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吕莹   《中国医学工程》2012,(4):170-171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具有成功率高、死亡率低、血管再通可靠,并发症少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但由于各种导管、血管鞘、抗凝药的应用,患者术后多须卧床制动,还需大量饮水以利造影剂排出,及手术费用相对较高、患者焦虑不适应等原因,会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护士对冠脉介入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应给予认真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卢春化   《中国医学工程》2011,(5):154-154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的治疗方法[1],具有成功率高、死亡率低、血管再通可靠,并发症少和安全性高等优点[2],但由于各种导管、血管鞘、抗凝药的应用,患者术后多须卧床制动,还需大量饮水以利造影剂排出,及手术费用相对较高、患者焦虑不适应等原因,会加重冠心病的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总结了2∞3年182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脉内支架术后应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护理和并发症出血的处理.结果182例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脉内支架术,1例猝死.181例经抗凝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儿例穿刺伤口少量出血;经及时对症处理后止血.住院期间没有发生急性和亚急性心血管闭塞,没有发生冠脉内支架血栓等并发症,病情好转.住院约7~12天出院.结论抗凝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因此在抗凝治疗方面的观察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冠脉支架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有创性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经挠动脉途径冠脉支架术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尤其是术后不需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2月~2005年1月为196例行冠脉支架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经挠动脉途径组和经股动脉途径组。经挠动脉途径96例,男64例,女32例;42岁~65岁,平均55岁±10岁;单支病变60例,其中单纯左主干2例,双支病变30例,三支病变6例。经股动脉途径100例,男76例,女24例;44岁~63岁,平均55岁±6岁;单支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丹红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术73例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注射液组(葛根组)37例,丹红注射液组(丹红组)36例,两组患者均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以心电图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随访12个月时再狭窄、死亡、出血等严重心血管事件(TSCE)风险等评价。结果与葛根组比较,丹红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葛根组明显降低(P〈0.05),心电图ST段下降导联数及压低数值总和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随访发现,丹红组再狭窄2例(5.5%),出血2例(5.5%),输血1例(2.8%),TSCE发生率为13.8%;葛根组再狭窄5例(13.5%),输血1例(2.8%),无出血患者,TSCE发生率为16.3%,两组均无死亡患者。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两种注射液治疗的均疗效确切,丹红注射液再狭窄率低,但有出血风险,而葛根注射液安全性高同时再狭窄率也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冠脉支架术后的随访价值与效果进行观察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方法下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结果显示:降支支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P0.05;冠脉支架内径测量数据显示:直径在3~4.0mm范围内支架所占比例为6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P0.05;分型结果方面,1级支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选择性冠脉造影分型标准,各级别支架所占比例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下,冠脉狭窄诊断敏感度为84.21%,特异性为96.72%,明显高于选择性冠脉造影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随访而言,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水平,可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评估,风险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8.
200例冠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穿刺冠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可解除冠脉痉挛保持冠脉腔内血流通畅,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使心肌重新得到血流灌注,是有效的冠心病治疗的方法。具有创伤少,效果可靠等优点。但是由于它是一种有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密切观察全方位的护理,康复指  相似文献   

9.
张俊江  常伟  秦小奎 《吉林医学》2012,33(28):6086-6087
目的:对老年患者在冠脉支架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对72例老年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6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血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6例,出血3例,对照组36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15例,出血2例;经统计学检验心血管事件病例分析可得χ2=5.445 4,P=0.019 6,出血病例P=0.214 9,P=0.642 9。结论:老年患者在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邵丹  刘晓红 《当代医学》2021,27(6):6-10
目的 探讨移动医疗微信群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PCI(置入至少1枚支架)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和实验组(n=72).对照组给予常规途径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采用移动医疗平台宣教.比较两组随访12个...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PTCA的急性血管并发症及术后30-40%的再狭窄率却严重影响其即刻和远期疗效,特别是一些复杂型冠状动脉病变,并发症更高。我们应用冠脉内支架术治疗4例复杂冠脉病变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特点见下表:注:LAD:左前降支.RCA:右冠状动脉2.治疗方法按照Gruentzig方法[1],术前二日服抵克力得0.25g,潘生丁50mg及心痛定10mg,动脉穿刺成功后,鞘管内注入肝素2500单位,送入指引导管时给予肝素7500单位,术中每小时追加肝素2000单位,指引导管选用…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冠脉内支架术(Coronary stent。CS)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方法。能成功地打开血管,给缺血心脏带来血运重建,大大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少、效果可靠等优点。但由于是一种有创手术及术中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如护理不当,可  相似文献   

13.
