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超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与非溶栓组,两组均行常规磁共振(MRI)及1H-MRS扫描,分别比较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病灶周围正常区与对侧镜像区之间NAA、Cr、Cho、NAA/Cr、Cho/Cr、NAA/Cho等值的差异。结果 (1)溶栓组与非溶栓组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及病灶周围正常区NAA、Cr、Cho均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Lac较对侧镜像区升高(P0.05)。(2)溶栓组病灶中心区与病灶边缘区Cr、NAA/Cho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溶栓组病灶边缘区Lac、Lac/Cr低于非溶栓组(P0.05)。(3)溶栓组患者病灶侧NAA、NAA/Cho与临床NIHSS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病灶侧Lac与临床NIHSS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非溶栓组患者病灶侧Lac与临床NIHSS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1H-MRS可以直接、准确地、全面地检测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受损神经元的恢复情况,能客观评价脑梗死预后及临床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H-MRS鉴别诊断脑泡型包虫病和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术后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为脑泡型包虫病和脑转移瘤患者各20例,分别进行脑常规MR、增强和1H-MRS扫描。测量脑泡型包虫病、脑转移瘤病灶实质区、病灶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实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和脂质峰(Lip+Lac)峰值,并计算Cho/Cr、Cho/NAA、(Lip+Lac)/Cr。结果 脑泡型包虫病病灶实质区Cho、Cho/Cr、Cho/NAA显著低于脑转移瘤,Lip+Lac、(Lip+Lac)/Cr明显高于脑转移瘤(P均<0.05)。脑泡型包虫病与脑转移瘤病灶实质区Cr、NAA,水肿区Cho、Cr、NAA、Lip+Lac、Cho/Cr、Cho/NAA、(Lip+Lac)/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泡型包虫病实质区Cr、NAA峰及水肿区NAA显著低于对侧正常脑实质,实质区及水肿区Lip+Lac、Cho/Cr、Cho/NAA、(Lip+Lac)/Cr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实质(P均<0.05)。脑转移瘤病灶实质区Cho、Lip+Lac、Cho/Cr、Cho/NAA、(Lip+Lac)/Cr及水肿区Cho/NAA、(Lip+Lac)/Cr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实质,实质区NAA峰低于对侧正常脑实质(P均<0.05)。结论 1H-MRS技术可显示脑泡型包虫病和脑转移瘤病灶及病灶周围水肿区组织代谢的特点,为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氢质子波谱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质子磁共振频谱各参数相对值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N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组34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常规MR和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测量各感兴趣区化合物的相对值.结果 获取的患者波谱数据显示NAA/Cr(0.57±0.08), Cho/Cr(2.40±0.08), β, γGlx/Cr (2.17±0.07).同对照组比较β,γGlx/Cr及Cho/Cr升高,但NAA/Cr降低.DNS组与正常对照组NAA/Cr, Cho/Cr, β, γGlx/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在0.9~1.33 ppm间Lip峰值升高,峰下面积增加.结论 1H-MRS能检测出DNS患者脑部病灶的代谢异常,为常规MR诊断提供有益的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技术(MRS)观察脑梗死后主要代谢物:N-乙酰基天冬氨酸(NAA)、乳酸(Lac)、脂质(Lip)、胆碱(Cho)、肌酸(Cr)在病灶区、对侧镜像区及最终可存活区的分布状况,分析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获得可存活区的MRS特征及评定标准。方法对32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检查方法,并在30 d后复查T2WI确定最终梗死范围,测量梗死中心区、对侧镜像区及最终可存活区的物质代谢改变。结果初检时病灶中心的NAA水平较对侧镜像区降低;Lac峰及Lip峰出现并重叠。可存活区MRS特征为:NAA水平与对侧镜像区比较差异不明显,与病灶中心比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c水平升高,但较病灶中心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存活区未见明显Lip峰。结论应用MRS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区域代谢物浓度可预测急性脑梗死的最终存活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 1H-MRS)中多体素长、短两种不同回波时间(TE)在检出多发性硬化(MS)各种病灶和看似正常脑白质(NAWM)方面的价值。 方法 对50例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MS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扫描,并采用多体素长、短TE 1H-MRS分析,测定各感兴趣区代谢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脂质(Lip)、乳酸(Lac)和肌醇(mI)的浓度,分析NAA/Cr、Cho/Cr、NAA/Cho、(Lac+Lip)/Cr和mI/Cr在病灶和NAWM区中的变化。 