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心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患者跌倒及坠床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对照组患者跌倒及坠床发生率为21.43%;干预组患者跌倒及坠床发生率为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19%)明显低于干预组(92.86%),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及坠床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有效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上报的21例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与生理、疾病、药物、环境、照护、心理等有关,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宣教不足及患者、患者家属的依从性较差是跌倒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落实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加强患者的环境安全管理,重视健康教育落实,增强各级人员防跌倒安全意识,可有效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跌倒防范措施并应用到综合外科的临床实践中,从而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3例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根本原因,收集综合外科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护理干预前后的住院病例,比较其跌倒的发生率。结果患者由于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及环境等因素均能影响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实施有效的预防跌倒护理干预后,综合外科住院患者在围手术期跌倒的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有所下降。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实施有效的预防跌倒护理干预,降低了综合外科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平衡能力评定,分析和预测造成跌倒的高危因素;加强预防跌倒知识培训和医院安全管理网络实施。结果实施管理策略前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为0.14%,实施后降至0.08%,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平衡能力评定,对跌倒的高危因素实施干预,改善病区环境与设施,加强跌倒防护知识培训,可有效控制和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使用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并采取安全护理对策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的变化.方法 2009~2010年应用设计的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该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实施安全护理,预防跌倒的发生(观察组);同时调查2007~2008年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对照组),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后,患者预防跌倒意识加强,跌倒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跌倒风险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对目标人群采取安全护理对策,可使跌倒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以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健康宣教。对13例患者跌倒与坠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健康宣教,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心内科一共收治了老年住院患者597例,其中的60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将所有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科学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我院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0.05%;回归分析筛选出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和住院时间较长等是导致其出现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中应该合理的分析其致病因素,并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通过改善老年患者的基础状况、缩短其住院时间等来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个体化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生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预防跌倒发生。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意外跌倒的老年住院患者45例临床资料,就其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在入院时的的评估,有预见性地并及时地识别、评价和处理潜在的跌倒风险因素,避免患者在住院时发生跌倒事件,保证了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性。结论针对跌倒危险因素,提供个体化干预措施,能降低跌倒发生率,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于2017年1~6月对我院老年住院患者采用常规预防跌倒的管理方法,即口头健康宣教、加强巡视等;于2017年7~12月对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则采用新建立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即评估-预防-处理的风险管理模式。比较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前后,对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影响。结果常规预防跌倒的管理方法,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1.65%,而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法,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0.38%。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影响因素,评估相应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住院2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6例,分别采取常规和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周围神经病变、足部病变及直立性低血压三因素是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而体育锻炼则是其保护因素;在遵护行为、知识、技能及满意程度及跌倒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跌倒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因素评估及干预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12月对本街道老年人进行跌倒危险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200人,实施多因素评估及针对性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用药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环境干预、日常生活方式干预及心理调适,每月上门指导1次。干预后随访1年,通过比较老年人干预前后的跌倒发生率、跌倒危险因素认知、预防跌倒行为,评价上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从干预前的38%(76/200)下降至干预后的27.1%(52/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老人对预防跌倒认知水平提高(P<0.05)。在预防跌倒行为中,除居家环境改造项目外,其他项目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因素评估及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老年人的跌倒认知水平,促使其采取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降低了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与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医务人员实施跌倒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跌倒认知和预防行为问卷,对本社区2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对药物因素所引起跌倒的认知率低于因疾病因素所引起的跌倒;老年人在个人、环境方面预防跌倒措施较少;文化程度影响老年人对跌倒的认知,但不同文化程度的老人在采取预防跌倒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对预防跌倒的认知和行为水平较低,社区医务人员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及个体化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降低跌倒风险及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应用跌倒风险量表筛选出高风险患者共2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入院疾病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对评估后发现的问题实施科学的个体化干预方案.结果 研究前干预组和对照组跌倒风险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研究后干预组跌倒风险评分相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结论 综合评估及个体化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致跌的相关环境危险因素。方法对739名干休所的老年人的跌倒情况及原因、跌倒时间、跌倒损伤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迁居组老年人跌倒率高于对照组的老年人;卫生间无扶手、无防滑垫、光线暗淡或刺眼、地面潮湿、不平整、对新居布局不熟悉等情况的致跌发生率高;跌倒导致的常见损伤有:软组织伤、各类骨折、表皮擦伤等。结论应重视家居的危险因素,改善居家不安全因素,减少老年人跌倒损伤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In advanced age, the tendency to fall increases, as does the severity of the over, falls cause substantial costs to the health and welfare systems. Among elderly people, most falls result from the concurrence of several risk factors and a trigger. Taking medi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tendency to fal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such as hypotension or the inhibition of motor or cognitive skills are often the cause of falling. In each case it must be determined whether the use of a medication is solely an indicator of a functional disorder or acts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falling. Pharmacists can help reduce the risk of falling by advising elderly patients on a medication's side effects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other medications as well as on additional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16.
