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30例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临床分析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210024)王振东慢性肺原性心脏病(CCP)是肺部、胸廓、肺动脉慢性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现将我院60岁以上CCP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13例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认为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为不典型心绞痛或无痛性心肌梗死,易发生急性或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对于长期慢性肺心病,特别是高龄患者应高度警惕合并冠心病的可能。及时进行有关检查,在诊治过程中应密切注意预防和发现左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璇 《山东医药》2007,47(19):156-157
我院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260例,其中56例患者合并冠心病,经系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30例慢性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铁、铜、锌、镍、钴、锰、铬、钼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31例健康人血清微量元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均有显著变化,血清铁、铜、钴、铬显著升高,锌、镍、锰、钼以及锌/铜比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慢性肺心病 )是指由于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逐渐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 ,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 ,最后发生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由慢性基础疾病发展为肺心病一般需要 10~2 0年的过程。我国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 ,寒冷地区高于温暖地区 ,高原地区高于平原地区 ,农村高于城市 ,吸烟者高于非吸烟者 ,且随增龄而升高 ,<6 0岁者患病率为 1 5 5 %、6 0~ 6 9岁为 14 98%、≥ 70岁为 2 0 80 %。老年患者占同期慢性肺心病的 80 0 8% ,占同期心脏病患者的 19 4 4 % ,仅次于冠心病 ,是主要危…  相似文献   

6.
胡颖 《实用老年医学》1999,13(3):165-166
高原地区是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高发区。现将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期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76例作一临床总结,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历选择本组老年期患者46例,年龄60~89岁,平均678岁;其中男41例,女5例。老年前期患者30例...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我所30例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从诊断时间、主要症状、心电图检查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提高对冠心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慢性心衰的关系.方法将1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并发慢性心衰组和无慢性心衰组,对比观察二组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结果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均为多支血管病变并发现存在冠状动脉至少1支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闭塞率100%,均有侧支循环形成,与无慢性心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慢性心衰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伴有室性早搏的老年DM合并CHD患者46例(DM+CHD组)、老年DM非CHD患者52例(DM组)和老年健康人56例(健康对照组),计算各组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M组和DM+CHD组TO值明显升高[(0.43±2.11)比(1.64±2.79)比(3.72±3.32)],TS值明显下降[(11.33±1.29)比(9.26±2.05)比(6.96±2.62)],P均〈0.05;多支病变较单支病变有TO上升,TS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窦性心率震荡可作为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及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病的尸检率及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本院65例肺心病尸检材料,对单纯肺心病50例与肺心病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病15例做组织学检查、形态学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肺心病的病因构成为多因素。肺心病可与一种或两种其它类型心脏病同时并存(23.1%),以冠心病并存率最高(20.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Ⅲ~Ⅳ级病变检出率20.0%。低体重是晚期肺心病的特点之一。女性心脏增重显著大于男性,心脏重量与体重比值较单纯心脏称重更有评估意义。肺心病与其它类型心脏病并存时心室结构重塑程度重于单纯肺心病,尤以左心室为著。结论:肺心病并存其它类型心脏病时,心脏病变程度重,临床表现复杂,应防止肺心病或合并症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82例口服辛伐他汀10~20mg至少一年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0例:继续服用辛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组(42例,改为每晚睡前口服匹伐他汀钙1-2mg),疗程为8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2、4、8周检测两组肝功、血脂、磷酸肌酸激酶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匹伐他汀钙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下降与辛伐他汀片10~20mg/d相当[TC(4.31±0.67)mmol/L比(4.32±0.65)mmol/L,LDL—C(2.15±0.56)mmol/L比(2.05±0.78)mmol/L],P均〉0.05。不良反应较轻微,仅辛伐他汀组出现3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在治疗4周时其值均明显高于匹伐他汀组(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对肝功损害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4例和老年冠心病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老年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均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2例。以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18例患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hs—CRP的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各亚组hs—CR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0.58±0.27)mg/L]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各亚组中,UAP组血清hs—CRP浓度[(7.78±5.93)mg/L]显著高于SAP组的[(5.46±10.7)mg/L],P〈0.001;AMI组血清hs—CRP浓度[(32.75±22.12)mg/L]又分别显著高于UAP组及SAP组的,P〈0.001。