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刁明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43-143
妇女因月经终止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称为“经断前后诸症”,现代医学称“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经断前后出现月经由规律而逐渐紊乱、终止,同时有烘热汗出,易怒等精神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杨翠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5):1100-1101
妇女绝经前后,大多数见于45岁-55岁之间。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代谢紊乱,在此特殊生理时期,若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则易导致肾阴阳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特定的综合征,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笔者根据其临床上出现的不同症状,灵活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经断前后诸证4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经断前后诸证即西医学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由中年进入老年的一个过渡阶段。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此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笔者自2009年7月-2012年5月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成汤剂加减治疗此症的阴虚内热型,临床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呜、心悸失眠、腰背酸楚、情志不宁等症状,中医称“经断前后诸症”。这些症状出现的时间参差不齐,轻重不一,有些影响生活和工作,危害妇女身心健康,中医利用其独特的理论以及历经千百年的经典方剂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林菁 《新疆医学》2006,36(6):77-79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更年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亦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或“更年期障碍”,中医称之为“绝经前后诸症”或“经断前后诸症”。本病为妇科常见病,约75%的更年期妇女出现此综合征,其中多数可自行缓解,约10%~25%的妇女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需要治疗,笔者用针刺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妇女一般在49岁左右月经终止,称为“经断”,亦称“绝经”。在经断前后可出现经期紊乱,头昏耳鸣、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甚则情志异常或浮肿便溏、腰酸骨楚、倦怠乏力等,这些症状往往是数个合并出现,称为“绝经前后诸症”。 本病的产生,主要为肾气不足,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亏损,阴阳失调所致,故治疗应以补肾气、调冲任、益精血、平衡阴阳为纲。  相似文献   

7.
更年期综合征,早在中医妇科就有“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确指其病与“绝经”、“经断”相关。此病虽与妇女为多,而且男子也有,现代医学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合征(CS)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病之一,是从成熟期向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或从月经来潮到绝经的过渡时期,是妇女生命中引起体格变化和重新建立心理和生理平衡的时期。引起本病的原因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及肌体衰老存在密切关系。亦与患精神、神经、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在此时期前,若卵巢受到严重破坏或手术切除更易发生此病。中医称此病为“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多由妇女绝经前后肾气虚衰、冲任二脉虚损、天癸渐竭、肾阴肾阳易于失和而出现的一系列证候群。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样云教授从事妇科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五十余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心得,特别是在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中,善辨证施治,治以滋养为主;重视情志与病情的关系,长于疏肝理气;谱方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精血。此类方法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衰退的卵巢功能。笔者通过此文对其诊治经断前后诸证的经验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0.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为经断前后诸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症候群,约有8%的妇女被一系列更年期症状所困惑,重者影响人际关系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年期疾病的防治已得到人们广泛重视,也为中医防治赢得了机遇。更年期综合征系指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或应手术摘除卵巢或放射照射等原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育期进入老年期的重要的过渡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女性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健康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女性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女性围绝经期主要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究如何帮助女性平稳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同时对女性围绝经期保健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了解围绝经期妇女患慢性躯体疾病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状况。方法:对白纸坊社区227例40~55岁患慢性躯体疾病的妇女采用问卷调查。结果:227例中有抑郁症状者145例,发生率为63.9%。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与疾病病程及所患病种数量成正相关。抑郁状态在有围绝经期综合征者中发生率高于无围绝经期综合征者。结论:抑郁症状在患有慢性躯体疾病的围绝经期妇女中发生率较高,抑郁症状常由于躯体疾病的存在而被掩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南湘西土家、苗、汉族老年妇女绝经前后血脂含量、血压水平,探讨年龄,绝经年限与妇女血脂、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63例绝经前后及绝经期妇女进行病史询问,对月经史着重注意绝经情况,凡绝经者均统计绝经年限,除测量血压外,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结果血压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年龄、绝经年限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年龄、绝经年限无相关性,且与种族不同无相关性。结论 绝经后妇女血脂含量、血压水平随绝经年限增加而增加,HDL-C在妇女一生中水平较稳定,重视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及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以便提高老年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植物雌激素与绝经相关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华兰  赵树旺 《医学综述》2007,13(18):1381-1383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化合物,其结构类似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影响雌激素合成酶及非激素样作用机制缓解绝经期症状和防治骨质疏松症,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益处。