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以及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清VEGF、VEGFR1、VEGFR2以及MIF水平,抑制新血管形成和内膜再种植,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不孕的疗效。方法:68例腹腔镜下内异症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30例,联合治疗组38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续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可以作为内异症不孕临床治疗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EM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于术后服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EM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且临床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患者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运用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术后配合米非司酮口服,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A组43例(对照组)和B组44例(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A组行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B组在腹腔镜手术后每天口服米非酮10mg,连续服用3个月。结果:A组和B组在治疗内异症的有效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表明采用腹腔镜有效破坏盆腔内内异症病灶,术后配合口服米非司酮,近期疗效明显,费用低,是治疗内异症的一种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腹腔镜手术对照组(A组,n=40)和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B组,n=40),B组采用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疗效结果和术后复发及受孕情况等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结果发现,A组总有效率为72.5%,B组有效率为95.0%,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B组的复发率较A组明显降低,且受孕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的疗效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5d进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用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患者停药后排卵、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完全缓解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且研究组6个月后复发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卵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研究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4例,均行腹腔镜手术,其中32例同时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予米非司酮治疗的32例患者,设立为对照组。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组20例术后第1个月恢复月经,痛经消失,1例术后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B超6个月再次发现盆腔包块。1例怀孕。对照组8例症状无改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达75.00%,两组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且提高受孕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经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非根治性手术,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3~6个月,随访6~36个月,34例患者缓解,缓解率94.5%(34/36);2例复发,复发率5.5%(2/36);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中8倒妊娠,其中1例宫外孕,正常妊娠率43.7%(7/36)。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9.
郑清云 《当代医学》2014,(10):134-134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对照组给予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有效25例,基本有效12例,无效3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92.5%,复发率7.5%;对照组40例患者,有效13例,基本有效12例,无效15例,复发13例,总有效率62.5%,复发率32.5%。对照组9例有恶心呕吐症状,12例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52.5%;观察组3例有恶心呕吐不适症状,2例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面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手术辅以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后辅以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将2004年10月~200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腔镜下手术的4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0例术后辅以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次,每天1次,连续服用3~6个月.对照组20例为单纯手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研究组有效缓解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米非司酮治疗是必要的,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邓玲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68-176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EMT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EMT相比于单用腹腔镜手术,不仅疗效更优,而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蒋格林 《中外医疗》2010,29(25):43-43
目的评价腹腔镜加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在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患者术后2d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12.5mg,1次/d,疗程为3~6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2.00%。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应用米非司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第2天口服米非司酮,每次12.5mg。每日1次,连用6个月。对照组未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复发率仅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恢复排卵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t=2.364、8.358,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郭彬 《当代医学》2014,(24):149-150
目的 探析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465例,随机分为3组(n=155)。对照组在腹腔镜治疗后进行常规处理,A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观察3组患者术后疗效、复发、妊娠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显著(χ2=26.3537),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显著(χ2=32.0072、χ2=50.2607);B组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χ2=23.4091、χ2=32.5467);治疗A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B组(χ2=63.9300)。结论 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复发率低,能有效提高患者妊娠率,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治疗,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复发及受孕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88%),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受孕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明显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孕三烯酮片2.5mg,每周2次口服,连续6个月;用药期间每个月复诊。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3例,复发1例,对照组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12例,复发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9例,妊娠率60.0%,对照组妊娠3例,妊娠率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患者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疗效。方法:分析经腹腔镜确诊并经镜下手术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随机选择术后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25例,单纯手术治疗25例。结果:术后随访至今,术后总妊娠率52.00%。其中,手术加药物组妊娠率56.00%,单纯手术组妊娠率4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可明显提高不孕患者的受孕率,并且在缓解症状方面较单纯手术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高莉 《河北医学》2013,19(5):754-756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治疗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仅使用腹腔镜手术,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使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有效为62.8%,复发率为8.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有效为33.3%,复发率为30%;对照组治疗后有9例患者受孕,有效率为64.2%,观察组治疗后有13例患者受孕,有效率为81.2%;对照组有7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检查转氨酶有9例升高,总计副作用发生率为53.3%,观察组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检查转氨酶有2例升高,总计副作用发生率为14.2%。以上情况两组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运用腹腔镜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50例行腹腔镜手术并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同时服用米非司酮,对照组不服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无效4例,有效率为84.0%;对照组25例患者中,无效10例,有效率6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5)。观察组复发率20.0%,对照组复发率4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2,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艾战秀 《当代医学》2012,18(23):25-2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进行治疗的8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排卵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0.9%(34/42),对照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69.1%(29/42),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卵恢复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减少患者排卵恢复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