结论:血清hs—CRP的浓度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其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高龄老年(〉80岁)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状况。方法:对80例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老年抑郁量表评定,分为中重度抑郁、轻度抑郁及无抑郁状态。结果: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轻中度抑郁有42例(52%),重度抑郁有12例(15%),无抑郁患者26例(33%)。老年抑郁量表评定:轻度抑郁29例(36%),中重度抑郁20例(25%),无抑郁患者31例(39%),这说明冠心病人61%~67%合并有抑郁症。结论:冠心病患者大部分合并有抑郁症,需认真对待,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5.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脉CTA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冠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术(CTA)评价老年冠心病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及斑块特点。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58例(DM组),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62例患者(NDM组)的临床及冠脉病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A检出共有170支冠脉血管病变和224个节段病变,斑块最常见部分为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脉。与NDM组比较,DM组病人发病年龄更轻[(69.5±10.2)岁比(65.33±9.8)岁,P〈0.05],临床上伴有高血压更多(13.3%比23.3%,P〈0.05),高血脂(3.3%比16.7%,P〈0.05),而且其冠脉血管病变中多支(35%)及弥漫病变较多见(35%),最常见斑块是混合斑块(82.8%);NDM病人单支病变较多见(56%),钙化范围大,最常见斑块是钙化斑块(71.0%)。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斑块发生率较高,多支病变及弥漫病变较多见,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有利于早期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风险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总结分析年龄≥75岁(75~91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98例,<75岁399例,分别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前、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75岁组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种类较<75岁组多〔(4.5±1.75)vs.(2.2±0.68),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所占比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4%vs.20.6%,P>0.05);经桡动脉入路所占比例≥75岁组为56.1%,<75岁组为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岁组PCI时间长于<75岁组〔(59.1±10.4)m vs.(53.1±11.8)m,P<0.05〕;PCI成功率(96.9%vs.99.7%,P=0.026);术后在院期间病死率、PCI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在院期间心绞痛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vs.2%,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中行PCI术,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获益;并且PCI术并发症与手术风险与低年龄组无明显差异,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冠心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间146例≥70岁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男性114例,女性32例,年龄70~84(72.9±4.1)岁。术前心功能Ⅱ级55例,Ⅲ级62例,Ⅳ级29例;LVEF18%~69%,<30%49例,30%~50%90例,>50%7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29例,合并糖尿病30例,有心肌梗死史28例,合并瓣膜病21例,合并室壁瘤11例,合并心腔内黏液瘤2例,合并室壁瘤+室间隔穿孔1例,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15例,2支病变29例,3支及以上病变102例;15例患者行单支CABG,29例2支桥,3支桥58例,4支桥41例,5支2例,6支1例,人均2.9支桥。合并其他心脏病变者均在CABG的同期行矫治手术。结果死亡7例。死亡原因:低心排3例,突发心室纤颤2例,心包填塞1例,肾功能衰竭1例。随访126例,随访时间1~52(26.7±7.8)个月。晚期死亡6例,死亡原因:肿瘤3例,车祸1例,猝死1例,原因不明1例。本组患者术后有59人发生各种不同并发症,发生率为40.4%。结论老年是CABG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只要处理适当,95%左右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还是可通过CABG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6例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其危险因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者为18例(39.1%),多支病变者28例(60.9%);前降支病变32例,右冠状动脉病变22例,左回旋支病变16例,左主干病变2例;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多支病变组合并糖尿病(33.3%比75.0%)及慢性肾病(22.2%比53.6%)比例相对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静息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较常见,且合并糖尿病及慢性肾病者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2例)和康复组(50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指导,运动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6个月后记录心脏事件发生率,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人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的变化并复查造影了解支架再狭窄情况。结果:6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康复组的复发心绞痛率(23.1%比6.0%)、心肌梗死率(9.6%比2.0%)、支架内狭窄率(19.2%比4.0%)明显降低(P均<0.05),LVEF明显提高[(59.8±7.5)%比(61.9±9.2)%],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减小[(102.1±13.6)mm3比(99.1±14.1)mm3];两组人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均有改善,但康复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人体质量指数,血脂及血压,可以增加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