崔惠润 《当代医学》2010,16(26):142-142
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和冠脉支架术是近年来治疗冠心病的新介入治疗手段。术后护理可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莉  张耀锋  郭彦丰 《医学争鸣》2006,27(12):1107-1107
0 引言目前鉴于他汀类药物能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抵抗炎症因子、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治疗机制,我院对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并在术后给予他汀类药物持续治疗,使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15-11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预防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且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脂和血清hs-CRP、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CD62P(4.66±1.32)%、CD63P(2.61±0.21)%、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9.66±1.34)%、vWF(89.54±1.54)%、ET-1(55.25±1.64)ng/L,均低于对照组,NO(78.81±1.20)μ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TC(3.22±0.31)mmol/L、HDL-C(1.01±0.03)mmol/L、LDL-C(2.66±0.14)mmol/L、TG(1.31±0.22)mmol/L、hs-CRP(3.26±1.08)mg/L、TNF-α(0.22±0.04)μ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明显降低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可能的并发症,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注重并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14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共植入支架172枚,均手术成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改善。146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穿刺局部皮下血肿,4例出现术后颈动脉窦反应,4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12例血尿,2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余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对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各适应证的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在局麻下通过外周动脉穿刺、插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保持血流通畅,从而减轻冠心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我科自2005年至今共行冠脉造影检查87例,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术16例,笔者从临床总结出几点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丹  张艳春  吴丽娜 《吉林医学》2009,30(12):1105-1105
尿潴留是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患者自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尿潴留是PICA支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经股动脉穿刺麻醉的患者,术中应用麻醉剂和各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术后需保留鞘管4~6h,沙袋压迫6h,同时卧床休息24h,术后肢制动6h,其尿潴留的发生率更高。一旦发生尿潴留将对患者产生心理、生理影响,严重时影响到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尿潴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护士对尿潴留患者应给予及时恰当的护理援助,在PTCA支架术患者尿潴留的护理中加入舒适护理的成分,使得护理工作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全过程。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降低或缩短其不愉快的程度,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李涛 《河北医学》2014,(7):1092-1095
目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PCI)后行冠脉造影复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支架内再狭窄( ISR)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PCI并进行冠脉造影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ISR组及非ISR组,分析可能导致ISR的可能性因素。结果:通过对可能与ISR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ISR 的危险因素有:2型糖尿病(OR=5.697,95%CI 2.627-12.357)、支架长度>20mm(OR=4.832,95%CI 2.385-9.667)、支架直径<3mm(OR=3.022,95%CI 1.899-4.809)、非药物涂层支架(OR=8.827,95%CI 2.758-28.249)以及多支病变( OR=9.095,95%CI 1.012-81.759)。结论:糖尿病、支架长度>20mm、支架直径<3mm、非药物涂层支架及多支血管病变是可以独立预测ISR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无保护左主干冠脉内支架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树铮  陈韵岱 《海南医学》2002,13(12):23-25
在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心脏导管介入检查中 ,左主干病变约占 3% (5 % ,长期以来 ,由于左主干血管支配整个左心系统 ,一旦血流被阻断 ,将易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并发症 ,如室颤、心脏骤停或心源性休克 ,因此无保护左主干狭窄 (ULMCA)病人的治疗一直为人们所关注[1] 。冠脉搭桥术以其显著改善病人的生存率而成为ULMCA病人的首选治疗手段[2 ] 。经皮冠脉腔内球囊成形术 (PTCA)治疗ULM CA的早期研究表明由于手术风险、难度及严重并发症均较高而未得到认可[3 ] 。随着支架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