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成  卢小丽  刘娟 《全科护理》2012,10(29):2702-2703
[目的]降低危重病人胸腹腔引流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将99例行胸腹腔穿刺引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3M透明敷贴加3条胶带固定胸腹腔引流管,实验组采用3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胸腹腔引流管。[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法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763-4764
探讨思乐扣固定在减少腹腔引流管脱落中的价值。选取诊治的腹腔引流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思乐扣组和敷贴组各100例,敷贴组给予传统透明敷贴固定处理,思乐扣组给予思乐扣固定处理,采用自制腹腔引流管舒适量表评估舒适程度,分析两组引流管脱落发生情况和患者引流期间舒适程度。思乐扣组引流管脱落发生率明显低于敷贴组,差异显著(P0.05);思乐扣组患者舒适率和舒适得分明显高于敷贴组,差异显著(P0.05)。思乐扣固定可有效减少腹腔引流管脱落的风险,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引流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思乐扣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效果。[方法]将74例对健康教育路径依从性差的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3 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 PICC 导管,对照组采用3 M透明敷贴加3条胶带固定PICC导管。观察两组病人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乐扣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 PICC导管能明显降低导管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思乐扣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效果。[方法]将74例对健康教育路径依从性差的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3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加3条胶带固定PICC导管。观察两组病人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PICC导管能明显降低导管移位及穿刺处肉芽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秦春元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9):20-21,30
目的观察思乐扣固定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196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白色护翼和3M透明敷贴固定PICC,观察组采用思乐扣固定装置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PICC,比较两组患者PICC移位和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移位和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思乐扣固定装置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PICC,固定效果好,能降低患者置管期间的不良反应,有利于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刘琼芳  贾怡  张晓霞  何苗 《华西医学》2014,(11):2152-2154
目的探讨思乐扣预防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并观察腹腔引流及导管固定装置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纳入60例安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透明敷贴固定组和思乐扣固定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并通过填写自行设计的问卷,由患者自行评价腹腔引流及引流管固定装置对生活的影响。结果透明敷贴固定组发生8例次非计划性拔管,思乐扣固定组无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思乐扣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透明敷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08)。两组患者大多认为腹腔引流及引流管固定装置对自己生活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轻、中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66,P=0.444)。结论思乐扣用于固定腹腔引流管,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且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引流期间的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7.
马卫平 《全科护理》2014,12(1):64-64
[目的]观察施乐扣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效果。[方法]将行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施乐扣固定导管,对照组常规采用IV3000固定。比较两组病人导管脱出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导管脱出、不适感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乐扣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可减少导管滑脱和病人不适感,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8.
龙黎黎  廖燕  唐荔  吴丹 《华西医学》2014,(2):400-400
重疵医学科(ICU)患者洲病情危重,70%的患者都会经锁骨下、颈内、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由于其保留时间较长、输液种类广泛、弹性好等优点,在重症患者的抢救、快速补液、循环监测、肠外营养支持、采集静脉血液样本等办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9.
思乐扣对经上肢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效果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使用思乐扣进行经上肢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固定对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Medline、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CBM等数据库收集关于思乐扣、胶条以及缝线三种经上肢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固定方法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参考Cochrane Handbook(5.1.0)的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或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思乐扣对经上肢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与使用胶条相比能降低导管脱出[RR=0.25,95%CI(0.14,0.42),P0.000 01]、导管移位、静脉炎发生率[RR=0.41,95%CI(0.22,0.73),P=0.003];与使用缝线相比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RR=0.18,95%CI(0.07,0.49),P=0.000 07]、局部皮肤感染发生率[RR=0.24,95%CI(0.16,0.37),P0.000 01],而皮肤过敏发生率[RR=2.50,95%CI(1.17,5.36),P=0.02]则高于使用缝线。结论思乐扣的使用能降低经上肢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移位、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但增加皮肤过敏发生率。临床中,护理人员应认识思乐扣有效的临床效果,推广使用思乐扣对经上肢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置管的单日、双日将75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宽胶布高举平台方法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再用别针远端固定于床单,起双固定作用;观察组采用3M弹力胶布结合结带法对胸腔闭式引流管做双道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胶布更换间隔时间、脱管发生率、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感。结果两组患者更换胶布间隔时间、脱管发生率、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程度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固定效果更好。结论 3M弹力胶布结合结带法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蕊李楠  李艳平 《护理研究》2006,20(7):1805-1807
从胸腔引流管的改进、引流管的用途及放置部位、胸腔引流瓶的改进、胸部引流护理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12.
