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观察结肠炎奇效颗粒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0~220g Wistar大鼠,采用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按2.70,1.35,0.68 g·kg-1·d-1剂量灌胃给予结肠炎奇效颗粒7 d后,分别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结肠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结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蛋白表达和核因子(NF-kBp65)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结肠炎奇效颗粒高、中剂量组明显提高结肠炎大鼠血中SOD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MDA、TNF-α、IL-6的含量(P<0.05或P<0.01);明显减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中MPO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结肠炎大鼠结肠炎症反应中核因子蛋白(NF-kBp65)和细胞黏附因子(ICAM-1)蛋白含量(P<0.01)。结论:结肠炎奇效颗粒对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所致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4-氨基水杨酸钠(4-ASANa)结肠靶向微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4-ASANa结肠靶向微丸干预14d,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变化和白细胞介素-1B(IL-1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ASANa结肠靶向微丸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损伤,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B和TNF-a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结肠组织中MDA和MPO含量,而提高SOD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学因素引起的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4-ASANa结肠靶向微丸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抑制IL-1B和TNF-a的增殖和表达,减轻自由基的损害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肠炎宁浸膏粉对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给予肠炎宁浸膏粉低、中、高(相当于2.52、5.05、10.1 g生药·kg-1)剂量,连续给药2周,采血检测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肠炎宁浸膏粉高剂量能明显降低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血清TNF-α、IL-8含量(P<0.05或P<0.01),能明显减少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模型结肠病理改变。结论肠炎宁浸膏粉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探讨与人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似程度。方法 TNBS/乙醇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3、7周3个时间段动态观察模型鼠的一般状态、结肠黏膜大体和病理及电镜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结果大鼠的一般情况、大体病理及组织学病理及电镜变化均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并且血清TNF-α、IL-2、IL-4含量变化亦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TNBS可以成功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一般情况、大体与病理表现与人UC的相似度高,有急、慢性转变过程等,而且是免疫学模型,可用于UC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 4-氨基水杨酸钠(4-ASANa)结肠靶向微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4-ASANa结肠靶向微丸干预14 d,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变化和白细胞介素-1B(IL-1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4-ASANa结肠靶向微丸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损伤,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B和TNF-a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结肠组织中MDA和MPO含量,而提高SOD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学因素引起的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 4-ASANa结肠靶向微丸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抑制IL-1B和TNF-a的增殖和表达,减轻自由基的损害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石榴皮水提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石榴皮水提物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石榴皮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给药4周后麻醉处死动物,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的变化并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并测定大鼠结肠重量、肠重指数、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榴皮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大鼠腹泻症状明显缓解。IL-1β、TNF-α、MDA含量和MPO活力显著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或尸检可见结肠组织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水肿缓解,组织坏死减轻,未见肠壁增厚。石榴皮水提物高、中剂量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SASP组(P〈0.05)。结论:石榴皮水提物能显著缓解DNCB复合乙酸法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鲁磊  王绪新 《中南药学》2013,(11):815-817
目的研究芝麻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芝麻素低、中、高剂量5组,每组10只。用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大鼠UC模型,芝麻素组分别给与不同剂量芝麻素进行灌胃治疗,10 d后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液和结肠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0和TNF-α含量以及生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芝麻素3个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芝麻素3个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MPO活力及NO和MDA含量均降低,SOD活力与GSH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芝麻素可通过提高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调节结肠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抑制NO生成,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颖  王莹  齐正  丁虹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4):2027-2031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以柳氮磺吡啶(SASP,225 