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腔闭式引流是用于引流胸腔内积液、积气 ,促进肺复张的治疗措施。胸腔闭式引流瓶有单瓶、双瓶及三瓶 ,双瓶及三瓶可用来接负压吸引 ,瓶盖上分别有连接胸管接口及接吸引接口。2 0 0 1年 1月及 10月我们在为 2例更换引流瓶时将引流管接于吸引接口 ,幸亏及时发现未发生严重后果。为接受教训 ,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例 1,男 ,76岁。左侧恶性胸腔积液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 15d ,胸腔内顺铂化疗后 9d ,当时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不明显 ,于晨 6时更换引流瓶时 ,将引流管接于吸引接口 ,7时 30分于床头交接班时发现 ,当时患者无自觉症状。例 2 ,男 …  相似文献   

2.
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瓶新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宇坤 《护理研究》2004,18(11):1914-1914
  相似文献   

3.
唐小丽  文彦  谭小挥  刘静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20-2120
开胸手术后患者都带有胸腔闭式引流瓶,少则一个,多则2个。由于术后患者要进行膨肺训练、下床活动、检查等,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有效、科学固定就非常重要。其过去常由家属协助提引流瓶或患者用塑料袋或线绳系上,自己用患侧手提,既费力、高度不易调节又不美观。为此,我科自制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 ,为避免引流瓶倾倒 ,以往我们采取瓶颈系带固定于床下的方法来固定引流瓶 ,但其存在一些弊端 :护士更换瓶或患者下床活动及特检时均须解带、系带 ,操作起来十分琐碎、不便 ,既费时又费力 ,给护士及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此外 ,瓶颈系带携提时瓶体随意转动且无保护 ,容易碰碎 ,很不安全。为此 ,我们制作了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盒 ,通过近 3年 5 2例患者的使用 ,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及制作 取木板制成长 2 3cm即 2× (瓶底直径 +1cm)、宽12cm(瓶底直径 +1cm)、高 10cm(瓶高 1/ 2 )的小木盒 ,…  相似文献   

5.
我们研制了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在血液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6年开始应用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对46例外伤性内出血患者进行血液回收,提高了血液利用率,减少了浪费,效果满意,得到外科医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制作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38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采用管道小组设计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对照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瓶(苏州市晶乐高分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两组均每天更换引流液,分别在一次性胸腔引流管上端和下端2—3cm处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引流操作时间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引流操作时间为2.1min,引流管细菌培养结果阳性4例;对照组引流操作时间10.3min,引流管细菌培养结果阳性16例。两组操作时间及引流管细菌培养结果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x2=9.40;P〈0.05)。两组在置管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管道小组自行设计的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时间短,减少了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感染几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士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时将更换的引流瓶和引流管直接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因为黄色垃圾袋大小不一,又放在治疗车的下层,稍微放置不稳定,引流瓶内的引流液就从管口流出来,造成污染和医源性的感染。我科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外包装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曾苇 《中国护理杂志》2004,1(6):341-342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为了排出患者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胸腔的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压缩。适用于气胸、血胸病人。  相似文献   

11.
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引流瓶内常出现过多的泡沫,甚至沿引流瓶的开口处流出,影响引流液性状的观察和引流液的计量,同时易导致引流瓶内液体被污染。我们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几滴柏西注入引流瓶内,泡沫很快消失。多次应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临床上治疗气胸、液胸、血胸常用的治疗方法,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多采用胸部缝合和胶布固定法,然后把引流瓶用挂钩固定于一侧床沿下。由于胸腔闭式引流管较粗,病人在变换体位时会产生较大的牵扯力量,造成胶布撕脱,牵拉引流管引起病人疼痛,清醒病人为防止引流管脱出和移动,往往限制床上活动,情绪紧张、焦虑病人由于躁动使引流管脱出的危险性增加。护理人员在搬运或给病人翻身时易引起脱落。因此,我科研制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13.
<正> 自发性气胸是内科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胸腔压力升高,而使肺脏受压和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导致肺、心功能不同程度障碍,而及时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排除胸腔内积气抢救该类病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内科护士除需掌握一般内科护理知识与技术外,还需掌握此手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我所自1998年4月-2000年10月对1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单侧胸腔水封瓶闭式引流术,我们通过细心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组选取自2001—2004年间因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效果不佳由外院转人本科的患者18例,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15~46岁。所有患者均已在外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于第二肋间锁骨中线交点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接一次性水封瓶,其中天台双星医疗器械厂制TSY—Ⅰ型三瓶式一次性水封瓶8例,TSY-Ⅱ型二瓶式一次性水封瓶6例,上海冠源医疗科技公司制三瓶式一次性水封瓶3例,江苏苏州市晶乐高分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制Ⅲ型三瓶式一次性使用水封瓶1例,均未接负压吸引。  相似文献   

15.
“自体血液回收”理论的提出距今已近200年,最早是由英国外科学博士Jam es于1818年在他的动物实验室开始该项工作的。由于当时设备条件简陋和相关技术的局限,即使同一血源也有被感染的风险。直到80年代初爱滋病的出现,自体血液回收才又重新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1]。我院手术室2000年5月以前均沿用传统用勺子舀的方法回收胸腹腔内自体血,操作繁琐,采血速度慢,污染机会多。从2000年5月以后我们应用改良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回收胸腹腔自体血,并输还给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目前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技术已日臻完善,但在许多中小医院还无此设备的情况下,可借鉴和应用此方法。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5月~2004年12月给107个病人应用改良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回收胸腹腔自体血,男46人,女61人,年龄11~64岁,其中肝破裂18例,脾破裂39例,宫外孕破裂45例,胸腔大出血5例,回收输入血量500~2000m l,均未加入抗凝剂。1.2使用方法与装置如图1所示,把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塞内的长管(1)剪去一段,保留3cm长(长管如不剪去一段,则当负压吸血入瓶后,血量浸过瓶内长管时,血液将不断泡腾,...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士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时将更换的引流瓶和引流管直接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因为黄色垃圾袋大小不一,又放在治疗车的下层,稍微放置不稳定,引流瓶内的引流液就从管口流出来,造成污染和医源性的感染.我科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外包装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用盐水瓶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工作中,胸腔闭式引流的水封瓶常选用一次性引流瓶或广口瓶。一次性引流瓶存在有体积偏大、更换时倾倒引流液及冲洗引流瓶不易操作、病人活动时携带不便等缺点。广口瓶除此之外还有消毒时易破损的缺点。我们以外用盐水瓶来替代广口瓶及一次性引流瓶,取得较好效果。简介如下:1 材料与制作:500 ml外用盐水1瓶,止血钳,1000 ml量杯。胶布,无菌纱布1块。倒出液体剩至约200 ml,贴胶布于液面平齐。  相似文献   

18.
Ⅱ型胸腔闭式引流瓶是由储液瓶及水封瓶两部分组成,胸腔引流管通过连接管直接连接于储液瓶瓶盖的一接孔上使引流液直接流人储液瓶内,储液瓶盖口另一接孔通过长10cm的连接管与水封瓶的长管连接,水封瓶内倒入无菌生理盐水使长管在水面下4cm-5cm而与外界空气隔绝。I型胸腔闭式引流瓶引流液直接引人水封瓶内,随着引流液的增加,液面上升,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组成,一般原理及观察内容,旨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