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电针的影响,探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及电针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并与喜德镇对照,分别于术后7天、15天、30天,测定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NO含量。结果 模型动物的NO含量在15天有一高峰。电针和喜德镇对模型NO含量在7~30天观察期内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模型动物的NO含量在15天有一高峰。在7~30天期间,电针对该模型的治疗作用可能非NO途径,针刺即时至7天内对NO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影响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目的 观察电针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 ,分别于术后 7天、15天、30天 ,与药物喜德镇对照 ,采用跳台法 ,记录反应时间 (学习成绩 )、潜伏期 (记忆成绩 )。结果 造模致模型动物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 ,表现为反应时间延长、潜伏期缩短 ,并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电针和药物均可使模型动物的反应时间缩短、潜伏期延长 ,但电针组学习与记忆成绩均于 7天和 30天时 ,显著优于药物组 ,15天时的记忆成绩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模型动物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改善和提高作用 ,疗效优于喜德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并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 ,分别于术后 7天、15天、30天 ,与药物喜德镇对照 ,采用水迷宫法 ,记录游全程时间、错误次数。结果 造模导致了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 ,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 ,错误次数增加 ,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 ,这种改变逐渐加重。电针和喜德镇均可使模型小鼠的游全程时间缩短 ,错误次数减少 ,但电针组于 7天和 30天时 ,成绩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并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分别于术后7天、15天、30天,与药物喜德镇对照,采用水迷宫法,记录游全程时间、错误次数。结果 造模导致了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加,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这种改变逐渐加重。电针和喜德镇均可使模型小鼠的游全程时间缩短,但电针组于7天和30天时,成绩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有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小鼠记忆及行为学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该方药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行为学改善的效果及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首先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脑力苏高剂量组、脑力苏低剂量组、西药(喜得镇)组。术后2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5天后进行行为学实验测定。结果:经脑力苏胶囊、喜德镇治疗后,小鼠学习记忆及行为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力苏胶囊具有一定的提高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提示脑力苏胶囊具有益智复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行为的影响,验证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灌胃给药,并与银杏叶、尼莫地平对照,分别于术后7天、15天、30天,采用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加.醒脑启智胶囊可使模型小鼠游全程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减少,优于对照药物.结论醒脑启智胶囊对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部分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成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喜得镇)组、脑力苏高剂量和脑力苏低剂量组。术后2 d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5 d后取血清测定SOD活性、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力苏胶囊组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其中以脑力苏低剂量组较为明显;脑力苏低剂量组、喜得镇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MDA含量。结论脑力苏胶囊可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改善实验性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额叶皮质和海马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线结、连续3次缺血—再灌注,制作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9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3)、假手术组(n=24)、喜德镇组(n=21)、通心络组(n=22);测试其学习和记忆成绩;且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额叶皮质和海马cAMP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降低(P<0.05),且额叶皮质和海马cAMP水平也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喜德镇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改善(P<0.05),额叶皮质和海马cAMP水平升高(P<0.05)。但通心络组和喜德镇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能提高血管性痴呆小鼠额叶皮质和海马cAMP水平并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醒脑启智胶囊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行为的影响 ,验证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灌胃给药 ,并与银杏叶、尼莫地平对照 ,分别于术后 7天、15天、3 0天 ,采用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 ,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 ,错误次数增加。醒脑启智胶囊可使模型小鼠游全程时间缩短 ,错误次数减少 ,优于对照药物。结论醒脑启智胶囊对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验证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针刺治疗配合口服喜德镇,对照组予口服喜德镇,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