结果 多体素长TE显示NAA/Cr、Cho/Cr、NAA/Cho在非强化病灶、强化病灶与对照组相应脑白质(WM)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AA/Cr、NAA/Cho在非强化病灶、强化病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多体素短TE显示MS组NAA/Cr、Cho/Cr和(Lac+Lip)/Cr在强化病灶、非强化病灶、病灶对侧NAWM区与对照组相应WM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多体素长、短TE检测NAA/Cr和Cho/Cr无明显差别,但短TE能检测到病灶内的Lip、Lac及mI峰。 结论 多体素长、短TE均能检测MS患者病灶及NAWM区的代谢异常,长TE能得到主要代谢物的波形,短TE能检测到更多代谢物,二者均可为MS的病理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常规磁共振特征及磁共振波谱成像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间35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段健康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均接受磁共振平扫及波谱成像,测量和比较两组苍白球T1WI、T2WI信号强度、ADC值及磁共振波谱参数N-乙酞基天门冬氨酸/肌酸复合物(NAA/Cr)、胆碱复合物/肌酸复合物(Cho/Cr)、乳酸/肌酸复合物(Lac/Cr)、谷氨酰胺复合物/肌酸复合物(Glx/Cr)和肌醇/肌酸复合物(mI/Cr)。结果对照组脑实质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观察组双侧苍白球显示斑片状对称性T1WI高信号,T2WI、T2FLAIR及DWI序列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苍白球区T1WI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WI信号强度及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示典型的NAA(2.02)、Cr(3.03)及Cho(3.20)主峰,但其Glx及mI峰较高,经相关参数测量,观察组Glx/Cr和mI/C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代谢物相关参数NAA/Cr、Cho/Cr、Lac/Cr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常规磁共振T1WI及波谱成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揭示颈脊髓压迫症患者中的脊髓代谢物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绍兴市中医院住院经临床证实的20例慢性颈脊髓压迫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本院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MRS诊断,比较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FA)值及代谢产物比值(NAA/Cr、Cho/Cr、Lac/Cr、Ins/Cr和Glx/Cr)。结果:观察组ADC值高于对照组,FA值低于对照组,且不同严重程度患者ADC值、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AA/Cr、Cho/Cr、Lac/Cr、Ins/Cr和Glx/Cr均低于对照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S能够测量颈脊髓压迫症患者代谢产物比值、ADC值与FA值,反映疾病病理变化,有利于实现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为颈脊髓压迫症的生物学机制和潜在治疗目标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局灶性脑炎1H-M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H-MRS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局灶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对确诊的23例AIDS局灶性脑炎患者进行MR检查,以1H-MRS分析32个病灶,测量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肌醇(mI)峰下面积均值,观察乳酸(Lac)、脂质(Lip)峰出现的频数,计算NAA/Cr、Cho/Cr、mI/Cr、NAA/Cho、(Cho+mI)/NAA值。比较AIDS局灶性脑炎实性区、坏死区、水肿区及与相邻正常脑组织代谢物差异。 结果 AIDS局灶性脑炎病变各区均出现NAA、Cho、Cr、mI峰。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NAA峰在病变各区均降低,Cho、mI峰在实性区略升高,在坏死及水肿区降低。Lac、Lip峰在病变各区均出现,在实性及坏死区出现频数明显高于水肿区,且Lip峰出现频数较Lac峰高。病变各区之间NAA/Cr、NAA/Cho、Cho/Cr、(Cho+mI)/NA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病变各区Cho/Cr、(Cho+mI)/NA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1H-MRS能够发现AIDS局灶性脑炎的特征性物质及能量代谢变化,为定性、定量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脑内环状强化病变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分析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特征,评价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55例脑内环状强化病灶,胶质母细胞瘤17例、转移瘤19例、放射性坏死11例,脑脓肿8例.单体素PRESS(TE 135 ms)序列采集病灶中心(非强化区)和整个病灶(非强化区和环状强化病灶).