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淋巴转移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近年随着淋巴管内皮标志物的发现,使肿瘤内淋巴管的标识、形成机制、调节因子以及肿瘤淋巴转移关系等研究成为可能,并使针对肿瘤淋巴管的治疗有可能成为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Mazur等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发现,这类肿瘤不同于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具有自身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目前普遍接受的GIST的诊断概念是胃肠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且表达CD117蛋白。由于GIST的形态多变,与真性平滑肌瘤或神经鞘瘤极为相似,同时在生物学行为上常难以判断,使其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小肠肿瘤的诊治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肠的长度约占胃肠道总长的75%,其表面积约占胃肠道的90%以上,而小肠肿瘤发生率仅占所有胃肠肿瘤的5%~25%左右,其中恶性肿瘤占1%~2%。小肠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腺瘤、间质瘤、血管瘤、纤维瘤、淋巴血管瘤等,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腺癌、恶性间质瘤、类癌、脂肪肉  相似文献   

4.
目前 探讨针形腹腔镜检查对中晚期胃肠道癌治疗方案的术前评估。方法 25例老年中晚期胃肠道癌在术前局麻下接受2mm针形腹腔镜检查。结果 胃癌淋巴转移和腹膜转移与剖腹手术比较,符合率分别为61.5%(8/13例)和3/5例。结直肠癌淋巴转移和符合率分别为5/6例和1/2例。结论 局麻下针形腹腔镜检查作为补充和完善影像学和临床诊断,在肿瘤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制定、合理术式选择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胃癌卵巢转移又称Krukenberg瘤,临床并不少见,好发于30~49岁绝经前女性,预后差,是女性胃癌治疗中的难点和困惑。胃癌卵巢转移最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胃肠道肿瘤的逆行性淋巴道转移。诊断的要点为单侧或双侧卵巢肿瘤结合有胃肠道肿瘤病史。外科治疗以根治性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为主,化疗可能使病人获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大多数结直肠癌在早期即发生淋巴转移,在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达50%.因而对直肠癌淋巴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以往由于缺乏特异性淋巴管标记物使得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相对滞后,目前肿瘤淋巴管生成是肿瘤转移播散的研究热点,有关肿瘤中是否存在新生淋巴管以及淋巴管生成在肿瘤转移播散中的作用机制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有关结直肠癌中淋巴管生成的研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对特异性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淋巴管生成因子、与结直肠癌中淋巴管生成有关的研究进展以及结直肠癌抗淋巴管生成治疗的可能前景与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胃肠道肿瘤的新辅助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therapy)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手术切除前给予的局部放疗和局部或全身化学治疗。包括在手术前进行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和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radiotherapy)等治疗措施。新辅助化疗通常是指全身静脉化疗,同时包括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淋巴化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胃癌和结直肠癌,两者的治疗效果均不甚满意。有相当一部分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经过外科手术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胃肠道肿瘤的复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胃肠道肿瘤在发病机制、疾病进展、转归和预后等…  相似文献   

8.
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起源于淋巴组织的肿瘤,也是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其中65%发生于淋巴结。以颈部、腋窝、腹股沟处的浅表淋巴结为好发部位,余35%发生于淋巴结外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胃肠道、脾、肺、胸腺、骨、乳腺、生殖器官、皮  相似文献   

9.
小肠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小肠恶性肿瘤以淋巴肉瘤、腺癌、平滑肌肉瘤、类癌,间质肿瘤为常见。以往小肠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全消化道钡餐透视。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小肠镜及胶囊内镜的广泛应用,使小肠肿瘤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CT及B超可以判断小肠恶性肿瘤与周边脏器的关系,进而有助于术式的选择。根据小肠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判断其预后,进而指导辅助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以上小肠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GIST)多数发生于胃部,GIST对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均不敏感,其治疗的最佳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Heinrich等提出胃问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瘤体多位于胃黏膜下层,虽然GST具有潜存的恶性,但临床上出现淋巴转移的事件非常少,术中无需进行常规的淋巴清除。Ponsaing等41发现GST主要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脏,外科手术切除GST的关键是肿瘤切除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肿瘤淋巴管的特点以及促进和抑制肿瘤淋巴管形成的基础、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对淋巴管的结构特征、淋巴管内皮分子标记物、肿瘤淋巴管的起源、认识进展、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因素、肿瘤淋巴管形成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以及近年来抗肿瘤淋巴管形成治疗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 在肿瘤形成、发展的同时伴有淋巴管增生,增生的肿瘤淋巴管及其结构特点有利于肿瘤的淋巴转移,近年来抗肿瘤淋巴管增生以及抑制肿瘤淋巴转移的动物实验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结论 肿瘤的淋巴管形成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和预后明显相关,抗肿瘤淋巴管生成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又一新兴途径。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肿瘤淋巴转移是造成术后肿瘤复发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淋巴化疗在消化道肿瘤综合治疗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总结了消化道肿瘤淋巴化疗的机理、常用剂型及药代动力学、临床初步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肠肿瘤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肠道早期癌肿是指病变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而未达肌层。无论病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转移。随着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等消化内镜诊断新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胃肠肿瘤可以被发现并得到准确诊断。将内镜检查发现的胃肠道局部病变进行内镜下微创切除.一直是内镜医师梦寐以求并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形腹腔镜检查对中晚期胃肠道癌治疗方案的术前评估。方法 25例老年中晚期胃肠道癌在术前局麻下接受 2 mm针形腹腔镜检查。结果 胃癌淋巴转移和腹膜转移与剖腹手术比较,符合率分别为 61. 5%( 8/13例)和 3/5例。结直肠癌淋巴转移和腹膜转移符合率分别为 5/6例和 1/2例。结论 局麻下针形腹腔镜检查作为补充和完善影像学和临床诊断,在肿瘤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制定、合理术式选择等方面均具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淋巴化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道肿瘤淋巴转移是造成术后肿瘤复发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淋巴化疗在消化道肿瘤综合治疗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总结了消化道肿瘤淋巴化疗的机理、常用剂型及药代动力学、临床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基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代表了一类在发病机制、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肿瘤类型。它起源于胃肠道cajal细胞,通常存在KIT或PDGFRA基因突变。近年来,有关胃肠道基质瘤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为消化道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在某些方面尚欠成熟。作者对近年有关胃肠道基质瘤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非上皮源性常见肿瘤。由于该肿瘤在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判断和免疫组化表型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见和新的发现,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胃肠道外间质瘤、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与神经纤维瘤病和其他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关系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PGL)的定义是具有明显胃肠道症状或病变,同时组织学证明病变为原发于胃肠道的淋巴瘤[1].Isaacson 和 Wright 提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的概念[2],即与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可以发生淋巴瘤.胃肠道是结外与粘膜相关的最大淋巴器官,MALT淋巴瘤多见于Peyers结、阑尾、支气管粘膜.这一新的淋巴瘤组织学分型已经被广泛接受,从而使我们对于PGL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淋巴、血液和种植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性.针对胃肠道肿瘤转移的治疗,可清晰看到3个阶段,即针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分期和治疗体系,针对血液包括肝、肺转移的诊断评估和治疗体系,针对腹膜种植转移的诊断评估和治疗体系.我国腹膜转移诊治相关研究起步晚,目前仍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难题之一[1].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化疗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约60%病人在初诊时已有淋巴转移,上皮源性肿瘤的淋巴转移率更高。故防治肿瘤淋巴途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介绍淋巴化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治中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