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酸处理Slilicalite-Ⅰ沸石对有机溶剂、水的吸附、脱附性质,酸处理Silicalite-Ⅰ填充硅橡胶对低浓度有机溶剂水溶液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以及填充膜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硅橡胶胶膜中填充酸处理Silicalite-Ⅰ沸石能改善膜对有机溶剂-水混合物的分离性能,且分离性能的改善与沸石在膜中的填充量以及硅橡胶的品种有关。另外,沸石的填充也有利于改善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水热处理Silicalite—Ⅰ沸石对乙醇和水的吸附、脱附性质以及其填充PDMS膜对乙醇、水的渗透蒸发通量和对低浓度有机溶剂一水混合物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ilicalite—Ⅰ沸石经水热处理,其水吸附量大为减少,因此其填充PDMS膜对有机溶剂-水混合物,主要是醇-水混合物的分离系数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4.
报导了甲基硅橡胶和纤维素(CA、CTA、EC)膜对CO2、CH4的选择透气性能,并讨论了沸石作为填料所引起的分子筛作用的气体渗透过程。甲基硅橡胶的气体渗透系数最高,而选择性最低,且不受填料沸石的影响。纤维素膜的气体选择性较大,渗透系数可以通过沸石的加人而明显增加。特别是沸石13X.沸石3A、4A、5A在EC膜中对气体分子筛作用,改变了气体原有的渗透过程,提高了选择性。使用Arrhenius公式计算出EC-沸石3A膜的气体渗透活化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与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PcoAANa)的辐照交联共聚物膜用于水-乙醇混合物的渗透气化分离,随着PcoAANa在共聚物中的含量由0%上升到35%,透量及分离系数同时增大,膜材料对混合物中水及乙醇的选择性溶解,对渗透气化过程起重大影响。求出了水、乙醇及其混合物的表现透过活化能.水,乙醇和混合物的平均扩散系数在水含量为40%时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异相氯磺化的方法,使聚乙烯(PE)中空纤维膜进行氯磺化反应,并将反应产物进一步水解和离子交换,可获得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磺化聚乙烯(SPE)中空纤维离子交换膜。应用渗透蒸发膜分离方法,研究磺化聚乙烯中空纤维离子交换膜对水/乙二醇混合物的分离效果。讨论了反离子的种类、渗透蒸发分离温度和水/乙二醇混合液的组成等对磺化聚乙烯中空纤维离子交换膜的分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聚乙烯醇-g-聚丙烯酸接枝聚合物(PVA-g-PAA),分别用KOH、NaOH、LiCl的乙醇-水溶液处理PVA-g-PAA膜。发现离子膜用于乙醇-水的渗透气化分离可以大幅度提高分离系数,特别是用KOH处理,分离系数可达400。  相似文献   

8.
在描述聚乙烯醇(PVA)成膜工艺制取不同类型的分离膜以及PVA膜的改性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PVA膜渗透汽化(PV)分离有机物/水、有机物/有机物混合物的性能,讨论了交联剂、复合膜的支撑膜、高分子网络结构等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PV操作参数如料液浓度、操作温度等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提出了PVA膜在今后研究开发中的3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首次制备了用Si3N4,SiO2,TiH4超细粉末填充的改性壳聚精膜,并将其用于乙醇/水混合液的分离中。实验表明壳聚糖膜经超细粉末填充后强度增大,溶胀度减小。用于乙醇/水混合液渗透蒸发分离时,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都有提高,并在填充量为16.7%附近出现极大值。随着料液中乙醇含量的增大,渗透通量减小,分离因子增大;随着料液温度的升高渗透通量显著增大,分离因子则稍有下降。并简单讨论了超细粉末在乙醇/水混合液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陶洁 《中国病案》2014,(12):25-25
硅油眼是临床常见诊断名称,却不能直接在ICD-10中直接找到相应编码。综合分析硅油眼的不同情况,按照编码原则:有明确临床表现的并发症分类与相应疾病码;不能归于其他疾病的迟发性并发症分类与H59眼和附器未特质的操作后疾患;早期机械性的并发症分类与T85.3眼内植入物机械性并发症;早期感染分类与T85.7植入物的感染;未出现并发症且入院目的为取硅油的分类于Z48.8眼科手术后的随诊治疗。编码员要仔细阅读病案内容,熟练应用编码原则,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硅灰石晶须增强硅像胶,研究了用化学发泡的方法制备泡硅橡胶时,影响发泡硅橡胶的孔隙率及孔径大小的因素。结果表明,在120℃预发泡时,预发泡时间在3-6min内、二次发泡温度在180℃、发泡剂H和助发泡剂明硕的用量均为硅橡胶用量的5%、硅灰石晶须的用量控制在硅橡胶用量的2倍内时发泡效果较好。