结果①胶质母细胞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3例,高Lac峰14例;病灶中心Cho/Cr 1.80±0.17(0.57~3.47),整个病灶Cho/Cr 4.17±0.26(2.03~8.57),P值0.001.13例病灶中心检测到NAA峰(76.5%).②转移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11例(57.9%),高Lac峰8例;病灶中心Cho/Cr 1.08±0.24(0.68~2.71),整个病灶Cho/Cr 3.62±0.38 (1.02~7.19),P值0.031.病灶中心检测NAA峰5例(26.3%).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病灶中心NAA和Lip出现几率差异显著,P值分别是0.003和0.013.③放射性坏死病灶中心Cho/Cr 1.67±0.32(0~2.12),整个病灶Cho/Cr 2.13±0.33(1.08~3.59),P值0.334;并与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是0.004和0.028.④8例脑脓肿病灶中心Lac峰外,7例显示AA峰,5例Ace峰,3例Suc峰;2例Ala峰;1例Lip峰;1例Cho和NAA峰.结论 1H MRS能提供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病理组织学信息,高Cho/Cr有助于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病灶中心NAA峰提示胶质母细胞瘤可能性,脑脓肿有特征性AA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快速波谱成像(TSI)技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价值。方法对40例AIS患者行TSI及常规多体素化学位移波谱成像(CSI),采用对应频谱拟合脚本获得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胆碱复合物(Cho)、乳酸(Lac)峰下面积及NAA、Cho、Lac与Cr的比值;将TSI和CSI拟合后获得的NAA和Lac分布伪彩图分割后与弥散加权成像(DWI)相融合,分析其匹配程度。结果相比周边正常脑组织,梗死边缘区NAA稍降低,梗死核心区NAA降低程度大于梗死边缘区,Lac则呈相反趋势;梗死周边正常脑组织存在少量Lac分布。TSI与CSI数据经拟合的代谢物分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TSI与CSI分别显示33例及32例NAA伪彩图暗区分布小于DWI高信号区,Lac伪彩图高亮区明显大于DWI高信号区。结论采用TSI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采集,并获得与常规CSI基本一致的代谢物分布数据。AIS患者代谢物分布伪彩图可能与DWI高信号区不匹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MRS评价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病人扣带回是否出现同基底节相似的代谢物改变,评价其代谢物比值与临床神经心理学测试及静脉血氨值之间的关系。方法 24例MHE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者均完成3项临床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及符号数字试验(SDT)。进行了扣带回和右侧基底节的单体素点分辨自旋回波波谱序列扫描。分别计算各代谢物,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胆碱(Cho),肌醇(mI),谷氨酰胺复合物(Glx)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mI/Cr、Glx/Cr及Cho+mI/NAA比值。21例在MR检查前后一周内进行了静脉血氨水平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HE组扣带回的Cho/Cr、mI/Cr及Cho+mI/NAA降低,Glx/Cr比值升高,右侧基底节的Cho/Cr、mI/Cr及Cho+mI/NAA比值降低,Glx/Cr和NAA/Cr无改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扣带回的Cho/Cr比值与SDT,mI/Cr及Cho+mI/NAA与NCT-A、DST及SDT之间,Glx/Cr与NCT-A及SDT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以mI/Cr与3种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右侧基底节仅Cho/Cr和mI/Cr与各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扣带回的Cho+mI/NAA与静脉血氨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P=0.009)。结论 MHE病人扣带回出现代谢物的异常改变,扣带回的mI/Cr比值与神经心理学测试之间存在更明显的相关关系,提示可能能够更好地预测MH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中代谢物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和1H-MRS扫描。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BM)7例,并分成低度恶性组和高度恶性组。用机器自带波谱软件进行分析,检测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及对侧正常参照区N-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和肌醇(mI)代谢物浓度,比较两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及各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星形细胞瘤波谱表现为NAA/Cr和NAA/Cho比值降低,而Cho/Cr比值升高。两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分别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97±0.77、3.11±2.64,坏死区Lac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18±0.86、3.50±1.39,水肿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05±0.46、1.37±0.41。