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涪陵区二次供水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涪陵区二次供水卫生状况 ,于 1996~ 1999年对区级主要单位的二次供水进行了监测。水样的采集选择在蓄水池或住户水龙头。每年 5月上旬(以下简称第一次 )和 9月上旬 (以下简称第二次 ,1998年第二次是 10月中旬 )各监测一次。在开展二次供水监测工作的当月 ,一并对自来水公司的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了监测。样品采集按《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进行。水质检测方法采用GB5 75 0 - 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监测指标为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4年共监测 5 74个样品 ,细菌总数合格 486个 ,合格率84.6 7% ;大肠菌群合格 474个 ,合格率 82…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市政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末梢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保证居民饮水安全,合理制定市政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二次供水卫生规范》(GB 17051-1997)的要求,笔者于2011年分季度对大石桥市的6家自来水厂、6家二次供水单位及随机抽取的40户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集中式供水水质总合格率为75.0%,主要超标指标是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菌落总数;二次供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58.3%,主要超标指标是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末梢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70.6%,主要超标指标是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本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基本符合国家供水标准;水质微生物指标不容乐观,仍需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大连市2009—2011年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大连市近年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方法]选取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2011年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资料,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2006)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2009—2011年共检测水样1839份,其中合格者为1681份,合格率为91.41%;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浑浊度、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余氯、铁、硝酸盐;水样合格率逐年上升;市政水合格率较高,自备水、二次供水合格率较低。[结论]大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较好,但自备水、二次供水仍存在问题,要加强生活饮用水的监测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光泽县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结果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执行。结果2012年光泽县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59.77﹪,2013年水箱清洗消毒后二次供水合格率为78.23﹪,超标项目主要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铁、浑浊度。二次供水合格率机关事业单位较高,居民住宅楼偏低。结论光泽县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整体偏低,存在污染风险,需加强二次供水的监管,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饮用水水质情况,为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2006)进行采样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水质检测并评价。结果2015—2016年,温州市瓯海区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90.6%;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45.5%;不合格项目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数、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浑浊度、pH、Fe。结论瓯海区居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铁路地区二次供水消毒效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石家庄铁路地区二次供水卫生现状 ,评价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效果 ,对石家庄铁路地区 47个二次供水蓄水池(箱 )清洗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采集 47个二次供水蓄水池清洗消毒前、后 (箱 )末稍水 ,各1份。按照 GB5 75 0 - 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检验指标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游离性余氯、铁、砷、铅。按 GB5 749- 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对 47个二次供水消毒前、后水样进行检验 ,结果见表 1。可见经消毒清洗后 ,各项指标合格率均有提高。 表 1 蓄水池 (箱 )消毒前、后水质检验结果比较 (n=47)项目…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1999—2008年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近10年来二次供水水质的卫生现状,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近10年来的二次供水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按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广州市1999—2008年二次供水共监测游离余氯、菌落总数、浑浊度、总大肠菌群、砷和铅的次数分别为4 123、4 307、4 342、4 307、3 501和3 497次,合格率分别为68.54%、91.75%、95.03%、99.54%、99.14%和99.23%。除了游离余氯,其余项目各年度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浑浊度第一季度合格率最低,菌落总数第一季度合格率最高,游离余氯、总大肠菌群和铅4个季度之间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二次供水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游离余氯含量低、菌落总数超标等。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和水质卫生监督监测,提高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某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杭州市某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有效监管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为2009年杭州市某开发区市政供水单位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样本。方法 2009年对杭州市某开发区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集、检测和评价。结果 162件水质检测样品的总合格率为92.59%,其中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检验合格率分别为100%,92.11%,92.50%。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二次供水水质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主要为总大肠菌样、菌落总数。结论为有效改善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应改造陈旧的管网和二次供水系统,并做好水质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掌握石嘴山市某区饮用水水质卫生的状况,确保市民饮水卫生安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石嘴山市该区丰水期及枯水期的市政供水、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及城市二次供水进行采集及检验,并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枯水期水样合格率44.00%,其中市政供水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氟化物、砷、锰;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浑浊度、总大肠菌群,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城市二次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氟化物、浑浊度。丰水期水样合格率46.00%,其中市政供水出厂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氟化物,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氟化物、锰;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总大肠菌群,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锰;城市二次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氟化物。结论石嘴山市某区饮用水水质状况存在个别供水站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周围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供水单位应配备一定的消毒设施,有关部门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对饮用水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烟台市近年来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3年连续3年选取烟台市区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监测。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烟台市2011—2013年共监测1032份水样,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82.46%,各年水质合格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2.59,P>0.05),其中市政供水出厂水的合格率为100%,检测结果显示烟台市出厂水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为82.36%,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性余氯和浑浊度;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77.50%,主要不合格因素为菌落总数、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游离性余氯。结论烟台市的市政水质比较稳定,末梢水水质的合格率较高,但仍有不合格因素,卫生状况存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特别是二次供水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连某航空公司飞机二次供水卫生状况,为确保机组人员和旅客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大连某航空公司2013—2015年飞机二次供水的水样进行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色度、臭和味、p H值、浑浊度、肉眼可见物共8项指标检测与评价。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水样204份,总合格率为67.16%(137/204);2013年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较高(83.93%),但随后逐年降低,至2015年仅为50.57%;主要不合格指标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p H值,合格率分别为72.06%、99.02%、86.27%、80.88%;供水站末梢水、加水车中转水和飞机末梢水的水质总合格率分别为78.95%、63.79%、51.85%,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连某航空公司飞机二次供水卫生状况存在安全隐患,水质合格率呈下降趋势,应提高水中游离性余氯水平并加强微生物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2.
