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级名老中医,浙江省中医院裘笑梅主任医师,擅治妇科杂病,对痛经之辨治,尤其独到.他认为,痛经有原发性、继发性之分及虚实之辨,原发性痛经多数是由精神创伤而致,继发性痛经多数是由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实者有寒凝、气滞血瘀或热滞;虚者有血虚、气虚、气血两虚及肝肾亏损.实者多痛于行经之前,经通而痛减,虚痛于经行之后,血去痛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往往与引起禀质有关.兹根据其临证经验,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2.
张晓东教授认为"痛经"有虚实寒热,核心为瘀。先天禀赋、贪凉饮冷、感受外邪等均可引起气血阴阳失衡,形成瘀阻,瘀存则气血难以通流全身,补虚之力难以畅达,尤以肝、肾、胞宫为甚,故化瘀为治疗之首。有虚实之分,虚则风寒乘袭使气血不畅,积冷结气而成瘀阻;实则风寒湿等邪客胞中,凝于经络,淫于冲脉及胞宫,发为瘀阻,更有瘀而化热等机变。据痛、经、兼证、舌脉,四辨之法全面分析,辨明虚实,痛经本源:"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大多可揉可按为虚,拒揉拒按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经水先期而至者,血热也……后期而至者,血虚也……";创立通经止痛汤,小茴香、炮姜各10g,延胡索、香附各15g,五灵脂、蒲黄各10g,荔枝核15g,肉桂10g,白芍15g,炙甘草10g,温化瘀滞、兼顾活血,化瘀止痛,辅以兼证之药;临证病因各异,表现不同,既要抓住辨治根本,又须据不同兼证,加减化裁,因证制宜,药到病除;对未发现有形实邪的痛经,疗效显著;兼有癥瘕等有形实邪的痛经,也有较好疗效,疗程更长。附痛经(寒凝血瘀)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3.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尤以青年为多见。张景岳曾指出:“实痛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人多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临床上往往有异常情况。就以痛在经前属实、经后属虚,痛而拒按属实、喜按属虚来说,对某些不典型的病例,就不能以此作为绝对依据。痛经的原因,大多系经血排出困难,不通则痛,多为实证。然而有部分病例,经量虽多,依然腹痛,有时下瘀块后痛势略缓,少顷又剧,反复发作,甚至经血愈多腹痛愈甚,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上述症状似平出现于经血排出以后,但不能作为经后痛  相似文献   

4.
胃痛 ,又谓胃脘痛 ,以其病在胃 ,痛为主症。然形成之因 ,不越外感内伤两途。外感者多为寒邪直中 ,内伤者有气血阴阳之异 ,证之临床 ,稍有心得。仅治疗大法 ,略举其要。1 辨证要点胃脘疼痛 ,其辨证要点可为 :暴病多寒 ,久病多热 ;新病多实 ,久病多虚 ;初病在经 ,久病入络。拒按为实 ,喜按为虚 ;得食稍可者为虚 ,胀满胃食者为实 ;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 ,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 ;胀而呕逆 ,多为气滞。痛而固定 ,乃为血瘀。察舌辨之 ,有苔为实 ,无苔为虚 ;苔白主寒 ,苔黄主热 ;舌苔白厚 ,寒湿中阻 ;舌苔黄腻 ,湿热壅结 ;舌苔黄白相间 ,寒热…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发展至中晚期时多表现以虚为主,虚中夹实,在症状与病机上同《金匮要略》虚劳病有诸多相似之处,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可按虚劳病进行辨治.针对其五脏阴阳气血俱损,脾肾尤甚的核心病机,治疗上重在补虚,补脾肾,益精血,中晚期肿瘤虽以虚损为主,但癌毒实邪等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故补虚不忘祛邪,宜扶正祛...  相似文献   

6.
疲劳综合征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见,其主要表现为:神疲纳差,肌肉酸痛,头晕心悸,腰膝酸软,男子道精、早泄、阳疾,用现代医学各种检测方法未发现有其它疾病的阳性体征。察其病因病机,当以脾气伤损为主,兼损心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化源不足,气血清阳无以实肢体,则困倦乏力,四肢肌肉酸痛;不能升达于上,则头晕;化源不足,心气心血亏虚,则心悸;后天之脾不能滋养先天之肾,则肾精不足,男性性功能减退。此症辨治之要,应先审脾虚气弱主症,再察心肾兼症。治法以补脾益肾养心为主。若肢体疲倦,肌肉酸痛,饮食减少,头晕,面色黄白…  相似文献   

7.
徐力教授认为,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多由内、外因所共致。外感六淫,内伤情志,或饮食不节,或劳逸失衡,或先天不足,或久病伤正,损及肝、脾、肾及冲任,气血失调,诸多因素以致生湿生痰,成瘀成积,癌毒内聚。主要病位涉及肝、脾、肾三脏及冲任,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卵巢癌时,提倡运用三段六辨、截断疗法、引经抗癌等临床思维,具体治法以辨证论治为主,临床常分为湿热郁毒、痰湿凝聚、气滞血瘀、气血亏虚4个证型辨治。  相似文献   

