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辅以护肝、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抗病毒治疗+抗结核治疗组(A组)、护肝治疗同时抗结核治疗组(B组)、单纯抗结核组(C组),观察肝脏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抗病毒组ALT和T—Bil高于B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ALT和T-Bil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停药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停药率略高于B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肝脏病理炎症分级: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炎症是引起不能继续抗结核的主要因素,而乙肝病毒感染只是其中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2.
力蜚能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丹青  蔡懋戈 《医学信息》2007,20(9):1649-1651
目的探讨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力蜚能治疗组和硫酸亚铁治疗组,前者给予力蜚能治疗;后者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力蜚能治疗组的血清铁(SI)水平明显高于硫酸亚铁治疗组(P〈0.01);力蜚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硫酸亚铁治疗组(P〈0.05),且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力蜚能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硫酸亚铁,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13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20mg/d,晨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67.9%)和总有效率(89.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1.1%和69.6%,P〈0.01和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在治疗后3月的复发率(12.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0.4%,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靳彩玲  刘晶  王巧珍  路平 《医学信息》2010,23(2):407-408
目的 观察IZL-2003免疫治疗系统对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4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后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6),治疗组(化疗后给予免疫治疗),各20例,治疗10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KPS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生存质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ZL-2003免疫治疗系统能拮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KP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多节段腰骶椎结核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确诊收治的70例多节段腰骶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38例行前后联合入路术,对照组32例行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随访2~3个月,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生活质量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rankel分级及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间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腰骶椎结核,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脊髓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Nogo-A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打击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急性脊髓损伤组(对照组)和急性脊髓损伤+大剂量MP组,损伤大鼠Tg-T10节段,分别于术后3、7、14d取受损节段大鼠脊髓,运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时相点Nogo-A表达量及其变化,并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受损脊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Nogo-A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损伤后对照组与MP组各个时相点Nogo-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7d时最高,后逐渐下降,但14d的表达量仍高于正常组。其中大剂量MP组与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MP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Nogo-A是SCI后脊髓神经纤维再生的主要抑制因子,大剂量MP对Nogo-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肺心病高凝状态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光量子血疗。治疗2个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中除血沉变化不明显外,其他各项均有显著改善(P<0.01~0.05),而对照组中唯有血球压积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的甲襞微循环四项积分亦有明显改善(P<0.01~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显著(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故认为光量子血疗是治疗肺心病高凝状态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氧疗法(Ozone therapy)联合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n1/Tn2漂移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67例初治NH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化疗同时联合三氧(Ozone,O3)治疗,采用q自血回输(Major O3 auto-haemotherapy,MAH)和O3直肠注气疗法(Rectal O3 gas insutfiation,RI),应用两个周期。对照组单用相同化疗方案治疗。两组均化疗两周期,化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分别反应1h1、Th2细胞的数量,同时评价疗效以及肿瘤标志物LDH和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①NHL患者Tn1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h2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n1/Tn2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Tn1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Th2细胞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Tn1/Th2较治疗前升高(P〈0.05),LDH和β2-MG较治疗前降低;③对照组1h1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5),Th2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Tn1/3h2和LDH较治疗前降低(P〈0.05),β2-MG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1h1细胞高于对照组,Th2细胞、LDH和β2-MG低于对照组,Tn1/Th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治疗组完全缓解率(CR)64.9%,部分缓解(PR)29.7%,有效率(CR+PR)94.6%;对照组CR40.0%,有效率7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R率及有效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患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向Th1细胞的分化明显减少,向Th2细胞的分化无明显变化,Tn1/Th2平衡失调并向Th2方向漂移。受化疗打击后Tn1反应向Th2漂移,抗肿瘤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O3可使化疗后Tn1/3h2平衡向1h1方向漂移。O3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比,可以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络协调系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5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经络协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评定其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估其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6周末开始两组HAMD-24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6,-2.44;P<0.05),在治疗第6周末开始研究组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11,-7.54;P<0.05),其余因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的第4周末开始两组HAMA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9,-3.25,-3.81;P<0.05),在治疗第4周末开始研究组躯体性焦虑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99,-3.33,-524;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CG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有效率为88%,痊愈率48%,对照组有效率为75%,痊愈率2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79,P>0.05),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95,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结论:经络协调治疗合并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尤其对躯体症状效果更好,并且两组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并分析综合干预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160名因创伤造成的脊柱骨折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进行评分。