后对各种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及胃电检测。结果 治疗 15d后 ,除高频起搏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电生理起搏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82例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频起搏组50例,采用1.1~1.2 GIF(gastricintrinsic frequency)的类正弦基波叠加一系列双极脉冲方波(10Hz)进行起搏;高频起搏组(对照组)32例,采用12.0次/min的类正弦基波叠加一系列双极脉冲方波(30Hz)进行起搏.  相似文献   

7.
胃电起搏刺激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9.
10.
WCDF胃肠电分析仪在胃节律紊乱中的应用(附70例病例分析)姜玉奇,王桂梅,孙志英,冯志宏(沈阳铁路局郑家屯铁路医院内科功能科)胃节律紊乱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用一般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此病,直接记录胃电很有效果。本文通过70例病例分析体会到,...  相似文献   

11.
一种胃肠电与胃肠运动定点同步记录方法曲柏林,曲瑞瑶,曾文红(首都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北京100054)本文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定点同步胃肠电与机械活动记录方法。胃电记录电极直径0.5mm,长5mm,末端直径为1mm裸露银球,电极其余部分涂以绝缘漆,电极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GE6000型全自动阴道分泌物分析仪检测阴道分泌物并讨论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入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样本分别用全自动阴道分泌物分析仪GE6000和革兰氏染色人工镜检两种方法进行上皮细胞、白细胞、芽生孢子、菌丝、滴虫、线索细胞、清洁度、AV评分等项目检验并比对结果。结果 GE6000型全自动阴道分泌物分析仪与人工镜检芽孢、菌丝、滴虫和线索细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细胞、白细胞、线索细胞、芽生孢子、菌丝、滴虫、清洁度、AV评分等项目总体符合率大于93%,一致性优秀(kappa≥0.83)与人工镜检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污染率验证良好,重复性验证良好。结论 GE6000型全自动阴道分泌物分析仪在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前期研发的阻抗式呼吸信号分析仪进行改良,提高振荡发生器的稳定性和线性.方法 重点改进振荡发生器,包括采用直线音圈电机作为振荡动力源、磁栅尺伺服控制电机运行以及优化振荡泵的结构等.模拟机械通气的工作环境,向振荡发生器施加不同的压力负荷,测量音圈电机线圈的位移并与预设值比较,评价振荡发生器工作的稳定性.采用5 Hz不同振幅的振荡信号测量呼吸力学模型的吸气阻抗,同时采用吸气末闭合法测量模型的吸气阻力,比较两者的差异,评价振荡发生器的线性.选择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部影像正常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各1例,采用5 Hz振荡信号分别测定患者的呼吸阻抗(Rrs)和电抗(Xrs).结果 新设计的振荡发生器在压力负荷为15 ~ 40 cmH2O(1cmH2O=0.098 kPa)范围内,持续输出稳定的正弦振荡气流,振荡频率为0.01~ 16Hz、振幅为0.5~2 cmH2O范围内可调.振荡频率为5 Hz,振幅分别为0.5、1、1.5和2 cmH2O的信号分别测定的模型吸气阻抗均值为(16.56±1.17) cmH2O·s-1 ·L-1,吸气末闭合法测定的模型吸气阻力均值为(19.33±0.67) cmH2O·s-1 ·L-1,两者存在线性相关(r=0.51,P<0.05).临床试验测试显示,COPD患者Rrs和Xrs均高于肺部影像正常者,均差ΔRrs和ΔXrs分别为(8.9± 6.96) cmH2O· s-1·L-1和(12.31±8.46)cmH2O· s-1· L-1,以ΔXrs增加为显著.结论 新型阻抗式呼吸信号分析仪受机械通气的干扰小、振荡发生器振动具有线性、工作状态稳定,其测量结果能够反映COPD患者的肺部力学特征,区分不同部位的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14.