唐艳玲 《广东卫生防疫》2011,(2):80-80,F0003
目的掌握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罗平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水质检验结果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010年3—5月对罗平县12个乡镇分散式供水水源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222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样水质检测结果中合格样品27份,合格率12.2%,其中色度、毒理学指标全部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及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15.3%、14.4%和42.3%。结论罗平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饮用水的消毒与经常性管理。减少水质污染,确保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3.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999~ 2 0 0 1年对辽宁省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水质卫生学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来源 :抽取辽宁省部分地区生活饮用水水样 85份。1 2 检验方法 :依据国标GB5 75 0 - 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检验。1 3 结果判定 :结果按GB5 74 9- 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菌落总数限值为 10 0cfu ml ,大肠菌群限值为每 10 0ml水样中不得检出。其中一项不合格 ,为不合格水样。2 结果2 1 水样检测结果 :85份水样中 ,1999~ 2 0 0 1年合格率分别为 6 2 5 0 %(2 5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近10年来二次供水水质的卫生现状,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近10年来的二次供水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按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广州市1999--2008年二次供水共监测游离余氯、菌落总数、浑浊度、总大肠菌群、砷和铅的次数分别为4123、4307、4342、4307、3501和3497次,合格率分别为68.54%、91.75%、95.03%、99.54%、99.14%和99.23%。除了游离余氯,其余项目各年度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浑浊度第一季度合格率最低,菌落总数第一季度合格率最高,游离余氯、总犬肠菌群和铅4个季度之间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二次供水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游离余氯含量低、菌落总数超标等。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和水质卫生监督监测,提高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淄川区近5年来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及相关因素讨论。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检测。结果检测水样532份,合格份数为241份,合格率为45.30%。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结论淄川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供水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以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有关接待宾馆等单位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第七届全国农运会饮用水卫生安全做好保障。方法对市政供水单位和比赛相关自建集中式供水单位进厂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监测,对比赛相关的二次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测,水质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监测737份水样,水质总合格率为85.89%,市政供水水质好于二次供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水质。单项指标检测以游离余氯、菌落总数、耗氧量、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分别为87.51%、94.03%、96.07%、97.01%、98.51%。结论南阳市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高,整个南阳农运会期间未发生因饮水引起的水质污染事件,确保了南阳农运会的饮用水卫生安全。微生物超标和消毒剂余量不足是影响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关单位应加强建设和管理,以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饮用水水质情况,为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2006)进行采样检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91.1%;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23.1%;不合格项目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pH、Fe、Pb。结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差,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市自来水末梢水水质状况,我站在城区的5个不同地段设立了固定监测点,每月采集水样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余氯共5项,现将1994~1998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5年来共采集水样300份,监测项目1500项次。检验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执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进行评价。5年监测指标总合格率为96.67%,其中色度、浑浊度合格率为100.00%、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9.33%、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8.67%、余氯合格率为85.33%。其中,1994年5项监测指标全部合格;1995年余氯有11点次不合格,大肠菌群2点次超标,细菌总数1点次超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汕头市潮阳区二次供水水质状况,为在区内开展有效的卫生监督提供数据,保证群众饮用水的安全。[方法]2006~2009年6月对潮阳区内的53家二次供水单位的蓄水池每年采检2次,依据GB 17051-1997《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和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亚硝酸盐等13个指标并进行评价。[结果]2006~2009年共检测326份水样,合格的215份,合格率为65.95%。各年的合格率分别为86.25%、72.62%、57.79%、41.51%,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检测的项目中以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分别为72.70%、74.85%、81.29%。不同时间段的二次供水水样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单位的二次供水水样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为水源的二次供水水样合格率(72.78%)高于以其他为水源的二次供水的合格率(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潮阳区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偏低,须加强卫生监督力度,强化供水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20.
重庆某高校2002~2006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小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185-1186,1188
[目的]了解重庆某高校近5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对2002—2006年重庆某高校生活饮用水水质按国标《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年)检验,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进行评价。[结果]2002—2006年该高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平均合格率为75.92%。合格率逐年升高;合格率较低的项目主要是浑浊度、铁、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等项:各类水源水质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地下水、二次供水。[结论]该高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仍有待提高,应尤其加强对地下水和二次供水的监督监测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