强化区Cho/Cr比值、坏死区Lac值和水肿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常规MRI,1H-MRS可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分级的准确性,并提供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1H-MR波谱(1H-MRS)观察急性期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双侧额叶代谢物变化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20例急性期抗NMDAR脑炎患者(脑炎组)和20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双侧额叶1H-MRS,获得相应MRS及各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醇(mI)、谷氨酸盐复合物(Glx)和肌酸(Cr)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mI/Cr及Glx/Cr比值。记录脑炎组脑脊液抗NMDAR抗体滴度检测结果,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2组认知功能,比较组间1H-MRS参数差异,并分析其与抗NMDAR脑炎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及与脑脊液抗NMDAR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脑炎组双侧额叶NAA/Cr、Cho/Cr、mI/Cr、Glx/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2.29、-0.73、0.15,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脑炎组双侧额叶NAA/Cr下降、Glx/Cr升高(P均<0.05),而双侧额叶Cho/Cr、mI/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炎组双侧额叶NAA/Cr、Cho/Cr、mI/Cr及Glx/Cr与MMSE评分、MoCA总分和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1H-MRS有助于诊断急性期抗NMDAR脑炎及监测病情;抗NMDAR脑炎急性期双侧额叶NAA/Cr降低、Glx/Cr升高,但与认知障碍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T磁共振1H-MRS(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在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5例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和28例无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采用单体素氢质子波谱-激励回波采集(stimulated echo acquisition mode spectroscopy,STEAM)序列进行左侧基底节区的MRS扫描。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和谷氨酰胺复合物(Glx)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mI/Cr、Glx/Cr,并与2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HE患者左侧基底节区的Glx/Cr比值显著升高,Cho/Cr、mI/Cr显著降低(P〈0.05);与无MHE的肝硬化患者相比,MHE患者左侧基底节区的Glx/Cr与Cho/Cr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MHE的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I/Cr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3 T场强磁共振MRS检查显示MHE患者基底节区的Cho、mI水平降低,Glx水平升高,3T场强磁共振MRS对MHE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脑代谢物变化的特点。方法:对1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PSD组)和10例梗死后无抑郁患者(非PSD组)行头颅1H-MRS检查,测量感兴趣区(ROI)双侧颞叶、丘脑、脑卒中部位及对侧正常区域的氮-乙酰天冬氨酸(NAA)、含胆碱化合物(Cho)、肌醇(mI)、肌酸(Cr)的含量,计算NAA/Cr、Cho/Cr以及mI/Cr比值。结果:PSD组双侧颞叶NAA、NAA/Cr,右侧丘脑NAA的值非PSD组,而双侧颞叶Cho、Cho/Cr,右侧丘脑mI/Cr的值非PSD组(均P0.05)。结论:MRS可以反映PSD患者脑内各代谢物水平的改变,可能为PSD早期发现及发病机制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MR三维氢质子波谱(3D1^H MRS)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青年抑郁症患者额叶可能存在的神经生化异常。方法 对54例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5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3D1^H MRS和DTI研究,测量双侧额叶背外侧白质和前部扣带回皮质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I)和肌酸(Cr)的绝对值,计算NAA、Cho、mI与Cr的比值,以及双侧额叶白质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抑郁症组患者前额叶扣带回皮质Cho、mI的绝对值及Cho/Cr、mI/C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NAA绝对值、NAA/Cr比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抑郁症组前额叶背外侧白质内NAA、Cho、mI的绝对值以及与Cr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抑郁症组患者前额叶白质的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前额叶扣带回皮质的Cho、mI值及Cho/Cr、mI/Cr比值增高、以及前额叶白质的ADC值增高和FA值降低可能构成了青年抑郁症患者发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