中老年人胃肠电及动力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5.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病,我国约有,900万以上的癫痫患者,其中30%~40%存在认知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学习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判断力及社会行为等功能受损。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正>结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之一,随着内镜检查的不断普及,胃肠道息肉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息肉是治疗胃肠道息肉安全、可靠、微创的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传统的胃肠镜检查及治疗使患者痛苦大,部分患者不易接受,无痛苦胃肠镜减少了其恐惧和痛苦[3]。然而,无痛苦胃肠镜检查或治疗增加了麻醉风险,良好的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4]。本文对经无痛苦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植入式胃肠道刺激系统,不仅具有刺激功能,还具有肠电和压力检测功能,可用于检测胃肠道刺激的效果,同时增加无线能量供给,以实现刺激器的长期植入。方法系统由体内刺激模块、体外控制模块及无线能量传输模块组成。体外控制模块通过无线射频将控制信号传输到体内刺激模块,体内刺激模块的能量由体外能量发射装置通过电磁耦合进行供给。通过生物反馈控制检测不同刺激参数对胃肠道收缩活动的作用效果,实时调整刺激参数,输出需要的刺激脉冲。以模拟心电信号模拟肠电信号,进行了相关的体外实验。结果在体外实验中,系统可有效检测到2—20次/min的模拟心电信号,并实现实时刺激参数修改输出不同的刺激脉冲。该系统实现了电流检测功能,监测作用部分的胃肠电阻。经皮无线能量在两级线圈轴向距离为22mm时的接收充电稳定功率最大为0.93W,体内锂离子的充电电流为180~240mA。结论系统可检测到最大变化范围的模拟肠电信号。验证电流的作用效应为后续的恒流刺激模式提供参考。该系统的无线充电功能可满足植入式刺激器长期植入的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对象的消化道症状及中医脾胃虚产证型出现率的变化 ,作胃肠电检测及频谱分析,以探讨中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的胃肠动力机制,期望为中老年的胃肠功能保健及理脾抗衰老方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打基础.方法普通成年人80例,其中18~35岁45例,36~50岁21例,大于50岁14例 .观察比较3组对象消化道症状的出现率.所有对象以"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作胃肠电检测和频谱分析.有关指标作组间比较及年龄相关分析.结果 1.年龄大于50岁组返酸(0.0%)、嗳气(85.7%)症状的出现率较18 ~35岁组(17.8%,42.4%)显著增多.腹胀的出现率也随年龄增高而倾向增多.2.年龄大于50岁组受检者大便软条的出现率较18~35岁组显著减少,而大便稀烂则显著增多.年龄大于50岁组受检者大便1次/日的出现率较18~35岁组倾向减少,而大便次数少于1次/日或多于 1次/日的出现率则倾向增多.结合大便性状与次数的分析还发现,年龄大于50岁组受检者正常大便软条1次/日的出现率(0%)较18~35岁组(28.9%)显著减少,而大便稀烂多于1次/日的出现率(35.7%)则较18~35岁组(11.1%)显著增多.3.频谱分析及统计处理发现,空腹胃电主频率与年龄相关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3.0753-0.0087X,相关系数r=-0.2863,P <0.02;即空腹胃电主频率与年龄增高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以该方程计算年龄相关的胃电主频率变化趋向;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空腹胃电频率代表值(如80岁时2.38次/min)较年轻人(如20岁时2.90次/min)明显降低.空腹安静状态胃电活动量亦随增龄而倾向下降.作胃电活动量与年龄的相关回归方程,并以该方程计算年龄相关胃电活动量变化代表值;发现 80岁老人的空腹胃电活动量代表值(4单位)降低为20岁年龄人(8单位)的一半.上述胃电频谱分析结果可解释中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出现率增多的部分机制.4.结肠电频谱分析及相关回归处理发现,随年龄增大,餐后升、降及乙状结肠的低频段肠电频率倾向增高,餐后升、降结肠高频段肠电频率,餐后升、降、乙状结肠收缩性复合肌电的频率都倾向降低,即结肠电活动的频率范围缩窄.该结果可解释中老年人大便异常出现率增多的部分机制.5.观察分析还发现,随年龄增高,受检者属脾胃实证(如肝胃不和证、肝肠气滞证等)的比率倾向减少;而属脾胃虚证(如脾胃气虚证、气虚便秘证等)的比率则倾向增多,其中36~50岁组、大于50岁组受检者脾虚便溏证的出现率(9.5%,14.3%)显著高于18~35岁组(0%).虚实错杂证型,则视其虚实偏重,随年龄增高,其出现率倾向减少(如肝郁脾虚证)或增多(如肝脾不调证).结论普通中老年人先后发生胃结肠电的退行性改变,并在临床上出现返酸、嗳气、腹胀、大便异常等消化不良和动力障碍症状.随年龄增高,中老年人中医辨证属脾胃虚证的比率倾向增多.  相似文献   

20.
胃肠起搏治疗消化系疾病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