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坚固内固定原理治疗双侧下颌骨骨折,并探索口内人路的手术方法。方法:18例患者均采用口内入路暴露下颌骨骨折部位(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用钛钉作支抗复位下颌骨骨折,恢复其咬合关系后,用小型钛板作坚固内固定,术后不行颌问结扎。结果:18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双侧下颌骨骨折均采用口内入路,钛钉作支抗辅助复位,行坚固内固定,手术方便,易操作,术后不需颌间结扎。  相似文献   

2.
施素萍 《口腔医学》2006,26(3):239-240
目的探讨应用坚固内固定原理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手术切口、治疗方法及优缺点。方法采用口内进路对28例下颌骨骨折复位后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2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随访半年,张口度均正常。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肯定,口内手术入路避免了面部瘢痕及面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颌骨外科与AO内固定新进展(讲座二)——颌骨骨折治疗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5 下颌骨骨折固定及其进展5.1 内固定手术的基本原则5.1.1 手术入路 口内入路用于颏部、下颌体一般骨折;口外入路用于下颌角移位和粉碎性骨折;穿颊入路用于下颌角一般骨折;联合入路用于下颌角、升支及各种粉碎性骨折。5.1.2 关系和骨解剖复位 用Ernst结扎、牙弓夹...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减少明显的瘢痕和面神经损伤的机会,采用内镜辅助经口内入路进行成年人髁突下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从2003年4月—2005年12月就诊的11例髁突下骨折病例,全麻下口内切开,内镜辅助下进行髁突下骨折的复位与内固定,同期行其他部位骨折的复位与固定。结果:11例患者中有9例获得了良好的解剖复位,另2例因存在骨质缺损未能达到精确的解剖复位。手术后恢复较快,均无面神经损伤症状。随访期为1.5~3.8a,平均2.2a。术后6个月内关节功能正常,瘢痕不明显;随访期末,平均开口度为3.6cm,2例患者出现关节弹响,但不影响生活。结论:经口内入路内镜辅助的下颌骨髁突下骨折复位与固定可达到开放性手术类似的疗效,并可减少瘢痕的形成和面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颧-眶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头皮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53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回顾性分析,手术通过头皮冠状切口入路、睑缘下和口内前庭沟切口,直视下解剖复位、固定;骨折断端进行钛板坚强内固定,眶底缺损用人工替代材料medpor进行重建,术前及术后通过临床观察和头颅三维螺旋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面中份及眼眶外形明显改善、咬合关系和张口度明显改善.陈旧性骨折的恢复相对较差.结论:多个切口入路能充分暴露骨折断端,有利于骨折段解剖复位,颧-眶复合体骨折应把握手术时机及时治疗、进行准确复位和应用替代材料重建眶结构.  相似文献   

6.
PLDLA接骨材料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实验研究,儿童颌面部创伤683例临床分析,颧弓根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探讨,经眶周小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髁突下骨折手术复位入路的改进,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一附4例报告  相似文献   

7.
口内途径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29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口内途径坚强内固定术及术中暂时性小环结扎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 2 9例 47处下颌骨体部骨折先作两侧磨牙区和切牙区三点式颌间小环结扎 ,骨折线两侧作牙间结扎 ,初步恢复下颌骨的弓形和咬合关系后 ,自下颌前庭沟作切口 ,显露骨折处并复位后进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毕拆除颌间结扎 ,恢复下颌运动。分别于术后第 1d和 90d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 ,评价其咬合关系、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 :2 9例47处下颌骨体部骨折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骨性愈合 ,咬合关系良好 ,无并发症。结论 :口内途径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可对下颌骨体部骨折进行良好的固定 ,获得满意的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单侧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经颌后入路,术中保护腮腺及面神经,行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结果:23例患者均取得良好解剖复位,无1例出现涎瘘,无1例出现面神经麻痹,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通过早期锻炼张口,均能恢复术前张口度,无关节强直出现。结论: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有术野暴露充分、操作方便、有效保护面神经及腮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颧骨复合体骨折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66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手术入路经验缘下和口内前庭沟切口,直视下解剖复位、固定,眶底缺损用人工骨重建,陈旧性骨折正颌手术治疗,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63例患者术后功能和面形明显改善。结论 睑缘下和口内联合切口能充分暴露骨折区,利于解剖复位,额上颌合体骨折应早期手术,应用微型钛板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治疗髁突低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所收治8例髁突低位骨折的患者,选择口内入路对髁突低位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8例患者,10侧髁突低位骨折,其中5例患者合并下颌骨体部骨折。髁突低位骨折患者行内窥镜辅助下穿颊器或侧壁螺丝刀口内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现面瘫及涎瘘等并发症,术后复查全口曲面断层片和三维CT示骨折断端对位良好。3个月后复查,面部无明显疤痕,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利用穿颊器或侧壁螺丝刀口内入路治疗髁突低位骨折,相对于传统的耳前、颌下及颌后入路,手术创伤小,面部无明显瘢痕,外形良好,配合内窥镜的使用,更加便于直视下完成骨折复位固定,是治疗髁突低位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