近年来,植物雌激素作为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疗法的一种选择,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植物雌激素与绝经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和肿瘤等相关动物实验及最新的临床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儿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起始阶段,儿科疾病有其特有的生理病理机制及诊疗方法。代谢组学通过监测生物体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来反应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并发现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儿科疾病,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文章从“治未病”和“治已病”两个角度出发,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研究儿科疾病生理病理机制中的应用,并提出其应用于儿科疾病证候学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生殖泌尿道萎缩、精神心理症状,同时增加骨质疏松、代谢紊乱等长远期疾病风险。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指个体在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职能的关系,而绝经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女性的生活质量,故评价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常用于绝经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的量表主要有标准Greene绝经期量表(GCS)、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和绝经期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RS),但其各有不同,也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本文着重对绝经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的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一综述,对其有效性、不足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概括分析、对比,旨在为临床工作中对绝经期女性适时、准确、全面评估提供参考,也为相关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通过比较,本文发现MRS及GCS在国内应用较少,而MENQOL可单独应用于中国绝经女性绝经相关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测评,而SF-36需结合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等才能更完善地对两者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17.
The majority of women experience a variety of symptoms at the time of the menopause, but these are frequently regarded as being unworthy of management by their doctors. Recent reports of a possible association between exogenous oestrogens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 have increased professional reluctance to prescribe oestrogens for menopausal symptoms.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initial 50 patients who have attended a special clinic established to manage symptomatic menopausal women; common complaints included hot flushes, lack of energy, altered temperament, dyspareunia and headache. Oestrogen therapy was effective in the alleviation of symptoms and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oestrogen use are discusse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with due recognition of its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oestrogen therapy should be made available to symptomatic menopausal women, and that it requires further study in regard to its place in the long-term prophylaxis of osteoporos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陈霞波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辨治绝经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收集整理陈霞波教授的医案,总结陈教授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阐释绝经综合征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例以佐证。[结果]陈教授认为绝经综合征发病以肝为主导,治疗以调肝为要,创疏肝、清肝、滋肝、养肝四法,并注重乙癸同补、心肝同治、气血并调。而"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了肝对于女子生理病理的重要性,提倡女科病从肝论治,这与绝经综合征病机特点和治疗方法如出一辙。所举验案辨为肝郁肾虚、阴阳失和之证,其肝郁之象显著,予丹栀逍遥散化裁疏肝解郁、协调阴阳治疗后,诸患皆和,可为证验。[结论]"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对于绝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后学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比较绝经前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的农村中年女性绝经综合征发生情况,探讨绝经综合征与神经质人格和正念的关系。 方法 采用绝经评定量表(MRS)、大五人格量表(TIPI-C)的神经质维度、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在山东省农村地区对836名中年女性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的836名女性中,绝经前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绝经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54.1%、65.2%和70.9%;绝经综合征的得分分别为6.56±5.72、8.46±6.58和9.28±7.1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051, 95%CI为1.004~1.099)、慢性疾病(OR=2.705, 95%CI为1.912~3.828)、妇科疾病(OR=3.007, 95%CI为1.953~4.631)和神经质(OR=1.204, 95%CI为1.116~1.299)是绝经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正念(OR=0.941, 95%CI为0.926~0.956)是绝经综合征的保护因素。 结论 农村中年女性绝经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且发生率在绝经前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依次增高;多关注高神经质水平的女性,提高女性正念水平是减轻绝经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心理护理及伦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更年期女性生理变化及心理变化的表现特征,指出医师应当承担的心理护理任务及其伦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