mg.kg-1)为阳性对照,研究甘草酸二铵结肠给药(2,10,50 mg.kg-1,qd,共给药7 d)对TNBS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单位长度重量、结肠黏膜损伤评分、髓过氧化物酶(MPO)、结肠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由HE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由免疫组化观察结肠组织环氧酶-2(COX-2)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Ⅰ)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动物结肠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伴有充血、溃疡以及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DG组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单位长度结肠重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DG能显著逆转模型组MPO,MDA和SOD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DG组结肠组织COX-2和ICAM-Ⅰ表达下调,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甘草酸二铵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Th17类细胞因子IL-17和Th1类细胞因子IFN-γ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表达,以此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结肠组织及血单核细胞中IL-17和IFN-γ的表达。结果:UC组结肠组织中IL-17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UC组结肠组织IFN-γ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增加(P〉0.05);UC组血单核细胞IL-17、IFN-γ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IL-17升高在UC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大鼠结肠促炎症性细胞因子IL-1β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在UC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并分析和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在UC中的作用及对这两个因子的影响.方法:用乙酸溶液制备UC大鼠模型,将清洁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治疗组、美肠安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组.7d后各组大鼠结肠标本行HE染色,观察镜下结肠病理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可见脓性分泌物、糜烂及溃疡,两组治疗组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并且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CD44的表达,其中美肠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组的降低较美沙拉嗪治疗组更明显.结论:美肠安和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可以明显降低IL-1β和CD44的表达,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源性白介素-10(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星状细胞(HSC)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60只♂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N组)、CCl4组28只(C组)和IL-10干预组24只(Ⅰ组),建立正常对照、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及IL-10干预模型.造模第7周和第11周,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离体灌流消化,1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HSC的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纤维化大鼠模型并分离肝星状细胞.造模第7周、第11周新分离的HSC中,N组的ICAM-1不表达,C组与I组均检出ICAM-1表达,C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组(P<0.01);造模第11周,Ⅰ组的ICAM-1表达水平较第7周有明显下降(P<0.01),C组较第7周则明显增多(P<0.01).结论:ICAM-1随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进展表达升高;IL-10可通过抑制HSC ICAM-1表达,在抗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蠲哮汤对哮喘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及白介素12(IL-1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由卵蛋白诱发的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哮喘大鼠静脉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ICAM-1、IL-12的含量。结果模型组ICAM-1高表达,IL-12低表达,蠲哮汤能减少造模动物ICAM-1的表达,提高IL-12的表达。结论蠲哮汤能减少造模动物ICAM-1,提高IL-12的表达,而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各分表达呈递增趋势,具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及醋酸灌肠法对SD大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并做对比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复合造模组、醋酸造模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作为各项指标对照,各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分别在第1、15和29d取样观测大鼠的一般情况变化、结肠组织黏膜损伤评分(CMDI)、病理组织学评分(TDI),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IL-17、IL-23等细胞因子水平,并对各组细胞因子与黏膜评分及病理评分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IL-2: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第1d、第15 d)和醋酸组(第1d)显著降低;而复合组第15 d与醋酸组第15 d比较显著降低.IL-6:与对照组及醋酸组(第1d)比较,复合组(第1 d)显著升高.IL-10: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第1d、第15 d)和醋酸组(第1d、第15 d、第29 d)显著降低;IL-17: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第1d、第15 d)和醋酸组(第1d)显著降低;而醋酸组(第15d)与复合组(第15 d)比较显著升高.CMDI: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显著升高.TDI:与对照组比较,醋酸(第1d)、复合(第1d)有显著升高.相关性:IL-2、IL-10、IL-17与CMDI明显相关;IL-2与TDI明显相关.结论: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及醋酸灌肠法均能造成SD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与醋酸灌肠法比较,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有可能通过下调IL-2,上调IL-6、IL-17,从而加重和延长大鼠免疫紊乱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茶黄素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所致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6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茶黄素低(20 mg·kg-1)、高(40 mg·kg-1)剂量组。