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38例有随访结果的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作LCA,CD20,CD43等免疫组化染色,对照随访结果,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累及淋巴结的数目、坏死等7项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结论 其预后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胃及淋巴结的数目,肿瘤坏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胃肠道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32例,主要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标准,其中24例获得随访结果,观察了治疗方法、肿瘤好发部位、浸润层次、组织学类型及核分裂相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肿瘤好发部位及肿瘤浸润层次与预后关系密切。作者认为,位于胃、回盲部的恶性淋巴瘤较小肠、大肠的恶性淋巴瘤预后好;浸润层次越深则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探讨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胃癌手术病例72例作为观察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特征:肿瘤大小(按最大直径计算)、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总结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关系。结果72例胃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合计12例,转移率16.7%。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关系密切(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关系密切,临床医生可以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寻找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4.
吴传真  高云峰 《吉林医学》1991,12(5):284-285
本文应用光镜、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消化道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39例。对照随访结果发现:组织学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核分裂相数目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与患者预后有关。而免疫学分型、瘤细胞坏死、淋巴细胞反应以及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都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04例胃癌手术标本的病理分析及随访研究,重点观察了胃癌的肉眼类型,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与预后的关系,发现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对组织学类型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认为根据癌细胞分泌粘液的性质进行组织发生学分型较为客观和准确。  相似文献   

6.
影响早期胃癌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探讨EGC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找出影响预后因素,以指导临床规范化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EGC手术的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大体分型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对随访患者资料的预后因素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1)Dl淋巴结清扫术139例(41.1%),D2淋巴结清扫术183例(54.1%),D3淋巴结清扫术16例(4.7%).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 63例随访患者总5年生存率92.1%;黏膜内癌5年生存率97.1%,黏膜下癌5年生存率85.7%;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EGC术后生存率相关(P值分别为0.043、0.004).[结论]根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有助于提高5年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112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别、年龄、血型、围手术期输血量、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转移淋巴结数目、肠壁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等14项临床病理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对1 126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围手术期输血量、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转移淋巴结数目、肠壁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影响预后的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仅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别、年龄、血型、围手术期输血量、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转移淋巴结数目、肠壁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等14项临床病理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对1 126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围手术期输血量、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转移淋巴结数目、肠壁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影响预后的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仅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4年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97例,分别观察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等病理学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脉管侵犯密切相关.结论:早期胃癌的大体类型、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脉管侵犯程度对正确判断和预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2 cm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为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手术证实的453例肿瘤直径(最大径)≤2 cm的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形态学类型、大小、部位、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等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453例直径≤2 cm的胃癌中早期胃癌255例、进展期胃癌198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1.8%和46.0%(P=0.000 1);3.5%的早期胃癌与7.6%的进展期胃癌可见脉管内癌栓(P=0.034 1).影响肿瘤直径≤2 cm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有肿瘤组织学类型、大小、浸润深度与脉管内癌栓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与脉管内癌栓是肿瘤直径≤2 cm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与脉管内癌栓是直径≤2 cm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肿瘤组织学类型与浸润深度则是直径≤2 cm的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直径≤2 cm的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脉管内癌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应参考上述临床病理因素判断淋巴结转移风险,确定肿瘤直径≤2 cm的胃癌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将671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53.2%;患者不同性别和肿瘤位置其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者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上述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结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相关,浸润深度是影响转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肿瘤越大、浸润越深、分化越差其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组织CD44v6的表达与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12例胃肠道癌CD44v6的蛋白表达.结果胃肠道癌组织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不同临床病理分期、浆膜浸润、明确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微转移和远处转移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不同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组织分化程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癌组织CD44v6高表达与肿瘤浸润和转移正相关,CD44v6可作为一种评估胃肠道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进展期胃癌的部位、大小、浸润胃壁深度、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以及浸润生长方式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癌肿部位、浸润深度、浸润生长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最密切,癌肿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缺乏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组织学类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4-1999年间住院并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45例.结果胃癌组织学类型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体分型及浸润深度有关.组织学类型不同但浸润深度相同的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无差异,且术后5年生存率无差别.结论对于浸润深度相同,但组织学类型不同的肿瘤,积极手术治疗能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分类整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99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27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资料,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4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者(P〈0.01);淋巴结转移率随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P〈0.001);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增加(P〈0.001);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在所选因素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其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文杰 《当代医学》2013,(25):109-110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年6月-2010年5月白水县医院收治的139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等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39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4.4%;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2cm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2cm者(P<0.05),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浸润至黏膜层者(P<0.05),组织学类型分化不佳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分化良好者(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直径>2cm、组织学类型分化不佳、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等具有明显的关系,在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胃癌手术治疗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影响胃癌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胃癌治愈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访分析我院2000—2005年100例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统计术后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并进行统计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对胃癌的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及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术后化疗等与胃癌的预后相关(P〈0.01)。结论:胃癌的组织学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及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以及术后化疗是影响胃癌预后主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010年手术治疗的719例早期胃癌中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4.9%.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主要有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脉管侵润.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和脉管侵润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和脉管侵润因素相关;缩小手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8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中99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5.71%.单因素分析显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有显著关系(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肿瘤大体类型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君  吴小翎 《重庆医学》2007,36(7):663-665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统计中,胃癌居第1位或第2位,其预后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间质反应、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和肿瘤大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