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文志 《广西医学》1996,18(4):330-331
对78例肺结核和56例其它肺部疾病的痰标本进行PCR、培养检查和涂片镜检结核菌。结果表明,PCR阳性率为69.2%,培养阳性率32.1%,涂片阳性率23.1%。其它肺部疾病PCR阳性率7.1%,涂片阳性1.8%,培养阳性率0。表明PCR特异性好,敏感性高,且快速,是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70例肺结核和20例其它肺部疾病患者行痰及血标本PCR检测、痰培养和涂片镜检结核菌。结果表明肺结核组痰PCR阳性率为64.3%,血PCR阳性率为11.4%,培养阳性率为30.0%,涂片阳性率为24.3%。其它肺部疾病PCR阳性率为10%,血PCR为0,涂片阳性率为0,培养阳性率为0,表明痰PCR特异性好,敏感性高,且快速,与临床符合率较高,不失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78例患者的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胸水标本进行结核菌检测;并同时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皮肤结核菌素试验及血结核菌抗体检测。结果:PCR阳性率为46.15%,与涂片镜检、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血结核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5%、17.95%、11.54%)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PCR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结核杆菌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扩增对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对69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痰(35例)和胸水(34例)进行检测。结果:痰灵敏度6571%(23/35),特异度7391%(17/23),准确度6896%(40/58),胸水灵敏度6176%(21/34),特异度8571%(6/7),准确度6585%(27/41)。并同涂片和培养法比较,时间上有益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但前者比后两者敏感性高,特异性差。结论:用PCRTB-DNA扩增作为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常规手段,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静脉血标本中的结核分支杆菌DNA并与痰涂片镜检及痰培养法比较,以评价PCR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组30例,其中合并结核性脑膜炎8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结核性腹膜炎2例,颈部淋巴结核4例,腰椎结核4例;浸润型肺结核组30例(均为活动期);非结核病组30例,其中慢性支气管肺炎14例,肺癌7例,脓胸5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肺气肿2例。所有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胸片、细菌学及病理组织学等检查或抗结核治疗有效而确诊。1.2 方…  相似文献   

7.
黎怀碧  邵新新 《四川医学》1995,16(6):339-340
聚合酶链反应在肺结核诊断中临床意义的探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610051)黎怀碧,邵新新,赵庆蓉,张蕾,徐淑晖肺结肺的病原学诊断长期以来缺乏一种快速、敏感、特异而又简便的技术,常规涂片法虽简便、快速,但敏感性差,而培养固然可获得确切的病因结果,却又费...  相似文献   

8.
在结核病传统实验室诊断方法中 ,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仅 30 %左右 ,痰培养虽可靠 ,但耗时较长。目前利用各种免疫学手段测定患者体液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方法日渐完善 ,成为结核病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1 ]。而近年来 ,聚合酶链反应 (PCR)发展迅速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抗结核抗体 (TB- Dot)单项检测、PCR单项检测以及 2种方法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比较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13例 ,女 132例 ,年龄 15~ 75岁。肺结核 184例 ,非结核 16 1例。所有肺结核患者均根据痰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长期以来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在我国结核病迄今仍是常见病,目前结论病确诊主要依靠痰涂睛染色镜检抗酸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与鉴定,但痰涂片阳性率不高,培养一般需要4-6周,时间较长,我辽近两年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痰TB-DNA 480份,血TB-DNA150份,阻性率高,对肺结核病的诊断帮助较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王国杨  黄澄 《北京医学》1995,17(4):204-20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5例结核性胸膜炎(结胸)患者胸水进行检测,共18例阳性,阳性率为51.4%,其中3例涂片结核菌阳性及2例经胸膜活检病理证实,共5例结胸患者胸水PCR均为阳性,而对照组的20例非结胸患者仅1例阳性,后胸水培养证实此例阳性患者为肺腺癌合并结核的亚临床感染。结果提示PCR是结核性胸膜炎快速、灵敏度高、特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患者术前送2~3次痰细胞学,术后第1~4天送2~3次痰细胞学检查。结果 120例有79例确诊为肺癌,其中75例通过术前痰检,纤支镜刷检、活检、冲洗液及术后痰检联合检查确诊肺癌,术前痰细胞学检出癌23例,阳性率29.1%,其细胞学分类与组织学活检分类符合率鳞癌63.6%、腺癌60.0%、小细胞癌66.7%。术后痰细胞学检出癌42例,阳性率53.20%,术后痰检与组织活检符合率鳞癌87.5%、腺癌88.2%、小细胞癌83.3%%。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结合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术后痰细胞学阳性率及准确性均较术前痰高。术后痰细胞学检查无创、安全可重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西昌市结核病的痰培养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防治结核病的重点和结核菌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结核菌培养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进行结核菌培养。结果痰涂片阳性标本50例中,21~40岁31例(62%),男女性别比为2.3∶1;汉族16例(32%),彝族32例(64%);培养阳性46例,培养阳性率92%。结论西昌市结核病以男性彝族青壮年发病居多,今后应重点加强民族地区结核病防治。结核菌分离培养标本应及时接种,以保证培养结果的阳性率、降低实验结果的污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痰、纤维支气管镜刷检和胸腔积液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31例经过痰、纤维支气管镜刷检和胸腔积液涂片3种方法联合检查诊断阳性,同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的病例,分析这3种细胞学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和分型的符合率,评价3种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痰涂片阳性41例,阳性率31.3%;纤支镜刷检涂片阳性101例,阳性率77.1%;胸腔积液涂片阳性65例,阳性率49.6%。纤维支气管镜刷检在中心型肺癌中阳性率高(P<0.05),胸腔积液涂片在周围型肺癌中阳性率高(P<0.05)。与组织病理学分型符合率痰涂片85.4%,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77.2%,胸腔积液涂片84.6%。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阳性率高,3种方法联合应用不仅能提高阳性检出率,也能提高分型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与结核抗体法对结核杆菌检测的结果.方法选取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24例,其他疾病患者55例,健康对照50例,用PCR法对各组的痰标本进行DNA的检测,用抗结核菌抗体测试卡(ICT-TB卡)和免疫金渗滤法(DIGFA)两种方法分别对各组的血清标本进行结核抗体的检测.结果PCR法与结核抗体法对结核杆菌检测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R法与结核抗体法对结核杆菌的检测各有优缺点,联合使用可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对1995年1月~5月收治的95例肺炎患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婴幼儿的鼻咽部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检测,结果阳性18例(18.9%),其中3月以内婴儿30.6%,~6月22%,~1岁15%,~4岁4%。可见CT肺炎以6个月以下最多见。临床表现大多起病缓慢,一般情况尚好,以呼吸增快,阵发性咳嗽为主,病程14~40天。18例中有10例伴有结膜炎,12例为产道分娩。  相似文献   

