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择100名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分析并比较2组受检者上述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和有无栓塞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s):12.36±1.68比11.02±0.53,APTT(s):26.53±2.17比19.67±2.56,Fib(g/L):3.67±0.89比2.59±0.92,TT(s):18.35±3.27比14.12±0.64,D-二聚体(mg/L):0.96±0.14比0.13±0.05,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癌患者的PT、APTT、Fib、T...  相似文献   

2.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凝血仪和血常规检测仪检测患者的PT、APTT、TT、FIB和PLT,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晚期恶性肿瘤组患者的PT、APTT、TT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含量在乳腺癌组、肺癌组、结直肠癌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组有增高的趋势,肝癌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PT、APTT、TT时间显著延长,是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经常的凝血功能检测及适当抗凝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且在乳腺癌组、肺癌组、结直肠癌组FIB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李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61-7861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ACL TPO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89例临产孕妇(实验组)和158例健康育龄非孕妇女(对照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PT、APTT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和早期治疗产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TAG02检测5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52例卵巢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患者PT、APTT、TT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卵巢癌患者Fib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卵巢癌患者的TT明显短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理分期患者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测定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其中Fib水平升高对卵巢癌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T较短可能是晚期卵巢癌的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ACL-TOP测定4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114例卵巢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Beckman Coulter机计数血小板(PLT)。结果卵巢癌患者Fib及PLT水平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PT、TT水平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Ⅲ~Ⅳ期患者Fib及PLT水平均高于卵巢癌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TT水平与卵巢癌Ⅰ~Ⅱ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的测定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监测血栓的形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狼疮抗凝物(LA)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于该院住院的SLE患者90例,根据LA标准化比值结果分为LA阳性组(40例)和LA阴性组(5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栓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及血小板计数、LA标准化比值水平;比较3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LA阳性组LA标准化比值均明显高于LA阴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阳性组血栓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L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阳性组与LA阴性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阳性组APTT、PT、Fib水平均高于LA阴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阴性组APTT、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水平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阳性SLE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血栓形成风险增加,临床上应注重对该类患者血栓风险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妊娠晚期孕妇2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3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采取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包括凝血四项,分别为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观察记录前述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同时对研究组妊高征孕妇与非妊高征孕妇进行前述指标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对前述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对比可知,研究组PT与APTT显著低于对照组,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孕妇与非妊高征孕妇的PT、APT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应尽早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根据异常情况采取处理措施,对于预防及控制产后异常出血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4例AECOPD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对比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凝血四项检测指标PT、APTT、TT和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DP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常存在较为明显的凝血-纤溶-抗凝功能系统失衡状态,故在AECOPD患者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凝血、纤溶、抗凝指标。  相似文献   

9.
肝病患者多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将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37-2338,2340
目的探讨146例不同肝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46例不同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结果肝病各组PT、APTT、TT、D-D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Fib、PLT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肝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轻度慢性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中、重度慢性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轻度慢性肝炎组比较,除PT水平差异不明显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硬化组分别与其他肝病组比较,除TT水平与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差异不明显外,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病各组PT、APTT、TT、D-D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Fib、PLT呈负相关。