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46例(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正常的患者3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疯芦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2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其与CRP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5例;并选30例健康人作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脂联素的测定,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AMI组血清脂联素的浓度显著低于OMI组、SA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0.01),UAP组脂联素的浓度显著低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但OMI组、SA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的浓度与FPG、TG、hs—CRP呈负相关(r=0.311、-0.335、-0.360,P〈0.05或〈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和hs—CRP是影响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最重要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降低,且与FPG、TG、hs-CR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脂联素含量,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分别测定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并与34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57,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炎症标志物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76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检测其血清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性E-选择素(sE—s)、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脉病变的Gensini评分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联素及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用多元逐步回归筛选脂联素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②随着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P〈0.01),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逐渐增高(P〈0.05,或P〈0.01);③脂联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BMI、甘油三酯、hs-CRP、TNF—α、sICAM-1水平及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增高,低脂联素血症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标志,脂联素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血清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突发性耳聋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检测10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35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3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Hs—CRP的测定结果。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恢复组患者Hs-CRP含量明显降低。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恢复组患者脂联素含量明显升高。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63,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突发性耳聋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指标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9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组)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34例,心肌梗死(AMI组)3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指标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MP-9指标水平。比较各组hs—CRP及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从SA组、UA组到AMI组,此二项指标又逐级升高,组间比较亦具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及MMP-9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32,P〈0.01;r=0.910,P〈0.01)。结论血清hs—CRP及MMP-9水平的变化对分析冠心病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笑梅  冀虎岗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5):388-389,47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的变化及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心病(CAD)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20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20例;选择排除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血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有无差异。结果 ACS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SAP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联素与冠脉病变稳定性显著相关,脂联素水平可做为预测病情,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测定89例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平均IMT、血清脂联素、(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按颈总动脉平均IMT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对颈总动脉内膜异常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颈总动脉IMT和血清脂联素、(hs)CRP之间的关系。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各组间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hs)CRP水平逐渐增高,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动脉硬化组中颈总动脉IMT与血清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与(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hs)CRP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的增厚有关,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可协助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76例ACS患者的血清抵抗素、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并选取24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S患者血清抵抗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均P〈0.01),脂联素水平降低(P〈0.01);另外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相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抵抗素(P〈0.05)、超敏C反应蛋白(P〈0.01)和脂联素(P〈0.0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中,血清抵抗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r=0.536,P〈0.01)呈正相关,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r=-0.446,P〈0.01)呈负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与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相关性,提示了脂肪细胞分泌的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ACS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联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将100例人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分别检测血清脂联素和Hs—CRP浓度,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SIRS患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Hs—CRP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SIRS患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SIRS患者脂联素和Hs.CRP、APACHEll评分呈负相关(r=-0.76,-0.71,P值均〈0.01),SIRS患者Hs-CRP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7,P〈0.01)。结论在SIRS患者中早期检测血清脂联素和Hs—CRP浓度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有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合并大血管病变及无大血管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伴大血管病变组(A组)40例,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39例。另选40例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组(C组),均检测血清hs—CRP,脂联素及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等指标。[结果]A组血清hs—CRP高于B组及C组(P〈0.05,P〈0.01),B组明显高于C组(P〈0.01),A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B组及C组(均P〈0.01),B组明显低于C组(P〈0.01)。相关分析提示血清hs—CRP与脂联素有相关性(P〈0.01)。[结论]hs~CRP,脂联素对于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脂联素、TNF-α和CRP水平的变化特点及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其影响。方法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将所有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CRRT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脂联素、TNF-α和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CRRT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第1天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RRT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第2、3天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脂联素、TNF-α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RT能通过降低TNF-α和CRP水平及升高脂联素水平,对SAP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脂联素及血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1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Hs—CRP,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且患者Hs—CRP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病情呈负相关;各组患者在入院当天Hs-CRP水平有所升高,并在入院后继续升高,Hs—CRP在1d达高峰,随即开始下降;脂联素含量在入院当天有所降低,于3d达最低水平,以后逐渐上升;患者脂联素水平与Hs-CRP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血清脂联素、炎症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30例体检健康者与6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凝固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慢性肾衰尿毒症分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结果尿毒症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脂联素、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而CRP、Fbg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P〈0.05或P〈0.01)。简单相关分析尿毒症患者脂联素与CRP、Fbg水平的关系表明脂联素与CRP、Fbg成负相关。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脂联素、CRP水平升高。低脂联素、高CRP、Fbg水平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脂联素通过减轻炎性反应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1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心肌梗死(AMI)急性期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42例、AMI恢复期组47例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45例,同时选取40例建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血清Hs—CRP的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急性期组和UA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组、AMI恢复期组和OMI组(均为P〈0.01),AMI急性期组亦明显高于UA组(P〈0.01)。结论血清Hs-CRP在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索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4月拟诊为冠心病(CHD)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105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冠脉造影正常组,造影时抽血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根据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探讨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冠脉造影正常者,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娃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Gensini积分〈40分者相差艰著(P〈0.05),但在三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40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联系,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共89例及健康对照组22例测定CRP含量和血清心肌酶。结果AMI组、UAP组、SAP组CR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SAP组的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和SAP组的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其他组比较心肌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治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尿酸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1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作为SAP组,43例不稳定心绞痛(USAP)作为USAP组,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AMI组.将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清晨空腹采血,检测血清脂联素、hsCRP及血尿酸浓度.结果 SAP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P、UAP、AMI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浓度依次递减;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sCRP和血尿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MI组高于UAP、SAP组(P〈0.01),UAP组高于SAP组(P〈0.01).结论 血清脂联素、hsCRP和血尿酸水平检测对冠心病的病情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连素、肿瘤坏死因子a的水平,评价其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B超及病史诊断为NAFLD患者132例与健康体检者157例,对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a(TNFa)进行检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观察组血清FBG、ALT、AST水平升高(P〈0.05),FINS、TNFa及HOMA-IR明显升高(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IR、TNF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9,-0.61,P均〈0.01)。结论NAFLD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临床检查及冠脉造影情况,将15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3个组。分别测定15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50例健康人做对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清Hs—cRP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患者血清的Hs—CRP浓度明显高于UAP组(P〈0.01);UAP组患者血清的hs—cR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0.01),且AMI组治疗后Hs—CRP浓度显著下降;冠心痛阳性检出率HS—CRP(90.7)〉CK(41.3%j〉CK—MB(34.6%)。结论血清HS—CRP水平高低与CHD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