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蕊  李楠  李艳平 《护理研究》2006,20(20):1805-1807
从胸腔引流管的改进、引流管的用途及放置部位、胸腔引流瓶的改进、胸部引流护理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早期抬高T型管引流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胆总管结石T型管引流患者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2001年11月~2002年11月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患者为早期抬高组,2000年10月~2001年10月T型引流管按传统处理患者为传统处理组,对比分析T型引流管平均引流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胆道下段梗阻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T型管引流、住院平均天数、胆道下端梗阻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分别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说明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组患者T型管引流时间及住院平均天数均缩短,胆道下端梗阻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T型引流管早期抬高,具有住院时间短、胆道下端梗阻率降低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优点,此法安全可行,认为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防护措施,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姜炜  吕必宏  何健明  朱卫东  杨军 《新医学》2014,(10):680-682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1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的资料,于术中常规放置胸管加放纵隔引流管的28例被设为引流组,仅常规放置胸管的另外33例被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确诊吻合口瘘的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住院日数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引流组确诊吻合口瘘的时间为术后(6.2±0.5)d,短于对照组的(10.7±2.3)d (P <0.05);引流组发热持续时间为(7.2±1.5)h,短于对照组的(45.3±18.5)h (P <0.01)。引流组与对照组吻合口瘘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18%和42%(P <0.05)。引流组经保守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日数为(24.5±5.6)d;对照组1例死于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日数为(43.5±5.8)d ,明显长于引流组(P <0.05)。结论食管癌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有利于早期诊治吻合口瘘,减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3例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例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成功 ,均治愈出院。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是完全可行的 ,可降低其对患者的创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型引流管专用固定腹带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样法选取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行T管引流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T型引流管专用固定腹带并将其应用于67例患者中。结果:67例使用T型引流管专用的固定腹带的患者均掌握腹带使用的正确方法,均未发生T管扭曲、受压以及脱落的情况,均未发生逆行感染,满足早期抬高T管的治疗需求。结论:本实用新型T型引流管专用固定腹带,可以有针对性的将T型管固定,有效预防T型管滑脱,受压,扭曲,有助于T管抬高,利于T管保持通畅,临床使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胸腔引流管留置方式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引流效果及引流管口愈合、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80例,分别采用单根24F胸引管(传统组)与24F胸引管联合8F微导管(改良组),通过2种不同的置管方式,分析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渗液、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评分及引流管口愈合情况。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可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切口渗液,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疼痛从术后第2天开始较传统组减轻,术后第3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方式是可行的,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可以为患者减轻疼痛、减少切口渗液及引流管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降低终身带胆道引流管患者感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双盲法将80例终身带胆道引流管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46.1±3.5)分、(89.7±10.8)分,较对照组的(50.7±3.8)分、(72.6±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导管脱落、导管堵塞、皮肤感染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2.5%、0.0%、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25.0%、12.5%、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明显缓解终身带胆道引流管患者焦虑症状,显著提高其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进而明显降低皮肤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将64例泪小管断裂患者根据手术选用的支撑材料不同分为2组,应用泪道引流管作为支撑的作为研究组,既往应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支撑的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插管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痊愈率(80.95%)和插管一次成功率(95.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泪道引流管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推荐选择,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