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更昔洛韦静滴联合喜炎平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4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A、B 2组(n=32),其中A组患儿接受的是单纯的更昔洛韦静滴治疗,而B组患儿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喜炎平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持续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平均退热时间、用药治疗到显效的平均时间。结果接受更昔洛韦静滴联合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的B组患儿在其临床治疗效果、平均退热时间、用药治疗到显效的平均时间与A组相比都有明显的优势,2组各项考察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昔洛韦静滴联合喜炎平雾化吸入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惠勤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32-1833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疱疹消失、住院时间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疱疹消失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均好转。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利巴韦林雾化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4例,治疗组74例。对照组采用对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接诊的96例疮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滴治疗方法,研究组患儿应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模式,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疮疹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喜炎平静滴单独静脉给药治疗方法相比较,干扰素联合喜炎平雾化吸入的给药方法在疮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治疗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儿科医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巴韦林雾化吸入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3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军 《医学综述》2011,17(4):629-630
目的观察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389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4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治疗组19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所有病例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雾化吸入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理想,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喜炎平针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之间收治的79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以患者均为儿童,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比组39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干预,参比组使用喜炎平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患儿则采用针剂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用药安全性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比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参比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象,对比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针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好、速度快,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3个组:喜炎平组、利巴韦林组和联合组,喜炎平组给予喜炎平0.4ml/(kg·d),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15mg/(kg·d),联合组分别给予喜炎平0.4ml/(kg·d)、利巴韦林15mg/(kg·d),均雾化吸入,1次/d,疗程7d,对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喜炎平组81.25%,利巴韦林组82.50%,联合组95.00%,喜炎平组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与喜炎平组及利巴韦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喜炎平、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均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方法,而两者联合雾化吸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观察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8±0.5)d、疱疹消退时间为(3.1±1.2)d,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4±0.6)d,疱疹消退时间为(3.8±0.7)d,且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安全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效果优于单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9.
杨捷 《吉林医学》2012,33(4):748-749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氧泵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5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1例,用利巴韦林15 mg/(kg.d)静脉滴注及喜炎平注射液50 mg加生理盐水2 ml氧泵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63例,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两组对症治疗相同,考虑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咽部疼痛、流涎等症状程度及溃疡数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助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气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40例 ,随机分为干扰素雾化治疗组284例及对照组356例.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且治疗组显效率亦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及疱疹消失天数亦明显短于对照组 ,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气动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满意疗效 ,且为无创治疗 ,家长认可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熊志勇 《当代医学》2016,(21):130-131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患儿的其余治疗措施均相同,均连续给药5d,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在体温恢复至正常及咽峡疱疹消退所需的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料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粒细胞的影响。方法总共观察了216名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并将216名患者随机的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每组108名患者。其中一组作为治疗组,注射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108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患儿退热时间、咽峡部疱疹消失时间及外周血粒细胞的变化。结果通过对患者热退的时间进行统计,和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治疗组的患者热退时间更短。疱疹消失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时候,疗效要比利巴韦林更好,根据观察,治疗组并没有产生不良反应,这说明该注射液是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赵文政 《吉林医学》2015,(6):1095-1096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选择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5 d。结果:治疗组2天退热率为90.0%,对照组为72.5%;治疗组5天治愈率为98.8%,对照组为88.8%。治疗组的2天退热率与5天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干扰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干扰素肌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长、疱疹消失时长、住院时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长、疱疹消失时长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使用干扰素治疗时,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对1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抗生素,维生素C,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咽峡部,对照组未经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只予抗生素,维生素C及辅助口服抗病毒中药治疗,按照疱疹性咽峡炎控制指标,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顾素芳 《求医问药》2014,(21):165-16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和喜炎平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溃疡及疱疹的消失时间为(92.32±4.42)h,退热时间为(52.23±6.38)h;观察组患儿溃疡及疱疹的消失时间为(50.12±3.34)h,退热时间为(39.59±3.28)h。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随机分组,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对照组采取炎琥宁、利巴韦林静滴治疗的方法.结果:观察组在2天内退热率达89.8%,5天内疱疹消退率81.6%,并发症14.30%;对照组分别为43.5%,43.5%,3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以阿昔洛韦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7 d为1疗程,1疗程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4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安脑丸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11月在我科门诊、住院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巴韦林、喜炎平、维生素C抗病毒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安脑丸联用治疗。观察体温、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热退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脑丸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