PT、APTT、TT、Fib、D-D及PLT的检测对评价肝脏的受损程度和了解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诊治及其病情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四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希森美康)CA7000血凝仪检测152例正常妊娠中期、妊娠晚期、临产期孕妇和70例非孕的正常妇女PT、AFTT、Fib和T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妊娠晚期组和临产组PT、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中期组PT、APTT、Fib和TT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妊娠晚期和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定期动态检测凝血指标,可及时了解妊娠产妇体内凝血功能状况,对于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异常出血及防治产科并发症(如:DIC)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超声心动图对心腔及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为心脏恶性肿瘤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以提高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脏恶性肿瘤患者的超声改变及病理结果。结果:16例心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恶性肿瘤8例,转移性肿瘤8例。结论:超声诊断心脏恶性肿瘤敏感性,特异性为81.25%、100%,左心系统及心包恶性肿瘤易误诊或漏诊,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及同地区健康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的水平,评价其在肿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地区307例肿瘤患者及94例健康者进行血清CA125检测,分析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和健康者间血清CA125水平的差异。结果健康者血清CA125水平较低,均值为11.0 IU/mL。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上升,在同一系统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间,血清CA125水平存在差异,呈现一定程度的表达水平异质性。结论 CA125在发病率较高的肺癌、肝癌、卵巢癌、子宫癌等恶性肿瘤中呈高水平表达,说明CA125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CA125在部分良性肿瘤中亦呈高表达,CA125临床应用中需重视对相关良性肿瘤的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系统(C-12)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测定分析5 000例健康人群(健康体检组)、4 500例良性肿瘤及炎症患者(良性疾病组)、5 500例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的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同时对恶性肿瘤组的1 369例阴性标本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运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C-12对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为75.11%,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的20.31%和健康体检组的4.34%,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2对恶性肿瘤检测的灵敏度为75.11%,特异度为95.66%,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项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联合检测对肿瘤患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明显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可应用于预后及疗效观察,同时也可以作为无症状人群的早期肿瘤普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广元地区2000~2003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广元地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元市人民医院2000~2003年电子胃镜检查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在9401例胃镜检查中,检出恶性肿瘤1038例,检出率为11.04%。其中食道癌548例,占52.79%;贲门癌235例,占22.64%;胃癌250例,占24.08%;其他恶性肿瘤(包括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及乳头部的恶性肿瘤)5例,占0.48%。近年来的上消化道三种主要恶性肿瘤检出率依次为2000年、9.00%,2001年、10.13%,2002年、11.02%,2003年、14.15%。而男性恶性肿瘤检出数为774例,检出率为15.59%;女性为264例,检出率为5.95%;男女检出率之比为2.62。各年龄段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依次为30岁以前,0.15%;30-39岁,1.45%;40-49岁,5.04%;50-59岁,15.65%;60-69岁,27.88%;70岁以上,40.96%。结论上消化道三种主要恶性肿瘤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以贲门癌上升最为明显;男性恶性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及铁蛋白(FER)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罗氏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对健康对照组、良性疾病组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6种肿瘤标志物进行系统检测。结果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5.0%~98.2%)高于单项检测(乳腺癌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临床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治疗、转移、复发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肿瘤筛查选择肿瘤标志物的最佳组合项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蛋白芯片技术,对168例肿瘤病人,8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依据灵敏度、特异性等评估指标综合分析。结果AFP,CEA,CA19-9,CA-125,男性加上PSA即"4 1"组合,在肺癌、肝癌、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五种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70.2%和93.4%。结论肿瘤标志物的"4 1"组合,是较好的肿瘤筛查谱,适用于人群的肿瘤普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IK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改变。方法选择32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进行CIK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客观疗效、肿瘤标志物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CIK治疗后患者卡氏评分(KPS)提高率59.4%,RR为46.9%,DCR为84.4%。治疗后,相关肿瘤标志物CEA、NSE、AFP、CA153、CA199、Fer检测值总体有所下降。CD_3~+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_4~+、CD_8~+、CD_4~+/CD_8~+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CIK细胞治疗可提高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相关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8例四肢恶性肿瘤病人施行瘤体骨灭活再植术的护理,提出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很重要;通过观察患手术后体温,伤口渗液的颜色、量,切口局部有无红肿,伤口负压引流是否通畅,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是否良好,以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以确保手术获得预期效果。术后鼓励患早期主动活动患肢和功能锻炼是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颌面颈部间叶组织恶性肿瘤,19例的超声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分析,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使用Logiq-700、DU-5、DU-6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14MHz。超声检查主要观察:肿块的形态、质地、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境界和包膜。CDFI观察肿瘤的内部和边缘有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测得典型的动脉频谱,静脉频谱和非典型的频谱。结果超声诊断恶性肿块或有恶性可能的肿块13例,符合病理学诊断为68.4%。作者认为诊断的依据是来自灰阶声像图特点,也就是我们看见图像时就观察肿块的各项特点。这样在边检查边思考并结合临床医学知识得出诊断。结论综上所述,超声影像学对于颌面颈部肿瘤的检出率极高,并能作出极有价值的诊断。且与其它影像学诊断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作者认为对颌面颈部的肿瘤诊断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用DXC心理测评仪输出测评结果。并以60名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肿瘤患者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EPQ的精神质(P),外倾性(E),神经质(N)分值,LES总分及SSRS各分值,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积极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