8.
痛经辨治浅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210017)王应兰[关键词]痛经,辩证论治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较多。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痛经,其主要发病机理均为气血运行不畅,血脉不通,不通则痛。临床所见以实证痛经或虚实夹杂痛经为多,纯虚者少见。因而在临...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虚劳的病因病机探讨癌因性疲乏的病因病机。癌因性疲乏患者或因内伤或因外损,多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且可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故其辨治需辨别其主要矛盾是虚或实、其病位所在脏腑及其病性之气血阴阳不足。  相似文献   

10.
痛经以少腹疼痛为主要表现,如张仲景所言"少腹满痛"。刘爱华教授临床辨治痛经,通过辨病、辨证、辨体质的思维,并结合辨时、辨势的多辨中医思维,巧妙运用气血与气机在痛经发生中的关键性,准确把握疾病的主要矛盾,提出"临证查机,谨守气宜,使药要和"的治病原则,治疗痛经有独特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倪青 《家庭中医药》2003,10(4):46-46
治疗痛经的非处方药中艾附暖宫丸、痛经片偏于温经散寒,妇科得生丸、元胡止痛片偏于理气止痛。实证痛经,气滞或寒凝特征明显者,可以对证选用,一般可任意选用一种。虚者一般见经期或经净后疼痛,多为小腹隐隐作痛或腰背酸软疼痛,按之痛减,伴经色浅淡、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头晕等,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胸痹是心脏本身受损所致的病症 ,多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及寒凝、热结、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本病的辨证 ,应辨明虚实 ,分清标本。标实又当辨明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之不同 ;本虚亦须分清气、血、阴、阳、肝、脾、肾亏虚之各异。一般病程短而痛甚者为实 ,反之为虚 ,此不难辨。而临床上往往是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本虚标实等虚实挟杂之证 ,务必详审细辨 ,方可对症治疗。胸痹之证 ,多见有胸痛。首先是辨疼痛的性质。一般来讲 ,疼痛瞬间即逝者轻 ,持续不解者重。疼痛偶发者轻 ,发作频繁者重。 (1)闷痛 :憋闷而痛。若闷重痛轻而无定处 ,…  相似文献   

13.
经行腹痛乃妇科常见、多发病症,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楼凯凌主任医师每于临证必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认为痛经治疗首辨虚实,并灵活运用行滞、散寒、化瘀、清热、补虚、泻实等法,对于久病虚实夹杂者,注重补泻兼顾。自拟"痛逆方"用治实痛者、"八珍理痛方"疗虚实夹杂之痛经,令气顺血和,月水畅通,则痛可蠲,选方精当而多效验,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血阴阳 ,五脏亏虚 ,以肾为根本 ,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 ,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 ,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 ,以此病机为依据 ,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相似文献   

15.
郭冰玲  蔡美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5):25-26,52
介绍蔡美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其认为乳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洁、劳倦过度及六淫外邪等,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瘀毒内结,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痰毒互结、气血亏虚、脾肾虚损、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证型。蔡师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主要为气阴两虚之证,阴虚日久则出现火旺之证,临证辨治应从肝、脾、肾三方面综合考虑,以扶固正气为主,视其气血盈亏分虚辨实,适当佐以祛邪,达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之效,自拟脾肾方,针对术后治疗的不同时期和并发症,分清轻重缓急,悉心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6.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特色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五脏亏虚,以肾为根本,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以此病机为依据,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相似文献   

17.
牙痛为常见的口腔疾患,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痛多是由风火、胃火所引起的;虚痛每因肾亏虚火所致。治则;清热降火止痛、滋阴降火止痛治法;以循经取穴和辨症取穴相结合,取手、足阳明经输穴为主。手法以点、按、揉、摩,主穴加运热气。  相似文献   

18.
血虚证,临床多由于失血、虫积、营养不良、禀赋不足、病后虚弱以及其它原因,而致气血耗损,影响脾胃生化之源,使病者出现心慌气短,怔忡头晕,食少疲倦,健忘多梦,唇淡、爪甲、眼脸内膜苍白,舌质淡,脉细弱等症状,现代医学一些贫血病,多包括在血虚证范畴。血虚关系到五脏,尤以心、脾、肝、肾的关系最大。祖国医学对血虚证的治疗,常遵循“损者益之”、“虚者补之”和  相似文献   

19.
尤建良教授根据"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病机,从气血阴阳失调辨证,将癌性疼痛分为气血阴阳亏虚致虚痛、气血阴阳郁结致实痛两大类,认为主要从气血亏虚、脾肾两虚、气滞血瘀、痰瘀毒留四型论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中西医互补,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总结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虚、瘀,病位在脑,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但亦有实中带虚者,临床治疗应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施治,注重辨脏腑虚实,随证治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