跌倒是老年人因伤害致死的首要原因, 导致老年人高跌倒风险的因素众多且复杂, 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fall-risk increasing drugs, FRIDs)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FRIDs主要包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导致低钠血症和低血糖的药物、易导致晕厥的药物以及多重用药。目前, 跌倒风险评估工具与干预措施多关注于非药物管理, 针对药源性跌倒风险的评估与管理缺乏针对性。基于FRIDs的药师干预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预警与管理有助于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减少跌倒所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FOCUS-PDCA程序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导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老年住院患者运用FOCUS-PDCA程序找出跌倒常见原因及制定防治措施,包括成立防跌倒管理小组、对高危跌倒风险患者筛查、高危跌倒风险告知书及警示牌、对高危跌倒风险患者的防治措施、跌倒之后处理流程图、评价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实行FOCUS-PDCA程序后,住院患者跌倒率由2.15%下降到0.49%,医疗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P〈0.01)。结论:执行FOCUS-PDCA程序可以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改进住院患者防跌倒流程及措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住院的32775例试验组患者运用FMEA方法分析失效模式与潜在原因,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值,改进需优先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随访整改成效,并与2010年1月至12月住院的29500例仅接受医院常规跌倒管理的患者比较跌倒发生率。结果实施FMEA管理模式后2011年较2010年跌倒失效模式RPN值下降81.78%,跌倒发生率由0.44%0下降至0.12%。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跌倒发生,有力地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AIMS: Falling in older persons is a frequent and serious clinical problem. Several drug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fall risk.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falls after withdrawal (discontinuation or dose reduction) of fall-risk-increasing drugs as a single intervention in older fallers. METHOD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geriatric outpatients, we included 139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one or more falls during the previous year. Fall-risk-increasing drugs were withdrawn, if possible. The incidence of falls was assessed within 2 months of follow-up after a set 1 month period of drug withdrawal. Multivariate adjustment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was performed with a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RESULTS: In 67 patients, we were able to discontinue a fall-risk-increasing drug, and in eight patients to reduce its dose. The total number of fall incidents during follow-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se 75 patients, than in those who continued treatment (mean number of falls: 0.3 vs. 3.6; P value 0.025). The hazard ratio of a fall during follow-up was 0.4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23, 0.99) for overall drug withdrawal, 0.35 (95% CI 0.15, 0.82) for cardiovascular drug withdrawal and 0.56 (95% CI 0.23, 1.38) for psychotropic drug withdrawal,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gender, use of fall-risk-increasing drugs, baseline falls frequency, comorbidity,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ore, and reason for referral. CONCLUSIONS: Withdrawal of fall-risk-increasing drugs appears to be effective as a single intervention for falls prevention in a geriatric outpatient setting. The effect was greatest for withdrawal of cardiovascular drug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如何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活动主题,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风险并采取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制度的落实,圈长,圈员定期检查控制、多部门沟通协调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老年住院患着的跌倒发生率从0.14%明显下降到0.05%(x 2=13.26和12.02,P<0.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患者安全性,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