增大发泡压力有利于减小泡孔孔径,但压力过高会降低发泡硅像胶的孔隙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轻体型硅橡胶在全口总义齿试排牙中应用修复后的效果。方法:选择实验组10例无牙颌患者,用轻体型硅橡胶在全口总义齿试排牙后取闭口式印模,再灌注石膏模型,连同模型一起装盒制作义齿;对照组10例按常规法制作。用吸光度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总义齿修复完成后2周及1,3,6月后的咀嚼效能。结果:实验组总义齿在使用2周、1月后的咀嚼效能比对照组同一时间点的咀嚼效能高(P<0.05),3月与6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时间点的总义齿咀嚼效能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的制作方法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总义齿咀嚼效能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义齿的咀嚼效能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轻体型硅橡胶在全口总义齿试排牙后取闭口式印模比常规方法制作的全口总义齿,可使无牙颌患者在短期内适应,并恢复较高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导电硅橡胶的理论研究进展,包括导电通路的形成以及体系的电学性能。并讨论了该领域有待于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磺化聚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离子交换膜材料,本文采用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磺化聚砜,研究了磺化聚砜膜的离子交换容量与醇水分离性能的关系,考察了用不同碱金属碱中和后膜分离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大,渗透通量增大,而分离因子在IEC=1.0meq/g左右出现最大值。不同碱金属离子膜的渗透通量按下列次序递减:L_i~+>Na~+>K~+,分离因子变化次序刚好相反。此外,料液温度,料液浓度对膜的醇水分离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甲基硅橡胶及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共聚物共为膜材料,以聚丙烯睛多孔膜为底膜制成复合膜,对苯-乙醇混合物进行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膜材料的组成、分离温度、原料液组分等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导电炭黑及镍粉等导电填料填充室温硫化(RTV)硅橡胶的电阻率及屏蔽值随填料配比、拉力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低阻值情况下可用Schelkunoff理论较好地描述其屏蔽效果,且屏蔽值随着电阻值的变化产生了类似于渗滤现象的突变;在102Ω·cm以下随着电阻率的降低,屏蔽效果迅速增加。同时根据隧道导电理论推导了电阻值随拉力的变化关系,该关系式可近似用二次多项式表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很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加成型硅橡胶在真空环境中经1000ESH紫外辐照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后材料均出现发黄的现象,光学透过率大幅度 下降,同时加入硅酸钾包覆后制备的热控涂层反射率下降。经原位测试与离位测试,发现加成型硅橡胶在两种不同条件下测得的结果差异较小,而在有机硅橡胶中加入ZnO后原位与离位测试结果则差异明显,表现出明显的漂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碳纳米管(CNT)填充硅橡胶制备了碳纳米管/硅橡胶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急剧下降,当wCNT=0.075时,电阻率下降了约10个数量级。随着拉力增大,复合材料的力敏效应增大。复合材料存在明显的弛豫现象:拉力越大,电阻率的弛豫时间越长;碳纳米管含量越大,复合材料的弛豫现象越不明显,可以用R(t)=(R0-R∞)exp(t/τ) R∞来描述复合材料的弛豫过程。  相似文献   

20.
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是补强高温硫化硅橡胶的最好填料。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及分散性对硅橡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成100~200nm尺度的二氧化硅聚集体对硅橡胶具有良好的补强作用。未经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m(SiO2):m(生胶)=0.35~0.40时对硅橡胶的补强作用效果最佳。硅橡胶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形成了以二氧化硅为晶核的微晶区,增加了物理交联点,更易发生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