并对入选研究组的患者予以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值。结果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60/160)37.5%。综合干预组(研究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改善(t=2.37,P〈0.05;t=2.87,P〈0.01)。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合并抑郁状态发生率高,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其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56例),单纯放疗组(40例),单纯唑来膦酸组(28例)进行治疗,并观察比较各组止痛及改善活动能力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与单纯唑来膦酸组止痛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止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2个月后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止痛效果及活动能力改善均较单纯放疗组及单纯唑来膦酸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唑来膦酸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疼痛缓解率,延长疼痛缓解时间,显著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性治疗的同时用碳酸氢纳片、依托考昔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金黄膏、口服加味四妙汤治疗。观察2个疗程(14天)后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尿酸(U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随访治疗有效患者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0.00%)(P0.05);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UA、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复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复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特点,为进一步改善复发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8例复治涂阳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记录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态患者的SCL-90、SSRS评分情况。并选择同期初治涂阳患者140例和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各项指标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SCL-90阳性项目数高于男性患者(P〈0.01)。不同年龄复发涂阳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3个因子上(P〈0.05)以及客观支持上(P〈0.01)存在差异。不同文化程度复发涂阳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偏执5个因子上以及客观支持上(P〈0.05)存在差异。未婚、离异患者社会支持低于已婚患者(P〈0.01)。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SCL-90阳性项目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客观、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复治涂阳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社会支持低。在严格执行全程督导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配合心理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研究2HRZE/4HR方案联合胸腺肽、左氧氟沙星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10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2HRZE/4HR化疗方案并联合胸腺肽、左氧氟沙星,对照组予2HRZE/4HR抗结核,观察两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转归。结果观察组2、4、6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0.38%(47/52)、94.23%(49/52)和96.15%(50/5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2、6月末的病灶吸收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总治愈好转率为96.15%,完全吸收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HRZE/4HR方案联合胸腺肽、左氧氟沙星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可以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治疗转归方面比传统2HRZE/4HR方案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炮制海芋散在复治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把102例多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采用WHO推荐的复治方案3H3R3Z3E3/6H3R3E3为对照组(51例),将用复治方案3H3R3Z3E3/6H3R3E3,加口服经炮制海芋散作为治疗组(51例),对病例的症状体征、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吸收和闭合情况、痰菌阴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症状体征改变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66.7%(P〈0.01);病灶吸收情况治疗组为96.1%,对照组为64.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空洞吸收或闭合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68.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痰菌阴转情况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7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为25.1%,对照组为52.2%.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服用经炮制海芋散联合抗痨化疗组合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优于单纯用抗痨化疗组合药的化疗方案,且可减轻抗痨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作用肯定,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PV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7例,其中PVP治疗42例(观察组),保守治疗45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比较发现,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3天、1个月、3个月期间,观察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中出现8例并发症,但均未出现脊髓及神经受压症状;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褥疮1例,泌尿系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在随访的第5。6月中,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手术邻近的椎体出现压缩性骨折,对照组中有4例发生,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VP对于近期疼痛缓解优于保守治疗,虽然PVP方式会出现骨水泥渗漏的并发症,但能有效避免了褥疮、感染等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Sham组置入球囊导管但不阻断胸主动脉;I/R组球囊导管阻断胸主动脉12min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先短暂阻断胸主动脉3min,恢复灌注10 min实施缺血预处理,之后阻断胸主动脉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PC+2ME2组缺血预处理前30min腹腔注射HIF-1α抑制剂2ME2(15 mg/kg),缺血预处理后阻断胸主动脉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于再灌注损伤后为4 h、12 h、24 h、3 d和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脊髓L4-6缺血节段,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脊髓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Real time-PCR法检测HIF-1α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HIF-1α表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C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增高,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增多,HIF-1α表达更多(P<0.05)。IPC+2ME2组HIF-1α表达上调受到抑制,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HIF-1α表达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创通气治疗、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方案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0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有创-无创通气治疗者为观察组,每组25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Ph)、心率(HR)及收缩压(S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7天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改善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首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肺炎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发ARDS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可降低通气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分别用盐酸度洛西汀或阿米替林治疗6个月,采用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盐酸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MOSPM总分及HAMD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前者起效更快,两组的MOSPM总分及HAMD评分在第1周改变有显著性差异(t=2.96,P0.05);TESS不良反应小于后者(P0.05)。结论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有效,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