17.
PCR法与荧光定量PCR法在人巨细胞病毒检测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常规PCR法与荧光定量RCR(RQ-PCR)法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中的作用,寻找更适合于HCMV检测的方法。方法 构建携带CMV-DNA的标准质粒,利用常规PCR技术及FQ-PCR技术分别对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质粒进行检测。结果 FQ-PCR法对HCMV,标准质粒检测的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均显著高于常规RCR法。结论 RCP法比常规PCR法更适合HCMV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T—SPOT.TB、痰涂片和TBDNA3种方法对肺结核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SPOT.TB、痰涂片和TBDNA3种检测方法分别对确诊组130例肺结核(TB)患者及60例非结核疾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T—SPOT.TB、痰涂片和TB-DNA在肺结核检测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2.31%、26.15%、71.54%,在对照组中其特异性分别为93.33%、100%、97.87%。T—SPOT.TB在“涂阴”肺结核中的阳性率为94.79%,在TH-DNA检测阴性的肺结核中检出率为94.59%。结论3种方法中,痰涂片敏感性最低,T—SPOT.TB最高,极大地减少了结核的漏检率,可以成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一项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用细菌 16SrDNA高度保守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检测败血症病原菌的方法 ,并与血培养比较在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用病原菌所共有的 16SrDNA基因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 91E和 13B为引物 ,对 10 1例疑为败血症的患者和 2 5例同期我院门诊健康查体者的血标本进行PCR检测分析。结果 :10 1例疑败血症的血标本中 ,PCR阳性结果 5 0例 ,阳性率为 4 9 5 % ,血培养阳性结果 2 2例 ,阳性率为 2 1 8% ,经 χ2 检验 ,PCR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5 )。 2 5例阴性对照组DNA的PCR分析均为阴性 ,特异性为 10 0 % ;对血培养阳性的 2 2例进行PCR分析 ,结果阳性 2 1例 ,以血培养作为确诊标准 ,PCR的敏感性为 95 5 % ,且检测不受抗生素治疗的影响。结论 :在严格控制污染的条件下 ,细菌 16SrDNA高度保守区PCR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该技术能为败血症提供可靠的病原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覃靖  陈荔丽 《广西医学》1997,19(5):738-740
对45例血人巨细胞病毒阳性的孕妇,在孕8-26孕周取绒毛或羊水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绒毛检测组27例,HCMV-DNA阳性13例,占48.14%,对照组30例,3例阳性,占10.00%;羊水检测组18例,HCMV-DNA阳性8例,占44.44%,对照组30例,2例阳性,占6.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