连续给药7 d后,除假手术组外,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备大鼠实验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每组随机抽取8只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另外8只用于测定脑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mRNA水平。最后,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量、血清TNF-α、IL-1β及ICAM-1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茶黄素高剂量组脑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茶黄素低、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血清TNF-α、IL-1β及ICAM-1含量显著降低。结论:茶黄素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造成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芪参降脂饮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中药组喂以高脂饲料,同时给予复方芪参降脂饮15 mL.kg-1,ig,qd。6 wk后处死,取血测血脂;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壁ICAM-1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壁ICAM-1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复方芪参降脂饮能够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脂,抑制ICAM-1在主动脉壁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己酮可可碱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内毒素组和PTX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胃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并测定各组动物血清TNF—α、IL-1β水平。结果内毒素组ICAM.1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其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也明显增高(P〈0.01)。PTX治疗后,该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和胃黏膜组织ICAM-1蛋白表达与内毒素组比较明显减弱(P〈0.01)。结论ICAM-1和TNF-α、IL-1β在内毒素急性胃黏膜损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PTX可以降低血循环TNF-α、IL-1β水平和下调胃黏膜组织中ICAM-1表达,减轻内毒素对胃黏膜上皮组织的损伤,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贝母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贝母甲素2.5、5、10 mg组,每组15只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贝母甲素给药组大鼠在手术前10 d每日分别灌胃贝母甲素2.5、5、10 mg·kg-1,在手术24 h后再连续3 d分别灌胃贝母甲素2.5、5、10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在同一时间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脑组织损伤,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8和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9、caspase-3、bax、bcl-2、LC3Ⅱ/LC3Ⅰ、beclin1、p62、PI3K、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为(2.8±0.4)分。与模型组相比,贝母甲素2.5、5、10 mg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 <0.05),脑组织形态得到改善;caspase-9、caspase-3、bax表达显著下调,bcl-2表达显著上调(P <0.05);MDA和LDH含量显著降低,SOD含量显著升高(P <0.05);ICAM-1阳性细胞比率显著降低,IL-6、IL-18和IL-1β的含量明显降低(P <0.05);p62、PI3K、Akt和mTOR表达明显下调,LC3Ⅱ/LC3Ⅰ和beclin1表达明显上调(P <0.05),且效果随着给药量的增加而呈增强趋势。结论贝母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减轻病理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这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PI3K/Akt/mTOR自噬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雷  朱咏仪  赵年章  梁少玲 《天津医药》2021,49(11):1158-1162
目的 基于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通路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子痫前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EX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孕鼠于妊娠第10~20天每日腹腔注射同型半胱氨酸(Hcy,200 mg/kg)及隔日背部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MSG,1 g/kg)制备子痫前期模型,在妊娠第10~20天,DEX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7.5、15.0、30.0 μg/kg 的DEX。神经行为学实验评估大鼠行为学缺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S100B、铁蛋白和脑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6表达水平;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ICAM-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现象严重,行为学缺损评分,脑脊液中S100B与铁蛋白,脑组织IL-1β、TNF-α、IL-6含量,p-NF-κB/NF-κB、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DEX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凋亡细胞比例较低,行为学缺损评分,脑脊液中S100B与铁蛋白,脑组织IL-1β、TNF-α、IL-6含量,p-NF-κB/NF-κB、ICAM-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且DEX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DEX对子痫前期大鼠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CAM-1信号激活、炎性因子释放及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低剂量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预适应能否诱导心肌延迟保护作用的产生 ,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和培养心肌细胞缺氧预适应模型上 ,分别设缺血或缺氧预适应组、IL 1β 预适应 (ILPC)组和缺血再灌注 (I/R )组或缺氧复氧 (A/R)组 ,检测预适应后即刻 ,12h ,2 4h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和热休克蛋白72(HSP72 )表达 ,以及中性粒细胞 (PMN )浸润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 ,并观察预适应 12h和 2 4h后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 :ILPC组与I/R组比较 ,预适应后 2 4h大鼠心肌ICAM 1的表达、PMN浸润数明显减少 ,心肌梗死范围缩小 (P <0 .0 5或P <0 .0 1) ;与A/R组比较 ,预适应后 2 4h培养心肌细胞存活率、SOD含量、HSP72 表达均显著增加 (P <0 .0 5 ) ,而预适应后即刻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剂量ILPC和缺血或缺氧预适应能够诱导心肌延迟保护的发生 ;其发生机制除了与HSP72 表达和SOD含量增加有关外 ,且与ICAM 1表达下降 ,减少PMN浸润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