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在肛周脓肿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30例肛周脓肿患者,其中15例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手术进行治疗,另外15例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肛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术在肛周脓肿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周海祥 《吉林医学》2014,(11):2285-2286
目的:对切开挂线术和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83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甲组(治疗组,n=43例)和乙组(对照组,n=40例),甲组施行切开挂线术,乙组施行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肛门失禁、脓肿复发、肛瘘形成等情况。结果:与乙组相比,甲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较短,术后疼痛、肛门失禁和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较低(P<0.05)。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好,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肛周脓肿较为良好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切开引流加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两种手术方式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切开引流挂线组)和对照组(切开引流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引流加挂线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术后随访1年,对2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肿复发率、肛瘘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一次性治愈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5.39±3.1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4.83±2.91)min,2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脓肿复发率、肛瘘发生率、一次性治愈率方面分别为(21.15±1.21)d、(17.18±1.37)d、0%、6.90%、93.10%,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脓肿复发率、肛瘘发生率、一次性治愈率方面分别为(29.22±3.13)d、(25.43±2.15)d、31.03%、44.83%、48.28%,2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一次性治愈率高,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均较低,术后恢复快,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是目前治疗肛周脓肿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肛周脓肿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5例。A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A组患者术后疼痛轻于B组,肛瘘形成、脓肿复发、肛门失禁等发生率较B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切开挂线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引流术,术后恢复快,降低了脓肿复发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5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瘘形成率、肛门失禁发生率、肛周脓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切开引流术相比,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黄卫新 《黑龙江医学》2013,37(9):805-806
目的 对比分析切开引流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06~ 2012-12间收治的86例肛周脓肿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实验组接受切开引流挂线术,对照组接受切开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形成肛瘘及脓肿复发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开引流挂线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优于切开引流术,患者恢复快,复发及形成肛瘘的风险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树岗 《吉林医学》2010,(30):5303-5303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已确诊为肛周脓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治疗后两组的患者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起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和后遗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胡方宽 《中外医疗》2014,(11):94-95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30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2例,给予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组148例,给予传统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预后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3.42%(142/152例),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0.95%(105/1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观察组脓肿复发率为1.97%(3/152例),肛瘘形成率为3.95%(6/152例),对照组脓肿复发率为16.22%(24/148例),肛瘘形成率为29.71%(44/148例),观察组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恢复快,预后优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来我院肛肠科治疗肛周脓肿的260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0例采用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任何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上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肛周脓肿复发率(31.00%)高于对照组患者(18.33%);观察组患者肛瘘形成率(29.00%)高于对照组患者(11.67%),经检验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术和切开引流术对于治疗肛周脓肿都具有一定效果,但是相比之下更推荐采用切开挂线术,具有术后恢复时间短、医疗负担小和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3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挂线组42例,行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引流组41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两组患者均通过复诊和电话随访1年.结果 术后脓肿复发率,挂线组和引流组分别是2.38%(1/42)、17.07%(7/41);术后肛瘘发生率,挂线组和引流组分别是4.76%(2/42)、36.59%(15/41).结论 治疗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的远期疗效要比单纯切开引流术的远期疗效好,显著降低了术后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评价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90例肛周脓肿住院患者,分别行切开挂线术(治疗组,n=46例)和切开引流术(对照组,n=44例),比较术后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脓肿复发率、形成肛瘘的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无1例发生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等。随诊2、3年,无1例复发,肛门功能均正常。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手术一次成功,明显降低了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发生率,既缩短了疗程,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是目前治疗肛周脓肿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与切开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82例,根据对患者实施手术的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挂线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肛瘘治愈率、平均愈合疗程、肛门功能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瘘治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7.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的平均愈合疗程(24.30±3.69)d,对照组患者创面的平均愈合疗程(29.53±3.4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均恢复正常,两组肛门功能评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瘘复发率为2.50%,对照组患者的肛瘘复发率为11.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接受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Ⅰ期切开根治术与单纯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单纯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行Ⅰ期根治性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肛周疼痛、并发症及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感染控制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引流术相比,Ⅰ期根治性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促进创口愈合,减轻肛周痛感,且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纯引流术。  相似文献   

14.
于相浩 《中外医疗》2016,(10):80-81
目的 比较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切开引流术,观察组给予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3、18.88、21.81,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结果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P<0.05).结论 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少的术后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低位马蹄型肛周脓肿切开挂线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的疗效评估.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肛周脓肿的10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切开挂线引流和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治愈率、脓肿复发率以及术后肛瘘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治疗的成功治愈率较高,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同时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其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予以观察组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术后观察组肛门括约肌功能优良率[94.59%(35/37)]高于对照组[70.27%(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可有效改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0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切开引流治疗。结果:两组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两组术后形成肛瘘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对预防术后肛瘘的形成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徐征 《四川医学》2012,(9):1606-1607
目的探讨一次性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方式。方法将8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同期多切口切开挂线引流术;对照组25例,采用单侧分期挂线术。结果术后随访半年~6年,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多切口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能明显缩短疗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隧道式拖线引流术与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创面愈合、住院时间、并发症、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2 d、7 d、14 d,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蹄型肛周脓肿行隧道式拖线引流术后,患者疼痛较轻,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瘢痕面积较小,疗效优于切开挂线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在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肛周脓肿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80例,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接受切开引流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和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经t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术后肛门失禁、脓肿复发、肛瘘形成,以实验组的发生率最低,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经χ~2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引流术对肛周脓肿进行治疗,相比切开引流术,其手术时间更短,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